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疗信息化:医疗IT行业长线增长可期 关注供给端变革下的投资机会

医疗信息化:医疗IT行业长线增长可期 关注供给端变革下的投资机会

研报

医疗信息化:医疗IT行业长线增长可期 关注供给端变革下的投资机会

  主要观点:   医疗IT千亿级市场,蕴含长期增长潜力。原因在于:1)医疗信息化建设短期内受政策强指引。我国2018年底发布的电子病历评级政策正式开启“以评促建”快节奏发展周期;近期虽无类似电子病历这类的强政策,但我们认为“数字中国”主线叠加《“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等多个要点、时点明确的政策,支持力度较为充足,将开启下一轮景气上升周期。2)长线发展的底层逻辑为老龄化社会下全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国医疗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医疗信息化是帮助医疗机构实现降本增效提质、提升民众就医体验的必经手段,未来将逐步成为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3)“云数物智移”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为医疗信息化带来新的转型机遇,同时医疗信创建设如火如荼,国产化替代需求激增。4)突发公卫事件暴露行业短板,凸显医疗IT价值。5)从下游医疗信息化资金投入来看,B端投入有保障、有提升,C端付费意愿加强。   供给端形势较差,但仍处于变革之中,为市场所诟病的竞争格局、商业模式、业绩兑现等方面逐步趋好。   1)竞争格局有望趋于优化。过早先发卡位+地域性导致医疗IT行业高度分散,造成产品标准化差、同质化严重、质量不高,行业整体发展迟滞。但参考美国经验,我们认为头部大厂具备技术优势(产品化率高,平台化建设能力强,前沿技术储备丰富)和规模优势(客户资源深厚,整体化建设浪潮下承接大额订单的优势显著),将通过内生发展逐步壮大市场份额;同时也可凭借资金优势,收购兼并区域内中小厂商,外延式扩张突破地域限制。行业竞争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   2)商业模式开始向平台化转型,医疗IT行业仍然以传统的项目制为主,标准化程度普遍不高,毛利率分化严重,但以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上云已成趋势,开启向“解决方案模式→产品模式→平台模式”的转型,积极探索SaaS租赁、平台分润等新盈利模式。   3)业绩释放有望走向正轨。大型医疗IT项目建设周期长、难度大,会计准则更改为终验法导致收入确认时点后延;疫情反复耽误工期,业绩不确定性加大。我们认为2023年疫情防控放开后,项目实施恢复正常;同时头部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升级大幅缩短产品交付效率,业绩释放有望走向正轨。考虑到防控放开+下游需求复苏+部分订单延期确认收入,我们预计2023年医疗IT板块的业绩基本面将迎来复苏。   投资建议:   从行业整体估值来看,目前医疗IT估值回升至均值附近,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此轮行情,板块低估值+强政策使医疗IT市场表现走强半年之久,但需注意业绩兑现并未真正“靴子落地”,板块行情需要持续性的政策推动+业绩兑现支撑。目前部分龙头公司股价涨幅已经较大,向上弹性不足,回调风险较大。但我们重申,医疗IT是目前少有的中长期高景气度的行业,行业仍处于成长期,蕴含长期投资价值,无惧短期扰动,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医疗IT行业的演变。   个股层面,从行业供需端及竞争格局分析,我们认为产品线的长度及完整度优势突出或在一些专业细分领域中具有较深护城河的HIT企业更具投资价值。综合财务基本面、客户壁垒、产品结构、业务布局等多方考虑,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卫宁健康、创业惠康、嘉和美康、久远银海,相关受益标的为健麾信息、艾隆科技、山大地纬、德生科技、东华软件、东软集团、麦迪科技等。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情况不及预期,医疗IT需求释放节奏变缓;市场集中度难以提升,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技术转型与产品开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财务基本面风险,如收入确认时点不确定、存在潜在的商誉减值损失及坏账损失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医疗服务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939

  • 发布机构: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4-23

  • 页数:

    4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主要观点:

  医疗IT千亿级市场,蕴含长期增长潜力。原因在于:1)医疗信息化建设短期内受政策强指引。我国2018年底发布的电子病历评级政策正式开启“以评促建”快节奏发展周期;近期虽无类似电子病历这类的强政策,但我们认为“数字中国”主线叠加《“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等多个要点、时点明确的政策,支持力度较为充足,将开启下一轮景气上升周期。2)长线发展的底层逻辑为老龄化社会下全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国医疗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医疗信息化是帮助医疗机构实现降本增效提质、提升民众就医体验的必经手段,未来将逐步成为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3)“云数物智移”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为医疗信息化带来新的转型机遇,同时医疗信创建设如火如荼,国产化替代需求激增。4)突发公卫事件暴露行业短板,凸显医疗IT价值。5)从下游医疗信息化资金投入来看,B端投入有保障、有提升,C端付费意愿加强。

  供给端形势较差,但仍处于变革之中,为市场所诟病的竞争格局、商业模式、业绩兑现等方面逐步趋好。

  1)竞争格局有望趋于优化。过早先发卡位+地域性导致医疗IT行业高度分散,造成产品标准化差、同质化严重、质量不高,行业整体发展迟滞。但参考美国经验,我们认为头部大厂具备技术优势(产品化率高,平台化建设能力强,前沿技术储备丰富)和规模优势(客户资源深厚,整体化建设浪潮下承接大额订单的优势显著),将通过内生发展逐步壮大市场份额;同时也可凭借资金优势,收购兼并区域内中小厂商,外延式扩张突破地域限制。行业竞争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

  2)商业模式开始向平台化转型,医疗IT行业仍然以传统的项目制为主,标准化程度普遍不高,毛利率分化严重,但以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上云已成趋势,开启向“解决方案模式→产品模式→平台模式”的转型,积极探索SaaS租赁、平台分润等新盈利模式。

  3)业绩释放有望走向正轨。大型医疗IT项目建设周期长、难度大,会计准则更改为终验法导致收入确认时点后延;疫情反复耽误工期,业绩不确定性加大。我们认为2023年疫情防控放开后,项目实施恢复正常;同时头部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升级大幅缩短产品交付效率,业绩释放有望走向正轨。考虑到防控放开+下游需求复苏+部分订单延期确认收入,我们预计2023年医疗IT板块的业绩基本面将迎来复苏。

  投资建议:

  从行业整体估值来看,目前医疗IT估值回升至均值附近,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此轮行情,板块低估值+强政策使医疗IT市场表现走强半年之久,但需注意业绩兑现并未真正“靴子落地”,板块行情需要持续性的政策推动+业绩兑现支撑。目前部分龙头公司股价涨幅已经较大,向上弹性不足,回调风险较大。但我们重申,医疗IT是目前少有的中长期高景气度的行业,行业仍处于成长期,蕴含长期投资价值,无惧短期扰动,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医疗IT行业的演变。

  个股层面,从行业供需端及竞争格局分析,我们认为产品线的长度及完整度优势突出或在一些专业细分领域中具有较深护城河的HIT企业更具投资价值。综合财务基本面、客户壁垒、产品结构、业务布局等多方考虑,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卫宁健康、创业惠康、嘉和美康、久远银海,相关受益标的为健麾信息、艾隆科技、山大地纬、德生科技、东华软件、东软集团、麦迪科技等。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情况不及预期,医疗IT需求释放节奏变缓;市场集中度难以提升,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技术转型与产品开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财务基本面风险,如收入确认时点不确定、存在潜在的商誉减值损失及坏账损失风险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医疗IT行业拥有千亿级市场规模,长期增长潜力巨大,但供给端存在诸多挑战。短期内,政策强力指引将推动行业发展,开启新一轮景气上升周期;长期来看,老龄化社会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以及前沿技术的应用将持续驱动行业增长。然而,行业集中度低、商业模式落后、业绩兑现能力不足等问题也需要关注。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产品线完整度高、在细分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头部企业,并密切关注行业供需变化和政策落地情况。

政策驱动下的短期增长机遇

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在短期内受到政策的强力指引。2018年发布的电子病历评级政策开启了“以评促建”的快速发展周期,虽然近期缺乏类似的强政策,但“数字中国”战略以及《“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等政策为行业提供了充足的支持,将开启下一轮景气上升周期。

老龄化与技术变革下的长期增长潜力

中国老龄化社会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是医疗IT行业长期发展的根本逻辑。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医疗信息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手段,将帮助医疗机构降本增效,提升民众就医体验,并逐步成为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云数物智移”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也为医疗信息化带来了新的转型机遇,信创产业的兴起更是催生了新的商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暴露了行业短板,凸显了医疗IT的价值,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发展。

主要内容

需求端分析:医疗IT行业空间广阔,长线增长可期

本节从政策驱动、老龄化社会需求、技术创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B端和C端市场需求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医疗IT行业需求端的广阔空间和长期增长潜力。报告指出,政策的持续支持、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医疗需求增长、新技术的应用以及C端付费意愿的提升,都将推动医疗IT行业长期发展。

政策强指引下的新发展周期

报告回顾了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四个阶段,并与美国医疗信息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整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报告详细列举了中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重要政策,并分析了这些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以评促建”模式的成功经验以及“十四五”规划对未来发展的指引。

老龄化社会下全民健康需求的增长

报告利用数据图表展示了中国老龄化趋势以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指出老龄化社会将催生巨大的医疗健康需求,而现有的医疗资源存在严重供需矛盾。医疗信息化建设将成为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

技术衍生新机遇与信创带来的新商机

报告分析了“云数物智移”等前沿技术为医疗信息化带来的新机遇,例如云计算降低成本、5G提升远程医疗能力、AI辅助临床诊疗等。同时,报告也重点关注了医疗信创产业的发展,指出其对医疗信息系统国产化替代的需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露行业短板,凸显医疗IT价值

报告分析了非典和新冠疫情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露了行业短板,同时也凸显了医疗信息化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B端投入保障与C端付费意愿提升

报告分析了医疗IT行业B端和C端市场的特点,指出B端投入有保障,但C端付费意愿有待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多样,但本院自筹仍为主体。报告也分析了国民健康消费意愿的增强,指出这将推动C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供给端分析:业绩分化,行业格局仍处变革之中

本节分析了医疗IT行业供给端的现状,包括行业集中度低、地域性特征明显、商业模式落后以及盈利能力分化等问题。报告指出,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变革,头部企业通过内生发展和外延扩张,有望提升市场集中度,并通过商业模式转型提升盈利能力。

行业集中度低与产品质量问题

报告利用图表数据展示了中国医疗IT行业市场格局的高度分散,并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同质化严重以及产品质量不高。

先发优势、地域性特征与并购重组

报告分析了医疗IT行业先发优势和地域性特征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指出头部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和客户资源积累,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报告也分析了头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规模,提升市场份额的策略。

商业模式落后与盈利能力差距大

报告分析了医疗IT行业传统的项目制商业模式的不足,指出其导致毛利率分化严重,盈利能力差距大。报告也分析了头部企业向平台化转型,探索SaaS租赁和平台分润等新盈利模式的趋势。

2022年业绩表现与2023年预期

报告分析了2022年医疗IT企业业绩普遍下滑的原因,包括疫情影响、医院投入下降以及项目进度拖延等。同时,报告也对2023年医疗IT行业业绩进行了展望,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放开和下游需求复苏,行业业绩有望反弹。

投资观点:行业负面因素有望逐步消除,行业复苏可期

本节总结了报告的主要观点,并对医疗IT行业的投资机会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虽然行业存在一些挑战,但长期增长潜力巨大,建议投资者关注头部企业,并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变化。

主要风险

本节列出了投资医疗IT行业的主要风险,包括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转型不及预期以及财务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医疗IT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行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报告认为,中国医疗IT行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长期增长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行业集中度低、商业模式落后、业绩兑现能力不足等问题。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进行投资,并做好风险管理。 报告建议重点关注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嘉和美康、久远银海等头部企业,以及健麾信息、艾隆科技、山大地纬、德生科技、东华软件、东软集团、麦迪科技等相关受益标的。 但需注意,投资存在风险,投资者需谨慎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4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