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周报:医药板块关注度大幅提升,创新药和原料药行情有望延续(附A+H创新药企催化剂梳理)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板块关注度大幅提升,创新药和原料药行情有望延续(附A+H创新药企催化剂梳理)

研报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板块关注度大幅提升,创新药和原料药行情有望延续(附A+H创新药企催化剂梳理)

  报告摘要   本周观点   本周周报我们根据A股和H股的年报资料,梳理了29家创新药企业催化剂。其中,君实生物2024年催化剂包括:1)特瑞普利单抗(PD-1)3项sNDA获NMPA批准,海外欧盟、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获批上市,围手术ESCC和1L HCC的3期临床数据披露;2)JS004(BTLA)完成PD-(L)1难治cHL3期临床入组;3)昂戈瑞西单抗(PCSK9)获NMPA批准上市。4)JS005(IL-17A)斑块银屑病3期完成患者入组;4)JS105(PI3Kα)启动关键注册临床;5)JS001sc(PD-1皮下注射剂型)启动关键注册临床。诺诚健华2024年催化剂包括:1)4项NDA:奥布替尼(1L CLL/SLL,美国r/r MCL)、坦昔妥单抗(r/r DLBCL)、ICP-723(NTRK融合实体瘤);2)3项重要数据读出:ICP-248(BCL-2)单药剂量拓展更新、ICP-248联合奥布替尼治疗1L CLL/SLL、ICP-189(SHP2)联合EGFRi的1期;3)5项重要临床启动:ICP-332(AD Ph3,白癜风Ph2,美国Ph1),ICP-248(联合奥布替尼1L CLL/SLL Ph3,美国Ph1);4)4项临床完成患者招募:奥布替尼(ITP Ph3,SLE Ph2b);ICP-488(斑块状银屑病Ph2);ICP-723(NTRK融合实体瘤注册临床)。   投资建议   4月22日-4月30日,医药板块上涨7.03%,跑赢沪深300指数5.26pct。从交易量来看,交投活跃度开始提升。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中,创新药、原料药和医疗耗材表现居前,药用包装和设备、医药商业和疫苗则跌幅靠前。我们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内部主题投资的机会,尤其是阶段性布局中小市值的投资策略:   创新药——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中短期优选“低估值+商业化”,长期可关注出海预期的标的。年初受Biosecure提案和市场整体情绪影响,创新药前期深度调整。伴随网传全链条创新药支持政策征求意见稿、医保局积极探索创新药定价机制、创新药出海逐渐成为常态等基本面的持续向好,加之2024上半年学术会议(如SGO、AACR、ASCO等)临近,前期的超跌有望为创新药板块带来更高的投资胜率和赔率。按照风险偏好递增的排序,我们推荐关注3类标的:1)企业价值可能被低估、现金储备丰富的标的,如君实生物(688180)、诺诚健华(688428)等;2)商业化预期差较大标的如华领医药-B(2552.HK)等;3)2024年有重磅数据读出或出海预期的标的,如亚虹医药-U(688176)、加科思-B(1167.HK)、来凯医药-B(2105.HK)等。   原料药——①2023-2026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的销售额为1,750亿美元,相较2019-2022年总额增长54%,多个重磅产品专利将陆续到期,专利悬崖有望带来原料药增量需求。②2024年1-2月,产量为54.6万吨,虽同比下滑7.6%,但已经超过2021年和2022年同期规模;2024年1-2月,印度原料药及中间体从中国进口额为5.61亿美元,同比增长4.44%,进口量为5.6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0%,进口额及进口量均达到过去4年最高水平;2023年Q4及2024年1-2月,印度从中国进口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价值量出现明显提升,产品平均价格分别为10.42美元/kg及9.93美元/kg,我们判断大概率因为其前端产品采购比重下降,后端产品比重出现提升,印度制剂企业去库存阶段出现尾部特征。结合中印两国情况,2023年Q4-2024年2月,原料药行业需求端边际改善明显,去库存阶段或接近尾声。随着重磅产品专利的陆续到期及海外去库存逐渐接近尾声,我们判断2024年Q2-Q3原料药板块需求端有望逐步回暖,迎来β行情。建议关注:1)2024年持续向制剂领域拓展、业绩确定性较强且具备主题投资属性的个股,如奥锐特(605116);2)持续横向拓展且产能扩张相对激进的个股,如同和药业(300636)、共同药业(300966);3)当前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的个股,业绩修复弹性更大。   CXO——板块表现分化:1)海内外分化:美联储加息周期基本结束,海外医药投融资及企业需求逐步复苏,7/8家海外CXO企业2023年业绩超预期或符合预期;国内创新药仍处调整周期,需求不振,未来从投融资到需求、订单以及业绩的好转仍需时间;2)创新药CXO表现不佳,整体处于行业周期底部,预计2023业绩增速仅为2.76%,未来从需求的恢复到订单的落地、业绩的改善仍需一定时间;仿制药CXO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预计业绩以及订单维持30%的高增速。我们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流动性有望逐步宽松带来的投融资回暖,海外需求将先于本土需求改善,公司层面建议关注:1)受益网传创新药支持政策的国内临床CRO,如泰格医药(300347)、阳光诺和(688621)、诺思格(301333);2)仿制药CXO新签订单高增速的公司,如:百诚医药(301096)、阳光诺和(688621);3)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以及AI等概念公司,如:泓博医药(301230)。   仿制药——前九批集采纳入374个品种,集采进入后半程,同时政策边际改善,集采规则优化,集采风险已逐步出清。随着重磅专利药物陆续到期,《第三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发布共收录39个品种,仿制药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容。相关企业不断推进仿制药国际化进程,积极开拓新兴市场,2022年,国内共18家企业获得美国FDA的73个ANDA批文(62个品种),2023年H1取得34个ANDA批文(32个品种)。仿制药企业稳定的利润给公司的估值提供了安全边际,叠加创新转型有望迎来估值重塑,出海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推荐关注:1)产品成熟学术推广完善,立项能力强,未来业绩确定性好的公司,例如福元医药(601089)、三生制药(1530.HK)等;2)创新药管线进入兑现阶段,估值修复弹性大的公司,例如京新药业(002020)、亿帆医药(002019)等。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政策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医药反腐超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177

  • 发布机构: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5-06

  • 页数:

    29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报告摘要

  本周观点

  本周周报我们根据A股和H股的年报资料,梳理了29家创新药企业催化剂。其中,君实生物2024年催化剂包括:1)特瑞普利单抗(PD-1)3项sNDA获NMPA批准,海外欧盟、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获批上市,围手术ESCC和1L HCC的3期临床数据披露;2)JS004(BTLA)完成PD-(L)1难治cHL3期临床入组;3)昂戈瑞西单抗(PCSK9)获NMPA批准上市。4)JS005(IL-17A)斑块银屑病3期完成患者入组;4)JS105(PI3Kα)启动关键注册临床;5)JS001sc(PD-1皮下注射剂型)启动关键注册临床。诺诚健华2024年催化剂包括:1)4项NDA:奥布替尼(1L CLL/SLL,美国r/r MCL)、坦昔妥单抗(r/r DLBCL)、ICP-723(NTRK融合实体瘤);2)3项重要数据读出:ICP-248(BCL-2)单药剂量拓展更新、ICP-248联合奥布替尼治疗1L CLL/SLL、ICP-189(SHP2)联合EGFRi的1期;3)5项重要临床启动:ICP-332(AD Ph3,白癜风Ph2,美国Ph1),ICP-248(联合奥布替尼1L CLL/SLL Ph3,美国Ph1);4)4项临床完成患者招募:奥布替尼(ITP Ph3,SLE Ph2b);ICP-488(斑块状银屑病Ph2);ICP-723(NTRK融合实体瘤注册临床)。

  投资建议

  4月22日-4月30日,医药板块上涨7.03%,跑赢沪深300指数5.26pct。从交易量来看,交投活跃度开始提升。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中,创新药、原料药和医疗耗材表现居前,药用包装和设备、医药商业和疫苗则跌幅靠前。我们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内部主题投资的机会,尤其是阶段性布局中小市值的投资策略:

  创新药——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中短期优选“低估值+商业化”,长期可关注出海预期的标的。年初受Biosecure提案和市场整体情绪影响,创新药前期深度调整。伴随网传全链条创新药支持政策征求意见稿、医保局积极探索创新药定价机制、创新药出海逐渐成为常态等基本面的持续向好,加之2024上半年学术会议(如SGO、AACR、ASCO等)临近,前期的超跌有望为创新药板块带来更高的投资胜率和赔率。按照风险偏好递增的排序,我们推荐关注3类标的:1)企业价值可能被低估、现金储备丰富的标的,如君实生物(688180)、诺诚健华(688428)等;2)商业化预期差较大标的如华领医药-B(2552.HK)等;3)2024年有重磅数据读出或出海预期的标的,如亚虹医药-U(688176)、加科思-B(1167.HK)、来凯医药-B(2105.HK)等。

  原料药——①2023-2026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的销售额为1,750亿美元,相较2019-2022年总额增长54%,多个重磅产品专利将陆续到期,专利悬崖有望带来原料药增量需求。②2024年1-2月,产量为54.6万吨,虽同比下滑7.6%,但已经超过2021年和2022年同期规模;2024年1-2月,印度原料药及中间体从中国进口额为5.61亿美元,同比增长4.44%,进口量为5.6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0%,进口额及进口量均达到过去4年最高水平;2023年Q4及2024年1-2月,印度从中国进口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价值量出现明显提升,产品平均价格分别为10.42美元/kg及9.93美元/kg,我们判断大概率因为其前端产品采购比重下降,后端产品比重出现提升,印度制剂企业去库存阶段出现尾部特征。结合中印两国情况,2023年Q4-2024年2月,原料药行业需求端边际改善明显,去库存阶段或接近尾声。随着重磅产品专利的陆续到期及海外去库存逐渐接近尾声,我们判断2024年Q2-Q3原料药板块需求端有望逐步回暖,迎来β行情。建议关注:1)2024年持续向制剂领域拓展、业绩确定性较强且具备主题投资属性的个股,如奥锐特(605116);2)持续横向拓展且产能扩张相对激进的个股,如同和药业(300636)、共同药业(300966);3)当前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的个股,业绩修复弹性更大。

  CXO——板块表现分化:1)海内外分化:美联储加息周期基本结束,海外医药投融资及企业需求逐步复苏,7/8家海外CXO企业2023年业绩超预期或符合预期;国内创新药仍处调整周期,需求不振,未来从投融资到需求、订单以及业绩的好转仍需时间;2)创新药CXO表现不佳,整体处于行业周期底部,预计2023业绩增速仅为2.76%,未来从需求的恢复到订单的落地、业绩的改善仍需一定时间;仿制药CXO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预计业绩以及订单维持30%的高增速。我们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流动性有望逐步宽松带来的投融资回暖,海外需求将先于本土需求改善,公司层面建议关注:1)受益网传创新药支持政策的国内临床CRO,如泰格医药(300347)、阳光诺和(688621)、诺思格(301333);2)仿制药CXO新签订单高增速的公司,如:百诚医药(301096)、阳光诺和(688621);3)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以及AI等概念公司,如:泓博医药(301230)。

  仿制药——前九批集采纳入374个品种,集采进入后半程,同时政策边际改善,集采规则优化,集采风险已逐步出清。随着重磅专利药物陆续到期,《第三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发布共收录39个品种,仿制药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容。相关企业不断推进仿制药国际化进程,积极开拓新兴市场,2022年,国内共18家企业获得美国FDA的73个ANDA批文(62个品种),2023年H1取得34个ANDA批文(32个品种)。仿制药企业稳定的利润给公司的估值提供了安全边际,叠加创新转型有望迎来估值重塑,出海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推荐关注:1)产品成熟学术推广完善,立项能力强,未来业绩确定性好的公司,例如福元医药(601089)、三生制药(1530.HK)等;2)创新药管线进入兑现阶段,估值修复弹性大的公司,例如京新药业(002020)、亿帆医药(002019)等。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政策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医药反腐超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9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