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化工行业周报:三氯蔗糖价格继续上涨,两省公布“两高”目录

    化工行业周报:三氯蔗糖价格继续上涨,两省公布“两高”目录

    化学制品
      化工周观点:   建议重点关注进入旺季的子行业粘胶短纤和涤纶长丝。金九银十旺季来临,建议重点关注低库存的化纤行业,包括粘胶短纤和涤纶长丝。进入9月以来,化纤行业逐渐进入旺季,市场整体需求较前期有所恢复,纺织市场秋冬面料订单下达速度略有加快,织机开机率仍有小幅提升。库存方面,涤纶长丝库存已由7月中旬高点的312.30万吨回落至本周的152.05万吨,粘胶短纤库存也从年初的12万吨左右一路回落至现在的8万吨左右。   受益《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建议关注近期回调较多的制冷剂板块。根据此次政策,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空调,补贴产品售价的15%,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销售价格5%的补贴。2024年以来随着配额制的实施,制冷剂价格经历大幅上涨,近期进入淡季以来价格有所回调,我们认为随着需求端刺激政策出台,后续供需平衡表有望继续改善,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   三氯蔗糖厂商密集发布涨价函,行业格局和产品盈利有望改善。三季度末、四季度是三氯蔗糖签订来年长单的时间窗口,随着主流企业陆续提高产品报价,在海外需求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三氯蔗糖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建议重点关注龙头企业金禾实业。   重点推荐下半年有较大基本面拐点趋势的优质成长股。虽然市场风格对成长股不是很友好,但我们认为估值低有安全边际,同时边际上有较大基本面拐点的成长股依然值得重点推荐。包括PPO和生物质陆续开车投产的圣泉集团,下半年进入新一轮冬小麦全程方案推广的国光股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环保和生产安全等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4-09-09
  • 医疗器械板块2024H1总结:低耗板块表现亮眼,看好下半年院内诊疗边际改善+设备更新陆续落地

    医疗器械板块2024H1总结:低耗板块表现亮眼,看好下半年院内诊疗边际改善+设备更新陆续落地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院内诊疗在高基数+政策扰动下短期承压,低值耗材拐点趋势显著。2024上半年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收入1305.39亿元,同比下降2.26%,扣非净利润206.40亿元,同比下降9.30%,不同子板块分化明显:2024H1收入增速从高到底排序为低值耗材(+10.77%)、高值耗材(+4.52%)、医疗设备(-0.97%)、体外诊断(-12.95%),扣非净利润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低值耗材(+33.30%)、高值耗材(+8.97%)、医疗设备(-7.41%)、体外诊断(-32.97%)。低值耗材在经历1年左右下游去库存后,恢复到快速增长趋势,且逐季加速趋势显著;高值耗材板块分化显著,电生理等高景气赛道持续高增长趋势,但骨科等集采赛道仍在消化集采降价风险;医疗设备大部分公司受招投标放缓影响,短期承压,部分品种如内镜依然保持稳健增长;体外诊断在23H1疫后诊疗高基数、叠加DRGs、集采政策影响下,收入利润均呈现下降趋势。   24Q2增速较Q1有所改善,医用耗材(高值+低值)改善趋势较好。2024年二季度,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收入同比增长0.97%,环比增长7.15%,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05%,环比增长15.79%,考虑到Q1有春节扰动,大部分公司Q2较Q1环比呈现增长趋势,部分诊断企业Q1有流感季呼吸道检测增量贡献,导致Q2环比表现一般。子板块来看,收入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低值耗材(+16.05%)、高值耗材(+8.56%)、医疗设备(-1.36%)、体外诊断(-6.1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为低值耗材(+19.57%)、高值耗材(+15.77%)、医疗设备(-6.85%)、体外诊断(-21.72%)。   体外诊断:DRGs+集采扩面带来不确定,关注出海和差异化高景气细分。2024H1子板块收入下降12.95%(+51.33pp,相较2023H1营收同比变化,下同),扣非利润同比下降32.97%(+53.70pp),主要还是新冠基数以及疫后消化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出清;2024Q2板块收入同比下降6.12%(+48.78pp),环比增长1.38%,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1.72%(+58.69pp),环比下降6.42%,同比下降趋势较Q1有显著收窄,多数企业在24Q2陆续进入常态化增长状态。除开新冠负面影响,DGR/DIP在检验领域,临床拆套餐、成本思维等可能对存量检验样本量带来负面影响,同时2022年底江西牵头的生化肝功集采在24H1实现全面执行,考虑到生化诊断国产化率较高,我们预计各生化企业面临较大的降价压力;展望下半年和2025年,生化肾功和发光传染病、激素等项目逐步在一些省份开始执行,国产企业面临持续降价和进口替代的挑战与机遇。结合当前政策环境、竞争格局等,我们看好2条投资方向:1)出海,疫后国产品牌在海外市场迎来发展良机,尤其在大样本量客户群体突破持续加速,未来产品出海有望成为IVD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议重点关注迈瑞医疗(+11%,24H1收入同比增速,下同)、新产业(+19%)等出海布局早、落地见效快的头部企业。2)差异化高景气细分,目前体外诊断集采聚焦在用量大、竞争充分的生化、发光等主流领域,IVD行业中仍然有一些国产化率低、临床渗透率待提升的高景气细分,如病理诊断;同时在已成熟技术平台上,一些伴随技术突破、药物进展、临床价值持续被认可创新项目,如自身免疫、阿尔茨海默、IgA肾病等有望带动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建议重点关注九强生物(+1%)、亚辉龙(-11%)、诺唯赞(+14%)等深度布局差异化创新方向的领先企业。   医疗设备:招投标放缓影响短期业绩,看好下半年设备更新逐步落地。2024H1子板块收入下降0.97%(-21.44pp),扣非利润同比下降7.41%(-31.22pp),其中2024Q2设备板块收入下降1.36%(-21.13pp),扣非净利润下降6.85%(-31.07pp),板块增速下滑主要与医疗反腐导致上半年招投标放缓。根据众成医械数据库,自2024年6月开始,部分品类已经表现出明显环比向上的趋势。我们认为医疗反腐带来的招投标放缓并未影响终端的设备采购需求,伴随设备更新政策陆续在各省份落地,前期挤压的需求有望在未来中期逐步释放,建议重点关注迈瑞医疗(+11%)、联影医疗(+1%)、开立医疗(-3%)、澳华内镜(+22%)等头部企业。   高值耗材:把握集采落地底部机会,持续看好创新品种。2024上半年子板块收入增长4.52%(+8.93pp),扣非利润同比增长8.97%(+21.08pp);2024Q2板块收入增长8.56%(+20.04pp),扣非利润增长15.77%(+34.66pp),在23H1疫后诊疗高基数下依然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应采尽采”趋势下,目前大部分高值耗材已陆续纳入国家或地方集采范围,降价压力持续释放,相关品种国产中标份额提升显著,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一方面建议重点关注集采即将出清的骨科龙头,如三友医疗(-25%)、春立医疗(-30%)等,同时看好电生理领域持续进口替代,包括微电生理(+40%)、惠泰医疗(+27%)等。   低值耗材:拐点已现,看好海外OEM/ODM模式持续放量。2024上半年低值耗材子板块收入增长10.77%(+19.93pp),扣非净利润增长33.30%(+66.70pp),其中24Q2板块收入增长16.05%(+23.63pp),扣非净利润增长19.57%(+44.12%),业绩增长显著,一方面是部分以OEM/ODM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企业在经历1年左右下游客户去库存的负面影响后,于2024Q1陆续恢复增长趋势;另一方面部分防护产品为主(如防护手套)的企业,在经历疫后产能过剩和价格持续触底后,进入量价齐升状态,驱动业绩的持续向好。上半年国内终端诊疗在高基数叠加反腐等政策影响,恢复进度可能略慢于海外,我们预计下半年国内政策趋缓以及基数变低下,低耗板块有望进一步加速。考虑到防护手套集中度持续提升,价格有望持续保持上升趋势,我们看好英科医疗(+37%)、中红医疗(+15%)等头部企业;同时国内OEM/ODM为主的企业不断进入外资龙头供应链体系,有望带来中期持续高成长,建议重点关注美好医疗(-6%)、维力医疗(+4%)等。   投资建议: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短期在诊疗高基数和政策扰动下整体行业略有承压,但我们依然看好创新驱动下的进口替代以及全球化发展,下半年伴随诊疗基数下降,反腐、招投标等负面边际改善,院内诊疗有望趋势向好,同时上半年表现较好的低耗板块在下半年有望延续快速增长趋势,板块估值有望逐渐修复。我们一方面持续看好在政策扶持以及技术驱动下,竞争力不断提升,加速进口替代,有望持续快速放量的国产创新品牌,包括迈瑞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惠泰医疗等;另一方面我们建议结合政策进展、行业供需格局、公司经营节奏等,积极布局差异化细分龙头或者有边际向好变化的优质标的,包括九强生物、三友医疗、美好医疗、诺唯赞、亚辉龙等。   风险提示: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数据进行一定筛选和划分,存在与行业实际情况偏差风险等。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09-09
  • 2024年中报点评:24H1业绩符合预期,IVD业务持续高增

    2024年中报点评:24H1业绩符合预期,IVD业务持续高增

    个股研报
      迈瑞医疗(30076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3亿元(+11.1%),实现归母净利润75.6亿元(+1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3.8亿元(+16.4%)其中24Q2营业收入111.6亿元(+10.4%),归母净利润44亿元(+13.7%)扣非归母净利润43.4亿元(+13.9%)。   24H1业绩符合预期,IVD业务持续高增。分季度看,2024Q1/Q2单季度收入93.7/111.58亿元(+12.1%/+10.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6/44亿元(+22.9%/+13.7%)。从盈利能力看,24H1毛利率66.3%(+0.65pp)。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3%(-1.04pp)、4%(-0.3pp)、8.6%(-1.37pp)、-1.4%(+1.66pp),公司净利率36.9%(+2.03pp)。   体外诊断业务条线增速明显,多因素拉动业绩快速增长。分业务线看:1)生命信息与支持24H1收入80.1亿元(-7.6%),其中微创外科增长超过了90%,硬镜系统实现了翻倍增长高值耗材业务如超声刀开始逐步放量。国内由于医疗行业整顿和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导致了今年上半年招标采购活动持续推迟,预计积压的采购需求总量未来将得到释放。海外市场的采购需求已经基本复苏,产品加速渗透高端客户群,数智化解决方案的优势不断扩大,拉动国际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上半年实现了双位数增长。2)体外诊断业务24H1收入76.5亿元(+28.2%),其中化学发光增长超过30%。试剂等耗材类业务在门诊、手术等诊疗需求的持续增长下同样增长迅猛且确定性高。国内体外诊断业务上半年增长超过25%。其中国内血球业务上半年增长超过30%。海外方面,中大样本量客户的渗透速度仍在持续加快,上半年成功突破了超过60家海外第三方连锁实验室,并完成了首条MT8000流水线的装机,推动国际体外诊断业务上半年增长超过30%。3)医学影像24H1收入为42.7亿元(+15.5%),其中超声高端及以上型号增长超过40%。在国内市场,因行业整顿和医疗设备更新项目的影响,上半年招标采购的活跃度依然不容乐观,各主要进口品牌上半年在国内均出现下滑。在国际市场,虽然中低端超声采购需求的景气度持续受到整体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冲击,但公司加大海外高端市场的覆盖投入力度,加速高端客户突破的进程。   持续高研发投入,产品升级不断。24H1研发费用17.8亿元,公司持续加大产品创新研发,尤其在高端领域不断突破。其中公司加速拓展“瑞智联”生态系统在院内的应用场景。基于公司在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输注泵等多产品的布局和优势,目前已经推出包括全院、重症、围术期、急诊、心脏科、普护在内的多场景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床旁所有设备数据,构建设备全息数据库,与医院已有的临床数据库互补并有机结合,助力大数据科研。营销、用服、研发的海外本地化平台,拓展全球本地化网络布局和全球仓网布局,2024年底之前预计将有包括墨西哥在内的10个以上海外本地化生产基地启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5、166.5、199.5亿元,对应EPS为11.34、13.73、16.45元,对应PE为22、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政策控费风险,海外经营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9-09
  •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14%,体外诊断业务表现亮眼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14%,体外诊断业务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迈瑞医疗(300760)   核心观点   营收增长受行业政策扰动,归母净利增速受同期汇兑损益影响。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3亿元(+11.1%),归母净利润75.6亿元(+17.4%),剔除汇兑损益影响后增速为22.1%。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6亿元(+10.4%),归母净利润44亿元(+13.7%),剔除汇兑损益影响后增速为24%。受国内医疗行业整顿及设备更新政策影响,今年医疗设备招采活动因普遍处于观望状态而有所延迟。   体外诊断业务拉动增长,超声业务突破高端。2024年上半年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实现营收80.09亿元(-7.59%),截至2024年6月末,国内医疗新基建待释放的市场空间提升至240亿,推迟的采购项目未来仍将全部释放;微创外科上半年增长超过90%,硬镜系统实现翻倍增长,高值耗材业务如超声刀开始逐步放量。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收76.58亿元(+28.16%),其中化学发光业务增长超过30%;国内体外诊断业务上半年增长超过25%,其中国内血球业务上半年增长超过30%,MT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在上市一周年全国装机已突破100条,且超过90%为三级医院;海外中大样本量客户的渗透速度仍在持续加快,推动国际体外诊断业务上半年增长超过30%。医学影像业务实现营收42.74亿元(+15.49%),其中超声高端及以上型号增长超过40%,进一步巩固超声业务国内市场第一的行业地位;公司加速海外高端客户突破的进程,进一步巩固超声业务全球第三的行业地位。   毛净利率进一步提升,销售和研发费用率有所下降。2024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66.25%(+0.66pp),销售净利率36.90%(+2.03pp),耗材类和高端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持续增强盈利能力。销售费用率14.30%(-1.05pp),管理费用率4.01%(-0.30pp),研发费用率8.65%(-1.37pp),规模效应推动费用率稳中有降;财务费用率-1.43%(+1.67pp),主要由于汇兑损益变化。   投资建议:公司在国内受益于医疗新基建和产品迭代升级,并在海外加快高端客户拓展。微创外科、心血管等种子业务高速放量,“三瑞”数智化方案引领转型升级。考虑行业政策影响,小幅下调收入和盈利预测,预计2024-26年收入为406.69/488.01/568.62亿(原为415.61/504.80/597.43亿),同比增速为16.4%/20.0%/16.5%;归母净利润为138.02/165.70/196.35亿(原为139.79/168.85/203.01亿),同比增速19.2%/20.1%/18.5%,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3/17.7/14.9x。公司作为国产医疗器械龙头,研发和销售实力强劲,国际化布局成果显著,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医疗设备招采进度不及预期。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4-09-09
  • 商业板块利润率水平较稳定,子公司业绩有所分化

    商业板块利润率水平较稳定,子公司业绩有所分化

    个股研报
      国药股份(600511)   投资要点:   公司事件:国药股份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24H1实现收入247.6亿元(同比+2.55%),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1.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5.46%);单Q2季度实现收入126.3亿元(同比-2.16%),实现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5.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1.22%)。   商业板块利润率水平较为稳定,子公司业绩有所分化。24H1商业分部对外交易收入244.8亿元(同比+4.4%),净利率10.3亿元(同比+2.8%),净利润率为4.2%,基本维持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国药股份母公司实现收入106.7亿元(同比+4.2%),净利润7.5亿元(同比-7.5%);国控北京实现收入70.2亿元(同比+6.9%),净利润1.4亿元(同比+4.9%);北京华鸿实现收入31.6亿元(同比+11.5%),净利润2835.7万元(同比-29.4%);天星普信实现收入28.4亿元(同比+0.6%),净利润4705.5万元(同比-17.6%);北京康辰实现收入17.2亿元(同比-0.2%),净利润5726.7万元(同比-1.0%);国药健坤实现收入1.9亿元(同比-17.5%),净利润659.5万元(同比+3030.1%);前景口腔实现收入6923.6万元(同比+11.0%),净利润3153.7万元(同比+16.5%);北京医疗科技实现收入1602.2万元(同比-29.3%),净利润21.4万元(同比+167.0%);兰州盛原实现收入1.1亿元(同比+12.3%),净利润409.3万元(同比+16.7%);国药新特药房实现收入2139.3万元(同比+41.9%),净利润-207.5万元(同比亏损有所扩大),业绩存在分化。   工业及物流业务业绩同比下滑,参股公司宜昌人福稳健增长。24H1药品生产及物流服务等业务共实现收入2.8亿元(同比-60.1%),净利润2919万元(同比-48.5%)。参股公司宜昌人福实现收入45亿元(同比+11.8%),净利润14.2亿元(同比+17.6%),实现稳健增长。   毛利率有所下滑,费用管控良好。24H1公司毛利率为7.1%,相比去年同期水平-0.6pct。公司持续推进精益化管理,实施各项降本增效措施,确保良好的管控效率,24H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0.8%/-0.2%,相比去年同期水平分别-0.40/-0.03/-0.12pct。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26.3亿元、29.2亿元,增速分别为10.9%、10.7%、11.0%,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9X、8X、7X。国药股份为麻精特药分销及北京地区医药商业龙头,麻精药配送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同时有望受益于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份额提升,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4-09-09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2024年1-7月医保统筹基金主要指标发布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2024年1-7月医保统筹基金主要指标发布

    化学制药
      上周(0831-0906)上证综指下降2.7%,SW医药生物下降2.05%,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4。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前三的分别是医药商业(+1.8%)、化学制剂(+0.6%)、化学原料药(-0.4%)。个股涨幅前三为漱玉平民(+43.64%)、老百姓(+32.74%)、人民同泰(+20.86%);个股跌幅前三为乐心医疗(-24.75%)、中恒集团(-13.78%)、海辰药业(-13.18%)。   2024年1-7月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生育保险主要指标发布。2024年1-7月,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收入15754.93亿元,支出13828.92亿元;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收入9914.33亿元,支出7537.45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入5840.60亿元,支出6291.47亿元。   医药2024年中期策略:关注创新、国企改革、器械出海。我们认为医药当前处于历史低位,医药是需求向好、供给稳定的新质生产力。当前推荐三条主线:1)创新:伴随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加入ICH同步国际标准,2018年港股18A开放未商业化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加上各地对创新药产业链的系列政策支持,中国创新产业逐渐升级;2)器械出海:依托于中国器械工程师红利、珠三角电子产业链优势、强大的本土市场等优势等,设备、IVD等出海初见成效,并将有望持续较快增长;3)国企改革:2023年新一轮国企改革开启,改革进入深水区,过去5年医药国企毛利率水平持续改善,大多数公司坚持高分红政策,医药国企有望迎来投资机会。   海通医药2024年9月组合表现。新产业、通策医疗、微芯生物、迈瑞医疗、天坛生物、特宝生物、鱼跃医疗(排名不分先后)。8月组合至今平均下跌3.7%,同期全指医药下跌1.6%,组合跑输医药指数-2.1pct,其中月度组合涨跌幅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新产业(0.6%)、天坛生物(-0.1%)、迈瑞医疗(-3.5%)。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加剧风险,政策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估值波动风险、市场波动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4-09-09
  • 医药生物2024年中报综述:院内回归,坚守“药品+器械”

    医药生物2024年中报综述:院内回归,坚守“药品+器械”

  • 康方生物(09926):AK112-303数据超预期,铸造新一代I O基石药物

    康方生物(09926):AK112-303数据超预期,铸造新一代I O基石药物

  • 医药产业链数据库之:创新药投融资,2024年8月全球创新药投融资暂时下滑,但2024年以来整体仍呈改善趋势

    医药产业链数据库之:创新药投融资,2024年8月全球创新药投融资暂时下滑,但2024年以来整体仍呈改善趋势

  • 联影医疗(688271):2024半年报点评报告:海外拓展持续,收入增长可期

    联影医疗(688271):2024半年报点评报告:海外拓展持续,收入增长可期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