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2738)

  • 2025年中期策略会速递:ADC赛道景气,全球双厂战略推进

    2025年中期策略会速递:ADC赛道景气,全球双厂战略推进

  • 创新药行业动态追踪:生物医药行业企稳复苏,创新成为驱动行业增长新动能

    创新药行业动态追踪:生物医药行业企稳复苏,创新成为驱动行业增长新动能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生物医药产业结构性升级,创新成为发展新动能   中国在研管线数量2014年来持续增加,据Pharmaprojects统计,2014年中国在研管线数量为701个,至2024年已增至6,119个,复合增速高达24%,在研管线数量的全球占比由2014年的6%增至2024年的27%,得益于中国医药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管线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中国药物出海(license-out)及在海外成立New-co势头迅猛,创新逐渐转变为支撑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据医药魔方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市场结构仍以仿制药为主,2023年仿制药占中国医药市场结构的65%左右,创新药占比较低,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从创新药上市数量来看,2019年来中国创新药上市数量整体而言不断增加,且国产创新药占比呈上升趋势,反映出中国医药生物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处于行业新旧动能切换,由仿制到创新的过渡阶段,创新驱动特征逐渐显现。   出海进程提速,海外市场带来业绩增量   中国创新药出海取得了重大成果,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呈现爆发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license-out出海交易金额仅为9亿美元,交易数量22个,至2024年,交易金额达到519亿美元,复合增速高达125.0%,交易数量达到94个,复合增速为33.7%,中国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有望持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创新药出海进程提速将为中国医药生物企业带来业绩增量。   板块历经深度调整,看好估值修复机会   随着药品集采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竞争环境或将深度改善,主流生物医药企业的利润有望修复并因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进一步提升在行业中的地位,板块历经深度调整估值得到修复,生物医药行业或迎戴维斯双击。叠加AI浪潮下生物医药研发深度获益于人工智能发展,资本市场回暖利好生物医药企业融资并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创新药研发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等因素的影响,建议关注创新药板块的价值重估机会。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药明康德和恩华药业。   风险提示   建议关注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及管控升级的风险。
    河北源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5-06-06
  • 化工行业2025年下半年投资展望:基础化工行业:行业供需格局改善,成本压力缓解

    化工行业2025年下半年投资展望:基础化工行业:行业供需格局改善,成本压力缓解

    化学制品
      投资摘要   我国化工行业景气有望底部回暖,行业供需格局预期改善。2025年上半年,化工品价格指数小幅震荡下行,化工行业仍处于低景气阶段,但目前全球能源类成本已从高位回落,同时,从供给、需求、库存角度看,行业已出现积极变化。具体来说,供给端化工行业投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部分产品产能投放趋于尾声,行业新增产能投放对于市场供应端的冲击或有所减轻;需求端国内制造业需求改善、产品出口压力有望缓解,化工品需求存在边际改善的预期;库存端去库存周期结束,已现小幅补库迹象。综合来看,在行业供需格局预期改善的背景下,我国化工行业景气有底部回暖的迹象。   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化工品供需格局改善,以及原油、煤炭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回落、行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我们认为处于中游的化工行业景气度有望改善,有望迎来布局机会。因此,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三大投资方向:   (1)供需格局有望改善、行业景气有望回升的子行业。结合前述我们对于国内化工供给和需求格局的分析,我们认为,从供给端来看,受到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价格下行、投资回报率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部分产品产能投放趋于尾声,产能扩张有望迎来阶段性拐点。此外,国家节能降碳政策的要求驱动相关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逐步淘汰改造。叠加海外老旧化工品产能退出力度加大;从需求端来看,国内外需求均有改善预期,目前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整体需求端有望持续改善;此外,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具体政策,也有助于拉动汽车、家电产业链相关化工品的需求。因此我们认为国内部分化工子行业的供需格局有改善趋势,我们看好钛白粉、添加剂(氨基酸和维生素)、化纤、制冷剂等子行业的供需格局有望逐步好转。   (2)资本开支和研发共同驱动中长期增长的龙头企业。经历供给侧改革之后,国内化工行业的集中度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未来,受到环保、安全、能耗等政策限制,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向龙头集聚,投资方向主要是聚焦原有产品产能扩张、围绕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或通过研发驱动向更多高壁垒的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领域拓展,一批优质的国内龙头公司市场份额有望继续增加。资本开支方面,2024年化工行业上市公司资本开支仍由“三桶油”、万华化学和几家民营大炼化企业为主导。除“三桶油”外,资本开支较高的上市公司包括万华化学、宝丰能源、新凤鸣、合盛硅业、华鲁恒升等。研发费用方面,除“三桶油”外,2024年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较高的上市公司包括万华化学、金发科技、卫星化学、龙佰集团、新和成、华鲁恒升等。   (3)受益于需求增加或国产替代持续推进的部分高端化工新材料。部分新兴产业发展拉动相关化工新材料的需求。5G、新型显示、生物医疗、自动控制等终端应用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催生了各类配套材料的发展机遇。我国在本土企业的不断发展与追赶中,将持续推进高端材料的国产替代。以电子化工材料、陶瓷材料为代表的高端化工新材料市场需求有望增加,同时也处于国产替代机遇期。   投资策略:我们认为2025下半年国内化工行业供需格局有改善预期,同时原油、煤炭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回落、行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我们认为处于中游的化工行业景气度有望改善。不论是从价格周期角度、还是行业竞争格局边际变化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部分细分领域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我们建议重点关注:①供需格局有望改善、行业景气有望回升的子行业;②资本开支和研发共同驱动中长期增长的龙头企业;③受益于需求增加或国产替代持续推进的部分高端化工新材料。投资标的方面,我们推荐龙佰集团、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国瓷材料。   风险提示: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成本端大宗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贸易摩擦导致出口大幅下滑;供给端行业新增产能投放超出预期。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5-06-06
  • 发膜:生物成分滋养,重现发丝绸缎光泽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发膜:生物成分滋养,重现发丝绸缎光泽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品
      摘要   发膜是一种滋润头发的护理产品,通常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天然油脂等。这些成分能够深入头发的内部结构,对头发进行深层护理。当前,发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尤其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高品质发膜产品的接受度不断提升。国际知名品牌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先进的产品研发能力及广泛的市场渠道,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与此同时,本土品牌也通过不断创新和市场拓展,逐步提升自身竞争力。随着消费者对头发健康和护理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他们对发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发展。   行业定义   发膜是一种滋润头发的护理产品,通常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天然油脂等。这些成分能够深入头发的内部结构,对头发进行深层护理。当前市场中,发膜行业正经历快速增长,尤以亚太地区为甚,这归因于消费者对个人护理产品需求的提升及对高品质护发方案的追捧。未来趋势涵盖对天然有机成分需求的增长、技术创新推动的高效配方优化,以及针对特定发质的专业产品线扩展。同时,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宽与社交媒体营销战略的强化,品牌正积极探索新途径,以吸引并触达更多消费者。
    头豹研究院
    13页
    2025-06-05
  • 中国注射类医美行业研究报告:乘风破浪会有时

    中国注射类医美行业研究报告:乘风破浪会有时

    医疗服务
      注射类医美概念及分类   通过针剂注射实现微创美容,透明质酸和肉毒素二分天下   注射类医美项目是通过针剂注射方式实现微创美容效果的治疗手段,主要分为透明质酸类、肉毒素类、胶原蛋白类、再生针剂类、溶脂针类和埋植线类。其中,医美注射类市场一直被透明质酸和肉毒素二分天下,根据ISAPS数据,2023年全球注射类项目治疗次数排名中,肉毒素以887.8万例居世界第一,玻尿酸以556.5万例居世界第二。此外,再生针剂、胶原蛋白针也是近年来的“明星项目”,受到市场的狂热追捧。埋植线、溶脂针因技术不成熟、安全风险高等原因市场发展较为缓慢,合规产品极少。
    艾瑞股份
    73页
    2025-06-0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5年第22周):血液净化器械行业分析,关注产业链国产替代趋势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5年第22周):血液净化器械行业分析,关注产业链国产替代趋势

    中药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化学制药板块领涨。本周全部A股下跌0.05%(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1.08%,中小板指下跌1.55%,创业板指下跌1.40%,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2.21%,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3.83%,生物制品上涨3.14%,医疗服务上涨2.46%,医疗器械上涨0.54%,医药商业下跌0.39%,中药上涨0.62%。医药生物市盈率(TTM)34.03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69.61%分位数。   血液净化行业受益于人口老龄化与治疗渗透率提升。血液净化的基础治疗方式包括血液透析/滤过/灌流、腹膜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浆置换/吸附等。其中,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全球ESRD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叠加中国透析治疗率远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政策推动下透析治疗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急性肾衰竭等各种危重病救治重要的支持措施,在重症治疗日益普及的推动下,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容。   血液净化器械行业国产替代加速。血液净化器械主要包括设备和耗材。外资品牌如费森尤斯、贝朗、百特等占据主导地位,外资品牌份额耗材(血透器40-50%、管路20-30%)>设备(血透机约50%、CRRT设备约60%)。国产品牌逐步崛起,正从耗材国产替代向高端设备突破升级。主要国产厂商包括威高血净(通过“自主研发+国际合作”实现血净器械全产业链布局)、山外山(CRRT设备国产领跑者,布局“设备+耗材+服务”生态)、健帆生物(血液灌流器国产龙头)以及主要布局血透耗材的三鑫医疗、宝莱特、天益医疗等。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5-06-05
  • 健康公平公司(HQY):HealthEquity:在超预期的第一季度业绩后更新我们的模型

    健康公平公司(HQY):HealthEquity:在超预期的第一季度业绩后更新我们的模型

  • 欧盟医疗保健:定位、反馈与想法

    欧盟医疗保健:定位、反馈与想法

    摩根大通证券
    6页
    2025-06-05
  • 丹麦吉玛生物制药公司(GMAB):Genmab A S:根据第一季度、HBCD38和Rina-S情况更新,目标价下跌12%至1500丹麦克朗。2026年消息可能带来上涨空间,但2025年消息有限且目标价上涨空间不大,维持中性评级

    丹麦吉玛生物制药公司(GMAB):Genmab A S:根据第一季度、HBCD38和Rina-S情况更新,目标价下跌12%至1500丹麦克朗。2026年消息可能带来上涨空间,但2025年消息有限且目标价上涨空间不大,维持中性评级

  • 费森尤斯医疗(FMEG):费森尤斯医疗:资本市场日相关思考。休斯顿-我们(可能)仍存在问题,但看到20亿欧元回购的空间

    费森尤斯医疗(FMEG):费森尤斯医疗:资本市场日相关思考。休斯顿-我们(可能)仍存在问题,但看到20亿欧元回购的空间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