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5464)

  • 生物试剂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生物试剂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生物制品
      生物试剂助力基础科研、生物医药、疫苗、体外诊断等产业蓬勃发展。在科研创新崛起趋势下,中国生物试剂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可观,预计到2025年,其有望达到432.8亿人民币,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1.1%生物试剂由于制造难度较高及其依赖进口,外资品牌对分子类、蛋白类及细胞类生物试剂的市场占有率高,国产试剂仍有很大的替代空间,在医药供应链安全背景下,国产替代或将加速进行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3-07-11
  • 2023年中国熔融盐储热行业研究:应用场景概述

    2023年中国熔融盐储热行业研究:应用场景概述

    化学制品
      熔融盐储热是指把普通的固态无机盐加热到其熔点以上形成液态,然后利用熔融盐的热循环达到太阳能传热蓄热的目的。按结构可分为单罐系统和双罐系统。熔融盐储热属于热储能,装机规模较大,且安全环保,使用寿命在25年以上。作为储热介质的熔融盐使用温度范围广,传热性能好、饱和蒸汽压低、化学性质稳定,适用于光热电站中。在应用场景上,熔融盐储热广泛使用于光热电站、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供热供暖、余热回收方面。   熔融盐储热行业综述   熔融盐的主要原材料为硝酸钠和硝酸钾,中国是硝酸钠生产大国,硝酸钠产能可以支撑熔盐需求;硝酸钾产量呈现下降趋势,价格涨幅较大,未来熔融盐需求上涨可能带来硝酸钾供不应求。   与锂电池相比,熔融盐储能工作温度广、饱和蒸气压低、热稳定性好,安全性更高。   熔融盐储热应用场景   光热发电是指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并进行发电的过程,光热电站是利用光热发电原理建造的电站。   火电机组是中国现有装机中占比最大的灵活性调峰电源,高温熔盐储热系统既能适应高温又能储热,非常适合火电改造。   在供暖供热方面,熔融盐储热可以利用夜间谷电加热熔盐储存热量并在白天为居民供暖供热。   熔融盐储热在余热回收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回收利用效率,为钢铁企业带来经济收益。   熔融盐储热企业推荐   西子洁能是清洁能源装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为鲁能海西州格尔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提供了熔盐蒸汽发生系统。   可胜技术主要从事熔盐储能光热发电解决方案的提供,目前已建设多个已投运的熔盐储能项目。
    头豹研究院
    25页
    2023-07-11
  • 化工行业周报:万华化学发布HDI及加合物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山东滨化签约40万吨/年聚醚项目

    化工行业周报:万华化学发布HDI及加合物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山东滨化签约40万吨/年聚醚项目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本周板块行情: 本周,上证综合指数下跌 0.17%,创业板指数下跌 2.07%,沪深300 下跌 0.44%,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下跌 1.01%,申万化工指数下跌 0.57%。   化工各子行业板块涨跌幅: 本周,化工板块涨幅前五的子行业分别为复合肥(1.69%)、 合 成 树 脂(1.31%)、 轮 胎(0.83%)、 其 他 化 学 原 料(0.75%)、 粘 胶(0.58%); 化 工 板 块 跌 幅前 五 的 子 行 业分 别 为 电子 化 学 品(-2.91%)、 涤 纶(-2.21%)、食品及饲料添加剂(-2.13%)、纯碱(-1.8%)、橡胶助剂(-1.68%)。   本周行业主要动态:   万华化学发布 HDI 及加合物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公示。 报告书显示该项目名称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HDI 及加合物扩能项目” ,建设性质为改扩建,建设地点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化工产业园万华烟台产业园西区, HDI 扩能位于现有装置界区内,不新增占地面积。本项目依托万华园区现有公辅设施完善的优势和万华先进的绿色工业化技术,产品将进一步延伸万华园区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采用万华自主研发的技术,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资料来源:万华化学,化工新材料)   山东滨化签约 40 万吨/年聚醚项目。 近日,在 2023 中国(滨州)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上,山东滨化与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就年产 40 万吨聚醚及其下游应用装置项目在会上签约。该项目拟初步投资 50 亿元,初步规划占地 1100 余亩,分企业自建区和融合共建区,项目建设分两期,其中一期拟投资 14.85 亿元,规划建设 40 万吨/年聚醚装置项目,并配套建设相关公铺设施、研发中心、品管中心等;二期规划结合滨华新材料 PO项目发展,规划建设 40 万吨/年聚醚及其下游应用装置项目。(资料来源:大众日报,化工新材料)   投资主线一:显示面板产业链景气度有望回暖,关注 OLED 相关标的。 随着下游面板厂商库存完成去化,补库需求出现,面板价格触底反弹。未来随着消费电子终端需求复苏,显示面板产业链景气度有望回暖,建议关注 OLED 相关标的。(1)莱特光电: OLED 终端材料 Red Prime 已实现国产替代,在下游主流面板厂商实现销售,其余多款产品目前在验证中。 (2)瑞联新材: 主要产品囊括 OLED中间体材料、液晶材料,有望受益显示面板产业链回暖趋势。医药 CDMO 板块有望稳健增长。   投资主线二:国产替代赛道长坡厚雪,稀缺成长标的值得关注。 随着国内新材料企业在研发上加大投入,部分企业在某些产品已具备与海外巨头相当甚至更优的产品质量,并以切入部分高壁垒赛道,未来国产替代带来的强成长性值得关注。(1)贵金属催化剂赛道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国内部分企业凭借较强的研发实力已在部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未来丰富的新品储备将进一步打开业绩成长空间, 建议关注:凯立新材(国内贵金属催化剂领军企业,已切入医药、新材料领域,基础化工领域放量在即)。 (2)部分国内企业在面板产业链部分环节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切入下游头部面板厂供应链,自身α属性充足。随着面板产业链景气度有望回暖,头部显示材料厂商有望享受行业β共振。 建议关注:东材科技(光学膜核心标的,电子树脂稳步放量)、斯迪克(OCA 光学胶龙头企业)。(3)全球轮胎市场是万亿级赛道,国内部分轮胎企业已在海内外占据一定份额。随着海运周期恢复政策、海外经销商库存接近去化完毕,轮胎行业景气度有望底部反转。 建议关注:森麒麟(泰国二期即将达产,全球化布局西班牙、摩洛哥工厂,成长性足)、赛轮轮胎(全钢胎、非道路轮胎优势显著,液体黄金材料进一步构筑性能优势)。   投资主线三:资源属性突显,关注具有较强韧性的景气周期行业。 部分周期行业供给端受政策影响持续收紧,需求保持稳健,供需趋紧下资源属性突显,景气周期具有较强韧性。(1)磷化工:供给端受环保政策限制,磷矿及下游主要产品供给扩张难,跌价下游新能源需求增长,供需格局趋紧。今年以来磷矿石价格在历史最高位基础上继续小幅上涨,磷矿资源属性凸显,支撑产业链景气度。 建议关注:云天化(国内磷肥龙头企业,磷矿资源行业领先,布局磷酸铁产能带动成长)、川恒股份(远期布局有较多新增磷矿产能,磷酸铁投产速度行业领先)、兴发集团(黄磷、草甘膦景气度有望底部回暖,新材料板块注入成长属性)、芭田股份(新增磷矿石产能今年投产,业绩弹性较大) 。(2)氟化工: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加速削减支撑盈利能力高位企稳,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落地在即迎来景气修复,高端氟聚合物及氟精细化学品高速发展,萤石需求资源属性增强价格阶段性高位。 建议关注:金石资源(萤石资源储量、成长性行业领先)、巨化股份(制冷剂龙头企业)、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中欣氟材。   投资主线四:经济向好、需求复苏,龙头白马充分受益。 随着海内外经济回暖,主要化工品价格与需求均步入修复通道。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历经多年竞争和扩张,具有显著规模优势,且通过研发投入持续夯实成本护城河,核心竞争力显著。在需求复苏、价格回暖双重因素共振下,具有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的龙头白马具有更大弹性。 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宝丰能源等。   投资主线五:碳减排政策频出,关注碳中和相关概念标的。 (1)生物柴油对传统柴油替代能有效降低碳排放,欧洲生物柴油需求旺盛。今年以来随着线下堂食恢复正常,原材料地沟油供应压力缓解,生物柴油价差逐渐回暖。 建议关注:卓越新能(生物柴油国内龙头企业,新增产能今年释放贡献业绩增量)。 (2)合成生物学较传统化学法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碳排放。部分企业已成功运用合成生物学法实现对传统化学法的替代。 建议关注:凯赛生物(实现生物法二元酸、生物基尼龙等生产)、华恒生物(实现生物法丙氨酸、生物法缬氨酸等生产) 。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3-07-11
  • 2023年7月第一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GLP-1肥胖适应症概况)

    2023年7月第一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GLP-1肥胖适应症概况)

    医药商业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8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7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1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Paxlovid和默克的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2023年1月29日,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获NMPA批准上市,众生药业新冠口服药2023年3月附条件获批上市。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3年7月第一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34个股上涨,28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康宁杰瑞制药-B(22.33%)、百利天恒-U(21.49%)、荣昌生物(15.14%)。跌幅前三为加科思-B(-29.25%)、云顶新耀-B(-21.09%)、嘉和生物-B(-16.32%)。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1.05%,跑赢沪深300指数1.49pp,生物医药下跌0.9%。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8.62%,跑赢沪深300指数11.6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7.44%。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0.55%,跑赢恒生指数3.46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0.54%。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16.35%,跑输恒生指数6.71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15.75%。   本周XBI指数下降3.98%,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下降17.94%。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7 月国内3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国内3款新药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7月美国无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无新药获批上市。7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7月日本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GLP-1肥胖适应症研发概况   7月4日,华东医药利拉鲁肽注射液获批新适应症——肥胖。利拉鲁肽为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肥胖适应症,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GLP-1靶点相关药物共54款,其中获批上市2款,申请上市2款,III期临床7款,II/III期临床1款,II期临床15款,I/II期临床2款,I期临床18款,申报临床7款。中国处于临床阶段的GLP-1靶点相关药物共23款,获批上市1款,申请上市1款,III期临床6款,II期临床5款,I/II期临床2款,I期临床5款,申报临床3款。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8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1起。VBIVaccines和腾盛博药扩大了乙肝合作关系,以解决预防和治疗问题,签订了高达4.37亿美元的许可和合作协议。VBIVaccines获得三抗原乙肝疫苗PreHevbri在亚太地区(APAC)的独家许可,并且其HBV免疫治疗候选药物VBI-2601(BRII-179)独家许可将扩大到全球范围。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7-11
  •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27周):医保谈判续约征求意见稿发布,创新药商业化价值有望提升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27周):医保谈判续约征求意见稿发布,创新药商业化价值有望提升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中药板块领跌。本周全部A股下跌0.31%(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0.44%,中小板指下跌1.45%,创业板指下跌2.07%,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2.06%,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0.15%,生物制品下跌2.35%,医疗服务下跌1.03%,医疗器械下跌2.15%,医药商业下跌4.23%,中药下跌4.71%。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26.42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24.6%分位数。   国谈规则微调,创新药商业化价值有望提升。医保谈判连续两年释放温和的信号,对于国产创新药保持鼓励和支持,创新药通过国谈进入医保后,潜在的价格降幅将会收窄。我们看好临床数据优秀、竞争格局较好的创新药能够得到医保更好的支持,提升整个生命周期的商业化价值。我们看好优秀创新药在国内的持续销售放量,建议关注已上市产品或研发管线中拥有潜在重磅品种的优质公司:恒瑞医药、荣昌生物、康诺亚、康方生物。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办法征求意见,关注临床CRO业务成熟的国内头部企业。本次《检测办法》征求意见,有望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临床试验机构的监管,结合备案制管理,有望在加速医疗资源扩容的同时促进临床试验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利好行业内注重运营规范和质量的优质机构。建议关注:1)规范化程度高、服务优质、具备竞争优势的临床CRO头部企业,如泰格医药等;2)临床CRO业务布局成熟的一体化CXO龙头企业,如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   耐药菌防治市场空间广阔,关注差异化产品及在研管线。耐药菌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难题,防治市场空间广阔且仍在快速增长,现有治疗药品在安全性和便利性上仍有提升空间;预防性疫苗均处于临床阶段,尚无商业化产品,存在未满足的需求,关注国内相关管线进展。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药耗集采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3-07-10
  • 新药周观点:创新药医保续约政策改善,产品长期放量值得期待

    新药周观点:创新药医保续约政策改善,产品长期放量值得期待

    化学制药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7月3日-2023年7月7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企业:康宁杰瑞(22.3%)、亘喜生物(19.7%)、荣昌生物(15.1%)、复宏汉霖(14.4%)、华领医药(12.7%)。跌幅前5企业:加科思(-29.3%)、云顶新耀(-21.1%)、嘉和生物(-16.3%)、永泰生物(-9.9%)、天境生物(-9.7%)。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对谈判药品续约规则、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最新要求进行意见征求。最新意见稿相对去年发布的相关规则对医保谈判规则进一步细化与明确,并在谈判降幅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改善。   结合去年的续约政策来看今年的续约政策,其实上述文件是对整个创新药产品生命周期内怎么谈医保,怎么降价做了一个整体的阐述。去年的政策说明了创新药首次谈判进医保后如何续约的问题,今年发布这个文件则说明了在续约之后如何进一步续约的问题。结合两个文件,梳理下来创新药医保谈判的整体流程如下:   首次医保谈判(第1年,降幅约50-60%)—医保续约(2-4年内,降幅按照规则执行)—医保续约(>4年,降幅在既往规则上按照50%执行)—纳入常规目录(>8年后)   此外,梳理国内药企创新药纳入医保情况,我们梳理出已满足连续4年纳入医保的谈判药物有:恒瑞医药的硫培非格司亭、阿帕替尼、吡咯替尼、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中生的安罗替尼、信立泰的阿利沙坦酯、和黄的呋喹替尼、丽珠的注射用艾普拉唑、微芯生物的西达本胺等。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13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28个新药获批IND,23个新药IND获受理,6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7月5日,翰森制药EGFR/c-Met双抗首次启动临床,针对晚期恶性实体瘤。该药是翰森制药从普米斯生物引进的新药,首付款、潜在付款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总计高达14亿元。   (2)7月4日,NMPA官网显示,华东医药子公司中美华东的利拉鲁肽注射液获批新适应症,用于肥胖或超重,为国内首家提交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两个适应症(糖尿病、肥胖或超重)成功获批的企业。   (3)7月4日,三生制药盐酸纳呋拉啡口腔崩解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现有治疗疗效不理想的瘙痒症,特别适合吞咽功能受损的患者或饮水量受到限制的患者。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7月4日,勃林格殷格翰公布了佩索利单抗临床试验的最新数据。与安慰剂治疗相比,佩索利单抗能显著降低GPP发作风险84%长达48周。   (2)7月7日,美国FDA宣布将阿尔茨海默病疗法Leqembi转为传统批准,是首款靶向β淀粉样蛋白,且由加速转为传统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病疗法,也是20年来FDA首次完全批准一款阿尔茨海默病药物。   (3)近日强生旗下杨森公司宣布其与Protagonist Therapeutics共同开发的拮抗多肽JNJ-2113在一项2b期临床试验中,针对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成年患者,达到了所有主要和次要疗效终点。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07-10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PGA前景广阔,国内企业加速布局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PGA前景广阔,国内企业加速布局

    化学原料
      本周(7月3日-7月7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下跌1.26%,表现强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跌1.21%,OLED材料涨0.35%,液晶显示涨1.54%,尾气治理跌1.05%,添加剂跌2.13%,碳纤维跌3.58%,膜材料跌0.07%。涨幅前五为康普化学、瑞丰高材、国风新材、有研新材、京东方A;跌幅前五为海优新材、TCL中环、菲利华、中石科技、中简科技。   新材料周观察:PGA前景广阔,国内企业加速布局   聚乙醇酸(PGA),又称聚乙交酯,是一种单元碳数最少、具有可完全分解的酯结构、降解速度最快的脂肪族聚酯类高分子材料。PGA最终降解的产物是对人体和环境无毒无害的CO2和H2O,已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获得可安全生物降解的塑料材料认证。PGA拥有诸多优异特性,例如气体阻隔性优良、生物相容性极佳、力学强度大、耐高温性能优异等。更重要的是,PGA生物降解性能突出,可同时满足工业堆肥、家庭堆肥以及海水降解的要求。因此,PGA在高端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油气开采、包装、一次性降解材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与产业化前景。目前,PGA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生物医学和石油开采两个方面。其中,生物医学领域主要表现在医用缝合线、药物控释载体、骨折固定材料、组织工程支架、缝合补强材料等;石油开采领域的应用是PGA能够作为水力压裂过程中的可降解工具或助剂,如压裂球、桥塞以及可降解暂堵剂等。根据公众号“化工新材料”数据,HISMarkit的研究报道显示2013-2014年PGA全球市场需求量仅为几百吨,随着工业化装置投产及油气开采领域的应用,2017年需求量增至千吨级。2020年全球PGA需求量上升至约5000吨,全球PGA销售收入约为12.2亿美元,预计2023-2025年间将以5.2%左右的增速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7亿美元以上。若考虑到生物降解塑料当前在一次性产品上的拓展应用,PGA或有百万吨待开发市场。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伴随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张以及PGA生产技术与生产成本的同步改善,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主要受益标的包括东方盛虹、中国石化等。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兴业股份】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5亿元用于特种树脂新型材料项目(一期)。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特种酚醛树脂20万吨、呋喃型3D打印及先进合金材料成型用树脂4万吨、对甲苯磺酸1万吨、磺酸固化剂3万吨、氨基树脂1.5万吨的生产能力。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受益标的包括:【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昊华科技、鼎龙股份、国瓷材料、阿科力、洁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松井股份、彤程新材等;【新能源新材料】泰和新材、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振华股份、百合花、濮阳惠成、黑猫股份、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普利特等;【其他】利安隆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3-07-10
  • 医药行业周报:聚焦半年报,关注医药创新与中医药

    医药行业周报:聚焦半年报,关注医药创新与中医药

    医药商业
      医药周观点复盘: 1)中医药: 在政策鼓励和支持下,中医药行业整体经营趋势向上,关注半年报业绩超预期的标的; 2)创新药: 7 月 4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 年版征求意见稿)》和《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医保谈判政策边际转暖,关注创新药医保谈判及放量;关注集采出清、业绩触底反弹、去年二季度业绩超预期的仿创转型公司;看好具有技术平台及出海潜力的公司; 3) CXO: 投融资复苏有望带来需求回暖,看好下半年研发需求持续恢复、海外订单有所增长,重点关注平台型龙头、细分领域龙头;同时关注多肽产业链相关订单落地带来的投资机遇; 4)医药上游供应链: 创新药行情回暖,叠加国内复工复产+海外市场开拓,带动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关注下半年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节奏; 5) IVD: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伴随集采政策逐步推广落地、分级诊疗政策进一步推动,有望加速进口替代,提升检测渗透率; 6)高值耗材: 集采政策推进节奏短期加速,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启动在即,内外因素扰动不改高耗行业向上态势,关注全年择期手术复苏及集采落地后国产替代加速两大方向,重点关注吻合器、电生理、脊柱、关节等集采执标后手术渗透率及国产化率有望出现显著边际变化的细分领域国产龙头及业绩增长有望超预期的主支领域; 7)仪器设备: 国产替代趋势不变,随着国内企业产品力增强,市场可覆盖面积加大,科学仪器支付端政策加码利好职业教育市场增量需求,相同趋势下政府端、科研端、医疗终端各细分赛道需求有望加速恢复,同时关注下半年相关政策变化; 8)医疗服务: 三季度医疗服务旺季来临, 重点关注前期低基数、 今年运营层面存在明显改善的企业, 如普瑞眼科、固生堂等; 同时刚性医疗服务公司具备较高的业绩韧性,部分公司存在的外延扩张将推动业绩的高速发展,且目前相关公司估值具备较高性价比空间,关注三星医疗、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 9)低值耗材: 关注 GLP-1 相关上游辅包材需求提升和潜在国产厂商切入供应链的机遇;关注疫后进入去库存供给逐渐出清的相关上游耗材领域; 10)线下药店:二季度随着门诊统筹在各个区域落地,药店将迎来更多处方外流,我们认为二季度药店行业景气度将有所提升; 11) 疫苗与血制品:血制品属于国家战略资源,国企化进程不断推进,同时 2023 年二季度伴随院内复苏有望实现批签发和销售量的恢复,关注行业供给与需求双重景气度提升。 关注疫苗新品种放量进度。   医药政策跟踪: 1) 医保续约新规征求意见,看好创新药预期反转; 2) 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规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迈得医疗、祥生医疗,太极集团、华润三九、康缘药业, 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普蕊斯、心脉医疗等。   风险提示: 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疫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其他系统性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3-07-10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谈续约规则发布,创新药支付端回暖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谈续约规则发布,创新药支付端回暖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市场表现:   上周(7月3日至7月7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2.06%,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26位,跑输沪深300指数1.62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7.51%,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22位,跑输沪深300指数6.32个百分点。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24.8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26%。上周子板块中,各子板块均呈下跌走势,其中化学制药跌幅最小,下跌0.15%,中药跌幅最大,下跌4.71%。个股方面,上周上涨的个股为140只(占比29.7%),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百利天恒-U(21.5%),通化金马(15.6%),荣昌生物(15.1%),拓新药业(14.2%),*ST吉药(13.1%)。   市值方面,当前A股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总市值为6.89万亿,在全部A股市值占比为7.40%。成交量方面,上周申万医药板块合计成交额为2435亿元,环比上升4.89%,占全部A股成交额的5.47%。主力资金方面,上周医药行业整体的主力资金净流出合计为45.25亿元;净流出前五为爱尔眼科、智飞生物、华润三九、沃森生物、康恩贝。   行业要闻:   7月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和《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较前一年相关文件有部分新增和调整。   本次医保谈判续约规则相较于去年,有着显著的积极调整变化。对于4年及以上纳入国谈创新药而言,降价压力减小,在原有0-25%的降价幅度上减半;对于去年重新谈判或新增适应症的创新药而言,今年计算续约降幅时可把上次已发生降幅予以扣减。并且从2025年开始,医保基金支出预算以纳入医药支付范围的药品费用计算,相应的支付节点金额也相应提升。每年一次的国家医保谈判是新上市创新药进入医保、以价换量的最快途径,此次续约规则降幅收窄,对于创新药行业是重大利好。支付端回暖趋势明确,创新药行业在政策支持下有望迎来估值重塑。建议关注研发实力雄厚、商业化能力优秀的优质创新药企。   投资建议: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回调,跑输大盘指数,成交量持续低迷,板块底部特征明显。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降价趋势温和,支付端回暖,创新药板块表现较佳。部分公司开始陆续发布中报业绩预告,建议密切关注上市公司业绩边际变化。重点关注基本面稳健向好,业绩表现优秀,估值相对合理的细分板块及个股。建议关注创新药、连锁药店、血制品、品牌中药、二类疫苗、特色器械等。   个股推荐组合:贝达药业、益丰药房、华兰生物、丽珠集团、康泰生物;   个股关注组合:荣昌生物、老百姓、博雅生物、开立医疗、华润三九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业绩风险;事件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07-10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3年第13期总第87期:《谈判药品续约规则》专题解读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3年第13期总第87期:《谈判药品续约规则》专题解读

    医药商业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为-1.03%,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23,跑输沪深300指数(-0.99%)。从子行业来看,化学制剂、其他生物制品涨幅居前,涨幅分别为2.75%、1.51%;医院、线下药店跌幅居前,跌幅分别为4.47%、3.84%。   估值方面,截至2023年7月7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6.00x(上期末为25.75x),估值上行,低于负一倍标准差。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医院(65.57x)、其他医疗服务(55.05x)、医疗设备(35.21x),中位数为26.36x,体外诊断行业(12.37x)估值最低。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36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14.21亿元。其中,6家增持0.65亿元,30家减持14.86亿元。   重要行业资讯:   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办法征求意见   卫材/渤健:阿尔茨海默病新药Lecanemab获FDA完全批准,为20年以来首款   CellTrans:全球首个糖尿病细胞疗法获FDA批准上市   投资建议:   本报告期,《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等医药政策文件密集发布;在药品方面,医保谈判对创新药的支付有明显边际改善,创新药未来降幅有望大幅收窄、降价节奏也有望放缓;在药品安全、质量控制方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督促规范药品临床试验环节的合规合法;器械方面,大型医用设备将迎来采购风口,国产品牌有望抢占增量市场份额,国产替代加速进行,同时带动大型医用设备产业链升级,促进高端医疗设备的创新发展。我们建议持续关注创新药和大型医疗设备板块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市场风险加剧。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28页
    2023-07-1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