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院内诊疗复苏在望,创新药重回上升正轨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院内诊疗复苏在望,创新药重回上升正轨

研报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院内诊疗复苏在望,创新药重回上升正轨

  事件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继11月提出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后,结合近期各地疫情应对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公布了十条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措施。   点评   科学精准防控,减少核酸频次,轻症可居家,人们生活逐渐恢复正常,院内诊疗有望恢复常态。优化措施中提出,需要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强化涉疫安全保障,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近日,多地防疫政策调整:12月7日,北京宣布对返京人员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执行三天三检;12月4日,上海宣布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轮渡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2月9日,上海宣布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12月7日,杭州宣布乘坐公共交通不再查验健康码。   院内诊疗逐步恢复,将使创新药从临床入组到商业化兑现都得以加快修复。过去三年,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医疗资源更多的集中在新冠的防治中,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较疫情前有明显的下降。根据卫健委公布的诊疗数据可知,2019年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为7.3亿人次,2022年6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仅为5.6亿人次。医院端就医人数的下降对创新药的临床患者入组速度以及药品的销售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就临床试验而言,因多地疫情散发现象,若创新药临床试验中心当地出现疫情,为配合防疫政策,该中心存在临时关闭/试验暂停情况;就创新药销售而言,2022年上半年多个创新药销售不及预期,封控期间药品推广难度更甚以往。根据PDB样本医院销售数据,2022年上半年药品销售额为1107亿元,同比下滑5.51%。我们认为,随着防控政策的逐步优化,群众就医渠道会更加顺畅,临床受试者招募、患者用药将重回正轨,创新药企的发展有望重回“快车道”。   创新药多点开花,期待多个潜在重磅国产原研药物上市。①荣昌生物:以Claudin18.2为靶点的自研ADC候选药物RC118获得得美国FDA颁发的2项孤儿药认定,分别针对胃癌和胰腺癌。②加科思:自研KRASG12C抑制剂JAB-21822拟纳入突破性疗法,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性治疗(至多不超过三线治疗)的携带KRASp.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该产品已在中国获批开展关键性二期临床,有望于2023年提交上市申请。③贝达药业:第三代EGFR-TKI甲磺酸贝福替尼上市申请已获受理,Ⅱ/Ⅲ期临床显示,甲磺酸贝福替尼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EGFR敏感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受试者的疗效优于埃克替尼,安全性可控,可为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初治患者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我们预计,贝福替尼将于2023年获批上市,届时公司在肺癌领域的产品布局进一步丰富。④科济药业:泽沃基奥仑赛(CT053)在中国的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有望于2023年上市。CT053是靶向BCMA的细胞治疗产品,用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在中国进行的Ⅰ/Ⅱ期临床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100%。   投资建议与估值   我们认为,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创新药临床推进与商业化兑现将回归正轨。建议关注新药获批相关标的:荣昌生物、加科思、贝达药业、科济药业。   风险提示   封控优化后短期经历疫情反复导致市场剧烈震动、新药上市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186

  •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2-12

  • 页数:

    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事件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继11月提出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后,结合近期各地疫情应对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公布了十条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措施。

  点评

  科学精准防控,减少核酸频次,轻症可居家,人们生活逐渐恢复正常,院内诊疗有望恢复常态。优化措施中提出,需要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强化涉疫安全保障,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近日,多地防疫政策调整:12月7日,北京宣布对返京人员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执行三天三检;12月4日,上海宣布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轮渡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2月9日,上海宣布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12月7日,杭州宣布乘坐公共交通不再查验健康码。

  院内诊疗逐步恢复,将使创新药从临床入组到商业化兑现都得以加快修复。过去三年,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医疗资源更多的集中在新冠的防治中,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较疫情前有明显的下降。根据卫健委公布的诊疗数据可知,2019年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为7.3亿人次,2022年6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仅为5.6亿人次。医院端就医人数的下降对创新药的临床患者入组速度以及药品的销售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就临床试验而言,因多地疫情散发现象,若创新药临床试验中心当地出现疫情,为配合防疫政策,该中心存在临时关闭/试验暂停情况;就创新药销售而言,2022年上半年多个创新药销售不及预期,封控期间药品推广难度更甚以往。根据PDB样本医院销售数据,2022年上半年药品销售额为1107亿元,同比下滑5.51%。我们认为,随着防控政策的逐步优化,群众就医渠道会更加顺畅,临床受试者招募、患者用药将重回正轨,创新药企的发展有望重回“快车道”。

  创新药多点开花,期待多个潜在重磅国产原研药物上市。①荣昌生物:以Claudin18.2为靶点的自研ADC候选药物RC118获得得美国FDA颁发的2项孤儿药认定,分别针对胃癌和胰腺癌。②加科思:自研KRASG12C抑制剂JAB-21822拟纳入突破性疗法,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性治疗(至多不超过三线治疗)的携带KRASp.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该产品已在中国获批开展关键性二期临床,有望于2023年提交上市申请。③贝达药业:第三代EGFR-TKI甲磺酸贝福替尼上市申请已获受理,Ⅱ/Ⅲ期临床显示,甲磺酸贝福替尼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EGFR敏感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受试者的疗效优于埃克替尼,安全性可控,可为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初治患者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我们预计,贝福替尼将于2023年获批上市,届时公司在肺癌领域的产品布局进一步丰富。④科济药业:泽沃基奥仑赛(CT053)在中国的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有望于2023年上市。CT053是靶向BCMA的细胞治疗产品,用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在中国进行的Ⅰ/Ⅱ期临床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100%。

  投资建议与估值

  我们认为,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创新药临床推进与商业化兑现将回归正轨。建议关注新药获批相关标的:荣昌生物、加科思、贝达药业、科济药业。

  风险提示

  封控优化后短期经历疫情反复导致市场剧烈震动、新药上市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新十条”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将显著利好创新药行业发展。政策优化将加速临床试验进程,恢复医院诊疗人次,促进药品销售,最终推动创新药企重回快速发展轨道。同时,报告还重点关注了几个有望在2023年上市的潜在重磅国产原研药物,并对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建议。

“新十条”对创新药行业的影响

“新十条”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转向更加科学精准,减少了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这将直接利好创新药行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恢复医院诊疗人次: 疫情期间,医疗资源大量用于新冠防控,导致医院诊疗人次大幅下降(2019年11月7.3亿人次 vs 2022年6月5.6亿人次)。政策优化后,医院诊疗将逐步恢复常态,为创新药临床试验提供更多患者样本,并促进药品销售。
  • 加速临床试验进程: 疫情期间,多地疫情散发现象导致创新药临床试验中心临时关闭或试验暂停,延缓了临床试验进程。政策优化后,临床试验将更加顺利进行,缩短新药上市时间。
  • 提升药品销售: 疫情期间,封控措施限制了药品推广,导致部分创新药销售不及预期。政策优化后,药品推广将更加便捷,有望提升创新药销售额。

潜在重磅国产原研药物及投资建议

报告重点关注了以下几款有望在2023年上市的潜在重磅国产原研药物,并对其所属企业提出了投资建议:

  • 荣昌生物: 其Claudin 18.2靶向ADC候选药物RC118获得美国FDA两项孤儿药认定,针对胃癌和胰腺癌。
  • 加科思: 其自研KRAS G12C抑制剂JAB-21822拟纳入突破性疗法,用于治疗KRAS p.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望于2023年提交上市申请。
  • 贝达药业: 其第三代EGFR-TKI甲磺酸贝福替尼上市申请已获受理,预计2023年获批上市。
  • 科济药业: 其靶向BCMA的细胞治疗产品泽沃基奥仑赛(CT053)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有望于2023年上市。

报告建议关注以上四家公司,认为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创新药临床推进与商业化兑现将回归正轨。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分为行业点评和投资建议与估值两大部分。

行业点评

行业点评部分详细分析了“新十条”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对创新药行业的影响。 通过对比2019年和2022年医院诊疗人次数据,量化了疫情对创新药临床试验和销售的影响。 同时,报告还列举了多个有望在2023年上市的潜在重磅国产原研药物,并对这些药物的研发进展、临床数据以及市场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投资建议与估值

投资建议与估值部分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提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 报告建议关注荣昌生物、加科思、贝达药业和科济药业等新药获批相关的标的。 报告也明确指出了潜在的风险,例如封控优化后短期疫情反复、新药上市不及预期以及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等。

总结

本报告基于国务院发布的“新十条”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对创新药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认为,政策优化将显著利好创新药行业发展,加速临床试验进程,恢复医院诊疗人次,促进药品销售。 报告重点关注了几个有望在2023年上市的潜在重磅国产原研药物,并对相关企业提出了投资建议,同时提示了潜在的投资风险。 总而言之,本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对创新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专业分析和投资建议。 但投资者仍需谨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并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