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新材料周报:复合铜箔:产业化推动降本增效
下载次数:
1558 次
发布机构: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22-11-07
页数:
21页
核心观点
1、复合铜箔入局企业增多,产业化进程加速。2022年9月以来,在复合铜箔领域新增入局企业包括阿石创、胜利精密、英联股份等。目前阿石创已完成复合铜箔产线设备的选型和下定工作,后续公司将继续与电池厂商进行技术交流,进一步调整和改进相关设备和生产工艺等,提高产线的良率与生产效率。胜利精密于2022年9月发布公告称拟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功能膜项目,该项目包含投资建设年产12亿平方米的复合铜箔项目。英联股份于2022年9月发布公告称拟设立四川子公司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PET、PP、PI等材料复合铜箔及相关材料。随着入局企业的增多,复合铜箔产业化进程有望提速。降本增效是目前复合铜箔产业化进程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降本方面,截至2022年11月5日,6μm锂电铜箔高端市场价报10.38万元/吨,按照6μm锂电铜箔每平方米对应55g来估算,得出其对应的价格约为5.71元/平方米。目前复合铜箔的成本在6元/平方米及以上,因此降低复合铜箔成本有利于加快其产业化进程。目前降低复合铜箔成本的方法主要包括提高良品率、降低原材料成本以及设备成本等。在增效方面,目前复合铜箔布局企业正在积极向下游厂商送样,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来提高产线良率与生产效率。目前向下游送样的企业包括宝明科技、双星新材、万顺新材等,其中宝明科技向下游送样产品为PET复合铜箔;双星新材PET复合铜箔目前正在送样评价中,下游电池厂家反馈良好;万顺新材复合铜箔正持续配合下游客户放大铜膜卷长进行验证。目前主流复合铜箔生产工艺尚未定型,仍存争议。目前复合铜箔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一步法、两步法和三步法。其中一步法生产工艺包含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化学沉积的方式,二是反复磁控溅射;二步法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磁控溅射和水电镀;三步法在二步法的基础上添加了真空蒸镀环节。此外,目前复合铜箔的基膜主要包括PET和PP。其中PP相较于PET具有更稳定的化学性质,但是其对设备的要求更高,且工艺较难控制。随着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在成本和良品率上占优势的工艺更容易被市场认可,不排除未来几种工艺路线并存的情况。综合来看,入局企业增多有望加速复合铜箔工程化,进而推动其产业化进程以及下游应用的推广。同时产业化进程提速有望进一步推进复合铜箔降本增效,未来前景可期。
2、截至2022年11月04日,新材料指数(885544.TI)周涨8.6%。新材料14个板块上周全数上涨,其中涨幅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光伏玻璃、电池化学品、氟化工,涨幅分别为18.4%、12.9%、11.2%。
3、化工新材料产品涨跌不一,六氟磷酸锂涨1.7%,BDO跌3.4%。六氟磷酸锂方面,价格上涨原因主要为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成本端支撑明显,推动六氟磷酸锂价格小幅上涨。BDO方面,价格下跌主要原因为BDO下游需求疲软,叠加市场整体供应相对充足,致使BDO价格承压下行。
4、行情回顾。上周,化工新材料中的160家上市公司,共有154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或持平,占比96.3%,有6家上市公司下跌,占比3.7%。周涨幅排名前3的依次为回天新材、三美股份、亚玛顿,周涨幅分别为27.3%、23.3%、22.8%;周跌幅排名前3的依次为聚石化学、宏昌电子、容大感光,周跌幅分别为11.1%、2.1%、1.8%。
投资建议
目前复合铜箔入局企业增多,有望推动产业化进程提速,进一步推动其降本增效,相关企业或将受益:三孚新科、宝明科技、双星新材等。
风险提示
技术更新迭代、产品认证不及预期、国内疫情反复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复合铜箔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未来前景可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复合铜箔领域,例如阿石创、胜利精密和英联股份等,加速了产业化进程。这些企业积极投资建设产线,并与下游电池厂商进行技术交流,以提高良品率和生产效率。
降低复合铜箔成本是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目前复合铜箔成本在6元/平方米以上,而6μm锂电铜箔市场价约为5.71元/平方米,因此降本空间巨大。主要的降本增效途径包括提高良品率、降低原材料和设备成本以及改进生产工艺。
目前复合铜箔的主流生产工艺尚未定型,存在一步法、两步法和三步法等多种工艺路线,且基膜材料也包括PET和PP两种。未来,成本和良品率占优势的工艺将更容易被市场认可,不排除多种工艺路线并存的可能性。
本报告从市场整体走势、新材料板块行情、个股走势、重点产品价格跟踪以及行业要闻等方面,对复合铜箔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首先回顾了上周(10/31-11/04)的市场整体走势,上证指数上涨5.3%,沪深300指数上涨6.4%。新材料指数周涨8.6%,14个新材料板块全线上涨,光伏玻璃、电池化学品和氟化工涨幅居前。
报告统计了160家新材料上市公司上周的股价表现,其中154家上涨或持平,占比96.3%。回天新材、三美股份和亚玛顿涨幅居前,而聚石化学、宏昌电子和容大感光跌幅居前。
报告详细跟踪了多种化工新材料产品的价格变化,包括基础商品(原油、煤炭、天然气等)、碳纤维、半导体材料、电子化学品、锂电材料和光伏材料等。其中,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1.7%,BDO价格下跌3.4%。锂电材料价格涨跌不一,部分材料价格上涨,部分材料价格下跌。
报告总结了近期化工新材料行业的重大新闻事件,例如多家公司投资建设复合铜箔产线、锂电材料项目以及其他新材料项目等。同时,报告还对部分上市公司的重要公告进行了简要介绍,例如斯迪克、天赐材料、江丰电子等公司的公告。
本报告通过对市场数据和行业动态的分析,指出复合铜箔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未来前景可期。虽然降本增效是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优化,复合铜箔有望在成本和性能上取得突破,从而推动其在锂电池等下游领域的广泛应用。 报告还提示了技术更新迭代、产品认证不及预期以及国内疫情反复等潜在风险。 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做出独立的投资决策。
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总结
化工行业22年及23年一季度业绩综述:行业整体估值处于低位,轮胎及烧碱行业业绩可期
光伏胶膜2022年年报及2023Q1业绩综述:需求保持高增,盈利有望修复
2022年年报&2023年一季报点评:投入期业绩有所扰动,关注长期经营效率提升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