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和黄医药-B(0013.HK)深耕肿瘤小分子药物领域,持续探索出海可能性

    和黄医药-B(0013.HK)深耕肿瘤小分子药物领域,持续探索出海可能性

  • 康诺亚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差异化新军,深耕自免与肿瘤的创新型药企

    康诺亚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差异化新军,深耕自免与肿瘤的创新型药企

  • 用于诊断辅助的医学数据挖掘的特点(英)

    用于诊断辅助的医学数据挖掘的特点(英)

  • 特色产品价值分析之十七:融通健康产业「万民远」:甄选个股的医药行业逆行者

    特色产品价值分析之十七:融通健康产业「万民远」:甄选个股的医药行业逆行者

  • 医疗健康行业:十四五健康信息化规划发布,坚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

    医疗健康行业:十四五健康信息化规划发布,坚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

  • 计算机《“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点评:医疗信息化迎政策新催化

    计算机《“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点评:医疗信息化迎政策新催化

  • 计算机行业点评: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医疗IT迎发展

    计算机行业点评: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医疗IT迎发展

  •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坚定看好民爆行业,10月数据最新解读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坚定看好民爆行业,10月数据最新解读

    化学原料
      事件:11月9日,中爆协公布10月民爆行业统计数据。1-10月份民爆生产企业累计完成生产总值314.7亿元,同比+16.3%,10月份民爆企业完成生产总值27亿元,同比-8.5%;产量方面:1-10月份,生产企业工业炸药累计产、销量分别为359.0万吨和358.2万吨,同比分别+1.3%和+1.4%;工业雷管累计产、销量分别为6.86亿发和6.90亿发,同比分别-3.4%和-4.2%,其中,电子雷管累计产量为2.40亿发,同比+88.8%。10月份生产企业工业炸药产、销量分别为27.3万吨和27.2万吨,同比分别-25.4%和-26.5%;工业雷管产量、销量分别为0.45亿发和0.38亿发,同比-40.2%和-50.5%,其中,电子雷管产量为0.38亿发,同比+156.7%,环比-13.63%。   点评:   电子雷管渗透率重回上升通道。2021年12月,国家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广工业数码电子雷管(除保留少量产能用于出口或其它经许可的特殊用途),2022年6月底前停止生产、8月底前停止销售普通工业雷管。根据中爆协,此前9月渗透率为58.67%,环比-15.29pct,主要系在9月民爆行业景气持续恢复背景下,雷管升级换代的冲刺阶段中出现供应出现暂时短缺所致。随着芯片模组的供应放量、煤矿许用起爆器认证的推进,电子雷管渗透率已达84.44%,环比9月+25.78pct,相比8月+10.49pct,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渗透率有望持续向上。   不可抗力下电子雷管仍有韧性。受十一长假和大会召开的影响,民爆协会10月份整体作业量向下,单月民爆生产总值27亿元,同比-8.5%,环比-30.05%;工业炸药产量为27.3万吨,同比-25.4%,环比-31.82%;工业雷管产量0.45亿发,同比-40.2%,环比-40%;电子雷管产量0.38亿发,同比+156.7%,环比-13.63%,在行业受不可抗力收到较大影响的背景下,电子雷管的生产仍存在较大的韧性。   井下用边际变化最大,山西省渗透斜率陡峭。10月8日,工信部再度针对电子雷管行业发布通知,通知强调暂时保留煤矿许用工业电雷管生产和销售,2022年9月底前停止生产、11月底前停止销售。山西做为煤炭大省,自政策发布后电子雷管渗透率已经从9月份的15.68%提升至10月份的44.60%,环比+28.92pct,且井下电子雷管较普通电子雷管品质更高,产品价格与盈利均更高,重点关注山西的壶化股份。   11月行业或迎来产销两旺。民爆行业下游对应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业的景气度,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我国采矿业月度资本开支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9月非金属采选业累计同比增速18.6%,有色金属采选业累计同比增速为17.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同比增速为38.9%,四季度为传统需求旺季,行业或迎来产销两旺局面,10月受到不可抗力的扰动影响,11月或迎来较大的弹性。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壶化股份、保利联合、金奥博、雪峰科技、雅化集团、广东宏大等企业。   风险提示:1)疫情经济出现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疫情反复导致企业生产销售受到影响;3)企业新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4)因芯片供给紧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11-10
  • 化工行业2022Q3机构持仓分析:基础化工重仓风格切换,石油化工配置比例持续上行

    化工行业2022Q3机构持仓分析:基础化工重仓风格切换,石油化工配置比例持续上行

    化学制品
      基础化工行业:2022年Q3基础化工行业基金重仓股合计市值为848.36亿元,环比下降17.95%。   从占比看,2022年Q3公募基金重仓SW基础化工板块的总市值占比为2.74%,环比下降0.19个百分点。   前十大重仓股发生风格切换,集中度有所提升。按持仓市值看,前十大重仓股内部次序相较2022Q2变化较大,万华化学仍占据榜首,华鲁恒升、石英股份、远兴能源分别从第三/第四/第五上升至第二/第三/第四,盐湖股份从二下降至第六,梅花生物/华恒生物/润丰股份/昊华科技取代国瓷材料/雅化集团/兴发集团/龙佰集团进入榜单,部分重仓向成长风格发生切换。前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占比达到58.59%,环比上升2.04个百分点,持仓集中度略提升。   石油化工行业:2022年Q3石油石化行业基金重仓股合计市值为372.61亿元,环比上升1.06%。   从占比看,2022年Q3公募基金重仓SW石油石化板块的总市值占比为1.20%,环比上升0.16个百分点,配置比例连续3个季度上升。   前十大重仓股次序发生积极变化,集中度高。按持仓市值看,前十大重仓股内部次序相较2022Q2变化较大,中国海洋石油成为榜首,荣盛石化、恒力石化分别下降至第三、第八,中海油服取代齐翔腾达进入榜单。前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占比达到97.79%。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或疫情反复对需求带来负面影响;2)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2-11-10
  • 业绩恢复明显,国内外申报持续推进

    业绩恢复明显,国内外申报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博瑞医药(688166)   公司发布了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亿元、1.98亿元和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11.7%和4.7%。其中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亿元、0.86亿元和0.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2%和24%,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三季度业绩快速恢复,四季度业绩有望持续好转。三季度公司收入端环比由负转正,同时利润端增长大幅改善。利润端增长显著高于收入端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3.2%带动销售成本同比下降超过了7%,同时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负增长以及政府补助等其它收益的增长也均推动了三季度利润端的同比增长。受限于疫情环境与防疫政策,以及全国各地的物流政策,二季度公司供应、生产及物流货运多方面受到了影响,为上市以来首个业绩增速为负的季度。二季度预计是公司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季度,四季度预计持续好转。   三季度公司多品种注册取得进展,研发实力持续体现。第三季度公司多个产品注册取得进展,国内方面,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原料药取得上市批准,米卡芬净钠原料药已完成审评审批,BGC1201片取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国际注册方面,依维莫司原料药在日本获批,羧基麦芽糖铁原料药、莫努匹韦原料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原料药向美国递交DMF等。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较为稀缺的拥有较高技术壁垒的仿创药企,凭借多个技术平台,已成功开发出多款在全球供应中占据主导优势的原料药品种,品种丰富,预期增长稳健。同时公司布局多个潜力领域,如长效PDC偶联技术平台、非生物大分子技术平台以及吸入制剂平台等。目前公司发展受产能制约较大,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凭借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实力和品种资源,发展有望迈入新台阶。考虑到疫情影响及产能投放进度,我们调整了收入端预测,维持利润端预测,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11.7亿元、13.9亿元和1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19%和24%,实现EPS分别为0.66元,0.77元,0.99元。2022年11月3日收盘价对应2022年的估值约34倍,我们继续给予推荐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集采等政策影响超预期;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产品获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产品研发风险;订单波动风险;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1-1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