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聚焦新药研发前端,服务全球客户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聚焦新药研发前端,服务全球客户

    个股研报
      毕得医药(688073)   聚集新药研发前端,推进全球业务布局的分子砌块头部企业   公司作为国内公斤级以下分子砌块头部企业,致力于打造国内最齐全、最新颖的分子砌块产品库,现货储备超过7万种,领先竞争者。公司积极推进全球业务布局,在欧洲、北美、印度等多个新药研发高地建立子公司,积极搭建全球供应链体系,公司海外收入保持高增速,国际化较为领先。随着公斤级以上的分子砌块需求的提升,预计收入规模将进一步放大;同时,公司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自研比例,有望带动盈利能力提升,成长路径清晰明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1.84/2.4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4.2/32.4/24.1倍,与可比公司相比,估值具有性价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全球新药研发热潮助推分子砌块市场扩容,中国公司发展可期   随着药物发现阶段的研发投入稳健增长,全球在研新药以及NME获批数量逐年增加,全球药物分子砌块市场持续扩容,预计于2025年达到532亿美元,2019-2025CAGR为3.37%。以Sigma、Combi-Blocks、Enamine为代表的海外分子砌块龙头企业起步早,占据海内外主要市场,凭借品牌效应产品长期保持高价状态。中国分子砌块企业起步较晚,但依托物美价廉的产品保持竞争优势,近年来增速快发展动力足,国产替代效应明显。   积极搭建全球供应链体系,海外市场高速增长   毕得医药致力于打造国内最齐全、最新颖的分子砌块产品库,现货储备超过7万种,丰度远超国内竞争者,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科研需求。公司坚持横向发展的策略,终端客户覆盖工业端与科研端两大客户群体,品牌辨识度正逐年提升。目前,公司已在全球8大区域中心进行业务布局,在欧洲、北美、印度等多个新药研发高地建立子公司,积极搭建全球供应链体系;近年来公司海外收入保持高增速,有望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变动、药物发现市场需求下降、核心成员流失、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2-11-11
  • 三季度同比实现扭亏,多赛道布局加码品牌实力

    三季度同比实现扭亏,多赛道布局加码品牌实力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核心观点   营收稳定增长,单季度净利润实现扭亏转盈。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44亿元,同比+0.53%;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15.49%;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收3.27亿元,同比+23.72%,归母净利润0.03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扭亏转盈。从品类来看:三季度公司眼部类/护肤类/洁肤类产品销售额分别为1.00/1.13/0.42亿元,同比分别+38.22%/-23.29%/+33.23%。预计公司主品牌丸美在传统渠道仍处于调整态势,但通过抖音等新兴渠道的发力实现了稳定的增长。此外彩妆品牌恋火表现亮眼,正逐步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水平改善明显,费用整体管控良好。公司三季度实现毛利率64.90%,同比+7.62pct;净利率为0.43%,同比+18.97pct,在公司渠道优化,以及产品升级单价提高的拉动下,毛利率水平实现大幅回升。Q3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10.35pct/-1.79pct/-1.33pct,随着渠道转型优化,公司费用投放越发良性。公司前三季度存货周转天数102天,同比上升9天,主要是公司积极布局四季度大促活动,导致存货增加,现金流净流出。   加码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实现多元化产品布局。近期丸美公布其重组双胶原蛋白研发技术实现新突破,不仅氨基酸序列与人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结构域序列一致,而且通过独有的翻译暂停技术和C-Pro扣环技术,显著提高重组胶原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同时重磅发布三大新品:双胶原次抛面膜、双胶原奶油霜和双胶原脆皮冻干面膜。未来十年公司预计将持续投入超过1亿元展开对重组胶原蛋白的研究,并布局医疗器械类产品实现多赛道发展。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销量增加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公司今年以来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销售机制,初步实现了主品牌的渠道转型优化,并在产品端不断升级创新,在三季度实现整体营收利润的明显改善;且新品牌恋火表现优异,未来有望不断发力成为驱动公司成长的第二增长曲线。同时公司积极入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并重磅发布三大相关新品护肤品,未来十年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多元化产品布局。考虑公司新品牌及新品布局对中长期发展的驱动,我们略上调22-24年盈利预测至2.21/2.87/3.48亿元(原值2.21/2.72/3.26亿元),对应PE为67/51/42x。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11-10
  • 化工行业投资组合(11月份)

    化工行业投资组合(11月份)

    化学制品
      石化:三季度石化行业盈利整体承压   2022年三季度,我们预计石化行业盈利整体承压。其中,上游油气及油服类企业盈利有望维持较好水平;而石化产品多数价差回落,我们预计下游石化板块单季度盈利下滑。我们预计在俄乌紧张局势下,欧洲天然气价格有望保持景气,建议关注:(1)天然气产业链,新奥股份、广汇能源、九丰能源、中海油等;(2)烯烃,中国石化、荣盛石化、恒力石化;(3)EVA:联泓新科、东方盛虹;(4)甲醇、尿素,华鲁恒升;(5)环氧丙烷,滨化股份;(6)MDI,万华化学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下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38页
    2022-11-10
  • 原料药板块9月数据跟踪:青霉素工业盐价格回落,咖啡因价格持续高位

    原料药板块9月数据跟踪:青霉素工业盐价格回落,咖啡因价格持续高位

    生物制品
      2022年9月原料药最新报价及行情回顾(报价截至2022年9月30日):   价格上涨品种:大宗原料药中,抗生素及中间体类:6-APA本月价格为370元/千克(环比+12.1%,同比+8.8%)   价格持平品种:大宗原料药中,抗生素及中间体类:硫氰酸红霉素本月价格为495元/千克(同比+6%);维生素类:烟酸本月价格为29元/千克(同比-46.3%),泛酸钙本月价格为165元/千克(同比+112.9%),维生素B6本月价格为115元/千克(同比-19.3%),维生素E本月价格为82.5元/千克(同比-1.1.%);解热镇痛药类:咖啡因本月价格为205元/千克(同比+148.48%),安乃近本月价格为92元/千克(同比+5.1%),阿司匹林本月价格为28元/千克(同比-3.5%),布洛芬本月价格为177.5元/千克(同比-4%),扑热息痛本月价格为50元/千克(同比-23.1%);激素类:皂素本月价格为500元/千克(同比+2%);地塞米松磷酸钠本月价格为12500元/千克(同比+58.2%);特色原料药中,心血管原料药类:厄贝沙坦本月价格为640元/千克,缬沙坦本月价格为625元/千克,赖诺普利本月价格为2400元/千克,马来酸依那普利本月价格为825元/千克,阿托伐他汀钙本月价格为1500元/千克,均在近一年内价格无变动;培南类:4-AA本月价格为1700元/千克(同比-10.5%)   价格下降品种:大宗原料药中,抗生素及中间体类:青霉素工业盐本月价格为180元/千克(环比-15.3%,同比-10%);7-ACA本月价格为480元/千克(环比-4%,同比+9.1%);特色原料药中,肝素本月价格为10248.4美元/千克(环比-10.6%,同比-20.6%);大宗原料药中,维生素类:维生素D3本月价格为57.5元/千克(环比-8%,同比-41%),叶酸本月价格为230元/千克(环比-8%,同比-25.8%),维生素B1本月价格为127.5元/千克(环比-7.3%,同比-21.5%),维生素A本月价格为107.5元/千克(环比-4.4%,同比-60.9%),生物素本月价格为46.5元/千克(环比-4.1%,同比-31.1%),维生素B2本月价格为90元/千克(环比-2.7%,同比+2.9%)   核心观点:   三条路径打开特色原料药长期成长空间:1)原料药企业可通过丰富产品管线,提升市场竞争力;2)《“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鼓励原料药企业向下游延伸,实现“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巩固原料药制造优势;3)原料药企业向中国医药新制造重点发力的高端创新药CDMO拓展,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健友股份、海普瑞、博瑞医药、九洲药业等。   风险提示:原料药价格不及预期;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突发停产整顿风险;原料药行业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2-11-10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当前欧洲天然气供需格局对化工行业影响几何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当前欧洲天然气供需格局对化工行业影响几何

    化学制品
      当前欧洲天然气供需格局如何?   近期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主要由于短期内天然气供需格局发生变化。   1、欧洲LNG大幅流入抵消俄管输气水平下降,但LNG接收能力有限。当前俄罗斯通向欧洲的管道气仅剩Turkey-Bulgaria及Russia-UkraineflowviaSudzha两条管道正常运行,合计每日输气量为66百万立方米(11月6日)。今年以来,欧洲LNG进口明显增长,8月共进口108.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5.6%,已成为抵消俄罗斯管道天然气水平下降的重要举措。欧洲的LNG接收站承载量约2080亿立方米(截至22年6月),但历史利用率低至25%,另有约220亿立方米处于建设状态中(大部分在2024年之前投入使用的可能性较小)。   2、当前(11月6日)欧洲(包括英国)的天然气库存水平为95.3%,已超过5年平均水平,英国、比利时和葡萄牙天然气库存填充率已达到100%。   3、能源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天然气需求同比明显下降。今年前8个月,EU+UK的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下降了10.14%;同时,据IEA,欧洲整体的天然气消费量下降了10%以上,其中工厂减产导致工业部门需求下降了15%。分国家看,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爱沙尼亚需求减少超过20%(1-10月,下同),欧洲主要工业国家荷兰/德国/意大利/法国需求分别减少24%/13%/4%/6%。分部门看,德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国家的工业部门为主要的天然气需求削减部门,其余国家削减部门主要集中在工业/家庭部门以及电力部门。   能源危机影响下,Q3欧洲化工业经营情况如何?   今年三季度,管道天然气流量的减少以及市场对欧洲天然气供应安全的不确定性推高各国用电成本,法国/德国/荷兰/葡萄牙/英国电力均价分别达到449.4/367.9/227.0/146.8/342.0€/MWh,较21年Q3均价大幅增长362.7%/286.4%/241.8%/28.6%/116.0%。当前,由于天然气价格回落,上述国家的电力价格同步有明显下降。快速上升的电价使得欧洲增加了部分碳密集型化石燃料发电,造成欧盟电力部门的碳足迹同比上升了10%(22Q2)。   整体上看,能源危机下,欧洲整体工业开工率暂未受到明显负面影响,但EU27化工产品产量指数下降明显。我们推测,高能耗的化学和石油化工行业是首先通过减少产量以应对欧洲天然气短缺的行业。截至8月,化学品与化学品制品、橡胶制品以及塑胶制品产量指数分别97/105.3/108.6,同比下降7/0.9/0.5,分别较年初下降8.2/2.9/3.5。作为欧洲主要工业国家,德国工业部门受高能源成本影响较为显著。据DIHK对2.4万家企业的一项调查中显示,超过25%的化工企业和超过16%的汽车企业正面临着被迫减产的局面。   高能源成本对化工企业盈利能力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   2022Q3,巴斯夫实现营业收入219.46亿欧元,同比增长11.6%,增长主要来源于售价、产品组合以及汇率波动的影响,而除农业解决方案部门外,公司其余业务部门销量均同比下滑,产品总销量较21Q3下滑7.2%。从盈利水平看,第三季度EBIT为12.58亿欧元,yoy-23.8%,新增天然气成本为盈利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相较于去年同期,22Q1-Q3巴斯夫新增能源成本合计达到约22亿欧元,增幅显著。面对当前严峻的能源供应形势,巴斯夫于10月12日宣布要实施重点针对欧洲和德国的成本节约计划,以减少天然气的消耗,该成本削减方法将全面实施至2024年底,该计划完成后,预计将每年减少5亿欧元的成本,其中超过一半的成本节约将在路德维希港基地实现,具体的计划方案预计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公布。   风险提示:欧洲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地缘政治冲突;环保政策对化工业行业发展的影响;逆全球化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2-11-10
  • 中药饮片联合采购政策解读专家会会议纪要

    中药饮片联合采购政策解读专家会会议纪要

    中药
      以优质、优价、保供为核心,最终目的是以联采为基础建立中药饮片等级质量体系,提高饮片质量。本次中药饮片联采于2020年6月发起,由山东省医保局牵头组成12省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目的是提升中药饮片整体质量及解决质量标准一致性问题。2021年12月,12省联盟加入三明联盟,范围扩大到20省(包括山东、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共涵盖21个品种的42个品规,在取得国家医保局和中医药管理局的认可下,三明采购联盟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采购办公室于22年10月31日发布中药饮片联合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截至目前意见征求已结束,预计年内实现联采。   规则上看,本次招标共分两轮,包括入围轮和议价轮。   入围轮淘汰率70%,是决定企业能否中选的核心:采用综合打分制,企业得分由高到低降序排列,是决定企业能否中选的核心轮。评分项由4部分组成:企业存量市场规模(最高35分:根据历史采购额绝对值、存量医院数量排名、报量需求排名计分)、供应稳定性(最高25分:根据种养殖基地规模、产品溯源能力计分)、价格(最高15分:价低者得)、企业能力(最高25分:根据专业人员数量、检测设备数量计分);   议价轮是企业自主报价,有安全阈值:企业自主报价,决定最终入选企业。该轮有安全阈值:如果企业降幅超过最高有效申报价的20%,可自动入围;即使降幅达不到20%,在特定规则下仍有机会入围。   我们认为,业务基础好、现有业务规模大、生产能力强的企业将是较大几率入围,而仅通过降价、但不具备以上综合能力的中小企业将难以入围。受中药饮片加成政策(中药饮片可加价25%销售)影响,我们推测公立医院将倾向购买价格高、但更高质量等级的饮片,以维持终端销售价格不变,最终医院出售饮片质量将得到整体提升。而此次联采,民营医院基本没有参与。   政策大力支持,我们看好中医药板块的长期发展。2019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1年12月,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强调中西医并重、结合和互补。我们于2022年1月10日发表报告《守正,创新——论中药行业的价值回归》,我们认为中药板块将在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下,在企业端自下而上的治理结构改善中,实现业绩和估值的双重回归。在此重申建议关注中药资源品、中药OTC、中药处方药和中药配方颗粒的龙头企业,同时建议关注,政策风险较低的中医医疗服务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价格降幅高于预期的风险,饮片供给不稳定所带来的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8页
    2022-11-10
  • 新一轮产能扩张,加固护城河优势

    新一轮产能扩张,加固护城河优势

    个股研报
      安琪酵母(600298)   投资逻辑   龙头再扩产,强者地位稳固。公司是全球酵母行业龙头,产销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复盘历史可知,公司除2013年对“十二五”目标进行调整,其余阶段规划目标均超额完成,收入遵循“五年一倍”的节奏增长。根据现有产能规划,2025年之前仍有9.6/8万吨酵母/YE产能逐步释放,对应“十四五”规划200亿元收入目标有望达成,预计22-24年复合增速为17%。   水解糖制约糖蜜价格:糖蜜价格持续2年高涨,对毛利造成显著冲击。公司今年新建3个水解糖项目,预计远期替代50%以上糖蜜。但根据本文测算,换算纯糖浓度以后,水解糖生产成本高于目前糖蜜价格。因此我们认为水解糖的主要作用在于压制糖蜜价格继续上涨,及作为后续扩产的原料补充。   毛利率预计触底回弹:短期视角,糖蜜和外购水解糖的成本压力大,今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仅25.2%。中期视角,受益于甜菜扩产、水解糖压制、海运费下降,预计23/24年毛利率分别恢复至35.6%/39.3%。长期视角,糖蜜价格上限存在水解糖制约,下限具备玉米酒精支撑,成本波动逐步减弱。   多因共振,净利率修复:糖蜜因子对利润影响最直接,而折旧、汇率、海运、税率等因子为扰动项。综合来看,汇率因子大概率贡献正收益,折旧因子扰动随规模效应趋弱,税率因子稳定。21年7月剥离亏损的新疆农垦制糖业务,22年3月剥离宜昌喜旺奶制品业务,资源聚焦主业。今年净利率行至底部,预计23/24年净利率逐步提升至11%/12%。   长期看点:海外空间足,酵母抽提物(YE)成长潜力大。由于海外需求复苏较早,叠加欧洲能源危机影响竞争对手扩产,公司海外增速亮眼,今年前三季度收入+41%。目前核心焦点在于国外产能建设较慢,供需难以完全匹配。但长远来看,随着海外子公司陆续在全球布局,海外产销比提升,可大幅节约成本,并以产能、区域优势挖深护城河。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0/16.47/20.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1%/25.7%/24.4%,对应EPS分别为1.51/1.90/2.36元。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通过全球产能布局打开增量空间,我们给予公司23年可比平均PE29x,对应目标价54.96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2-11-10
  •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坚定看好民爆行业,10月数据最新解读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坚定看好民爆行业,10月数据最新解读

    化学原料
      事件:11月9日,中爆协公布10月民爆行业统计数据。1-10月份民爆生产企业累计完成生产总值314.7亿元,同比+16.3%,10月份民爆企业完成生产总值27亿元,同比-8.5%;产量方面:1-10月份,生产企业工业炸药累计产、销量分别为359.0万吨和358.2万吨,同比分别+1.3%和+1.4%;工业雷管累计产、销量分别为6.86亿发和6.90亿发,同比分别-3.4%和-4.2%,其中,电子雷管累计产量为2.40亿发,同比+88.8%。10月份生产企业工业炸药产、销量分别为27.3万吨和27.2万吨,同比分别-25.4%和-26.5%;工业雷管产量、销量分别为0.45亿发和0.38亿发,同比-40.2%和-50.5%,其中,电子雷管产量为0.38亿发,同比+156.7%,环比-13.63%。   点评:   电子雷管渗透率重回上升通道。2021年12月,国家工信部发布《“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广工业数码电子雷管(除保留少量产能用于出口或其它经许可的特殊用途),2022年6月底前停止生产、8月底前停止销售普通工业雷管。根据中爆协,此前9月渗透率为58.67%,环比-15.29pct,主要系在9月民爆行业景气持续恢复背景下,雷管升级换代的冲刺阶段中出现供应出现暂时短缺所致。随着芯片模组的供应放量、煤矿许用起爆器认证的推进,电子雷管渗透率已达84.44%,环比9月+25.78pct,相比8月+10.49pct,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渗透率有望持续向上。   不可抗力下电子雷管仍有韧性。受十一长假和大会召开的影响,民爆协会10月份整体作业量向下,单月民爆生产总值27亿元,同比-8.5%,环比-30.05%;工业炸药产量为27.3万吨,同比-25.4%,环比-31.82%;工业雷管产量0.45亿发,同比-40.2%,环比-40%;电子雷管产量0.38亿发,同比+156.7%,环比-13.63%,在行业受不可抗力收到较大影响的背景下,电子雷管的生产仍存在较大的韧性。   井下用边际变化最大,山西省渗透斜率陡峭。10月8日,工信部再度针对电子雷管行业发布通知,通知强调暂时保留煤矿许用工业电雷管生产和销售,2022年9月底前停止生产、11月底前停止销售。山西做为煤炭大省,自政策发布后电子雷管渗透率已经从9月份的15.68%提升至10月份的44.60%,环比+28.92pct,且井下电子雷管较普通电子雷管品质更高,产品价格与盈利均更高,重点关注山西的壶化股份。   11月行业或迎来产销两旺。民爆行业下游对应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业的景气度,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我国采矿业月度资本开支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9月非金属采选业累计同比增速18.6%,有色金属采选业累计同比增速为17.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同比增速为38.9%,四季度为传统需求旺季,行业或迎来产销两旺局面,10月受到不可抗力的扰动影响,11月或迎来较大的弹性。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壶化股份、保利联合、金奥博、雪峰科技、雅化集团、广东宏大等企业。   风险提示:1)疫情经济出现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疫情反复导致企业生产销售受到影响;3)企业新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4)因芯片供给紧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11-10
  • 化工行业2022Q3机构持仓分析:基础化工重仓风格切换,石油化工配置比例持续上行

    化工行业2022Q3机构持仓分析:基础化工重仓风格切换,石油化工配置比例持续上行

    化学制品
      基础化工行业:2022年Q3基础化工行业基金重仓股合计市值为848.36亿元,环比下降17.95%。   从占比看,2022年Q3公募基金重仓SW基础化工板块的总市值占比为2.74%,环比下降0.19个百分点。   前十大重仓股发生风格切换,集中度有所提升。按持仓市值看,前十大重仓股内部次序相较2022Q2变化较大,万华化学仍占据榜首,华鲁恒升、石英股份、远兴能源分别从第三/第四/第五上升至第二/第三/第四,盐湖股份从二下降至第六,梅花生物/华恒生物/润丰股份/昊华科技取代国瓷材料/雅化集团/兴发集团/龙佰集团进入榜单,部分重仓向成长风格发生切换。前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占比达到58.59%,环比上升2.04个百分点,持仓集中度略提升。   石油化工行业:2022年Q3石油石化行业基金重仓股合计市值为372.61亿元,环比上升1.06%。   从占比看,2022年Q3公募基金重仓SW石油石化板块的总市值占比为1.20%,环比上升0.16个百分点,配置比例连续3个季度上升。   前十大重仓股次序发生积极变化,集中度高。按持仓市值看,前十大重仓股内部次序相较2022Q2变化较大,中国海洋石油成为榜首,荣盛石化、恒力石化分别下降至第三、第八,中海油服取代齐翔腾达进入榜单。前十大重仓股持仓市值占比达到97.79%。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或疫情反复对需求带来负面影响;2)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2-11-10
  • 业绩恢复明显,国内外申报持续推进

    业绩恢复明显,国内外申报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博瑞医药(688166)   公司发布了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亿元、1.98亿元和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11.7%和4.7%。其中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亿元、0.86亿元和0.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2%和24%,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三季度业绩快速恢复,四季度业绩有望持续好转。三季度公司收入端环比由负转正,同时利润端增长大幅改善。利润端增长显著高于收入端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3.2%带动销售成本同比下降超过了7%,同时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负增长以及政府补助等其它收益的增长也均推动了三季度利润端的同比增长。受限于疫情环境与防疫政策,以及全国各地的物流政策,二季度公司供应、生产及物流货运多方面受到了影响,为上市以来首个业绩增速为负的季度。二季度预计是公司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季度,四季度预计持续好转。   三季度公司多品种注册取得进展,研发实力持续体现。第三季度公司多个产品注册取得进展,国内方面,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原料药取得上市批准,米卡芬净钠原料药已完成审评审批,BGC1201片取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国际注册方面,依维莫司原料药在日本获批,羧基麦芽糖铁原料药、莫努匹韦原料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原料药向美国递交DMF等。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较为稀缺的拥有较高技术壁垒的仿创药企,凭借多个技术平台,已成功开发出多款在全球供应中占据主导优势的原料药品种,品种丰富,预期增长稳健。同时公司布局多个潜力领域,如长效PDC偶联技术平台、非生物大分子技术平台以及吸入制剂平台等。目前公司发展受产能制约较大,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凭借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实力和品种资源,发展有望迈入新台阶。考虑到疫情影响及产能投放进度,我们调整了收入端预测,维持利润端预测,预计公司2022年-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11.7亿元、13.9亿元和1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19%和24%,实现EPS分别为0.66元,0.77元,0.99元。2022年11月3日收盘价对应2022年的估值约34倍,我们继续给予推荐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集采等政策影响超预期;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产品获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产品研发风险;订单波动风险;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1-1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