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三季报+股权激励点评:临床CRO龙头成长空间依然广阔

    三季报+股权激励点评:临床CRO龙头成长空间依然广阔

    个股研报
      泰格医药(300347)   事件1: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4.06亿元,同比增长59.23%,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减少9.9%,扣非归母净利润11.92亿元,同比增长37.2%,经营性现金流8.25亿元,同比增长13.31%;单三季度实现营收18.12亿元,同比增长35.35%,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减少21.56%,扣非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增长29.02%,业绩符合预期。   事件2:公司公布2022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为核心技术人员,总计828人,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710.55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额的0.8145%,授予价格为每股69元。本次激励将对2022-2025年业绩进行考核,公司层面100%归属比例的考核目标为2022-2025的每连续两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以2021年为基数增长不低于193%、266%和357%。   疫情扰动下业绩仍实现稳定高速增长:开展临床试验的主要场所为医院,由于疫情散发部分临床试验项目受到一定影响,但公司业绩仍表现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同时,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执行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数依然保持增长,由上年末567个增至607个,其中II期和III期项目占比分别为19%和25%,境外项目占比34%,医疗器械项目在执行数量达403个,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协同发展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受益于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临床开发,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持续保持增长。   股权激励彰显长期业绩信心,仍有广阔成长空间:从公司2022年A股股权激励计划目标来看,若假设2021-2025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每年均保持同比正增长,2021-2025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CAGR将大于24.2%。国内创新药研发需求仍然充足,中国2021年IND受理量为1,821件,同比增长79.23%,新登记临床试验3,358项,同比增长29.05%,我们认为临床CRO将显著受益于持续增长的创新药研发,未来成长空间依然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2-2024年盈利预测,营收分别为70.36亿元,86.65亿元,106.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7亿元,40.43亿元,46.9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20×,17×,1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投资收益波动,新冠疫情影响受试者入组进度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0-26
  • 2022三季报点评:Q3业绩超预期,各业务管线保持高增速

    2022三季报点评:Q3业绩超预期,各业务管线保持高增速

    个股研报
      百诚医药(301096)   事件:公司发布2022三季报,2022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21亿元(+89.3%,括号内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45亿元(+125.1%);扣非归母净利润1.33亿元(+110.3%);经营性现金流1.58亿元(+154.3%);业绩超市场预期。   Q3收入环比加速,各业务条线均保持高增速:公司Q3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和0.60亿元,同比增速为116%和155%,环比增速为16.8%和-8.1%;Q3同比保持高增速,收入环比再加速。按收入拆分,公司自主成果转让收入1.57亿元(+152.9%),临床前收入1.41亿元(+56.2%),临床收入约5810万元(+46.8%),权益收入4422万元(+112.8%);各业务条线保持高速增长。   项目储备充足,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业绩增长势能。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14亿元(+167%)。截至2022中报,公司已立项尚未转化的自主研发项目250余项,在研的6项创新药均为1类新药且适应症市场前景广阔,优质项目储备为后续成果转化创收打下基础。销售分成方面,截至2022年H1,公司拥有权益分成项目达51项,已获批项目5项,有望持续带来销售分成收益。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4亿元,考虑到公司订单完成较快,短期业绩可见性强。   赛默项目成果初显,CDMO业务拓展为公司带来长期增量。截至2022年H1,赛默制药累计承接项目219个,已完成项目落地验证119个品种,申报药品注册44个品种。2022年上半年,赛默CDMO业务收入为2133万元,其中,对外承接订单实现收入734万元。赛默不仅有利于加快百诚内部项目的研发进度,充分的产能为承接客户的CDMO订单奠定基础,打开业绩长期增长天花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转化超预期增长,我们将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从1.80/2.84/3.80亿元,修改为1.92/2.92/4.04亿元,2022-2024年对应PE估值分别为38/25/18倍;公司各业务管线高增速,我们看好公司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失败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业务增速放缓或减少的风险;制药企业仿制药研发投入下降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0-26
  • 业绩大超预期,经营模式+一体化服务贡献超额增长

    业绩大超预期,经营模式+一体化服务贡献超额增长

    个股研报
      百诚医药(301096)   事件:百诚医药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21亿元(同比+89.26%),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125.08%),扣非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110.3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58亿元(同比+154.33%),非经常性损益为1222.4万元。第三季度实现收入1.75亿元(同比+116.03%),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155.42%),扣非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153.75%)。   点评:   盈利能力显著上升,费用率小幅下降。利润率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69.76%(同比+2.42pp),归母净利率34.52%(同比+5.49pp),扣非归母净利率31.61%(同比+3.17pp),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费用率方面,当期期间费用率34.45%(-1.61pp),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1%(+0pp)/14.11%(-0.01pp)/27.00%(+7.89pp)/-7.87%(-8.40pp),IPO超募所得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拉低财务费用率,公司持续加大创新药、仿制药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上升,综合期间费用率小幅下降。   一体化建设卓有成效,各板块协同推进公司高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技术转化+受托开发+权益分成”经营模式,完善“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定制研发生产”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协同驱动公司高速发展。截止至2022H1,公司共注册申报58项,获得批件13项;在自主立项研发方面,新转化27个项目,另有已立项尚未转化的项目250余项;在权益分成方面,拥有销售权益分成的研发项目达到51项,已经获批的项目为5项;在创新药方面,共有6个1类新药在研项目,适应症覆盖神经病理性疼痛、肿瘤、非酒精性脂肪肝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在CDMO方面,拥有建设面积180余亩,已建成GMP标准产能及配套实验室10.1Wm2,公司于2022年9月23日决定额外投资5亿人民币建设“创新药物、高端复杂制剂、医美(健康)产品CMO、CDMO及研发中心”,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增强项目导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56/10.23/14.78亿元,同比增长75.2%/56.0%/4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3.03/4.46亿元,同比增长87.5%/45.6%/47.1%,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35/24/17倍。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及外包需求下降风险、国内国际政策、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等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0-26
  • 2022年三季报业绩点评:受疫情影响短期业绩承压,长期高增长动力足

    2022年三季报业绩点评:受疫情影响短期业绩承压,长期高增长动力足

    个股研报
      百普赛斯(301080)   事件概述   2022年10月25日,百普赛斯发布2022年三季报业绩: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27.68%;归母净利润为1.66亿元,同比增长36.6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52亿元,同比增长25.62%。   公司短期利润端承压,高研发销售投入为长期发展蓄力   1)盈利情况,单Q3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24亿元(同比+22.71%,环比+8.40%),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15.70%,环比+2.70%)。公司坚持大力投入研发和销售,其中研发费用0.37亿元(同比+164.61%),销售费用0.31亿元(同比+73.87%),另外管理费用0.22亿元(同比+107.42%),财务费用-0.14亿元,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以及大额存单利息所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90.37%(同比-4.84pct)、45.88%(同比-2.78pct),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主要系研发及销售费用支出较高所致。   2)分产品来看,公司非新冠病毒防疫产品收入2.87亿元,同比增加36.76%,其中境外非新冠病毒防疫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国内受疫情防控影响增速有所放缓;新冠病毒防疫产品收入0.66万元,同比下降1.05%。   重组蛋白赛道国内龙头,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   公司自创立伊始即布局全球化,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现有销售渠道已覆盖亚太、北美及欧洲等70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超过6600家,且在瑞士新设子公司AcroAG,上线日文和韩文的网站,招揽海外优秀人才扩大海外团队,通过多种本土化的策略进一步推进全球化进程。   投资建议:随着应用场景和销售网络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司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占率,短期考虑到国内新冠疫情管控及医药投融资景气度等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为5.00/6.74/9.4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5/2.83/4.30亿元,对应PE倍数45×/33×/22×。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新冠疫情反复;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订单流失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0-26
  • 业绩超预期,业务高增长

    业绩超预期,业务高增长

    个股研报
      百诚医药(301096)   事件概述   2022年10月25日,百诚医药披露2022年三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89.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125.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10.33%。基本每股收益为1.34元/股,同比增长67.50%。   事件点评   业绩超预期,双线盈利模式成长性显著   2022前三季度收入端增速89.26%,利润端增速125.08%。2022年Q3单季度实现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116.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155.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153.75%。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主要由于公司持续强化“技术转化+受托开发+权益分成”经营模式,受托研发+技术转化双线发展,订单充足,推动业绩增长。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费用率小幅下降。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69.76%(+2.42pp),净利率34.50%(+2.42pp),整体利润率水平仍然维持在高位。期间公司费用率小幅下降,销售费用率1.21%(+0pp),管理费用率14.11%(-0.01pp),财务费用率-7.87%(-8.40pp),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由于募集资金利息增加所致。   订单和项目储备充足,稳定兑现,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2022前三季度新增订单金额约为7.3亿元,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立项尚未转化的自主研发项目250余项,在研的6项创新药均为1类新药且适应症市场前景广阔,优质项目储备为后续成果转化创收打下基础。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67.37%,研发费用率达27%,公司持续加大对创新药和仿制药的研发投入,稳定的高研发投入匹配业绩高增速。   资本开支持续加大,CDMO业务未来可期   截至2022Q3公司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8.7亿元,2022H1,赛默制药对内对外合计取得定制研发生产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132.90万元,其中承接外部订单实现营业收入734.31万元,实现毛利率34.60%。随着下半年CDMO业务的持续放量,公司已基本实现仿制药前后端一体化,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提升研发价值。   2022年10月14日,赛默制药在金西健康生物产业园投资5亿元用于建设创新药物、高端复杂制剂、医美(健康)产品CMO、CDMO及研发中心项目,全面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预计5.8亿元。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业绩增长强劲,受托研发和自主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业务稳健,销售分成增厚利润空间,提供长期业绩保障,CDMO板块潜力突出,我们维持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3/10.17/14.27亿元;同比增速为79.7%/51.1%/4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3.14/4.5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速83.4%/54.3%/43.5%;对应2022~2024年EPS为1.88/2.91/4.17元/股;对应PE为36/23/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加剧;行业竞争加剧;订单交付不及预期;自研成果转化遇阻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0-26
  • 2022年三季报点评:四季度业绩有望修复,高成长逻辑不变

    2022年三季报点评:四季度业绩有望修复,高成长逻辑不变

    个股研报
      百普赛斯(301080)   投资要点   事件:2022年10月25日晚百普赛斯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2022Q3公司营收1.24亿元(+22.71%,括号内为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5688万元(+15.69%),扣非归母净利润4258万元(-12.60%)。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3.53亿元(+27.68%),归母净利润1.66亿元(+36.68%),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元(+25.62%)。   常规业务保持高速增长,费用支出较多拖累公司利润。分业务来看,2022Q3常规业务营收1.07亿元(+28.9%),新冠业务营收1663万元(-6.3%);前三季度常规业务营收2.87亿元(+36.76%),新冠业务营收6562万元(-1.1%)。单Q3归母净利润增速慢于收入端主要系公司费用投入较多,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74%/107%/165%,研发费用大幅投入于CGT相关产品及其他业务条线拓展,在研产品尚未贡献可观收入,此外还受公司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Q3政府补助1671万元计入当期损益。   Q4有望逐步修复,长期成长逻辑不变:受疫情反复以及下游客户需求波动的影响,公司Q3常规业务增长略慢。第四季度在公司各季度营收中占比最高,我们认为随着客户需求恢复,公司新研发产品形成销售,Q4常规业务增速与公司归母净利率有望逐步修复。同时公司海外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公司为国内重组蛋白龙头企业,我们认为长期成长逻辑不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疫情以及下游客户需求的短期影响,我们将公司2022-2024年营收由5.21/7.27/9.98亿元下调至4.93/6.67/8.67亿元,归母净利润由2.37/3.36/4.68下调至2.20/3.08/4.0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42/30/23倍,考虑到公司高成长逻辑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及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汇兑损益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0-26
  • 项目需求增加+费用水平下降,推动业绩高增

    项目需求增加+费用水平下降,推动业绩高增

    个股研报
      泰格医药(30034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项目需求增加+费用水平下降,推动2022Q3业绩高增。2022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06亿元,同比+59.23%;实现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9.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92亿元,同比+37.20%。单看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2亿元,同比+35.35%,环比+2.0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29.02%,环比+7.06%。2022Q3,公司营收同比高增主要受益于客户需求及新冠肺炎相关的多区域临床试验项目增加;受上年同期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较多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1.56%;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主要因为:(1)营收增加;(2)受业务结构及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4.60pct至40.94%;(3)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32pct至11.04%。   订单增长良好,公司竞争优势凸显。截止2022年9月底,公司合同负债余额为10.00亿元,同比+66.30%,较2022年6月底+21.95%,反映公司订单增长良好。虽然当前医药生物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但公司借助自身的客户优势、项目优势、服务优势以及新兴业务的拓展,仍有望实现良好的订单增速,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助力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公司发布《2022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828名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授予约710.56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约为0.81%,授予价格为69元/股。本次股权激励计划设置了两个业绩考核目标,其中业绩考核目标A为:以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2-2023、2023-2024、2024-2025年的净利润累积值分别增长193.00%、266.00%、357.00%,即分别为36.08、45.07、56.28亿元;业绩考核目标B为:以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2-2023、2023-2024、2024-2025年的净利润累积值分别增长160.00%、193.00%、266.00%,即分别为32.02、36.08、45.07亿元。当公司业绩目标完成值X≥业绩考核目标A时,公司层面归属的股票比例为100.00%;当业绩考核目标B≤X<业绩考核目标A时,公司层面归属的股票比例为80.00%;当X<业绩考核目标B时,公司层面归属的股票比例为0.00%。总体来看,公司股权激励考核目标设置相对积极,有助于保障公司业绩较快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2-2024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6.98/33.17/40.35亿元,EPS分别为3.09/3.80/4.62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5.57/20.79/17.09倍。公司估值方面,由于公司股权投资产生的非经常损益金额大(2021年产生非经常性损益16.43亿元)、不确定性高,我们将公司业务拆分为投资业务与临床CRO主营业务进行估值。投资业务部分,截止2022年9月底,公司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分别为99.00、17.31亿元,考虑到当前医药生物企业二级市场表现、一级市场融资不佳,基于谨慎性原则,我们以账面余额作为公司投资业务的估值,即投资业务对应的估值为116.31亿元。临床CRO主营业务,预计2022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67亿元,同比增长35.28%,参考公司业绩增速、公司历史估值、同业公司估值,给予临床CRO业务2022年50-55倍PE,该业务对应的估值为833.50-916.85亿元。综合来看,公司2022年的合理市值为949.81-1033.16亿元,对应的目标价格为108.92-118.48元/股,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风险,行业政策风险,汇率变动风险,订单增长不及预期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等。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2-10-26
  • 产品放量驱动业绩逐季改善,研发创新顺利推进

    产品放量驱动业绩逐季改善,研发创新顺利推进

    个股研报
      信立泰(002294)   2022年三季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833.09万元、同比增长16.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947.78万元,同比增长37.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685.53万元,同比增长38.68%;基本每股收益0.49元,同比增长28.95%。   业绩高速增长,业绩逐季改善   分季度来看,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人888.018.29万元,同比增长8.51%,环比增长20.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947.78万元可比增长23.43%,环比增长72.71%。随着我国疫情形势逐渐缓和,公司核心产品之一的信立坦在城市医院、社区、县域、零售和电商等渠道加速推广,截至报告期末信立坦已实现入院超过5000家。叠加公司集采产品收入增加,驱动公司三季度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研发稳步推进,充浦资金提供创新保障   截至2022Q3,公司研发费用达到35.834.00万元,同比增长67.29%;分季度来看,公司第三季度研发费用达到11.286.49万元,同比增长31.05%。从公司目前创新产品的研发进展来看,截至公司公告发布时,已有6研发创新项目步入临床Ⅱ期以上阶段,覆盖降压、心衰、抗凝、肾病、骨科等多个治疗领域。其中SAL0951(恩那度司他片)已处于CDE审批阶段:SAL0107已完成临床I期揭盲,并取得积极的关键统计分析结果;苯甲酸复格列汀片已完成临床Ⅱ期研究,即将申报NDA:SAL0108、S086(高血压)和S056已完成临床Ⅱ期受试者入组。在手资金方面,截至202203,公司拥有货币资金32.17亿元,为多个研发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整体来看,公司研发费用维持了大幅增长的趋势。公司目前在研管线顺利推进,多个创新研发项目实现阶段性突破,随着公司研发项目的持续推进,未来或将逐渐步入收获期.增厚公司业绩。   合作创新,布局前沿领域   公司近期与深圳阿尔法分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新药合作协议,计划在抗肥胖症新药研发领域,利用AI推进药物研发的智能化升级,开展深度研发合作。此外,公司与北京安龙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开发协议,计划在小核酸药物在高血压领域的研发开展合作。公司创新战略持续推进,合作创新的布局凸显了公司深耕创新、以研发导向为发展目标的同时,也表明了公司在创新领域持续加深布局的信心。   投资建议:   我们上调了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64元、0.76元和0.90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7.44倍、39.50倍和33.64倍。考虑到新品上市和研发兑现的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2-10-26
  • 高基数导致业绩承压,研发投入持续提升

    高基数导致业绩承压,研发投入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业绩简述   2022年10月24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收入51.16亿元,同比-4%;实现归母净利润11.35亿元,同比-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59亿元,同比-22%。   从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实现收入15.63亿元,同比-9%;实现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9%。   经营分析   新冠订单基数影响收入增速,未来有望重回增长轨道。公司Q3收入及利润规模同比仍有下滑,预计主要原因为制氧机产品去年海外疫情类订单高基数。未来随常规业务逐步恢复,预计公司将重回增长轨道。公司Q3销售费用率达到14.9%,同比+2.6pct,渠道及产品推广能力持续提升,有望为公司即将上市的14天佩戴周期CGM新产品CT2A产品放量提供支撑。   研发费用率持续提升,产品规模及品类不断拓展。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7.5%,同比+1.6pct,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目前在德国图特林根、中国台北、上海、南京、苏州、西藏及丹阳设立有研发中心,不断的研发创新与新品导入的同时,公司携手多所优秀高校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打造新业务新产品的开发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急救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AED产品放量有望加速。公司9月发布全资子公司迅捷医疗拟增资扩股引进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公告,一方面能够优化迅捷医疗股权结构,为其生产、研发与经营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能够充分结合公司自身及战略投资者资源优势,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并进一步推动公司急救板块业务的拓展,AED产品未来有望迎来加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在呼吸与制氧、血糖及POCT、消毒感控三大核心赛道的成长潜力,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0、17.25、20.13亿元,同比增长1%、16%、17%,EPS分别为1.49、1.72、2.01元,现价对应PE为19、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商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0-25
  • Q3实现平稳运行,新产品如期推进

    Q3实现平稳运行,新产品如期推进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事项: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Q3单季度实现营收15.63亿元(-8.97%),实现归母净利润3.48亿元(-10.6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0亿元(-8.86%)。   平安观点:   Q3平稳运行,疫情影响逐步消退   公司Q2受华东地区疫情影响较大,Q3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单季度收入下滑环比收窄。我们估计电子血糖仪试纸等需求相对刚性的产品仍保持较快增长,而制氧机等上年同期仍有一些海外抗疫订单交付,高基数影响今年Q3增速。   公司Q3单季度综合毛利率为46.02%,因产品结构、原材料上升等因素同比下降2.41pct,但环比提升2.40pct。产品结构的变化加上股权激励摊销等因素也造成了费用率的提升,其中销售费用率14.94%(+2.59pct),管理费用率6.42%(+1.03pct),研发费用率7.88%(+0.46pct)。在研产品持续推进,探索海外市场主动管理   公司两大潜力产品正在按计划推进。连续血糖检测(CGM)产品CT2a主要针对院内市场,有望在较短时间内获批上市,免校准的CT3主要针对院外消费市场,估计将在2023年上半年上市。CGM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及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拥有较广泛的受众,两款升级产品上市后能够形成院内+院外联动推广效应。AED国产化正在推进中,对应产品同样将在2023H1上市,减少普美康品牌在国内招标时受阻的情况。公司依托疫情产品外销契机积极着手强化海外市场推广,由原本的被动销售转向主动管理。目前公司正在泰国搭建销售子公司及其配套的注册申报、销售推广及供应链体系。若该链条能够顺利打通,公司可将经验复制至其他市场环境相似的国家或地区,扩大海外销售范围。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公司受疫情影响程度逐渐减少,随2023年上半年重要新品陆续推出,业绩表现有望提升。考虑年内疫情影响,调整2022-2024年EPS预测为1.48、1.72、2.02元(原1.58、1.87、2.20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业务整合风险:外延扩张后若整合不顺可能影响并购效果;2)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若公司新品销售不能及时上量,可能影响产品迭代节奏;3)产品降价风险:公司部分产品销售对象为医院,存在一定降价压力。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0-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