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1)

  • 中通快递-W(02057):2024年Q1业绩点评:健康经营,利润市场份额同比进一步提升

    中通快递-W(02057):2024年Q1业绩点评:健康经营,利润市场份额同比进一步提升

  •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77期:从诺和、礼来24Q1财报看美国胰岛素市场出海机会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77期:从诺和、礼来24Q1财报看美国胰岛素市场出海机会

  • 瑞普生物(300119):主营业务稳健发展,新业务版图未来可期

    瑞普生物(300119):主营业务稳健发展,新业务版图未来可期

  •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2024Q1业绩迎来拐点,板块盈利能力出现修复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2024Q1业绩迎来拐点,板块盈利能力出现修复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仿制药板块2023年营收净利润稳健增长,2024Q1业绩迎来拐点,板块盈利率能力修复。我们统计了仿制药板块的85家公司(附录),2023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652亿元,同比增长2.79%,实现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下降3.22%,扣非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1.76%。单季度来看,仿制药板块2023Q4业绩承压,2024Q1业绩迎来拐点。2024Q1实现营业收入943.53亿元,同比增长0.08%,归母净利润102.84亿元,同比增长1.85%,扣非归母净利润97.87亿元,同比增长7.17%。2024Q1净利率改善,板块盈利能力修复。2023年仿制药板块毛利率为50.76%(-0.32pct),净利率为9.34%(-0.24pct)。2024Q1毛利率为50.72%(-0.58pct),净利率为12.49%(0.60pct)。整体来看毛利率水平趋于稳定,2024Q1净利率有所改善。随着集采、国谈政策持续优化,降价幅度逐步收窄趋稳,毛利率的边际影响或不断减弱,同时企业不断进行成本优化,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2023年及2024Q1仿制药板块收入增速分布集中,利润增速分化。我们统计的85家仿制药公司中2023年营收增速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区间在-20%到20%之间,共67家公司,占比79%。2024Q1营收增速分布在-20%到20%之间的公司有65家,占比76%,2023年及2024Q1仿制药板块利润增速差距较大。2023年主要分布在-50%到50%之间,共62家公司,占比73%。2024Q1增速主要分布在-40%到40%之间,共52家公司,占比61%。   估值历史低位,有望迎来修复。截至2024年5月14日,化学制剂子版块市盈率为30.92倍。目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分位,PE历史分位数(近十年数据)为12%。板块当前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盈利能力不断改善带来业绩提升,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投资建议:根据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已披露的情况,仿制药板块内部出现分化,部分企业业绩迎来拐点。随着集采影响逐步出清,仿制药企业稳定的利润给公司的估值又提供较好的安全边际,叠加创新转型有望迎来估值重塑,出海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推荐关注:1)产品成熟学术推广完善,立项能力强,未来业绩确定性好的公司,例如福元医药(601089)、三生制药(1530.HK)等;2)创新药管线进入兑现阶段,估值修复弹性大的公司,例如京新药业(002020)、亿帆医药(002019)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药品降价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4-05-17
  • 国邦医药(605507):积极回购,展现长期发展信心

    国邦医药(605507):积极回购,展现长期发展信心

  • 通策医疗(600763):一季度业绩略超预期,种植牙加速放量可期

    通策医疗(600763):一季度业绩略超预期,种植牙加速放量可期

  • 基础化工行业月报:化工品整体延续涨势,继续关注煤化工、轻烃化工与磷化工

    基础化工行业月报:化工品整体延续涨势,继续关注煤化工、轻烃化工与磷化工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2024年4月份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4.57%,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位。子行业中,无机盐、钛白粉和印染化学品行业表现相对较好。主要产品中,4月份化工品延续上涨态势,涨跌比有所提升。上涨品种中,液氯、MMA、PMMA、丙酮和溴素涨幅居前。4月份的投资策略,建议继续关注煤化工、轻烃化工和磷化工行业。   市场回顾:根据wind数据,2024年4月份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4.57%,跑赢上证综指2.47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2.68个百分点,行业整体表现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位。近一年来,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下跌15.55%,跑输上证综指8.98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5.01个百分点,表现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8位。   子行业及个股行情回顾:根据wind数据,2024年4月,33个中信三级子行业中,23个子行业上涨,8个子行业下跌。其中无机盐、钛白粉和印染化学品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5.14%、12.34%和12.18%,碳纤维、有机硅和膜材料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9.89%、3.93%和3.85%。2024年3月,基础化工板块505只个股中,共有259支股票上涨,245支下跌。其中正丹股份、宝丽迪、百川股份、建新股份和瑞丰高材位居涨幅榜前五,涨幅分别为361.72%、105.90%、65.73%、54.03%和46.66%;*ST碳元、*ST宁科、ST永悦、华生科技和金博股份跌幅居前,分别下跌58.66%、56.82%、31.49%、31.36%和24.56%。   产品价格跟踪: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4年4月国际油价呈现震荡态势,其中WTI原油下跌1.49%,报收于81.9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上涨0.43%,报收于87.86美元/桶。在卓创资讯跟踪的315个产品中,156个品种上涨,上涨品种较上月略有提升,涨幅居前的分别为液氯、MMA、PMMA、丙酮和溴素,涨幅分别为66.67%、24.67%、16.73%、15.45%和14.49%。120个品种下跌,下跌品种比例略有下降。跌幅居前的分别是气相白炭黑、氯化铵、乙二醇单丁醚、蒽油和合成氨,分别下跌了26.53%、17.70%、15.91%、12.94%和11.57%。总体上看,化工产品价格延续上涨态势。   行业投资建议:维持行业“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2024年5月份的投资策略上,建议继续关注油价替代路线的煤化工、轻烃化工行业以及具有资源属性的磷化工行业。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下滑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05-17
  • 化工行业2023年报及2024Q1总结

    化工行业2023年报及2024Q1总结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行业整体情况:   截至2024年5月12日,受油价高位运行以及市场风格等因素的影响,近一年以来石油石化行业和基础化工行业的板块指数走势分化明显,基金持仓占比亦出现升、降相异的趋势,申万基础化工的基金持仓占比已经接近最近十年的最低水平;   2024年以来,企业经营逐步改善。2024Q1,化工行业整体的收入(YOY3.13%)、归母净利润(YOY4.19%)、毛利率(YOY0.37pct)等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净利率(YOY-0.18pct)、ROE(YOY-0.05pct)降幅缩窄;   2022年、2023年,化工行业连续两年累库。截至2024年一季度,行业整体的库存水平同比微降;   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化工行业在建工程规模均同比减少0.29%,行业扩张的步伐放缓。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新增产能投放进度超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4-05-17
  • 2024年中国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概览:快速检测助力呼吸道疾病诊疗

    2024年中国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概览:快速检测助力呼吸道疾病诊疗

    化学制药
      呼吸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可能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不同的病原体引起,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累及鼻腔、咽喉部等,包括鼻炎、鼻窦炎、咽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多为喉以下的气管、支气管感染及肺部感染,包括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2023年中国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呼吸道感染人数创十年最高。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感染以流感等丙类传染病为主,近期流感监测数据已超过过去3年同期。面对呼吸道病原体的多样性,呼吸道疾病检测聚焦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预防、诊断和监测,通过提供一系列的检测产品和服务,以帮助医疗机构和患者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   2010年后,联合检测产品开始进入市场,2020年,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出现,呼吸道疾病检测需求剧增,推动了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同年政府出台多项鼓励政策,推动呼吸病原体检测行业的发展;2021年,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呼吸道疾病检测开始向精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本文通过对呼吸道疾病检测行业的定义、应用领域、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市场方向提出研判。   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常居高位,检测需求稳定   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人数在中国常居高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以流感等丙类传染病为主。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2023年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达1,567.7万人,同比增长268.0%,其中流感发病数达1,252.8万人,同比增长407.7%。2023年呼吸道感染人数创十年最高。检测是准确用药的前提,呼吸道疾病的爆发将带动检测需求的大幅增长,为检测试剂企业带来大量订单需求。   快速检测助力呼吸道疾病诊疗   呼吸道感染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不同的病原体引起,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原体,用药不同,诊疗方式各异。快速检测技术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但无需增加太多的软硬件的投入,即可满足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的快速诊断需求,其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降低院内传播的风险,有助于加强院感控制,合理的调配有限的医疗供给,缓解医疗资源的紧张。   多联检测有利于实现对呼吸道感染的精准诊疗,推动检测市场扩容   由于感染不同呼吸道病原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为相似,但病理、病程和治疗方法却存在显著差异,呼吸道多联检测能够快速鉴别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多家体外诊断上市公司加快在多种呼吸道病原联合检测领域的布局,如金域医学基于不同检测平台,开展了呼吸道病原体核酸6项、呼吸道多种病原体核酸检测18项及上呼吸道多种病原体靶向测序107种等检测项目。虽然多联检测的研发周期长、注册认证壁垒高,但其更符合呼吸道疾病的快速诊断需求,将有助于推动呼吸道检测市场快速扩容。
    头豹研究院
    28页
    2024-05-17
  • 血管介入领军企业,创新驱动,前景广阔

    血管介入领军企业,创新驱动,前景广阔

    个股研报
      心脉医疗(688016)   主要观点:   介入行业发展潜力大,公司持续保持高增长   介入治疗与传统内科、外科并列为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临床优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1年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为372亿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02亿元,CAGR约为15.9%。公司在主动脉介入、外周介入和肿瘤介入等领域均有产品布局,其中主动脉支架类产品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16-2023年公司主动脉支架销售收入由0.95亿元增长至9.40亿元,复合增速达39%;外周介入类产品近年来收入高速增长,2023年增速达47%。   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多款海内外独家产品   公司自主研发的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于2017年获批上市,首次将TEVAR手术适应症拓展到主动脉弓部病变,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分支型主动脉支架,该产品奠定了公司在主动脉介入领域的领先地位。截至2023年底,公司先后有八款产品获批进入国家医疗器械创新“绿色通道”,其中5款已经获批上市。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肿瘤介入产品TIPS覆膜支架系统获批进入国家创新“绿色通道”,为公司第八款进入绿色通道的产品,有望成为TIPS覆膜支架领域的首个国产获批产品。   国产替代优势明显,海外市场持续发力   2021年国内胸主动脉腔内介入支架市场中,公司产品占比32%,超过美敦力,跃居首位。腹主动脉腔内介入手术中,公司产品占比23%,居国产首位。同时,公司产品持续向海外扩张,公司的13款已上市产品中5款产品拥有CE认证。截至2023年底,公司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在海外16个国家进入临床应用,Minos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海外进入19个国家,Hercules Low Profile直管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海外进入21个国家,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   综上,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37亿元、19.79亿元和25.2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9.5%、28.7%、27.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0亿元、8.32亿元、10.59亿元,同比增长32.0%、27.9%、27.3%,2024-2026年对应的EPS分别为5.27、6.75、8.5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18、14倍。公司为国内血管介入器械的领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后续多款在研项目梯队丰富,而且公司海外市场拓展有望加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集采影响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4-05-1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