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1768)

  • 化工行业2022年11月投资策略:看好氟化工、高性能纤维、生物柴油、TDI的景气度

    化工行业2022年11月投资策略:看好氟化工、高性能纤维、生物柴油、TDI的景气度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化工行业11月投资观点:10月国际油价先扬后抑。10月上旬,OPEC+会议决定减产200万桶/日,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上涨。随后,10月10日起,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继续蔓延和能源需求下降的担忧增强,美国能源部宣布将从战略石油储备出售多达1500万桶原油,国际油价开始拐点下行。近日,美联储加息预期有缓和迹象,美元走弱。10月26日纽交所12月轻质原油、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收于87.91、95.69美元/桶,较上月涨幅为14.60%、13.84%。近期因经济增长乏力拖累原油需求,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石油供应危机正显示出暂时缓解迹象,我们认为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将在90-100美元/桶之间震荡。我们重点看好氟化工、TDI、UHMWPE、芳纶、生物柴油等投资方向。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配额管理将在立法层面落地、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而下游需求恢复平稳增长,我们看好三代含氟制冷剂有望迎来景气复苏,关注氟化工龙头企业:【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永和股份】;欧洲TDI装置大幅度停产,同时近期国内装置密集检修,TDI价格大幅上行;由于未来全球新增产能主要集中于国内主流厂家,全球TDI供需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厂家话语权显著增强,产品价格中枢上行,重点推荐【万华化学】、【沧州大化】。国内生物柴油企业盈利持续扩大,同时海外生物柴油需求量继续增长,未来混掺比例有望继续提升,我们持续看好生物柴油景气度提升,重点推荐【卓越新能】。海外地缘冲突背景下,防弹装备需求大幅增长拉动了高端UHMWPE(超过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求,产品价格今年以来持续上行,同时国内企业中高端产品渗透率继续提升,未来行业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建议关注【同益中】。间位芳纶方面个体防护装备配备标准的逐步推进;对位芳纶光通信及橡胶领域需求保持旺盛;此外锂电隔膜芳纶涂覆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建议关注【泰和新材】。   本月投资组合:   【金石资源】营收稳健增长,拟建锂云母细泥提质增值项目;   【巨化股份】氟化工巨头业绩大幅增长,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永和股份】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助力业绩高增长,聚焦于高附加值业务;   【卓越新能】碳中和推动生物柴油龙头快速成长;   【泰和新材】芳纶开启多领域布局,聚焦高性能纤维主业;   【同益中】防弹需求推动行业高景气,纤维龙头全产业链拓展。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海外疫情恢复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2-11-01
  • 医药2022Q3持仓分析:医药细分板块持仓结构性分化,化药和医疗设备持仓占比明显提高

    医药2022Q3持仓分析:医药细分板块持仓结构性分化,化药和医疗设备持仓占比明显提高

    医药商业
      从公募基金持仓来看   22Q3全部公募基金占比10.08%,环比-0.63pp;剔除主动医药基金占比6.68%,环比-1.48pp;再剔除指数基金占比5.77%,环比-2.09pp;申万医药板块市值占比为7.76%,环比-0.05pp。   从公募基金持仓家数来看,公募基金数量前五的分别是迈瑞医疗(536家)、药明康德(360家)、智飞生物(304家)、爱尔眼科(282家)、恒瑞医药(246家);变动情况来看,基金数量增加前五支股票分别是:美好医疗(+149家)、迈瑞医疗(+112家)、毕得医药(+104家)、联影医疗(+78家)、恒瑞医药(+75家)。   从公募基金持仓占比情况来看,1)持仓占流通股比例前五分别为:海泰新光(30%)、爱美客(29%)、奕瑞科技(28.7%)、百诚医药(25.5%)、泰格医药(21.8%);2)持仓总股本占比前五分别为:海泰新光(18.2%)、九洲药业(17.9%)、泰格医药(17.2%)、奕瑞科技(16.2%)、通策医疗(15.1%)。   从公募基金持仓总市值来看,持仓总市值排名前五分别是:迈瑞医疗(393.1亿元)、药明康德(311.7亿元)、爱尔眼科(278.2亿元)、恒瑞医药(143.1亿元)、泰格医药(137.1亿元);变动情况来看,基金持仓市值增加前五分别为恒瑞医药(+60亿元)、迈瑞医疗(+20.8亿元)、奕瑞科技(+20.6亿元)、联影医疗(+16.9亿元)、开立医疗(+16.3亿元)。   从医药子行业持仓市值占比变化来看   2022Q3医药基金医药子行业重仓市值占比变化情况:环比增加前三:原料药占比2.8%,环比增加最大,约2.1pp;化学制剂占比2.8%,环比+1.3pp;医疗设备占比5.8%,环比+0.8pp;环比下降前三:医疗研发外包占比14.2%,环比下降最大,约-12.1pp;医院占比7.7%,环比-1.8pp;中药Ⅲ占比5.1%,环比-1.2pp。(18.2%)、九洲药业(17.9%)、泰格医药(17.2%)、奕瑞科技(16.2%)、通策医疗(15.1%)。   2022Q3非医药基金医药子行业重仓市值占比变化情况:环比增加前三:医疗设备占比0.65%,环比增加最大,约+0.2pp;原料药占比0.08%,环比+0.02pp;化学制剂、医疗耗材、诊断服务和线下药店分别环比+0.01pp;环比下降前三:医疗研发外包占比0.4%,环比下降最大,约-0.33pp;医院占比0.23%,环比-0.07pp;疫苗、中药Ⅲ和其他生物制品分别环比-0.04pp。   从陆股通持仓来看   22Q3外资持有医药生物板块的总市值占比为2.74%,环比下降0.04pp,持股总市值为1776亿元,环比-276亿元。   从持仓占比情况来看,1)流通股持仓占比前五分别为益丰药房(16.8%)、山东药玻(16.6%)、泰格医药(16.4%)、海尔生物(16%)、金域医学(15.1%);流通股持仓占比增幅前五分别为:科伦药业(+2.8%)、江中药业(+2.5%)、理邦仪器(+2.2%)、山东药玻(+1.9%)、司太立(+1.6%);2)总股本持仓占比前五分别为益丰药房(16.8%)、山东药玻(16.6%)、金域医学(15%)、艾德生物(14.6%)、泰格医药(10.7%);总股本持仓占比增幅前五分别为:达安基因(+1%)、振东制药(+0.9%)、正海生物(+0.9%)、老百姓(+0.8%)、开立医疗(+0.6%)。   从持仓市值情况来看前五分别为迈瑞医疗(356亿元)、恒瑞医药(172亿元)、药明康德(135亿元)、泰格医药(85亿元)、爱尔眼科(83亿元);持仓市值增幅前五分别为:迈瑞医疗(+30亿元)、科伦药业(+9亿元)、山东药玻(+4亿元)、开立医疗(+3亿元)、江中药业(+2亿元)。   风险提示:公募基金持仓分析是基于wind基金数据库内开放式和封闭式公募基金披露的2022Q3季报重仓持股明细汇总,存在因为部分股票在十大重仓股之外导致的样本误差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2-11-01
  • 新冠下滑影响利润增速,预计Q4表观业绩恢复

    新冠下滑影响利润增速,预计Q4表观业绩恢复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投资要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 实现营业收入 278.2亿元,同比增长 27.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56亿元,同比下降 33.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5.9 亿元,同比下降 33.6%。   新冠疫苗销量下滑影响利润增速,预计 Q4季度表观业绩恢复。 分季度来看,公司 2022Q1/Q2/Q3 单 季 度 收 入 分 别 为 88.4/95.1/94.7 亿 元( +125%/+3%/+9.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2/18.1/18.8 亿元(+105%/-60%/-35.6%)。其中三季度利润端同比下滑主要系去年同期新冠疫苗高基数,今年需求销量下滑严重、价格下降所致,收入端维持增长主要系代理品种 HPV 疫苗放量迅速,同比实现较高增长。 从盈利能力看,公司 2022Q1-3毛利率为 33.2%( -20.8pp),净利率为 20.2%(-18.4pp), 毛利率、 净利率下滑的主要系新冠疫苗产品价格下降明显所致。公司期间销售费用率为 5.3%( -0.3pp),管理费用率为 1%(+0.1pp),财务费用率为 0.03%( -0.06pp),研发费用率为 2.2%(+1.1pp),基本保持稳定。   HPV 疫苗仍保持快速放量。 分产品来看, 公司主要自主产品 ACYW135多糖疫苗批签发 269 万支, AC 结合疫苗批签发 436 万支, AC 多糖疫苗批签发 107万支, 自主产品批签发保持稳定。 代理产品方面, 公司主要代理产品的批签发量增幅明显,四价 HPV 疫苗批签发 1181万支,同比增长 158%;九价 HPV 疫苗批签发 1228万支,同比增长 128%,其他代理产品五价轮状病毒疫苗批签发622 万支, 23价肺炎疫苗批签发 102万支,灭活甲肝疫苗批签发 61万支, HPV疫苗目前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预计在年底公司与默沙东续签完成后,业绩确定性将进一步提升。   在研管线丰富,长期动力强劲。 公司自主研发项目共计 28项,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注册阶段的项目 15 项,其中 23 价肺炎疫苗已申报上市,人二倍体狂苗、四价流感疫苗已经完成临床试验, 15价肺炎疫苗、 Vero细胞狂犬疫苗、双价痢疾疫苗、四价流脑结合疫苗均处于Ⅲ期临床当中,目前公司已经搭建了结核、狂犬病、呼吸道病毒等多产品矩阵,长期发展动力充足。   盈利预测与评级。 不考虑新冠疫苗销售增量, 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3亿元、 111亿元和 126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19、 13、 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自主/代理疫苗放量不及预期,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降价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1-01
  • 原材料成本维持高位,疫后业绩环比小幅改善

    原材料成本维持高位,疫后业绩环比小幅改善

    个股研报
      山东药玻(600529)   业绩简评   2022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3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归母与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9.88、4.95和4.81亿元,同比增长6.53%、5.35%与6.24%;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与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12、1.73和1.66亿元,同比增长1.88%、2.51%和0.89%。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上游成本居高,中硼硅药玻销售稳健,常规业务疫后有所恢复。(1)2022年Q3实现销售收入10.12亿元,较Q2销售增加0.78亿元,环比改善8.33%;我们认为,上半年疫情对公司市场开拓的影响开始转好,尤其是针对非中硼硅的常规业务开展,但考虑到三季度全球及中国疫情时有波动,改善幅度较缓和。(2)成本端,我们认为目前仍处高位,Q3公司总体毛利率维持在26.8%,较Q2下降2.6%,国际海运费、煤炭、纯碱、天然气等成本居高不下,公司毛利率未恢复至原有水平。(3)公司作为中国药玻龙头,随着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关联审评审批推进,将充分受益于药玻行业的产业升级。   公司治理确定性提升,中硼硅新产能投建。(1)公司与凯胜集团股权无偿划转事宜终止,公司治理确定性提升,股权结构及管理层将维稳,长期经营战略具有可持续性。(2)公司中硼硅模制瓶、管制瓶技术不断突破,中硼硅模制瓶中研发“轻量薄壁”技术,下游制药企业无需更换灌装设备就能升级药包材;中硼硅管制瓶中针对中硼硅玻管的拉管工艺经验不断积累,良率逐渐爬坡至稳定水平。我们认为,公司在现有技术的技术上不断精进,工艺壁垒不断提高,稳固行业内龙头地位。(3)2022年8月,18.66亿元定增募资过会,助力中硼硅项目提速。其中11.96亿元用于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项目,上半年临时设施基本安装完成,目前开始基槽开挖;6.71亿元用于年产5.6亿只预灌封注射器扩产改造项目,上半年陆续进行成型机、退火炉和插针机等进口设备的安装及验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3/24年实现营收42.27/48.63/55.68亿元,同比增长9.06%/15.07%/14.49%;归母净利润6.46/7.71/8.91亿元,同比增长9.25%/19.35%/15.65%。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2/23/24年28/24/20XPE,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一致性评价及国内市场需求增长低于预期、海运费等成本上升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0-31
  • 成本高位下毛利率稳定+收入稳增,持续扩充整合产能

    成本高位下毛利率稳定+收入稳增,持续扩充整合产能

    个股研报
      山东药玻(600529)   事件: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29.89亿元(+6.53%)、归母净利润4.95亿元(+5.3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1亿元(+6.24%);Q3收入10.12亿元(+1.88%)、归母净利润1.73亿元(+2.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6亿元(+0.89%)。   毛利率在主要原材料成本高位下保持稳定,产品价格上调对销售额影响有限。公司于2021年Q4为应对2021年Q3以来主要原材料(煤炭、纯碱、石英砂、丁基橡胶)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压力,对产品价格进行上调,根据EDB,上述原材料价格在2022年前三季度仍保持相对于2021年前三季度的高位,公司在2022年前三季度及Q3均实现了销售额同比小幅增长,同时实现毛利率28.46%及26.81%,同比降低1.23pct及1.59pct,短期看公司可通过原材料比价采购+合理调整产品价格保持毛利率稳定,且产品价格上涨对销售额的影响有限,长期看公司已在国内外积累了丰富的优质客户,产品仍保持相对进口产品的性价比优势,未来有望在国内一致性评价、疫情缓解的推动下实现销售持续增长。   持续扩充整合产能。公司截至2022年Q3末的无形资产达2.62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31.92%,主要原因系新征土地、土地使用权所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在2022年前三季度达6.02亿元,同比增加3%,我们据此推测公司正有序扩充及整合产能,可在未来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的供给能力、调整产品结构。   销售费用显著增长,与制药企业保持良好互动。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及Q3销售费用达0.77及0.29亿元,同比增速达到32%及30%的较高水平,主要是由于差旅费的增加,反映公司与制药企业间保持良好互动,持续在国内外积极拓展与原客户间的合作,并同时开拓新客户。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药用玻璃龙头,一类模制瓶产能有望进一步扩充,在一致性评价需求旺盛的情况下,预计销量有望保持稳定提升趋势;预灌封同样有望受益于疫苗订单需求,公司目前正扩建原有产能;棕色瓶和丁基胶塞业务市场竞争力同样强劲。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4/9.99/11.2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订单量不及预期;产能扩建进展不及预期;产品降价压力大于预期。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0-3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2Q3收入略超预期,短期利润端承压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2Q3收入略超预期,短期利润端承压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2022Q3收入略超预期,短期利润端承压   10月27日,皓元医药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报告。2022H1实现营收9.70亿元,同比增长39.38%;归母净利润为1.58亿元,同比增长9.63%;剔除股权激励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49%;Q3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44.77%,环比增长8.57%;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下滑15.3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下滑31.07%,收入端继续向好,短期利润端承压。盈利能力上,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3.30%,Q3毛利率为48.03%,同比下滑9.88个pct,环比下滑7.1个pct,预计毛利率下滑主要系产能、人员、研发投入及业务结构变化导致。随着合肥、烟台、上海生化、上海CDMO创制研究中心的投入运营以及马鞍山工厂试生产,新增人员较多,导致Q3利润端压力较大。从经营上看,我们预计新增的人员将逐步在Q4贡献收入,公司收入和利润有望从Q4开始逐渐趋于同步并出现经营拐点。皓元医药前后端一体化布局,打造全流程服务药品研发的技术平台,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考虑新增人员引起费用增加较多,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3.44/5.17亿元(原预计2.38/3.88/5.80亿元),EPS分别为2.05/3.31/4.9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3.0/32.8/21.8倍,鉴于公司长期成长性明显,维持“买入”评级。   前端业务保持高增长,后端仿制药业务逐渐恢复,创新药继续高增长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营收6.01亿元,同比增长53.13%,其中分子砌块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75.60%;工具化合物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45.30%,前端继续保持高增长。后端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营收3.61亿元,同比增长20.83%,创新药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67.69%,创新药在后端业务的占比持续提升;仿制药收入1.47亿元,同比下降14.15%,仿制药业务逐渐恢复。   风险提示:专利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0-31
  • 疫后业务逐步复苏,看好全年业绩增长

    疫后业务逐步复苏,看好全年业绩增长

    个股研报
      东富龙(300171)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期间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增长8.2%,扣非归母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10.9%。   疫情影响三季度盈利。2022年公司前三季度分别实现收入12.4/11.9/1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8%/8.7%/34.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1.8%/-16.5%/-7.8%。环比来看,22Q3收入增速显著回升,预计主要系公司发货在6月上海疫情受控后逐步恢复。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40.6%,同比-5pp,预计与公司疫情期间无法向海外客户发货,相关收入确认延迟有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1.7亿元、3.6亿元、2.3亿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9.4%、6.1%,分别同比+0.1pp、+0.5pp、-0.7pp。费用率整体保持稳定。销售净利率为16.7%,同比下降4.3pp,主要系毛利率下降所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3.3亿元、16.6亿元,公司前瞻布局生物药领域各类设备耗材,持续拓展产品组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景气度不及预期、公司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0-31
  • 新股覆盖研究:新天地

    新股覆盖研究:新天地

    个股研报
      新天地(301277)   下周二(11月1日)有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新天地”询价。   新天地(301277):公司主要从事手性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系列产品和对甲苯磺酸。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4.33亿元/5.14亿元,YOY依次为37.76%/6.54%/18.64%,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20.31%;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1.18亿元/1.15亿元,YOY依次为281.75%/8.52%/-2.94%,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59.02%。最新报告期,2022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37.06%;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增长16.13%。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800-13,200万元,同比增长11.33%-14.80%。   投资亮点:1、公司核心产品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产能全球排名第二,有望受益于阿莫西林制剂出口的快速增长;且公司D酸系列产品在成本及环保两方面具备较好优势。目前公司为全球第二大的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及D酸生产商,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公司的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产能2021年全球市占率为29.47%,仅次于普洛药业。2016年以来我国阿莫西林制剂出口规模整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预计2020年至2023年我国阿莫西林制剂出口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4.03%;而居于原料药出口优秀名单的内蒙联邦和珠海联邦均为公司重要客户,公司有望受益于阿莫西林出口增长带来的原料药需求增长。另外,相比于普洛药业,公司现有的D酸系列产品生产线及环保处理设备投入时间较短,故在D酸产品上相较普洛药业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及环保优势。2、公司积极向下游原料药及制剂领域拓展,目前已有2款原料药完成备案登记、共计20款原料药及制剂在研,募投项目建成后有望形成120吨原料药年产能力。公司现有产品为手性医药中间体,直接下游为原料药,原料药下游为制剂,公司凭借在医药中间体领域已建立的优势积极拓展原料药及制剂领域。目前公司的盐酸利多卡因原料药、盐酸萘甲唑啉原料药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审评,完成备案登记;在研项目包含18个原料药及2个制剂品种,其中已有3个品种提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备案登记、1个品种已通过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核查。募投项目“年产120吨原料药建设项目”拟投建产线,形成盐酸莫西沙星原料药、维格列汀原料药、奥美拉唑原料药等6种原料药产品的生产能力。3、公司抓住原研药专利到期高峰的机遇,通过控股子公司布局CDMO业务。根据Evaluate Pharma的统计,2022年将迎来原研药专利到期的高峰,预计将有年销售额合计400亿美元的药物在当年专利到期,2020-2024年专利到期的药品年销售额合计预计高达1,590亿美元;仿制药的品种与数量将迅速上升,为上游中间体和原料药的CMO/CDMO市场发展带来机遇。公司抓住机遇,于2021年通过与昭衍新药子公司一同成立新天地昭衍(北京)、新天地昭衍(河南)两大子公司,打造CDMO一站式平台,布局下游化学原料药CDMO业务。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主营产品为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系列产品和对甲苯磺酸,根据业务的相似性,选取普洛药业、同和药业、福祥药业和天宇股份能作为可比上市公司。根据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1年同业平均收入规模为33.77亿元、PS-TTM(剔除异常值/算数平均)为3.17X、销售毛利率为30.97%;相较而言,公司的营收规模低于行业平均,但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2-10-31
  • 业绩稳健高速增长,安评龙头强者恒强

    业绩稳健高速增长,安评龙头强者恒强

    个股研报
      昭衍新药(603127)   事件:昭衍新药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2.76亿元(同比+48.97%),归母净利润6.32亿元(同比+154.85%),扣非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同比+178.60%),经营现金流净额为7.78亿元(同比+67.93%)。第三季度实现收入5.00亿元(同比+55.01%),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176.77%),扣非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195.97%)。   点评:   主营业务高速稳健增长,利润率大幅提升。2022Q1-3,利润率方面,公司实现毛利率49.70%(同比-0.01pp),归母净利率49.52%(同比+20.57pp),扣非归母净利率47.44%(同比+22.07pp);费用率方面,期间费用率为12.59%(-16.90pp),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97%(-0.38pp)/18.27%(-4.55pp)/3.92%(-0.17pp)/-10.57%(-11.80pp);前三季度公司未实现的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2.19亿元,利息收入为1.04亿元,汇兑收益为0.33亿元,叠加拉升利润率水平,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剔除未实现的生物资产+利息收入+汇兑损益)同比增长70.99%,主营业务呈高速稳健增长态势。   旺盛订单显示高景气,产能人才稳步增长,安评龙头强者恒强。2022Q1-3,公司在手订单超46亿元,支撑公司长期发展。为消化高额订单,公司持续扩充产能及技术团队:1)人员方面,截止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员工超2600人,较2021年底增加近500人;2)产能建设方面,苏州昭衍II期工程(约2Wm2)下半年将开始内部装修,广州昭衍将于2022年底完成基建工作,无锡放射性药物评价中心已完成主体建筑的框架结构,昭衍易创已启动实验室建设;公司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我们认为,公司核心的药物非临床评价业务具有GLP实验室及体系建立壁垒、优势技术领域经验壁垒、动物资源壁垒等多个高专业性壁垒,在新药研发产业链中,又具有必须通过非临床评价才能进入临床的需求刚性,在药物研发高创新性、高时效性要求的情况下,昭衍作为国内安评龙头,将持续高增长态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1.40/29.96/40.40亿元,同比增长41.1%/40.0%/3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2/10.45/13.77亿元,同比增长43.8%/30.4%/31.8%,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41/31/24倍。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医药研发投入下降或外包率下降、新业务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0-31
  • 22Q3业绩保持高速增长,电生理集采将持续受益

    22Q3业绩保持高速增长,电生理集采将持续受益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事件:   公司近期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实现8.87亿元(yoy+49.53%),归母净利润2.61亿元(yoy+60.82%),扣非归母净利润2.33亿元(yoy+60.12%)。   事件点评   22Q3业绩超市场预期,毛利率持续提升   2022Q3,2022年单Q3营收3.32亿元(yoy+58.96%),归母净利润1.02亿元(yoy+115.59%),扣非归母净利润0.92亿元(yoy+105.31%)。我们预计2022Q3,除公司冠脉线、外周介入线仍维持上半年以来的高速增长外,在2022Q2受影响较大的心脏电生理线业务也由于22Q3手术量回升而实现快速增长,从而带动公司三季度收入整体快速增长。   2022Q3公司销售毛利率72.02%,销售毛利率持续提升,环比Q2提升约1.09个百分点,同比2021Q3提升2.61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一方面是公司持续优化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预计高毛利率的心脏电生理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尤其是2021年推出的磁定位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电极导管带动消融类导管收入占比提升。   电生理耗材集采在即,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电生理耗材集采方面,福建省牵头27省市联盟集采进度已经进入医疗机构需求量采集阶段,参考过往脊柱等耗材的集采进度,我们预计将在12月底左右落地,并正式于2023年4月开始执行。此次集采中标规则相对温和,单件集采类耗材降幅50%即可以中选,而且此次集采耗材种类较多,公司4极、10极标测类导管相较外资品牌价格优势大,有望抢占部分外资品牌溢出的份额,而在公司占有率较低的磁定位类消融导管、房间隔穿刺/鞘等产品上更为受益。   截至2022年06月30日,公司三维电生理设备累计入院67台;22H1新增入院24台,新增准入152家医院,累计准入246家医院。公司已经形成三维电生理设备+电定位标测导管(4极、10极、环肺)+磁定位消融导管为一体的手术解决方案,预计公司三维手术量将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2022Q3业绩持续超预期,尤其是在销售毛利率端的表现,我们上调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端分别实现12.43亿元、16.80亿元和22.46亿元(前值分别为11.45亿元、15.86亿元和21.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50.0%、35.1%和33.7%;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端预计分别实现3.45亿元、4.70亿元和6.44亿元(前值分别为2.82亿元、3.74亿元和5.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65.8%、36.4%和37.1%。2022-2024年的EPS分别约为5.17、7.05和9.66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约65x、47x和35x。基于公司在心脏电生理和血管介入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国产替代产业背景下,优质赛道的龙头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在研产品临床、商业化推进不及预期;产品集采,中标价格超预期下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0-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