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9957)

  • 养老备忘录系列(五):延迟退休:怎么改?影响谁?影响有多大?

    养老备忘录系列(五):延迟退休:怎么改?影响谁?影响有多大?

    医疗服务
      9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平安观点:   《决定》主要包括核心改革和配套改革两部分   核心改革主要有三:第一,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自2025年至2039年的15年时间内,将男职工(干部和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六十周岁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五十周岁(原女工人)、五十五周岁(原女干部)分别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五十八周岁。第二,社保最低缴费年限提升。自2030年至2039年的10年内,按照每年增加6个月的幅度,将社保最低缴费年限自15年增加至20年。第三,设计弹性退休制度。职工可在法定退休年龄的基础上,自愿选择提前或进一步延迟退休,提前或延迟的幅度不能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必须大于原法定退休年龄,社保缴费年限也需要满足最低要求。   配套改革主要有二:第一,《决定》要求国家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发展养老托育服务等方式,解决劳动者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担忧。第二,《决定》提出了个人账户养老金“晚退多得”这一全新提法,未来可能改进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办法,进一步鼓励参保人员延后退休年龄。目前,配套改革相关政策尚无具体实施意见出台,我们不再展开。   谁受到的影响最大?女工人和灵活就业人员   法定退休年龄延迟主要影响女工人:虽然男职工和女干部的退休年龄分别延迟了3年,但弹性退休制度下又允许提前3年退休,不构成硬性要求;若社保待遇计发办法不变,提前3年退休也不会导致退休待遇低于现行水平。因此,延迟退休对男职工和女干部的影响,更多是激励而非约束性质,这也是自愿原则的体现。而对于原本五十岁退休的女工人来说,其退休年龄至少需要延后2年至五十二岁,形成了硬性约束。由于女工人工资及养老金水平通常偏低,且养老金水平低于工资水平,2年的新增工作时长实际利于其权益的保护。   社保最低缴费年限提升主要影响灵活就业人员:提升社保最低缴费年限对企业职工的影响比较有限,假设某企业职工自30岁参加工作,在不断缴的情况下只需要工作到50岁就可满足20年的最低缴费年限要求,基本不存在任何约束。但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由于其不在企业就业,社保缴费支出完全由自身承担,常因经济压力出现断缴、少缴的情况。最低缴费年限的提升,可能令其被迫通过推迟退休年龄、延长缴费期,或更好进行流动性管理进而避免断缴的方式,满足最低缴费年限新要求。   改革的整体影响如何?短期具有积极作用,长期影响不定   短期看,延迟退休对家庭收入和社保稳定具有短期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可以避免仍然具有继续工作意愿和条件的低龄老人被迫退出劳动力市场,延长职业生涯,同时通过提升社保缴费年限来提升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实现全生命周期收入的增长,带动家庭收入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平衡养老金收支压力,推迟缺口爆发时点,利于社保系统的整体稳定。   长期来看,延迟退休对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并不确定。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和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存在结构性差异,延迟退休政策可能通过提升劳动力供给促进经济增长;但也存在着通过就业挤出效应抑制总需求,降低长期增长中枢的风险。另一方面,延迟退休可能通过改善家庭经济环境,降低子女抚养压力,推动人口结构逐渐改善;但也存在着因降低隔代抚养效率,进一步压低总和生育率的可能。此外,老年劳动力究竟会通过提供生产经验提升劳动生产率,还是因思维固化、抑制创新降低全要素生产率等问题,也仍然处于争论之中没有答案。延迟退休对经济、人口、社保等领域的长期影响,仍然难以确定。   改革后中国退休年龄与海外发达国家相差不远,短期内应不会再进一步延迟退休   本次延迟退休改革后,中国的最终退休年龄与海外发达国家当前退休年龄相差不远。考虑到中国仍为发展中国家,60岁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虽然较20世纪80年代制定现行退休年龄时有了较为长足的进步,但相较于海外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本次改革后的退休年龄,已经比较符合中国人口的健康水平状况,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有进一步的整体调整。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9-16
  •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关注医保谈判进展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关注医保谈判进展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55%,跑输沪深300指数0.32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0。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26.99%,跑输沪深300指数19.07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6。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2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9.93%(-3.6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5.14%(-2.71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15.36%(-4.32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医疗研发外包,上涨1.7%,年初以来跌幅最小前三板块分别是化学制剂、血液制品、原料药,跌幅分别为15.4%、17.6%和18%。   中成药地方集采短期影响中药板块情绪。2024年9月9日,安徽省发布《安徽省2024年度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本次意见稿提出将治疗类别类似的独家品种及独家剂型纳入一组,中选规则考虑价格得分和技术得分,此次相较于之前集采价格得分占比有所降低(本次为55%,此前为60%),价格因素采取最小规格比价。从分配量看,排名不同基础量差异较大,非中选则纳入监管范围。   重申2024年中期策略,我们看好医药板块下半年行情,重点看好低估值、出海、院内刚需三大主线。1)方向之一——红利板块包括高股息OTC个股;国企改革预期相关板块值得关注。2)方向之二——器械出海包括IVD、呼吸机及呼吸道检测产品、手套、冠脉支架等。创新药及类似物出海持续渐入佳境。3)方向之三——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比如血制品、骨科、麻醉药、胰岛素、IVD、电生理等领域。消费医疗属性品种,以及上游等板块中长期值得跟踪。此外,上半年减肥药和AI医疗主题投资性机会符合我们预期。   推荐组合:贝达药业(300558)、赛诺医疗(688108)、上海莱士(002252)、荣昌生物(688331)、怡和嘉业(301367)、马应龙(600993)、美好医疗(301363)。   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新产业(300832)、华东医药(000963)、甘李药业(603087)、恩华药业(002262)、济川药业(600566)、葵花药业(002737)、亿帆医药(002019)。   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圣湘生物(688289)、博瑞医药(688166)、普门科技(688389)、澳华内镜(688212)。   港股组合: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9926)、科伦博泰生物-B(6990)、先声药业(2096)、亚盛医药-B(6855)、再鼎医药(9688)、诺诚健华(9969)、爱康医疗(1789)。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4-09-16
  • 医药企业在全渠道营销下的内容管理体系专题一:《客户为核心》

    医药企业在全渠道营销下的内容管理体系专题一:《客户为核心》

    化学制药
      第一节:从“以品牌为核心”向“以客户为核心”转变   (一) 以满足客户需求和偏好为内容服务的目标怎样为“好”?   我们认为要达到以客户需求和偏好为内容服务的目标,要能实现“个性化”+ “递进性”。   医生每天面对大量的信息轰炸,在高密度信息包围下,不同类型的医生在不同的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场景下,都关注哪些内容?有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呢?   其次,不同市场的医生对于内容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同样以肺癌领域为例(图2) :   核心市场医生寻求临床肺癌治疗建议时的关注重点:转移预后、免疫风险、精准靶向、新靶点探索及放疗作用;    广阔市场医生寻求临床肺癌治疗建议时的关注重点:免疫治疗、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及放疗临床应用。   另外,医生的需求往往是层级递进的。药企考虑在满足客户当前层级的内容需求后,要对客户进阶的需求进行挖掘,进一步提供高层级需求的内容服务。比如,大部分年资较轻的医生,由于缺乏丰富的诊疗经验,往往更关注的是基础的安全诊疗,这些医生对于疾病的诊疗需求更多是对于不同类型病例诊疗经验的积累。所以药企规划内容服务时,可以更多结合真实的患者场景,考虑医生在实际的诊疗中,可能遇到的不同类型的患者以及在诊疗过程中需要的不同方面专业内容的支持;而对于年资丰富的医生,他们可能会开始关注自身在疾病领域影响力的提升,因此他们对于疾病的诊疗需求将转为对于疾病前沿/创新治疗方案的尝试。因此在设计内容服务时,需要更多地关注领域内前沿/创新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思路,比如各类前沿研究的关键结果和学术证据等专业学术内容。   客户现阶段和下阶段需求识别后,需根据这些需求对于医生的重要度和紧迫度,结合对于药企满足这些需求的难易度,综合排出各项医生内容需求服务的优先级,逐步扩大对于不同类型客户、不同种类需求的覆盖面。
    艾意凯咨询
    19页
    2024-09-16
  • 氟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制冷剂2025年配额方案征求意见稿下发,看好制冷剂景气向上趋势延续

    氟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制冷剂2025年配额方案征求意见稿下发,看好制冷剂景气向上趋势延续

    化学制品
      2025年制冷剂配额方案征求意见稿下发,坚定看好制冷剂向上趋势延续   9月1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意见的函》,初步制定了2025年HCFCs和HFCs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并给出了编制说明。本次HFCs配额方案在坚持配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针对行业运行中的现实情况,在框架内进行了适当和合理的调整,随着2025年配额方案的初步落地,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或将部分消除,我们一如既往地坚定看好制冷剂行情的上行趋势,行业周期或远未结束。   HFCs:2025年R32内用配额增发4.5万吨,适度增加年内配额调整灵活性据《2025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   (1)在2024年配额基础上,根据HCFCs淘汰的替代需求、半导体行业R41和R236ea增长需求,增发R32生产配额45,000吨(内用生产配额45,000吨);R245fa生产配额8,000吨(内用生产配额8,000吨);R41生产配额20吨(内用生产配额20吨);R236ea生产配额50吨(内用生产配额0吨)。配额下发按原HFCs各品种原有格局发放。其他品种HFCs配额下发与2024一致。那么2025年R32内用配额巨化股份(含飞源化工)、东岳集团、三美股份、东阳光、永和股份、鲁西化工分别可增2.02、0.89、0.52、0.50、0.11、0.07万吨(可控总量口径,详见附表1、2)。(2)HFCs同一品种和不同品种配额调整包括申请2025年配额时的调整(2024.10.31之前)和获得2025年配额后的年中调整(2025.4.30、2025.8.31之前),即可有三次调整机会。其中不同品种配额调整不得超过该生产单位根据本方案核定的该品种配额量的10%(即三次调整机会针对某品种配额累计调增不超过10%),且调整不得增加总CO2当量。相比2024年配额方案,调增量级未变,但增加了不同品种配额在年中的两次调整机会,此举考虑到上下游企业可能对特定品种的需求预估出现偏差,则在不增加配额总量的前提下,完善了配额调整的灵活性。   HCFCs:2025年R22内用配额将同比削减28%,价格弹性可期   据《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2025年R22生产配额、内用生产配额分别为14.91、8.09万吨,相比2024年削减3.28、3.10万吨,削减比例分别达18%、28%。另外,R141b、R142b、R123、R124生产配额将同比削减57%、64%、21%、19%。R22、R141b配额量相对较大,或将为相关公司带来一定业绩弹性。2025年R22内用配额:巨化股份2.53万吨,占比31%;东岳集团2.24万吨,占比28%;三美股份0.34万吨,占比4%;永和股份0.22万吨,占比3%。2025年R141b配额:三美股份0.63万吨,占比69%(详见附表3、4)。   推荐标的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东阳光等。受益标的:东岳集团、永和股份、鲁西化工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下滑超预期,政策变动超预期,替代品进展超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9-16
  •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三氯蔗糖、安赛蜜价格上调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三氯蔗糖、安赛蜜价格上调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4年09月13日,中信基础化工行业近两周下跌4.31%,跑赢沪深300指数0.57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16;板块年初至今下跌22.91%,跑输沪深300指数14.98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0。   具体到中信基础化工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最近两周表现来看,涨跌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轮胎(1.48%)、印染化学品(-0.38%)、橡胶制品(-0.94%)、钾肥(-1.69%)、聚氨酯(-2.43%),涨跌幅排名后五位的板块依次是粘胶(-9.53%)、其他化学原料(-7.89%)、氮肥(-7.88%)、日用化学品(-7.69%)、纯碱(-7.36%)。   化工产品涨跌幅:重点监控的化工产品中,最近一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   品是三氯蔗糖(+17.65%)、安赛蜜(+14.71%)、丁二烯(+6.32%)、磷酸一二钙(+6.18%)、天然橡胶(+5.54%),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是液氯(-67.52%)、维生素A(-14.81%)、硫酸(-7.26%)、氯化铵(-6.19%)、合成氨(-6.01%)。   基础化工行业周观点:从中报情况来看,2024Q2板块业绩同环比改善,主要是由于春节后下游需求有所好转,化工品价格指数同环比上涨,同时上游煤炭成本下降,推动板块盈利能力提升。细分板块方面,2024Q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靠前的板块主要有:(1)受益于煤炭成本下行的子板块,如氮肥、合成树脂等;(2)受益于产品涨价的子板块,如磷肥及磷化工等;(3)受益于需求向好,销量增长的子板块,如轮胎等。   三季度以来,我国化工品价格指数有所下行,板块二级市场跟随市场陷入调整。后续来看,美联储有望在9月份开启降息,国内方面密切跟踪“金九银十”旺季需求情况,建议关注(1)综合优势明显、业绩稳健的龙头公司万华化学(600309)、华鲁恒升(600426);(2)近期价格上涨的三氯蔗糖、安赛蜜,个股建议关注行业龙头金禾实业(002597);(3)海外需求旺盛,国内企业扩产、销量增长的轮胎板块,个股关注   森麒麟(002984);(4)行业集中度高、2024年新增产能较少,企业协同增强的涤纶长丝板块,个股建议关注桐昆股份(601233)和新凤鸣(603225);(5)行业供给受配额政策限制的制冷剂板块,个股建议关注三美股份(603379)和巨化股份(600160)。   风险提示: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价差收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部分化工产品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导致供需格局恶化风险;部分化工品出口不及预期风险。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09-16
  • 基础化工:烧碱价格边际改善,地产拖累PVC需求

    基础化工:烧碱价格边际改善,地产拖累PVC需求

    化学制品
      行情回溯   截至 09/16, 中信氯碱指数收 891.9 点, 本月涨跌幅为-6.4%, 中信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4.3%, 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为-4.9%。   价格价差: 液碱价格上涨, PVC 价格下滑   据卓创资讯, 截至 09/16, 液碱价格 920 元/吨, 环比上月 3.4%,片碱价格 3220.83 元/吨, 环比上月 1.8%, 液氯价格 141.89 元/吨, 环比上月-446.1%, 乙烯法 PVC 价格 6050 元/吨, 环比上月-0.8%, 电石法价格 5000 元/吨, 环比上月-5.7%, 电石价格 2706.25 元/吨, 环比上月 7.2%。   供给端: 开工维持高位, 供给整体充足   据卓创资讯, 截至 09/12, 烧碱产量 78.57 万吨, 开工负荷率为85.75%; 烧碱企业库存 12.115 万吨。 PVC 开工负荷为 75.94%。 PVC企业库存 29.262 万吨, 电石开工负荷 68.88%。   下游需求: 造纸同比增长, 地产明显拖累   据 iFind, 8 月, 氧化铝产量 720.5 万吨, 同比 1.8%; 造纸和纸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 9.6%; 房屋施工面积累计 4.9 亿平方米, 同比-58.3%; 房地产竣工面积 3.3 亿平米, 同比-23.6%。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烧碱在政策推动下新增产能相对受限, 有望在需求改善后率先迎来景气上行, 建议关注氯碱化工、 滨化股份。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7页
    2024-09-1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全国耗材集采重点品种公布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全国耗材集采重点品种公布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SW医药生物行业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2024年9月2日-2024年9月15日,SW医药生物行业下跌4.55%,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约0.33个百分点。SW医药生物行业三级细分板块中,全部细分板块均录得负收益,其中医疗研发外包和医疗耗材板块跌幅较少,分别下跌0.22%和0.83%;血液制品和中药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8.14%和7.30%。   行业新闻。9月10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颜清辉出席现场。根据发布会信息,接下来人工耳蜗、体外诊断将成接下来集采重点品种;医药企业重营销、轻质量和研发的情况将得到改变,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将更快更好地进入临床;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严查严打、宽严相济;“及时结算合规医疗费用”作为硬性条件,缓解医疗机构运营资金压力。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近期,受大盘影响,医药生物所有细分板块均录得负收益,受安徽中药集采将OTC中药纳入消息刺激,中药板块跌幅居前。目前半年报业绩基本已经公布完毕,随着多数化学制剂大品种被纳入集采,集采对于化学制剂板块影响边际缩减,叠加医疗反腐影响边际减小,上半年化学制剂板块业绩表现靓眼。国内创新药公司经过多年研发投入,研发管线陆续进入收获期,新药出海授权金额不断创新高,建议关注创新药和化学制剂板块投资机会。关注板块包括医疗设备:迈瑞医疗(300760)、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海泰新光(688677)、开立医疗(300633)、键凯科技(688356)、欧普康视(300595);医药商业:益丰药房(603939)、大参林(603233)、一心堂(002727)、老百姓(603883)等;医美:爱美客(300896)、华东医药(000963)等;科学服务:诺唯赞(688105)、百普赛斯(301080)优宁维(301166);医院及诊断服务:爱尔眼科(300015)、通策医疗(600763)、金域医学(603882)等;中药:华润三九(000999)、同仁堂(600085)、以岭药业(002603);创新药:恒瑞医药(600276)、贝达药业(300558)、华东医药(000963)等;生物制品:智飞生物(300122)、沃森生物(300142)、华兰疫苗(301207)等;CXO:药明康德(603259)、凯莱英(002821)、泰格医药(300347)、昭衍新药(603127)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降价,产品安全质量风险,政策风险,研发进度低于预期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4-09-16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4.09.09-2024.09.15)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4.09.09-2024.09.15)

    投融资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仿制药
    一、本周国内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申请临床/获批临床/申请上市/获批上市数据分析1.1总体概况根据摩熵医药数据统计,2024.09.09-2024.09.15期间共有103个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申请/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承办(按受理号统计,不含补充申请)。其中,国产药品受理号87个,进口药品受理号16个。本周共计58款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默示许可”,包括化学药33款,生物药25款,无中药。其中值得注意的有:(1)DS-3201b片9月10日,CDE官网公示: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的DS-3201b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用于肿瘤表达PD-L1(TPS≥50%)且没有驱动基因组改变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公开资料显示,DS-3201b片(valemetostat)是一款EZH1/2双重抑制剂,是全球首个获监管机构批准的EZH1/2抑制剂。(2)AZD0780薄膜衣片9月11日,CDE官网公示:阿斯利康(AZN.US)的AZD0780薄膜衣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在标准治疗基础上LDL-C未达标的患者中进行血脂异常的治疗。公开资料显示,AZD0780是一种口服PCSK9小分子抑制剂。(3)BAY 2862789片9月11日,CDE官网公示:拜耳(Bayer)的BAY 2862789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公开资料显示,BAY 2862789为小分子DGKα抑制剂,有望发挥抑制癌细胞增殖、同时激活T细胞功能的双重抗癌作用。本周共2款新药获批上市,即泊那替尼片、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9月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大冢制药的泊那替尼片(Ponatinib)获批上市,适应症包括对既往用药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复发或难治性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T315I阳性CML或Ph+ALL。公开资料显示,泊那替尼片(ponatinib)作为第三代Bcr-Abl激酶抑制剂,其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特异性抑制作用,特别是对T315I突变型Bcr-Abl激酶的高效抑制。9月14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康悦达的注射用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外用药控制不佳或不适合外用药治疗的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公开资料显示,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是以IL-4Rα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药物,通过阻断IL-4和IL-13与IL-4Rα受体的结合,抑制IL-4和IL-13引起的下游炎症因子的释放、蛋白表达及炎症细胞活性,治疗炎症反应过度诱发的特应性皮炎。
    摩熵咨询
    24页
    2024-09-15
  • 海尔生物(688139):2024年中报点评:低温存储业务短期承压,非存储新产业表现亮眼

    海尔生物(688139):2024年中报点评:低温存储业务短期承压,非存储新产业表现亮眼

  • 金域医学(603882):2024年中报点评:核心业务运营稳健,回购股份拟注销

    金域医学(603882):2024年中报点评:核心业务运营稳健,回购股份拟注销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