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01)

  • 2022年中国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短报告

    2022年中国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短报告

    医疗服务
      PROTAC概念由CraigCrews等人于2001年提出在2015年后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经过多年发展与沉淀,逐渐受到科研院所、药企和投资机构等高度关注,此技术在抗肿瘤等疾病上显示了特有优势,是医药行业新药研发最前沿的技术之一   2021年,全球开发新技术和新疗法的医药公司公布融资(含IPO)超820家,超50.0%公司正在针对癌症开展药物研发,涉及的疗法类型非常多样。其中,涉及传统小分子、细胞疗法、传统单抗领域的家数分别为114、83及45家,这些是最热门的研发类型   此外,蛋白降解剂(含PROTAC、分子胶LYTAC等技术)作为前沿技术之一,其领域的融资家数有20家,占整体的4.6%。全球累计公布的新技术/新疗法相关融资事件共924起,国外占62.6%,中国占37.4%。按疗法类型来看,明确了相关公司的技术和疗法方向的融资数量有835起,其中,涉及蛋白降解剂有30起,占整体的3.6%   2021年,蛋白降解领域融资总额约达60亿美元蛋白降解整体尚处于研发早期阶段。其中PROTAC领域也还在探索阶段,仍以验证较多的靶点为主   PROTAC作为前沿技术之一,具有独特优势   PROTAC的作用范围更广、活性更高,在克服耐药性方面具有优势:此外,PROTAC在部分点上的选择性远远优于小分子,合理设计也有利于降低药物毒性   PROTAC发展趋势:攻克药物耐药性   PROTAC技术能够靴向降解目标蛋白,具有解决耐药性的潜力,PROTAC药物研发技术的进步和不断探索出来的点为药物优化带来了更多可能   PROTAC发展趋势:扩展适应症范围   PROTAC等蛋白降解剂可作用于任何选定轮点蛋白,治疗领域极具扩张潜力。炎症蛋白积累毒性造成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复制过程依赖宿主细胞泛素-蛋白酶途径的相关病毒感染等均具开发空间   PROTAC发展趋势:PROTAC微型化   在PROTAC单体小分子结构既可以降解目标蛋白,又具备分子胶的小分子量的特性突破了原本三联体结构在结构稳定性、有效性、细胞膜穿透性等的痛点,为未来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头豹研究院
    22页
    2022-05-19
  • 表观利润受股权激励影响,创新药商业化持续推进

    表观利润受股权激励影响,创新药商业化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2022年Q1实现营收5.85亿元,同比下降5.47%;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下降43.36%,主要系股权激励计划影响,剔除该影响因素后归母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下降1.93%。   点评:   主要品种销量增长迅速,收入端业绩整体平稳   2022年Q1公司营收业绩整体平稳,各主要品种销量持续增长。其中埃克替尼(商品名:凯美纳)术后辅助适应症同时纳入医保,Q1销量亦同比增长19.56%;恩沙替尼(商品名:贝美纳)2021年12月二线治疗ALK阳性NSCLC适应症纳入医保后实现迅速放量,2022Q1销量同比大幅增长1103.87%。   股权激励致使归母净利润承压,剔除影响后经营状况良好   2021年开始公司实施五年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该计划对公司2022年Q1净利润产生0.61亿元影响,致使Q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3.36%,剔除影响因素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微幅下调1.93%,整体保持稳定。   商业化品种不断拓展,创新管线研发迅速推进   主要商业化品种ALK抑制剂恩沙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适应症于2022年3月获NMPA批准上市,同适应症FDA上市申请准备正在进行,术后辅助适应症IND申请亦于4月获批。贝伐珠单抗于3月新增获批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宫颈癌等多项适应症,目标患者群体大幅扩展。在研管线方面,多靶点激酶抑制剂CM082(伏罗尼布)二线肾细胞癌上市申请已于1月获得受理,PD-L1抑制剂BPI-371153、SHP2抑制剂BPI-442096两项实体瘤临床IND申请均于1月获批,进一步拓宽公司肿瘤免疫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84、38.64、54.1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9亿、6.84、9.23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波动风险,研发失败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5-19
  • 胶原蛋白行业深度报告:重组胶原蛋白市场方兴未艾,从龙头巨子生物拆析赛道竞争要素

    胶原蛋白行业深度报告:重组胶原蛋白市场方兴未艾,从龙头巨子生物拆析赛道竞争要素

  • 和铂医药-B(02142):“和”璧隋珠,“铂”采众长,推动变革性全新疗法

    和铂医药-B(02142):“和”璧隋珠,“铂”采众长,推动变革性全新疗法

  • 东亚前海化工:百废俱兴、景气拉长——磷化工行业2021年报业绩综述与后市展望

    东亚前海化工:百废俱兴、景气拉长——磷化工行业2021年报业绩综述与后市展望

    化学制品
      2021年磷化工板块大幅上涨,个股表现优异。板块行情,2021年基础化工板块(申万I级)年涨幅为48%。从细分领域来看,2021年在中信化工33个子板块中,磷肥及磷化工板块年涨幅排名第三,为158%。个股行情,2021年末申万磷化工指数较年初上涨102.5%,在17家我们重点跟踪的磷化工企业中,有8家企业年涨幅超过磷化工指数,分别为湖北宜化、兴发集团、云天化、中毅达、和邦生物、川发龙蟒、川恒股份和天原股份,年涨幅分别为565.9%、247.0%、223.2%、185.9%、140.1%、128.3%、123.8%、115.4%,其中湖北宜化年涨幅最高。   2021年磷化工企业业绩突出,行业景气上行。营业收入方面,2021年磷化工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实现总营业收入3651.75亿元,同比增长36.55%。归母净利润方面,2021年磷化工板块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实现总归母净利润240.91亿元,同比增长427.04%。17家重点跟踪的磷化工企业中有16家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磷化工板块毛利率及净利率保持增长,整体盈利能力提升。其中,毛利率为15.14%,同比增长4.27pct;净利率为6.6%,同比增长4.89pct。   农化行业景气上行,产品价格中枢上移。2020年至今,全球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业产品价格呈上涨趋势。从2020年年初至2022年5月12日,玉米、小麦和大豆CBOT期货结算价分别上涨68.8%、110.4%、102.2%。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农化行业景气上行。受益于磷肥、农业等需求旺盛,磷化工行业上下游产品价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行业景气周期上行。以磷肥产业链为例,截至2022年5月12日,我国磷矿石、黄磷、磷酸、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价格分别较2021年初上涨116.84%、140.17%、126.23%、103.57%、60.94%。   布局磷酸铁锂业务,打开业绩增长新空间。一方面,多家磷化工企业积极布局磷酸铁锂或磷酸铁生产线,融入新能源产业链。在我们重点跟踪的17家磷化工企业中,已经有11家企业涉足开发磷酸铁、磷酸铁锂等新能源材料产品。其中,湖北宜化与宁德时代合作,布局30万吨/年磷酸铁及相关配套设施。兴发集团建设30万吨/年电池关键材料生产装置、50万吨/磷酸铁、50万吨/年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云天化投资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电池新材料前驱体及配套项目。另一方面,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大幅增长,磷酸铁锂行业迎来量价齐升。2021年全年磷酸铁锂装车量同比增长227.4%。2022年4月磷酸铁锂装车量为8888兆瓦时/月,同比增长177.2%。截至2022年5月13日,我国磷酸铁锂的市场均价较2021年初上涨310.5%。   目前磷肥等传统磷化工业务正持续景气,随着新能源项目的逐步投放,磷化工企业将获得新的业务增量。新能源行业广阔的市场空间,将提升传统磷化工企业的成长性,减弱周期波动,磷化工行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投资建议   行业景气上行,建议关注磷化工行业中拥有一体化布局、业绩增长迅速,且在新能源领域布局较为领先的企业,如:湖北宜化、兴发集团、云天化等。   风险提示   国内疫情反复、安全环保政策升级、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等。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1页
    2022-05-19
  • 稳健医疗(300888)重大事项点评:收购湖南平安医械,切入注射穿刺新赛道

    稳健医疗(300888)重大事项点评:收购湖南平安医械,切入注射穿刺新赛道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战略收购湖南平安医械,打造医用耗材一站式解决方案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战略收购湖南平安医械,打造医用耗材一站式解决方案

  • 收购注射穿刺类标的,完善低值医用耗材产品布局

    收购注射穿刺类标的,完善低值医用耗材产品布局

  • 收购注射穿刺行业龙头,医疗并购再下一城

    收购注射穿刺行业龙头,医疗并购再下一城

  • 基础化工行业:2022年下半年投资策略:行业高景气有望持续,竞争格局将进入新阶段

    基础化工行业:2022年下半年投资策略:行业高景气有望持续,竞争格局将进入新阶段

    化学制品
      我国化工行业高景气下半年有望持续。进入2022年,俄乌冲突以及国内疫情反复之下,化工产品的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均受到不利影响,但在高成本和供给刚性的支撑下,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目前仍处在较高的水平。综合对价格、需求、供给及库存因素的讨论,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外疫情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控制,行业需求和库存的短期压力均有望得到缓解,叠加行业供给持续刚性,我认为目前国内化工行业的景气度在下半年有望持续。   展望2022年下半年,我们认为国内化工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但在短期内,当前化工产品价格高位、终端需求虽整体复苏但短期有所疲软的情况下,上游资源品及农化产品受益通胀价格高位,但偏中游的化工品价格向下游传导面临挑战。对于偏中游的化工品,目前周期性投资难度加大,我们认为其行业竞争格局更为值得关注,部分产品的行业竞争格局将进入新阶段。   因此,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三大投资方向:   (1)受益于通胀的上游资源品和农化产品。今年以来,受疫情及通胀影响,全球范围内的上游资源品价格与粮食价格上行,带动农化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我们认为,下半年上游资源品及农化产品的价格有望维持在目前的高位区间。因此,我们建议关注上述受益于通胀的油气煤等上游资源品和农化产品的投资机会,包括具备油气资源的公司、化肥公司(氮磷钾单质肥及复合肥)、农药公司。   (2)关注资本开支扩张和研发驱动成长的龙头企业。经历供给侧改革之后,国内化工行业的集中度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未来,受到环保、安全、能耗等政策限制,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向龙头集聚,投资方向主要是聚焦原有产品产能扩张、围绕产业链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或通过研发驱动向更多高壁垒的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领域拓展,一批优质的国内龙头公司市场份额有望继续增加。   (3)高端应用激活市场,高端材料的国产替代持续推进。5G、新型显示、生物医疗、自动控制等终端应用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催生了各类配套材料的发展机遇。我国在本土企业的不断发展与追赶中,将持续推进高端材料的国产替代。   投资策略:我们认为国内化工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但在短期内,上游资源品及农化产品受益通胀价格高位,但偏中游的化工品价格向下游传导面临挑战。对于偏中游的化工品,目前周期性投资难度加大,我们认为其行业竞争格局更为值得关注,部分产品的行业竞争格局将进入新阶段。我们建议重点关注:①受益于通胀的上游资源品和农化产品,推荐新洋丰(磷肥)、扬农化工(农药);②资本开支扩张和研发驱动成长的龙头企业,推荐华鲁恒升(资本开支驱动)、新和成(资本开支+研发驱动);③受益于国产替代持续推进的部分高端化工新材料,推荐万润股份(显示材料)、国瓷材料(陶瓷材料)。   风险提示:化工品需求大幅下滑;成本端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新增产能投放超预期。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2-05-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