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瑞尔集团(06639):高端民营口腔医疗服务领域领军者

    瑞尔集团(06639):高端民营口腔医疗服务领域领军者

  • 2022保利健康人居白皮书

    2022保利健康人居白皮书

    保利发展控股
    35页
    2022-09-29
  • 化工行业点评:炭黑价格上涨、导电炭黑打开增长空间

    化工行业点评:炭黑价格上涨、导电炭黑打开增长空间

    化学制品
      2022年初以来炭黑价格有所上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我国炭黑下游消费主要为轮胎和其他橡胶制品,2021年消费占比分别为58.8%和19.6%。2022年以来炭黑价格有所上行。截至2022年9月28日,我国炭黑市场均价为10945元/吨,较2022年初上涨19.96%,同比上涨40.07%。炭黑行业景气度上行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国内轮胎需求复苏叠加出口增长,拉动橡胶炭黑需求提升。2022年初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汽车行业持续复苏,包括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汽车行业持续复苏将拉动轮胎需求增长,进而拉动橡胶炭黑需求提升。根据Wind数据,2022年8月我国汽车产量为239.55万辆,同比增长38.8%;2022年1-8月,我国汽车产量为1695.8万辆,同比增长5.0%。此外,据炭黑产业网数据,欧洲炭黑需求量的32%以上来自于俄罗斯的供应商,俄乌冲突导致欧洲炭黑供应受阻,国内炭黑出口大幅增长。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2年3-8月我国炭黑出口量为44.49万吨,同比增长41.6%。   原料方面,煤焦油价格持续上行,成本端支撑较足。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2年9月28日,我国煤焦油现货价格为5924元/吨,周涨1.61%,较2022年初上涨1500元/吨,涨幅为33.9%。环保限产影响下,焦企开工受限,煤焦油价格或将高位运行,从成本端对炭黑价格形成支撑。   长期来看,锂电炭黑开启国产化元年,替代空间广阔。锂电级导电炭黑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锂电级导电炭黑是一种传统的锂电池导电剂,目前在市场中占据主流地位。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炭黑导电剂在我国动力电池导电剂的应用占比为60%。近年来锂电炭黑需求量高速增长,2021年我国锂电级导电炭黑需求量为1.64万吨,同比增长76.3%。目前我国的主流锂电级导电炭黑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主要来自于日本电化(Denka)、法国益瑞石(Imerys)和美国卡博特(Cabot)等国外企业。我国国内龙头厂商此前并未在该领域深耕。随着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炭黑龙头企业也开始布局锂电级导电炭黑。2022年7月28日,黑猫股份发布公司公告,拟投资新建5万吨/年超导电炭黑项目,开启锂电炭黑国产化元年。随着锂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锂电炭黑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从短期来看,橡胶炭黑下游需求复苏,煤焦油成本端支撑较足,炭黑价格有望持续上行。从长期来看,锂电炭黑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带来新的增长空间,炭黑行业景气上行。   投资建议   目前下游轮胎需求复苏,拉动橡胶炭黑需求增长,锂电级导电炭黑迎来国产化元年,替代空间广阔,相关生产企业或将受益,如黑猫股份、永东股份、龙星化工等。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异常波动、安全环保政策升级、国内疫情反复等。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2-09-29
  • 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纯碱:需求多方博弈,供给短期受限

    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纯碱:需求多方博弈,供给短期受限

    化学原料
      纯碱:应用广泛的基础化工原料。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生产的主要原料包括原盐、合成氨、石灰石等。纯碱工业产品主要包含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两种,这两种产品的化学性质无区别,只是物理性质有所不同。轻质纯碱主要用于冶金、造纸和印染等工业,重质纯碱主要应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洗涤剂和陶瓷釉等的生产。纯碱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平板玻璃、日用玻璃、光伏玻璃、小苏打、硅酸盐等行业。   光伏高景气带动纯碱需求,平板玻璃需求仍有一定韧性。需求方面,传统能源价格高位叠加双碳目标,光伏行业高速发展确定性较强。光伏行业的高景气度将向上传导至光伏玻璃,并进一步拉动纯碱需求。纯碱最大的下游领域是平板玻璃,尽管平板玻璃的下游地产在2022年上半年呈现下滑趋势,但由于玻璃行业高温连续生产、不轻易停工的特殊性,平板玻璃所对应的纯碱需求依旧相对平稳。供给方面,纯碱生产分为化工合成法和天然碱法两种。化工合成法在生产纯碱的过程中,能耗较高、同时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问题,在我国减少碳排放、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化工合成法的纯碱产能受到限制,同时,在上游煤炭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化工合成法的成本劣势进一步凸显。天然碱的产能受制于资源,目前国内天然碱资源高度集中在远兴能源的子公司中源化学和银根矿业中。根据我们对纯碱供需的预测,在2023年中、银根矿业一期500万吨天然碱投产之前,如果平板玻璃不出现大规模检修,我国纯碱供需将维持相对紧平衡,在该项目投产后将会改变我国纯碱供应格局,届时纯碱价格可能会有所回落。   天然碱优势明显,高成本路线形成价格支撑。纯碱的主要生产方法包含两大类:化学合成法和天然碱法。化学合成法又包含氨碱法、联碱法两种工艺。2021年联碱法和氨碱法纯碱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分别为49.65%和45.67%,天然碱占比仅4.68%。天然碱法相对氨碱法和联碱法,能耗低、环保,成本优势明显。2021年纯碱上市公司的纯碱单吨成本:远兴能源(天然碱)809元,三友化工(氨碱法)1267元,华昌化工(联碱法)、双环科技(联碱法)分别为1223元和1395元。在能源大通涨的情况下,煤炭、合成氨、原盐的价格相对高位,氨碱法、联碱法两种高成本路线会形成对纯碱价格的支撑。   相关标的:国内天然碱龙头并拥有新增天然碱产能的远兴能源、纯碱产品市占率领先的三友化工   风险因素:光伏新增装机量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影响产能。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2页
    2022-09-29
  • 金草片III期临床获伦理批件,创新研发持续推进

    金草片III期临床获伦理批件,创新研发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康辰药业(603590)   投资要点   事项:近日,公司 中药创新药金草片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痛的 III 期临床试验获得牵头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批件。   金草片 III 期临床获得伦理审查批件,试验方案已获 CDE认可。金草片 III 期临床试验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设计,比较金草片与安慰剂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筛选合格受试者按照 2:1比例被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安慰剂组,计划入组 414例,其中试验组276 例,安慰剂组 138例,所有受试者的治疗周期为 12周。本试验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 12 周后的疼痛消失率。   金草片(筋骨草总环烯醚萜苷片)是首个以“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适应症精准复批的中药 1.2类创新药品种,预期 2024年获批上市。相比已上市及在研治疗盆腔炎的复方制剂,金草片是从单一中药筋骨草全草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制剂,主要成分为“总环烯醚萜苷”,其物质基础、作用机制更加明确,且精准定位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临床应用场景明确,在国内尚无治疗药物获批该适应症。   金草片Ⅱ期临床结果在大小剂量水平均表现出显著消除慢性炎症、镇痛疗效,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用药依从性高。Ⅱ期临床有效性结果显示金草片镇痛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组,能明显降低 VAS 评分,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疼痛消失率。在疼痛消失率方面,连续治疗 12周后,金草片高、低剂量组疼痛消失率为 53.45%和 43.33%,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 11.86%,具有统计学差异。安全性结果显示,金草片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受试者依从性高,未观察到潜在安全性风险,高、低剂量组的发生率分别为 3.45%和 1.67%,均低于安慰剂组发生率(5.08%)。   公司致力打造“全球新”首创新药,多措并举完善创新体系布局,形成以新药为主、疗效显著、市场竞争力突出的产品体系。两个抗肿瘤创新药 KC1036 和CX1003 处于临床阶段,KC1036项目 Ib/II 期临床试验已成功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CX1003 处于临床Ⅰ期阶段。CX1026 处于临床前阶段。重组人凝血七因子(FVIIa)KC-B173 已进入临床试验用样品制备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亿元、1.8亿元和 2.1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7X/24X/20X。随着公司现有业务巩固,多措并举完善创新体系布局,苏灵有望通过进军宠物用药打开增长空间,密盖息快速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药品价格下行风险、新药研发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9-29
  • 疫情下稳健增长,未来成长可期

    疫情下稳健增长,未来成长可期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结论与建议:   疫情不改稳健增长:公司是国内精麻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受益于销售结构调整,麻醉业务的推动,上半年疫情期间仍实现稳健增长。具体来看,公司22Q1、Q2分别实现营收9.9亿元、10.1亿元,分别YOY+9.8%、+5.0%,分别录得净利润1.9亿元、2.6亿元,分别YOY+12.5%、+6.5%,Q2新冠疫情导致多地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但公司仍实现了正增长。   集采影响边际减弱,麻醉线快速增长:公司精神类和神经类纳入集采的品种主要是利培酮、氯氮平片、度洛西丁、阿立哌唑、加巴喷丁等,从营收层面来看,公司21H1、21H2、22H1精神类产品营收增速分别为-4.8%、-13.8%、-0.6%,神经类产品营收增速则分别为1.4%、-29.3%、-3.0%,集采边际影响减弱;而公司麻醉类产品则在2021年和2022年先后获批了门槛较高的舒芬太尼、羟考酮和阿芬太尼,随着销售端的结构调整推动新品上量显着,公司21H1、21H2、22H1营收增速分别为+63.4%、38.3%、+12.9%,22H1受疫情压制了销售增速,但预计Q3随着疫情改善,增速将会快速恢复。   创新快速推进,BD项目进展顺利:公司积极推动研发及BD项目,公司22H1投入科研经费2.1亿元,YOY+33.40%.具体来看,截止22H1末,公司共有20多个在研创新药项目,其中开展I期临床研究项目4个(CY150112片、NH102盐酸盐片、NH600001乳状注射液、Protollin鼻喷剂),提交IND申报资料项目1个(NH300094片),提交Pre-IND资料在审评项目4个(NH103草酸盐片、NH130枸橼酸盐片、盐酸(R)氯胺酮注射液、NHL35700片)。另外,国际BD业务方面,奥赛利定富马酸盐(TRV-130)注射液于2022年1月正式递交上市NDA申请,前处于NDA审核阶段,2021年11月从丹麦灵北公司授权引进的治疗精神分裂症新药Lu-AF35700已于2022年6月底向CDE递交Pre-IND申请,此外,公司与天境生物共同资助的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Protollin,在美国的Ⅰ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50%患者入组,公司创新及BD项目丰富,并且推进顺利,未来成长可期。   盈利预计: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9.2亿元、11.5亿元,YOY分别增长15.5%、24.7%,EPS分别为0.91元、1.14元,对应PE分别为17倍和14倍。短期虽受疫情影响,但集采影响边际影响减弱,并且麻醉线的多个大产品收入持续上量可期,新品研发也在持续发力,我们看好公司的后续发展,公司目前估值偏低,我们维持“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带量采购影响超预期,新品上市及销售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4页
    2022-09-29
  • 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甜味剂需求持续提升,天然人工协同发展

    化工行业点评报告:甜味剂需求持续提升,天然人工协同发展

    化学制品
      行业点评   “无糖”理念拉动甜味剂需求持续提升。甜味剂是指替代蔗糖和白砂糖给食品饮料赋予甜味的低热量食品添加剂。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甜味剂下游应用中,饮料和调味品为主要应用领域,2020 年消费占比分别为 51%和 15%。为满足健康无糖理念需求,近年来无糖饮料市场高速增长,拉动甜味剂需求提升。据中科院《2021 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2014 至 2020 年,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由 16.6 亿元增长到 117.8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38.6%。   人工甜味剂占主导,“天然+人工”复配将成为未来主流趋势。甜味剂可分为人工甜味剂与天然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更为健康,人工甜味剂成本低廉,甜度较高。为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天然+人工”复配模式成为当前主流饮料企业的选择。由于相对甜度较低,添加比例较大,天然甜味剂消费占比逐年提升。据陆婉瑶《食糖与代糖的博弈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0-2020 年全球人工甜味剂消费占比从 91.8%下降到 70.6%,但是依然占据主流地位。   人工甜味剂中,三氯蔗糖无毒低热量,发展趋势良好。目前全球人工甜味剂已发展至六代,其中第五代三氯蔗糖安全性强,无任何毒理方面的争议;甜度高,是蔗糖的 600 倍;此外具有甜味纯正、热量低等优点,市场空间较为广阔。据百川盈孚数据,2019 至 2021 年,我国三氯蔗糖产量从 10310 吨增长到 13924 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6.2%。此外,我国三氯蔗糖出口量大幅增长,国外需求旺盛。2022 年 1-8 月,我国三氯蔗糖出口量为 10016 吨,同比增长 51%。   天然甜味剂中,赤藓糖醇和阿洛酮糖发展前景广阔。随着近年来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和科学技术持续进步,天然甜味剂行业迅速发展,其中赤藓糖醇和阿洛酮糖发展较快。 赤藓糖醇方面, 根据中国食品报网数据,2016 至 2020 年,我国赤藓糖醇消费量从 2500 吨迅速增长到 4.1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01%。受需求高速增长影响,我国企业加快赤藓糖醇产能扩张,布局企业包括三元生物、保龄宝等。阿洛酮糖方面,目前阿洛酮糖处于产业化前期, 产销量较低。 阿洛酮糖是新一代天然甜味剂,它的口感纯正、几乎不含卡路里,且对促进消化、控制体重、抑制血糖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应用已获得包括美国在内的十多个国家的法规许可。 增设阿洛酮糖进入食品添加剂名录的申请也已在 2021 年 8 月得到我国卫健委受理。 一旦通过, 阿洛酮糖有望在我国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综合来看,在健康无糖理念的驱动下无糖饮料市场高速增长,拉动甜味剂需求提升。人工甜味剂甜度高,天然甜味剂更为健康,未来两者有望协同发展,其中三氯蔗糖、赤藓糖醇发展较快,阿洛酮糖起步晚,但是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投资建议   目前“无糖”理念拉动甜味剂需求高速增长,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协同发展,相关企业或将受益,如金禾实业、三元生物、保龄宝等。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异常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国内疫情反复等。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2-09-29
  • 药明康德系列研究三:从产能趋势看药明康德成长空间

    药明康德系列研究三:从产能趋势看药明康德成长空间

  • 诺诚健华(9969.HK)主打小分子药物的创新药企,拥有潜在同类最佳的BTK抑制剂

    诺诚健华(9969.HK)主打小分子药物的创新药企,拥有潜在同类最佳的BTK抑制剂

  • 创胜集团:CLDN18.2靶点全球领先,TST001喜迎捷报

    创胜集团:CLDN18.2靶点全球领先,TST001喜迎捷报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