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9838)

  • 中药行业专题报告:国家药监局、医保局先后强支持,优质中药迎战略性机遇(勘误版)

    中药行业专题报告:国家药监局、医保局先后强支持,优质中药迎战略性机遇(勘误版)

    生物制品
      四大中药产业投资逻辑:1)国务院、国家药监局及医保局发文强烈支持中药产业,中药产业面临黄金发展期;2)中药治疗慢病及未病具有天然优势,在老龄化及消费升级背景下,中药的消费属性促使其快速放量;3)国标提升、中药饮片价格上涨,中药配方颗粒及OTC类产品提价导致毛利率提升;4)板块多年未涨,表现为估值底、位置低及筹码结构好。建议关注标的:1)中药配方颗粒,建议关注中国中药、华润三九、红日药业等;2)OTC类中药,建议关注同仁堂、太极集团、济川药业、康恩贝、片仔癀等;3)创新类处方药,建议关注佐力药业、以岭药业、康缘药业等。   国务院、国家药监局、医保局先后出台政策强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从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等六大方面提出20条意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1年国务院再次出台《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从提高中医药发展效益等七大方面提出28条政策措施。国务院从全局角度出发,统筹各个部门,充分表明国家对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视与支持。   2020年12月药监局发布《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改革中药注册分类(将中药分为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同名同方药这4类),构建“三结合”(人用经验为主、临床试验、中医理论)审评证据体系,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新标准强调疗效,淡化成分。2021年以来,我国中药创新药评审明显提速,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累计批准12种中药新药,而2016-2020年期间创新型中药年均获批仅2.6件;   2021年12月医保局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各级医保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医保覆盖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零售店纳入医保定点;将适宜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986”政策刺激中成药放量、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2020年上半年样本医院总体基药使用品规数为1119种,使用频度占比51.58%,离“986”目标仍有差距;2021年11月《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的通知》发布,宣告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结束,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增速将会提速。   OTC类产品提价或将量价齐升:OTC代表产品安宫牛黄丸和片仔癀主要原料天然牛黄和麝香等均有不同程度涨价,2005年至2021年间片仔癀国内共提价11次,从125元提至590元,涨幅达372%;同仁堂提价3次,单价从350元提至860元,涨幅达145.71%。   风险提示:中成药集采降价超过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料供应不足风险,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反复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2-02-09
  • 短期业绩承压,专注生物农牧长期向好

    短期业绩承压,专注生物农牧长期向好

    个股研报
      溢多利(300381)   投资要点   事件:1 )公司发布 2021 年业绩预告,预计亏损 0.9-1.1 亿元;2 )公司拟出售生物医药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即现金出售持有的新合新、科益新和利华制药三个标的公司全部股权,三者交易作价分别为 8.2 亿元、0.5 亿元、4.3 亿元。   业绩点评:公司盈利水平不及预期主要原因系:1)子公司鸿鹰生物因主要原材料以及能源价格上涨,业务拓展受阻,出现经营亏损,故计提商誉减值损失7559.4 万元,且过往生产维生素 B12 产品价格下降,计提相应资产减值损失;2)应环保要求进行设施升级改造以及拉闸限电的影响,医药板块产品产量减少,销售收入下降,业绩下滑;3 )生物酶制剂板块因玉米淀粉、甲醇等原材料涨价以及电、汽动力成本上涨而出现毛利下降的情况。   事件点评:此次出售新合新、科益新和利华制药三个标的公司全部股权公司将获得 13 亿现金,此外新合新、科益新和利华制药尚欠公司 4.8 亿元、3 亿元、1亿元,共计约 8.8 亿元债务将按协议约定得到清偿。回收现金可偿还上市公司债务,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负债率。另一部分可用于生物酶制剂以及饲料添加剂产业规模化发展,未来公司将坚持立足于大健康领域,聚焦生物农牧,以客户价值为导向致力成为全球生物酶制剂市场标杆企业。   饲用酶制剂龙头未来长期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2021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中酶制剂整体占 3 亿元,而酶制剂业务中又以饲用酶制剂为核心产品,具体包括有植酸酶、木聚糖酶等, 饲料价格多次上调, 21 年三月农业农村部颁布的《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中提到饲料配方调整的相关工作部署,我们认为相对应的消化酶以及木聚糖酶需求量或有提升。且公司注重研发及产品更新,未来将进一步开拓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水产饲料酶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博落回散生产销售企业,替抗产品优势明显。为保证食品安全,提倡绿色养殖,2020 年 7 月起我国饲料生产企业开始全面禁抗。博落回提取物具有抗菌消炎、开胃、促生长的功能,能降低动物腹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且毒性低、无耐药性、无休药期,博普总碱有效部位及其制剂作为中兽药添加在畜禽饲料中同样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可研究将其制成抗菌消炎、保肝护肾的兽用天然药物,目前仍处于研制阶段。除品种替抗产品外,公司积极研发复合类替抗产品,如博溢康即为利用葡萄糖氧化酶与博落回散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替抗效率。且公司于 2021 年 4 月 27 日签订协议收购世唯科技 2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由 51%变为 8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市场需求以及原材料成本变化,参考公司业绩预告,对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 2022-2023 年 EPS 分别为 0.17 元、0.23 元,对应PE 分别为 66/49 倍,调整至“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对博落回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酶制剂产品销量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2-09
  • 平安好医生(01833):强劲的集团协同助力差异化战略推进

    平安好医生(01833):强劲的集团协同助力差异化战略推进

  • 石药集团(01093):拟收购铭康生物权益,扩充心脑血管药物产品线

    石药集团(01093):拟收购铭康生物权益,扩充心脑血管药物产品线

  • 溢多利(300381):短期业绩承压,专注生物农牧长期向好

    溢多利(300381):短期业绩承压,专注生物农牧长期向好

  • 阿里健康(00241):阿里巴巴生态中的核心医疗业务板块

    阿里健康(00241):阿里巴巴生态中的核心医疗业务板块

  • 医药生物行业:本土CXO列入UVL清单点评-乌云“待”金边

    医药生物行业:本土CXO列入UVL清单点评-乌云“待”金边

  • 数字化推动医疗零售和服务变革

    数字化推动医疗零售和服务变革

    华泰证券
    33页
    2022-02-09
  • 新材料行业周报:节前新材料板块持续回调,低估值子行业中寻求机会

    新材料行业周报:节前新材料板块持续回调,低估值子行业中寻求机会

    化学制品
      整体:上周(2022.01.24-2022.01.28),沪深300涨跌幅-4.51%,上证指数涨跌幅-4.57%,创业板指涨跌幅-4.14%。基础化工行业涨跌幅-3.26%,跑赢沪深300指数1.25个点,跑赢上证指数1.31个点,跑赢创业板指0.88个点,其周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7位。   板块:新材料指数涨跌幅-3.39%,跑赢沪深300指数1.12个点,跑赢创业板指数0.75个点,跑赢上证指数1.18个点。新材料指数板块中各子行业行情分化较大,涨幅前三子行业分别是锂电池(1.77%)、有机硅(0.35%)和碳纤维(0.33%),跌幅前三子行业分别是OLED材料指数(-5.88%)、可降解塑料指数(-5.36%)和半导体材料(-4.24%)。   个股:新材料板块中,有21只个股实现正收益。涨幅居前的个股有:翔丰华(10.50%),神工股份(7.47%),硅宝科技(7.20%);跌幅居前的个股有:莱宝高科(-13.46%),飞凯材料(-12.58%),万顺新材(-11.21%)。   估值:截至2022年2月06日,创业板指的PE(TTM)为26.46,新材料板块的PE(TTM)为40.33,相对创业板指溢价率为52.42%。   行业要闻   1、2021年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利润增长87.8%   2、国家发改委: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3、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成   4、绿色低碳产业将迎巨大增量空间   5、碳纤维复材让冬奥会火炬“飞扬”   核心观点   节前新材料板块持续回调,低估值子行业中寻求机会。新材料板块上周持续回调,长期来看,行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国产化替代趋势不变,长期预期依旧向好。总体来说,2022年新材料产业应围绕三大投资逻辑:1)进口替代:关注性价比与市场开拓能力;2)政策推动:立足产业基础,把握政策节奏;3)消费升级: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能力并重。目前,新材料板块中部分子行业(碳纤维、锂电池、锂电化学品等)估值处于动态低位,短期内建议关注业绩超预期标的   碳纤维产业化浪潮已至,行业龙头迎历史机遇。随着中国碳纤维应用市场的不断开拓,以及下游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拉动,中国碳纤维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赛奥碳纤维数据,中国碳纤维需求从2008年的0.8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4.9万吨,12年CAGR+16.0%,明显高于全球增速。中国需求占全球的比例也不断提高,从2008年的22.8%提升至2020年的45.7%。随着新能源需求的拉动,以及国内企业技术进步,成本快速下降带来盈利水平提升,产能扩张有望提速。未来碳纤维行业将通过产品技术提升、规模效应不断降低成本,实现以“价格”换“需求”,因此,龙头企业将在国产化替代浪潮中受益,有望获得快速扩张,建议关注光威复材、中简科技、恒神股份、中复神鹰(拟上市)等企业。   风险提示   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2-02-08
  • 向特种工程塑料平台迈进的高成长性企业

    向特种工程塑料平台迈进的高成长性企业

    个股研报
      沃特股份(002886)   投资逻辑   公司改性塑料起家,打造特种工程塑料平台型企业:公司起步于改性塑料行业,产品序列偏高端化,盈利较为稳定,客户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公司LCP(液晶高分子)产品成功投放市场,凭借LCP积累的工业化经验,公司通过与外部成熟团队双向赋能的形式,逐步打通高温尼龙、聚砜、聚芳醚酮等其他特种工程塑料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在21年及以后在重庆基地将逐步投产2万吨LCP、1万高温尼龙、1万吨聚砜和2000吨聚芳醚酮类产品,向特种工程塑料平台型企业迈进。   特种工程塑料已进入国产替代的关键时期:以LCP、高温尼龙、聚砜、聚芳醚酮为代表的特种工程塑料曾长期处于海外企业的寡头垄断之中,我国科研院所与企业历时多年,逐步将上述产品从实验室推向工业化生产,产品性能在部分领域足以实现进口替代,并具备很强的成本优势。当前时点,材料国产化叠加疫情影响下的供应链的安全问题有望加速下游企业对国产高端材料的验证进程。21年上半年公司LCP销量2300吨,同比增长127%,净利润1518万元,同比增长780%,其他产品在未来也有望复制这一进程。   股权激励计划落地,彰显公司对未来高增长的信心:2021年12月7日,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考核指标以21年为基准,未来四年营收和利润复合增速不低于50%和60%,体现出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我们认为公司22、23年特种工程塑料板块的营收占比将达到39%、48%,毛利占比将达到59%、69%。   投资建议   公司正逐步搭建起以LCP、高温尼龙、聚砜、聚芳醚酮等材料为代表的特种工程塑料平台,未来几年是公司平台业务放量的关键时期,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预计21-23年公司营收16.53、23.92、31.73亿元,归母净利润0.61、1.62、2.86亿元。考虑到公司未来在高端材料领域的平台化优势与高成长性,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45倍PE,目标价32.24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特种工程塑料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特种工程塑料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海外企业面对国产化浪潮下的压价风险;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2-02-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