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1768)

  • 业绩实现稳定增长,新品推出助力持续发展

    业绩实现稳定增长,新品推出助力持续发展

    个股研报
      安图生物(603658)   事件   8月17日,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2022年H1实现收入20.7亿元(同比+23%),归母净利润5.34亿元(同比+29%),扣非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25%)。   Q2单季度实现收入10.39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21%),扣非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同比+17%)。   点评   疫情影响下,业绩仍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国内疫情出现局部反弹,医院常规诊疗受较大影响,公司业绩仍保持稳定增速,体现公司较强的经营韧性。公司经营指标健康,毛利率58.8%(-1.09pct),略有下降,净利率26.48%(+1.51pct),盈利能力增强。   医分子诊断领域持续推进,丰富公司业务布局。公司分子诊断产品已获14项注册(备案)证书,获得欧盟CE认证产品由2021年的7项增至46项。成立全资孙公司玛特瑞斯生物开展分子诊断原料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分子诊断领域的持续拓展,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报告期内多款产品获批,为公司持续发展赋能。4月新一代高通量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utoLumoA6000获批,进一步丰富了化学发光产品线。5月全自动生殖道分泌物分析仪AutowoMOW500、AutowoMOW500S获批,采用干化学酶法和显微形态学法,对人体生殖道分泌物样本进行定性、半定量检测分析,拓展了公司在微生物领域的布局。公司推出全新自主研发生产的自动化流水线AutolasX-1Series,提升了线体多项关键性能指标,成本更加可控,满足实验室需求。新产品推出促进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多元业务的综合发展,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81、16.50、20.75亿元,同比增长32%、29%、26%,EPS分别为2.19、2.81、3.54元,现价对应PE为22、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政策致产品大幅降价风险;原材料供应风险;新产品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8-18
  • 业绩符合预期,IVD平台型企业行稳致远

    业绩符合预期,IVD平台型企业行稳致远

    个股研报
      安图生物(603658)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20.7亿元(+23.4%),归母净利润5.3亿元(+29.3%),扣非归母净利润5.1亿元(+25.4%),经营现金流净额5.7亿元(+9%)。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稳中有升。1)分季度看,2022Q1/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10.3/10.4亿元(+26.2%/+20.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9亿元(+40.1%/+21.6%),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增速有所放缓。2)盈利能力看,2022H1毛利率59.5%(-1.1pp),预计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四费率32.6%(-2.7pp),主要因销售费用率下降0.9pp,研发费用率下降1.3pp,归母净利率25.8%(+1.2pp),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分子诊断贡献增量,下半年试剂业务有望提升。分业务看,2022H1年试剂类收入16.2亿元(+17.1%),其中预计化学发光业务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10-15%,发光装机500多台,另外预计分子诊断试剂贡献约4500万元增量;仪器业务3.5亿元(+60.5%),其中预计自产仪器约2.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0%,主要因分子诊断仪器销售170台贡献较大增量。分区域看,22H1境内收入20.2亿元(+22.7%),境外收入4846元元(+61%),国外占比有所提升。   持续研发拓展新领域,IVD平台型企业行稳致远。2022H1公司研发投入2.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2.2%,持续维持高水平,通过“以郑州为中心,北京-上海-苏州-北美为分支”的研发体系进军IVD领域前沿技术和产品开发。目前公司试剂所需的核心抗原抗体原料已基本实现自给,保证了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研发产出方面,分子诊断领域的研发成果开始逐渐体现为财务绩效,此外22H1推出的高通量化学发光仪AutoLumo A6000和全新自主研发流水线AutolasX-1Series,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化学发光领域的龙头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2.4、15.6、19.4亿元,对应增速27.5%、25.5%、24.8%,对应PE为23、18、15倍,估值性价比较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18
  • 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各项创新成果按既定节奏落地

    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各项创新成果按既定节奏落地

    个股研报
      安图生物(603658)   事件:2022年8月17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0亿元,同比增长23.41%;归母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增长29.28%;扣非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25.40%。   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20.74%;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增长21.61%;扣非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16.76%。   各项费用控制较好,净利率持续提升   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1.09pct至58.80%,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90pct至16.60%,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30pct至3.71%,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1.25pct至12.21%,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24pct至0.04%;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1.51pct至26.48%。   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59.35%、14.87%、3.75%、12.70、-0.15、28.98%,分别变动-2.84pct、-1.33pct、+0.32pct、-1.48pct、-0.43pct、+0.64pct。   高通量化学发光分析仪获批,推出全新自主研发自动化流水线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2.5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21%。在持续研发高投入的基础上,公司相继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1)2022年4月,公司新一代高通量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utoLumoA6000系列获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该系列产品的获证,进一步丰富了化学发光产品线,可满足大、中型医学实验室的检测需求。(2)公司推出了全新自主研发生产的自动化流水线AutolasX-1Series。该流水线提升了线体多项关键性能指标,能更好地控制成本,满足中国本土实验室的需求,同时也实现了从本土品牌到本土研发生产的重大转折和突破。(3)2022年上半年,公司重点在测序试剂、测序仪器和系统测试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后续项目开发和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4)在医学实验室智能化方面,以LIS和流水线为核心,将实验室业务、设备、数据和信息系统整合,推出了“安图生物AutoiLab智能化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截至2022年6月30日,安图生物智能化实验室已经在全国28家医疗机构落户。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7亿/60.62亿/76.27亿,同比增速分别为27%/27%/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9亿/16.23亿/20.43亿,分别增长29%/29%/26%;EPS分别为2.15/2.77/3.48,按照2022年8月17日收盘价对应2022年22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8-18
  • 医疗器械行业专题:PB-ROE模型在低值耗材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行业专题:PB-ROE模型在低值耗材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
      核心观点   PB-ROE模型在低值耗材类公司中的适用性:PB-ROE是价值型投资策略的一种,在熊市和振荡市有较好的选股胜率,尤其适用于接近成熟期的行业选股。全球范围内低值耗材行业产品成熟,行业发展周期长,行业内公司竞争格局稳定,整体规模增速在高个位数,生命周期偏成长后期或接近于成熟期,适用于PB-ROE的选股策略,PB-ROE模型也更易从可比公司中找到相对低估值的标的。   投资建议:优先选高ROE,低PB类标的,推荐采纳股份(已覆盖)及未来有ROE提升空间的康德莱(已覆盖),同时建议关注天益医疗(未覆盖)、振德医疗(未覆盖)、维力医疗(未覆盖)。   风险提示:估值模型适用性不当风险;公司盈利能力恶化风险,ROE下降,带动估值下降;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整体估值水平下移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2-08-18
  • 环泊酚加速放量,创新与国际化稳步推进

    环泊酚加速放量,创新与国际化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海思科(00265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下降2.3%;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下降78.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93.9%。   创新药放量贡献未来业绩弹性,销售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去年同期公司出售子公司股权暨在研项目TYK2而增加了当期归母净利润2.2亿元,该事项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公司创新药收入占比已达约10%,随着疫情好转、创新药快速放量,下半年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麻醉领域重磅创新药环泊酚适应症持续拓展,有望成为重磅大品种。环泊酚于2020年12月获批上市,未来有望取代丙泊酚。环泊酚2022年上半年销售数量约150万支,已进入900多家医院,其中三甲以上医院占比达55%。目前获批适应症有“非气管插管的手术/操作中的镇静和麻醉、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重症监护期间的镇静”,较去年新增“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及重症监护期间的镇静适应症”,同时将“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镇静”和“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两个适应症进行合并,扩大为适应症“非气管插管的手术/操作中的镇静和麻醉”。同时,HSK-3486正在美国进行麻醉诱导三期临床,未来有望打开国际市场。   创新药逐步进入收获期,国际化稳步推进。环泊酚为丙泊酚me-better药物,部分适应症已获批上市;HSK-7653为两周给药一次的长效DPP-4抑制剂,目前处于三期临床,进度国内领先;HSK-21542为kappa受体部分激动剂,术后镇痛和尿毒症瘙痒适应症处于三期临床,进度处于国内第一梯队;HSK-16149是普瑞巴林me-better药物,用于糖尿病、带状疱疹神经痛,目前处于临床三期;BTK-ProtacHSK29116国内处于一期临床,即将于年内在美国进入Ⅰ期临床。BD方面,公司与美国AquestiveTherapeutics达成关于治疗渐冻症的利鲁唑口腔膜产品的合作,公司将负责该产品在中国的注册和商业化活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创新药进入收获期,环泊酚多个适应症获批上市,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同时公司创新品种储备丰富,业绩长期增长动力充足。不考虑非经常性损益,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5亿元、4.7亿元和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55倍、40倍和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18
  • Q2环比恢复明显,门店数量持续扩张

    Q2环比恢复明显,门店数量持续扩张

    个股研报
      一心堂(002727)   事件:8月17日晚,公司公布2022年半年报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79.65亿元(+18.85%),实现归母净利润4.18亿元(-20.16%)。其中Q2实现收入39.7亿元(+21.3%),实现归母净利润2.39亿元(-9.26%)。   收入端维持较快增长,Q2业绩环比改善明显。重点经营区域疫情反复导致利润端承压。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端仍维持快速增长,利润端因公司重点经营区域疫情反复,当地管控政策较严,影响门店客流及部分品类销售,对经营层面造成较大影响。但Q2以来公司恢复势头明显,Q2归母净利润环比Q1提升33.16%。考虑到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以及去年下半年业绩低基数,下半年公司业绩增长有望提速。   门店持续拓展,持续推进市县乡一体化店群。截止2022年上半年,公司直营总门店数8990家,净增加门店430家(去年同期848家),其中新开业372家,关闭门店5家,搬迁门店35家。公司坚持少区域高密度网店布局策略,在省会级、地市级、县市级、乡立体纵深布局,在省级、地市级、县级、乡镇四个类型的市场门店均已超过1600家,其中乡镇级直营门店数量占比达到18.87%(截止22Q1),形成行业独有的市县乡一体化发展格局。背后的逻辑是,店群效应能增加门店之间的协同能力,也能形成区域的品牌竞争力,少区域高密度布局从品牌效益、物流配送、用药习惯、人才储备等多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战略,加快布局现有门店网点O2O业务,新业态业务持续拓展。公司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战略,持续推进现有门店020业务布局,着重推动一心到家O2O自营业务的销售规模。截至2021年12月31日,O2O业务门店数达到8291家,覆盖率达到门店总数的96.86%,O2O业务占整体电商业务销售额的80.28%(电商销售总额为3.8亿元),公司已将020业务确定为电商核心业务运作,业务流程持续优化。此外,彩票业务与药妆业务快速发展,云南省内药妆店数目已达300家。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8.96/11.69/14.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7倍、13倍和10倍PE。公司经营效率提升,区域优势不断夯实,业绩增长稳健,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风险;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8-18
  • 业绩指标持续恢复,辐射能力有望增强

    业绩指标持续恢复,辐射能力有望增强

    个股研报
      一心堂(002727)   业绩简评   8月17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上半年实现营收79.7亿元(+19%),归母净利润为4.18亿元(-20%)。   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9.7亿元(+21%),归母净利润2.39亿元(-9%)。   经营分析   经营指标持续恢复,下半年业绩确定性提高。公司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业绩承压,目前整体处于持续恢复中:2022年Q2实现营收39.7亿元(+20%);归母净利润2.39亿,同比下降9%,环比Q1增长33%;净利率为6.0%,环比Q1增长1.5%。随着线下门店的有序营业以及“四类药品”的逐步恢复销售,公司业绩确定性较强,叠加去年低基数影响,我们看好公司业绩环比持续改善。   门店数量持续扩张,辐射能力有望增强。2022年H1公司直营门店净增长430家,其中Q1净增长249家,Q2净增长181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直营连锁门店8,990家。2021年下半年行业新建门店和并购整合门店盈亏平衡周期拉长,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有力,公司次新店利润有望下半年逐步释放。此外,随着公司门店持续扩张,公司覆盖范围、提升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后续经营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会员运营精细化程度提高,客户粘性持续增强。公司提供慢病管理、母婴管理、药物使用指导等深度服务。截至2021年末公司会员人数同比增长600万,有效会员人数共计达到3000万,同比增长25%。2021年消费1次会员的会员同比增长3.23%。会员运营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现有顾客关系加强的同时潜在顾客得到有效开发,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随着处方药外流带来增量市场,以及公司持续外延并购扩大市场份额,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96、12.4、1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24%、2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门店发展不及预期;处方外流不达预期;带量采购对药店品种价格负面影响;线上药店对线下药店的冲击不确定性。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8-18
  • 破伤风疫苗恢复增长,金葡菌疫苗未来可期

    破伤风疫苗恢复增长,金葡菌疫苗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欧林生物(688319)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37.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3亿元,同比下降26.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下降31.1%。   二季度业绩恢复增长,费用投放增加致盈利能力小幅下降。分季度来看,公司2022Q1/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5/1.8亿元(-15.6%/+69.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0.4亿元(-133%/+72.7%)。其中单二季度在疫情影响边际减弱的情况下,产品恢复放量明显。从盈利能力看,公司2022H1毛利率为92.5%(-0.2pp),净利率为13.3%(-11.7pp),净利率下滑的主要系疾控收取疫苗仓储费增加、销售规模效应导致的销售费用率增加至44.4%(+5pp),以及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有所增加。公司期间管理费用率为13.5%(-0.1pp)。研发费用率为13.6%(+0.1pp)财务费用率为0.4%(+0.1pp),保持稳定。   破伤风疫苗收入占比仍然较高。分产品来看,公司破伤风疫苗实现收入占比超8成,公司破伤风疫苗在外伤门诊、犬伤门诊以及血制品企业三大渠道实现稳定放量。同时2022年公司在销售团队持续推广、人群疫苗接种意识进一步提高下,我们预计公司破伤风疫苗将实现大幅增长。同时公司2021年AC结合疫苗首次获得批签发上市销售,未来预计AC结合疫苗以及Hib疫苗仍将维持稳定增长态势。   金葡菌疫苗正式进入临床III期,有望2025年上市。公司重组金葡菌疫苗临床III期启动会已于2022年6月顺利召开,产品有望在2025年实现上市。预计2030年我国闭合性骨折手术人数约134万,其中80%感染者接种疫苗,产品上市后将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快速放量。同时公司金葡菌疫苗未来有望作为全球创新品种出口海外市场,强化公司国际影响力。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亿元、1.9亿元和3.3亿元,EPS分别为0.28元、0.48元和0.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集采风险;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18
  • 营收环比增长240%,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营收环比增长240%,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个股研报
      欧林生物(688319)   事件   2022年8月17日,公司发布中报,2022年H1实现营收2.33亿元,同比增长37.6%;归母净利润3014万元,同比减少26.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01万元,同比下降31.07%。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Q2单季度增长迅速,核心产品成人破伤风疫苗势头强劲、热度不减。(1)2022Q2单季度业绩实现快速增长,营业收入1.8亿元,环比增长240%,同比增长63%,主要由于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疫苗销售收入的增长;2022H1归母净利润3014万元,同比减少26.71%,主要由于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支出增加。(2)公司商业化产品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核心产品吸附破伤风疫苗,于2017年6月首次取得批签发,上市进行销售后迅速放量;现阶段仅有武汉生物研究所批签发同类产品。根据PDB批签发数据,公司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成人破伤风疫苗目标市场聚焦①犬伤患者市场②外伤患者市场③血制品公司,为潜在销售过15亿的重磅产品。   研发投入不断加码,推进技术平台和管线布局。(1)2022H1实现研发支出3154万元、资本化研发投入487万元,研发投入合计2642万元,占比营业额15.65%,同比增加60.33%;研发人员数量由上年同期67人增加至120人。(2)公司研发围绕“传统疫苗升级换代+创新疫苗开发”策略,已经建立细菌大规模培养技术、目标产物分离纯化技术、多糖蛋白结合技术、制剂技术的细菌性疫苗研发产业化平台。(3)AC-Hib疫苗III期临床已顺利完成,处于准备申报生产阶段,预计将于2023年获批,或带来近亿元营收新增量;与同类竞品智飞生物相比,公司AC-Hib疫苗不含佐剂,产品安全性更好。(4)公司与陆军军医大学合作研发的抗超级耐药金葡菌疫苗为国内进展最快厂家,临床II期数据良好,现已启动临床III期;全球尚无获批金葡菌疫苗,或将填补空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3/24年实现营收6.36/8.63/11.13亿元,同比增长30.5%/35.8%/28.9%;考虑到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我们下调2022/23/24年归母净利润6.37%/7.69%/2.69%至1.22/1.82/2.58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候选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18
  • 医学影像专题系列二:掘“芯”核心部件,高端影像国产替代进行时

    医学影像专题系列二:掘“芯”核心部件,高端影像国产替代进行时

    医疗器械
      核心部件高壁垒构筑高集中格局,上游国产化加速突破。从全球格局看影像行业头部垄断特征显著,医学影像设备属于为数不多的高垄断高集中度细分子行业,根据西门子2018年公布数据,GPS医疗(GE、Philips、Siemens)三家份额全球占比68%以上,在高端的Advanced Therapies CR3更是高达80%。产业链纵向看,全球关键核心部件大多集中在GPS及少数第三方厂商手中,目前仅少数国产整机厂商及第三方上游部件商实现自研自产,高端产品核心零部件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上游的垄断造就全球影像设备高度集中的格局。产业链对比看,国产替代中游整机先行,上游核心部件国产厂商技术替代滞后。国内厂商盈利薄、成长慢、中低端的原因几何?国内整机生产过程更多为组装集成,高采购成本压缩国内影像企业空间,采购受限制约高端化,中低端加速竞争,进一步弱化公司盈利能力,国产企业打破GPS垄断及提高盈利的关键一环就是核心部件的突破甚至创新。国内以联影医疗为代表的整机厂商正跨越集成阶段,国产第三方部件厂商也逐步形成对影像供应链的赋能,加速布局上游核心部件,实现核心部件(如CT探测器、球管、高压发生器、超导磁体、超声换能器等)的加速突破。   窥核心部件之“核心”,见国产供应链“破壁”与“差异”,判国产高端进取之势。影像设备核心部件成本占比高,DR三大核心部件平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X射线管成本占到整机成本的50%+,CT三大核心部件球管+CT探测器+高压发生器成本占比为65%,MR核心部件磁体+GPA+RFPA+谱仪+线圈成本总计占比可高达80%。本文全方位梳理了影像设备(CT、MR、XR、PET/CT、超声)核心部件,总体来看,国内已经形成影像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趋势,但结构上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部件突破。拨开核心部件之“芯”,我们进一步解析“上游的上游”,判断核心部件技术壁垒卡位的环节,明晰国产追赶进口瓶颈与否:核心部件中的CT探测器(闪烁体、硅光电倍增管(SiPM)、ASIC芯片)、CT球管(金属陶瓷管、液态金属轴承、阳极直接冷却技术)、高压发生器、超声探头(压电晶体、FPGA、波束合成芯片)等国产均有突破,但主要依赖外购,国内高端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与国际巨头仍有较大差距。DR(闪烁体、光电传感技术)、MR(超导磁体、GPA等)、PET探测器(LYSO闪烁体)等零部件国产厂商自主化与高端化程度相对较高,其中国产影像龙头联影成为我国第一家实现大部分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的企业,并引领关键零部件自主生产与国产替代的创新浪潮。   国产影像设备加速破局,中高端蓝海创新追赶。历时40年,从技术跟进、市占率追赶再到高端技术垄断破除、并走向全球化,国内影像企业蓄势待发,发展动能强劲。市场格局迅速变迁,国产后起之秀联影黑马式姿态份额强势进入前三,打破了GPS维持多年的三强天下,整体以联影为代表的国产厂商份额加速提升。结构看,低端已实现显著国产替代,中高端CT、MR的市场格局依然是GPS位列三甲,我们认为国产在中高端尤其是高端(如128排以上CT、5.0TMR)市占率中长期至少有一倍以上提升空间。国产在中端领域性能差异化优势显著,同时以创新高质换高价,跨过高端采购门槛,叠加GPS加速供应链国产化,推动行业发展进入到实打实的产品力核心比拼,也进一步推动国内产业的高端追赶。   投资建议:当前随着国内人才、技术、供应链的多维赋能,国内影像设备企业从数量来说并非稀缺,发展阶段也进入到从低端到高端的竞争。我们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优选个股:1)平台化角度,具备影像全产线的企业更容易平滑单个产品线的增长波动性(如更新换代的周期性、配置证等导致的需求制约等),销售端凭借全线产品及解决方案可互相协同导入院内,研发生产端由于各产品通用技术的复用成本优势显著;2)创新力角度,纵观GPS历史,持续的创新引领乃做大做强的第一要素,且从整机集成到上游核心部件的产业链自主可控是创新的根本,核心部件的自主化是企业技术高端化、保持竞争力的关键;3)盈利能力角度,大影像设备投入成本高、研发周期长、壁垒攻克难,是典型的持续投入持续进化的行业,只有通过掌握议价权+规模优势+核心部件自主等极致的成本管控,才能保持盈利的持续性以及高位的盈利能力。综上,我们认为投资首选具备平台化产线、全产业链创新、高盈利能力的标的,建议关注:联影医疗、迈瑞医疗、东软医疗、万东医疗、开立医疗、明峰医疗。   医学影像专题系列三,我们将持续深入拆分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并复盘GPS成长启示录,旨在以细分产品视角呈现国内长期空间,以GPS成长之路展望国产厂商未来全球化做大做强路径。   风险提示:关键核心技术被侵权风险、研发不及预期或无法产业化风险、集采政策风险、国际化经营及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8页
    2022-08-1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