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周报:器械出海突破内卷

医药行业周报:器械出海突破内卷

券商报告

医药行业周报:器械出海突破内卷

  1.2024年上半年器械出口恢复正增长,分享全球市场增长   根据医保商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额为229.76亿元,同比增长3.12%,除医用敷料外,其他细分子领域包括一次性耗材、医院诊断与治疗、保健康复用品、口腔设备与材料均实现了正增长。因为海外防疫需求变化,中国医疗器械2023年出口额为455.25亿美元,同比下降22.80%,实际剔除防疫医疗器械产品出口同比仅降3.08%。自2023年8月起,器械出口增长已逐步恢复。经历疫情防控阶段,中国医疗器械的品质已获得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等国家的认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通过FDA认证产品增加,并且高值耗材、中高端装备比例提升。因为医疗反腐等因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增长放缓,根据中国医疗装备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内县级医院医疗设备采购规模同比下降50.57%,虽然体外诊断设备和医学影响设备的国产化比例提升,但总量下降带来的竞争压力加大。从高值耗材的定价趋势来看,国内带量采购和限价措施影响加深,单一依靠国内市场可能面临竞争内卷等诸多问题,出海已成重要突破口。目前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已陆续发布中报,海外市场增长对业绩增长的贡献比例提升,海外布局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   2.新冠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叠加传播,呼吸道检测市场继续增长   根据疾控中心检测数据,近期南方和北方省份处于流感低传播阶段,全国未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但新冠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仍在传播,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7月全省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为18384,对比6月份增加了1万余病例,全国新冠阳性率也上升至18.7%(7月22日-7月28日)。自疫情管控放开以来,流感、新冠、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就处于交替传播的状态,因此呼吸道感染检测需求季度波动减弱,而且随着先检测后治疗的意识提高,检测渗透率逐季提升。7月3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大医保基金对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支持力度,规范村卫生室医保服务协议管理,推动更多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感冒发热和呼吸道感染为基层常发病,加强规范化管理,离不开诊断作为临床处方的依据,抗原抗体快检自然适合基层村卫生室的诊断需求,未来医保覆盖面增加,将带动呼吸道快检向基层渗透。2024年将是国内企业进军全球呼吸道联检市场的重要开端,其产品平均定价有望高于国内,市场值得期待。考虑海外市场的提前备货需求,订单预计在感染高峰之前。   3.VE供给收紧趋势确定,提价仍在中程   8月21日,BASF就路德维希港工厂生产恢复问题发布公告,表示维生素E产品预计最早于2025年1月恢复生产,停产时间和我们预期的基本一致,前期BASF也发布了剩余库存的分配方案,仅少数企业获得,市场供给影响有限,因此BASF事故只是加速了VE提价节奏和价格的空间上限。近期,VE国内市场报价已从7月底的93-96元/kg,提升至160-180元/kg,VE欧洲市场成交价格也同步上调。推动本轮VE等原料药品种涨价的驱动因素主要是供给端龙头企业经营策略转变,目前VE的竞争格局稳定,未来市场策略仍将以利润为导向,我们预计VE报价仍将继续上调,未来国内市场报价预计超过240元/kg,目前VE提价仍在中间阶段。业绩兑现方面,我们预计从2024年Q2或者Q3起,部分品种提价带动的盈利好转有望逐步可见。浙江医药和新和成已发布2024年中报,Q2净利相对于Q1均有显著增长   根据VE出口均价,2024年Q2均价高于Q1。7月VE出口均价9.72美元/kg,高于5~6月均价,2024年Q3浙江医药和新和成的业绩弹性有望进一步加大。   4.血液制品整合加速,集中趋势加强   血液制品属于资源型品种,其原料药主要来自献浆,生产企业和单采浆站的设立都有严格的审批流程。目前国内血制品行业现仅存28家企业,2023年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泰邦生物、派林生物五家位列千吨采浆梯队。2024年7月17日,华润博雅生物与GC Corp签订协议,收购绿十字股权,目前绿十字中国拥有4个浆站,2023年采浆量104吨。行业集中度提升是未来十年血液制品的重要趋势。在新增品种,新增浆站,新增市场方面,第一梯队企业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而且头部企业控股权也在发生变化,新股东赋能给与整合资源和资金的有利支持。从资源整合落地节奏来看,派林生物在进入陕煤体系后,对外合作引入新疆德源的采浆加速,自身建设产能也即将投产。   5.国产GLP-1新药出海值得期待   根据诺和诺德2024年中报数据,GLP-1中国地区的销售额为36.84亿丹麦克朗,约合38.6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中国超重肥胖人群,糖尿病人群总量达,治疗的积极性高,为国产GLP-1上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国产GLP-1出海更值得期待。目前已对外授权的企业包括恒瑞医药等,出海合作模式多样,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发布,国产GLP-1新药的海外授权有望增加。
报告标签:
  • 医疗器械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004

  • 发布机构: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8-26

  • 页数:

    3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1.2024年上半年器械出口恢复正增长,分享全球市场增长

  根据医保商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额为229.76亿元,同比增长3.12%,除医用敷料外,其他细分子领域包括一次性耗材、医院诊断与治疗、保健康复用品、口腔设备与材料均实现了正增长。因为海外防疫需求变化,中国医疗器械2023年出口额为455.25亿美元,同比下降22.80%,实际剔除防疫医疗器械产品出口同比仅降3.08%。自2023年8月起,器械出口增长已逐步恢复。经历疫情防控阶段,中国医疗器械的品质已获得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等国家的认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通过FDA认证产品增加,并且高值耗材、中高端装备比例提升。因为医疗反腐等因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增长放缓,根据中国医疗装备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内县级医院医疗设备采购规模同比下降50.57%,虽然体外诊断设备和医学影响设备的国产化比例提升,但总量下降带来的竞争压力加大。从高值耗材的定价趋势来看,国内带量采购和限价措施影响加深,单一依靠国内市场可能面临竞争内卷等诸多问题,出海已成重要突破口。目前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已陆续发布中报,海外市场增长对业绩增长的贡献比例提升,海外布局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

  2.新冠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叠加传播,呼吸道检测市场继续增长

  根据疾控中心检测数据,近期南方和北方省份处于流感低传播阶段,全国未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但新冠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仍在传播,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7月全省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为18384,对比6月份增加了1万余病例,全国新冠阳性率也上升至18.7%(7月22日-7月28日)。自疫情管控放开以来,流感、新冠、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就处于交替传播的状态,因此呼吸道感染检测需求季度波动减弱,而且随着先检测后治疗的意识提高,检测渗透率逐季提升。7月3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大医保基金对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支持力度,规范村卫生室医保服务协议管理,推动更多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感冒发热和呼吸道感染为基层常发病,加强规范化管理,离不开诊断作为临床处方的依据,抗原抗体快检自然适合基层村卫生室的诊断需求,未来医保覆盖面增加,将带动呼吸道快检向基层渗透。2024年将是国内企业进军全球呼吸道联检市场的重要开端,其产品平均定价有望高于国内,市场值得期待。考虑海外市场的提前备货需求,订单预计在感染高峰之前。

  3.VE供给收紧趋势确定,提价仍在中程

  8月21日,BASF就路德维希港工厂生产恢复问题发布公告,表示维生素E产品预计最早于2025年1月恢复生产,停产时间和我们预期的基本一致,前期BASF也发布了剩余库存的分配方案,仅少数企业获得,市场供给影响有限,因此BASF事故只是加速了VE提价节奏和价格的空间上限。近期,VE国内市场报价已从7月底的93-96元/kg,提升至160-180元/kg,VE欧洲市场成交价格也同步上调。推动本轮VE等原料药品种涨价的驱动因素主要是供给端龙头企业经营策略转变,目前VE的竞争格局稳定,未来市场策略仍将以利润为导向,我们预计VE报价仍将继续上调,未来国内市场报价预计超过240元/kg,目前VE提价仍在中间阶段。业绩兑现方面,我们预计从2024年Q2或者Q3起,部分品种提价带动的盈利好转有望逐步可见。浙江医药和新和成已发布2024年中报,Q2净利相对于Q1均有显著增长

  根据VE出口均价,2024年Q2均价高于Q1。7月VE出口均价9.72美元/kg,高于5~6月均价,2024年Q3浙江医药和新和成的业绩弹性有望进一步加大。

  4.血液制品整合加速,集中趋势加强

  血液制品属于资源型品种,其原料药主要来自献浆,生产企业和单采浆站的设立都有严格的审批流程。目前国内血制品行业现仅存28家企业,2023年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泰邦生物、派林生物五家位列千吨采浆梯队。2024年7月17日,华润博雅生物与GC Corp签订协议,收购绿十字股权,目前绿十字中国拥有4个浆站,2023年采浆量104吨。行业集中度提升是未来十年血液制品的重要趋势。在新增品种,新增浆站,新增市场方面,第一梯队企业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而且头部企业控股权也在发生变化,新股东赋能给与整合资源和资金的有利支持。从资源整合落地节奏来看,派林生物在进入陕煤体系后,对外合作引入新疆德源的采浆加速,自身建设产能也即将投产。

  5.国产GLP-1新药出海值得期待

  根据诺和诺德2024年中报数据,GLP-1中国地区的销售额为36.84亿丹麦克朗,约合38.6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中国超重肥胖人群,糖尿病人群总量达,治疗的积极性高,为国产GLP-1上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国产GLP-1出海更值得期待。目前已对外授权的企业包括恒瑞医药等,出海合作模式多样,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发布,国产GLP-1新药的海外授权有望增加。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