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3514)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2023年医保谈判收官,医药行业景气度有望上行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2023年医保谈判收官,医药行业景气度有望上行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   我国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确立,已连续多年完成医保谈判。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经历多年发展,2017年起进入到全面建成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时期,随着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逐步建立了谈判准入、直接准入与竞价准入的分通道准入机制,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日益成熟,据医药魔方数据统计,从2017年至2022年我国已完成6批医保谈判,医保目录实现“一年一调”。   2023年医保谈判步入尾声,最终结果有望于年底公布。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为期4天的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已于11月20日在京落下帷幕,在经过申报、评审、测算后,今年共有168种药品进入谈判竞价环节,其中148种为谈判药品,另外20种为竞价药品,涉及肿瘤、罕见病、慢性病等领域,从品种数量来看为历年之最。早在2023年6月29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根据工作方案,本轮工作流程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阶段、公布结果,共5个阶段,此次谈判竞价阶段结束,标志着2023年医保谈判步入了尾声,预计最终结果有望于12月左右公布,2024年1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   续约规则迎来边际改善,进一步细化与合理化。此外,国家医保局于2023年7月21日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在22年规则基础上,对纳入常规目录管理、简易续约和重新谈判三种形式续约规则做了更近一步修订,我们认为整体看规则更加温和,有利于稳定企业预期,减轻后期降价压力。   多款国产创新药通过形式审查,有望参加本次医保谈判。按照医保谈判的推进流程,9月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公布《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药品名单》,共有222款目录外药品、164款目录内药品纳入名单中,从具体名单来看已有多个新获批上市药物出现在本次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其中包括恒瑞医药的奥特康唑和林普利塞、贝达药业的贝福替尼和伏罗尼布、九典制药的酮洛芬凝胶贴膏等。   平均降幅趋于稳定,医保谈判有助于创新药放量。据证券日报披露,2022年医保谈判涉及147个药品,最终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为82.3%,平均降幅约60%,从历年数据来看,整体平均降幅(除2017年外)处于50-65%区间内,逐步趋于稳定,我们预计2023年医保谈判平均降幅有望继续保持相对稳定。创新药通过进入医保目录有利于实现放量,据《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显示,2019年谈判准入药品在2020年(首年)就实现了销售额快速增长,另外从上市公司财报数据来看,创新药品种进入医保目录后,对业绩贡献也较为可观,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2023年Q3在中国的销售额为1.4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主要得益于新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所带来的新增需求等因素。此外,再鼎医药的瑞派替尼和甲苯磺酸奥马环素进入23年年初进入医保目录后,三季度均实现了放量增长。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医药生物行业,给予“增持”评级。我们认为,医药板块关注度有望随着医保谈判结果出台持续提升,当前行业整体估值和基金持仓水平均处于底部区间,随着相关扰动逐步出清,我们预计行业整体复苏信号明显,看好医药板块整体景气度提升,故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建议关注:1)医保谈判潜在受益标的,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贝达药业、九典制药等;2)创新医疗器械领域,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博医疗、开立医疗等。   风险提示:医保谈判降价超预期或失败的风险,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9页
    2023-11-29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2024配额方案执行在即,三代制冷剂价格开始上涨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2024配额方案执行在即,三代制冷剂价格开始上涨

    化学原料
      报告摘要   1.重点行业和产品情况跟踪   氟化工:下游经销商开启补库模式,三代制冷剂价格上涨。2023年11月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印发了《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明确了三代制冷剂配额的计算方式。当前行业配额政策已落地,在2024年供给受限叠加需求增长的预期下,制冷剂有望迎来长期向上的景气周期,下游经销商将开启补库模式,主流品种价格开始上涨。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本周三代制冷剂方面,R125价格为27000元/吨,较上周上涨1000元/吨;R134a价格为26500元/吨,较上周上涨500元/吨;R32价格为16750元/吨,较上周上涨250元/吨。   生物柴油:山东能源局响应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发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有“绿色柴油”之称,经过两代技术的发展,其质量得到保障,性能优越,已经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目前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较低,国内产量以出口欧盟与美国为主。在“双碳”战略和石化石油新一轮周期价格上涨背景下,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1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本周山东能源局响应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发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   2.近期投资建议   (1)氟化工:三代制冷剂配额政策落地,在供给受限与需求增长的预期下,制冷剂有望迎来长期向上的景气周期,行业龙头企业值得关注。建议关注:三美股份、巨化股份、永和股份。   (2)生物柴油:1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本周山东能源局率先报送推广试点示范项目。建议关注:海新能科、嘉澳环保、卓越新能。   (3)电子化学品:10月31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布一则“半导体封装”专利CN116982152A,涉及一种半导体封装,包括第一衬底、半导体芯片、引线框和密封剂。行业巨头发力封装赛道,推动半导体关键零部件及材料国产替代快速发展。建议关注:雅克科技、晶瑞电材、彤程新材、金宏气体、华特气体、安集科技、鼎龙股份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3-11-29
  • 2023年医疗行业企业日纪要

    2023年医疗行业企业日纪要

    个股研报
      通化东宝(600867)   核心胰岛素业务稳步增长,公司预计2024年整体收入双位数增长:3Q23公司内地胰岛素制剂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9%,整体收入同比增长仅2%,主要是因为部分业务受到行业外部因素和欧洲地缘冲突影响。二代胰岛素销量稳步增长:公司二代胰岛素销量市占率目前接近45%,公司预计2023年销量增速个位数。三代胰岛素持续放量,拉动收入增长:公司预计2023年三代胰岛素整体销量同比增长50%,分产品来看:1)甘精胰岛素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超30%,目标2024年同比增长超行业增速;2)门冬胰岛素2023年销量超过200万支,2024年目标翻倍;3)目标甘精和门冬远期市占率达到20%。其他产品:利拉鲁肽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下同),恩格列净贡献部分收入。   产品迭代加速:1)2023-25年多款降糖新品将申报上市/获批:利拉鲁肽公司预计2023年底获批;三代新品赖脯25R和首个四代胰岛素超速效赖脯已进入III期临床,有望于2024-25年申报上市;甘精赖脯双胰岛素以及德谷利拉复方制剂将在2025年后陆续申报上市。2)痛风/高尿酸领域:THDBH130(URAT1)已经完成IIa期临床试验,公司预计12月完成试验总结报告;THDBH151(XO/URAT1)已经完成I期临床试验。3)差异化布局GLP-1:口服小分子GLP-1THDBH110降糖适应症IND已获批,公司正在考虑2024年推进减肥适应症的申报;THDBH120(GLP-1R/GIPR)半衰期长,目前正探索双周给药,公司预计2023年12月IND获批,2024年进入I期。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和BD机会:2023年9月公司与健友股份达成合作协议,主要胰岛素品种正在美国进行药学研究,公司预计2H24-1H25在美国申报BLA。BD方面,公司正围绕内分泌代谢疾病领域积极对接包括但不限于CGM、长效GLP-1等相关项目,后续有望和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当前性价比高,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4/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10.5亿/12.5亿/14.9亿元。随着三代胰岛素放量,公司短期内业绩复苏具有较高弹性,长期创新管线价值有望持续兑现。我们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14.41元,对应2024年22.9xPE/1.2xPEG。
    交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6页
    2023-11-29
  • 产能升级释放新动能,仿创结合构筑业绩增长驱动力

    产能升级释放新动能,仿创结合构筑业绩增长驱动力

    个股研报
      京新药业(002020)   报告摘要   公司是中国精神神经、心脑血管领域的领先者。公司主要从事药品及医用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医药制造板块业务收入占比超80%。公司制剂产品主要聚焦于精神神经、心脑血管、消化三大领域布局,核心品种全部纳入集采。其中精神神经以及心脑血管两大管线现已逐步消化集采影响,主营业务业绩稳健回升。消化管线康复新液降幅收窄,集采风险有望快速消化。医疗器械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常年稳定在15%左右,近五年收入稳步增长,CAGR达11%。2023年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6亿元,同比增长4.48%,实现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0.18%。   院内+院外双驱动,助推制剂业绩增长。公司精神神经和心脑血管管线品种几乎全部进入集采,以价换量后重点医院市占率快速提升,销量稳健增长,院内立足基层市场有望提升空间。2021年公司开始在心脑血管领域重点布局院外市场,通过医药电商、品牌、商销等多种方式加速拓展院外终端市场,院外市场线上业务发力,2022年收入增长至1.67亿元,同比增速174%,已成为药品业务新的收入和盈利增长点。公司于2023年一季度启动销售策略改革,联合院外商业合作伙伴积极开发院外零售市场,院外终端市场有望迎来加速拓展。   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优势,产能提升增长新动能。公司构建了从原料药到成品药的完整制药产业链,并且持续向上下游延伸,将提升公司的成本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拥有多个“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主要品种,分别为辛伐他汀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匹伐他汀分散片、盐酸舍曲林片、左乙拉西坦片等。随着上虞制剂生产基地、山东原料生产基地、内蒙中药生产基地的产能逐步投放,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将不断突显,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CMO业务规模有望提升。总固体制剂产能将突破100亿片,预计产值约为16亿元。内蒙中药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形成6000万盒中药产品产能,预计满产产值约4.5亿元。   仿创结合构筑产品管线,失眠新药打开成长天花板。围绕精神神经和心脑血管两大管线,公司合理规划研发管线和产品梯度布局,持续加快创新药物研发的同时,推进仿制药的研发。公司每年申报10个以上项目,形成具有一批成本优势的仿制药产品群,提高仿制药竞争力。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仿制药项目注册获批3项、注册申报4项,研发启动9项,累计在研50余项,持续丰富仿制药产品管线,为公司的发展持续提供产品支持。创新药方面,公司首个创新药品种地达西尼的上市申请已完成技术审评,有望在今年底获批上市。地达西尼激动剂+拮抗剂作用机制创新,不良反应、疗效及半衰期方面优势明显。依托公司在精神神经领域多年的经验及专业的销售团队,有望在获批上市后快速提升市场份额。我们认为公司地达西尼远期空间有望超过10亿元。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4/2025年收入为40.17/44.47/49.83亿元,同比增长6.26%/10.72%/12.05%。归母净利润为6.77/7.20/8.44亿元,同比增长2.17%/6.43%/17.24%。对应当前PE为18/17/14X。考虑公司产品管线储备丰富,院内集采影响出清,院外市场提升空间大,产能逐步释放以及失眠新药地达西尼获批在即有望驱动未来增长。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22倍PE,对应未来6个月目标价为18.4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药品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环保风险;人才缺乏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3-11-29
  • 海吉亚医疗(06078):3Q23收入快速增长,上调目标价

    海吉亚医疗(06078):3Q23收入快速增长,上调目标价

  • 中国生物制药2023 Q4路演

    中国生物制药2023 Q4路演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34页
    2023-11-29
  • 医药行业周报:两款国产创新药美国定价出炉,近期关注流感相关产业链

    医药行业周报:两款国产创新药美国定价出炉,近期关注流感相关产业链

  • 阿里健康(00241)港股公司点评:业务板块稳健发展,再获大股东注资

    阿里健康(00241)港股公司点评:业务板块稳健发展,再获大股东注资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交银国际2023年医疗行业企业日纪要

    中国生物制药(01177):交银国际2023年医疗行业企业日纪要

  • 江苏吴中(600200):立足医药迈向医美,童颜针蓄势待发

    江苏吴中(600200):立足医药迈向医美,童颜针蓄势待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