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商业
行情回顾:本周(2023年4月3日-4月7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2.5%,跑赢沪深300指数0.8%,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9;2023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4.5%,跑输沪深300指数2.0%,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13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亚虹医药-U(21.52%)、国新健康(19.72%)、九芝堂(19.54%)、迪哲医药-U(19.19%)、艾力斯-U(19.05%)。
中药行业业绩预期高增,23年综合PEG仅0.8,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wind一致预测,37个中药重点标的在2023和2024年的总体利润增速为31.5%、18.9%,综合PE分别为26、22倍,2023年综合PEG为0.81,我们认为行业整体仍处于被低估状态,在持续政策利好和业绩支撑下,中药板块中长期成长性强,估值提升空间巨大。建议关注太极集团、昆药集团、桂林三金、贵州三力等;中药创新药在政策东风下业绩持续兑现,有望复制创新药长牛行情,建议关注康缘药业、方盛制药、新天药业、以岭药业等。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本周医药指数表现跑赢大盘,上半周市场交易热点主要为中药,下半周转向生物制品+创新药板块。从市场表现上看,下半周市场资金或从AI和中药板块有所流出开始转向底部标的血制品和创新药板块。从中长期角度看,底部的血制品和疫苗深度调整,当前具备配置价值,5-6月开始创新药预计会迎来数据发布催化,值得提前布局。我们认为医药仍属于结构性机会,中药板块的短期调整或为再次上车机会,坚定看好23年中药投资机会。本周我们总结了中药板块业绩预期,整体高增长,同时分析了估值情况,23年综合PEG仅0.8,仍处于被低估状态。根据鼓励中医药传承创新意见,我们判断中药板块或仍有多个政策将陆续落地,叠加当前正式进入一季报布局窗口,我们判断中药板块估值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一季报后或迎估值扩张,战略性继续看多中药板块。整体市场观点方面,延续23年年度策略判断:2023年医药有望戴维斯双击,将迎结构化牛市,有业绩和政策两大支持:业绩上-国内进入后疫情时代,就诊和消费复苏明确,2023年医药业绩向好;估值上-医保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政策关注点正从医保控费逐步转向国家对医疗的投入力度加大;我们认为医药行情持续性强,医药消费、科技和制造将依次崛起,具体细分看好如下:
一、医药消费崛起:疫后复苏为23年关键词,从产品到服务均将恢复,从23Q2开始业绩有望超预期:1)中药:民族瑰宝,国家鼓励传承与创新,23年业绩有望超预期,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和品牌传承,以及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创新方向,关注:太极集团、昆药集团、康缘药业、方盛制药、桂林三金、同仁堂、健民集团、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和中国中药等;2)疫苗:看好小孩苗复苏和成人苗放量,关注: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百克生物和欧林生物等;3)消费药械:关注:长春高新、华东医药、泰恩康、一品红、我武生物、九典制药、鱼跃医疗、麦澜德和美好医疗等;4)零售药店:一心堂和健之佳等;5)医疗服务及临床CRO:医院诊疗活动恢复正常,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锦欣生殖、泰格医药、诺思格、普蕊斯、通策医疗、三星医疗、国际医学和何氏眼科等;
二、医药科技崛起:创新为永恒主线,关注宏观流动性改善,大品种23年或将进入放量期,创新药及产业链将依次崛起:1)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海思科和海创药业等;2)创新药产业链: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CXO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和元生物、百诚医药和阳光诺和等;3)创新器械:建议关注有望即将进入兑现阶段的创新品种,三诺生物、佰仁医疗、正海生物、迈普医学等。
三、医药制造崛起:医保集采和DRG/DIP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战略要求的底层逻辑均为进口替代,同时设备板块还受益新基建和贴息贷款:1)医疗设备:重点关注替代空间大的影像设备和内窥镜等,关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和迈瑞医疗等;2)体外诊断:政策缓和,看好免疫诊断,关注:普门科技、迪瑞医疗、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和浩欧博等;3)高值耗材:替代空间大的电生理、骨科和吻合器等,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威高骨科、三友医疗、春立医疗、戴维医疗、天臣医疗、康拓医疗等;4)生命科学和药械制造上游:产业链自主可控下的进口替代,关注:华大智造、多宁生物、东富龙、楚天科技、奥浦迈、纳微科技、康为世纪和近岸蛋白、迈得医疗等;
本周投资组合:西藏药业、贵州三力、桂林三金、华大基因、亚宝药业、马应龙;
四月投资组合:西藏药业、贵州三力、麦澜德、桂林三金、普门科技、一心堂;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