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2021至2023全球新建的84座晶圆厂中大陆新厂预计数量第一,广信材料拟设子公司加速光刻胶布局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2021至2023全球新建的84座晶圆厂中大陆新厂预计数量第一,广信材料拟设子公司加速光刻胶布局

研报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2021至2023全球新建的84座晶圆厂中大陆新厂预计数量第一,广信材料拟设子公司加速光刻胶布局

  投资要点: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Wind新材料指数收报4384.44点,环比下跌2.71%。其中,涨幅前五的有道恩股份(18.08%)、飞凯材料(7.07%)、润阳科技(6.89%)、仙鹤股份(4.77%)、国瓷材料(4.15%);跌幅前五的有赛伍技术(-17.73%)、双星新材(-10.82%)、东材科技(-10.18%)、合盛硅业(-9.59%)、金博股份(-9.39%)。六个子行业中,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7049.89点,环比下跌1.1%;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939.01点,环比下跌0.95%;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8705.48点,环比下跌3.69%;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4195.54点,环比下跌8.6%;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3897.69点,环比下跌4.86%;Wind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1948.27点,环比下跌0.32%。   2021至2023全球新建84座晶圆厂,大陆新厂预计数量第一。SEMI在其最新的季度《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中表明,从2021到明年,预计美洲将开始建设18座新工厂/产线。而欧洲/中东地区也在《欧洲芯片法案》的推动下,对新半导体工厂的投资预计将达到该地区的历史最高水平。该地区在2021至2023年间,将有17座Fab厂开工建设。预计中国台湾地区将开始建设14个新工厂/产线,而日本和东南亚预计将在预测期内分别开始建设6个,韩国预计将开始建设3个。据SEMI此前报告,由于功率半导体和MEMS的产能扩张,从2021年到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商将8英寸晶圆厂产能增加20%,超过700万片/月。其中,中国大陆将在200毫米产能扩张方面领先世界,到2025年将增长66%。到2022年,中国大陆预计将占据全球200毫米晶圆厂产能的21%。12英寸晶圆厂展望方面,SEMI表示,2022年至2025年,预计全球半导体制造商将以近10%的复合平均增长率(CAGR)扩大产能,届时预计达到920万片/月的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大陆12英寸晶圆厂产能中的全球份额预计从2021年的19%提高到2025年的23%,达到230万/月。这一增长受到政府对国内芯片行业投资增加等因素的推动。随着增长,中国大陆在12英寸晶圆厂产能方面正接近全球领先的韩国,并有望在明年超越中国台湾,目前位居第二。(资料来源:半导体前沿、SEMI中国等)   广信材料拟设子公司,加速光刻胶布局。12月14日,广信材料发布公告称,公司为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加速公司微电子材料产业布局,拓展产品市场潜力,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于2022年12月14日与尤家栋及锦龙科技在江苏省江阴市签订《投资协议》。本次投资完成后,扬明微电将成为广信材料控股子公司,其将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广信材料表示,本次对外投资设立江西扬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目的为进行光刻胶及配套电子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尤家栋是国内资深的电子化学品专家、高级工程师,曾担任苏州市电子材料厂有限公司厂长、总经理、董事长,苏州瑞红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苏州晶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其参与了光刻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包括863计划),领导和主持承担了国家02重大专项(i线,248光刻胶产业化),为国内资深光刻胶产业领军人物。尤家栋先生目前为公司微电子材料事业部项目总监,全面主持公司微电子材料板块战略规划、项目设计、团队建设等工作。尤家栋先生及公司微电子材料事业部团队拥有光刻胶领域丰富的研发、生产和市场经验,为公司未来微电子材料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资料来源:半导体前沿、集微网)   重点标的推荐: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特气方面,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不断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建议重点关注华特气体。电子化学品方面,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建议重点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凭借康泰股份,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打造第二增长点,建议重点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EVA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508

  •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2-19

  • 页数:

    1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Wind新材料指数收报4384.44点,环比下跌2.71%。其中,涨幅前五的有道恩股份(18.08%)、飞凯材料(7.07%)、润阳科技(6.89%)、仙鹤股份(4.77%)、国瓷材料(4.15%);跌幅前五的有赛伍技术(-17.73%)、双星新材(-10.82%)、东材科技(-10.18%)、合盛硅业(-9.59%)、金博股份(-9.39%)。六个子行业中,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7049.89点,环比下跌1.1%;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939.01点,环比下跌0.95%;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8705.48点,环比下跌3.69%;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4195.54点,环比下跌8.6%;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3897.69点,环比下跌4.86%;Wind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1948.27点,环比下跌0.32%。

  2021至2023全球新建84座晶圆厂,大陆新厂预计数量第一。SEMI在其最新的季度《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中表明,从2021到明年,预计美洲将开始建设18座新工厂/产线。而欧洲/中东地区也在《欧洲芯片法案》的推动下,对新半导体工厂的投资预计将达到该地区的历史最高水平。该地区在2021至2023年间,将有17座Fab厂开工建设。预计中国台湾地区将开始建设14个新工厂/产线,而日本和东南亚预计将在预测期内分别开始建设6个,韩国预计将开始建设3个。据SEMI此前报告,由于功率半导体和MEMS的产能扩张,从2021年到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商将8英寸晶圆厂产能增加20%,超过700万片/月。其中,中国大陆将在200毫米产能扩张方面领先世界,到2025年将增长66%。到2022年,中国大陆预计将占据全球200毫米晶圆厂产能的21%。12英寸晶圆厂展望方面,SEMI表示,2022年至2025年,预计全球半导体制造商将以近10%的复合平均增长率(CAGR)扩大产能,届时预计达到920万片/月的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大陆12英寸晶圆厂产能中的全球份额预计从2021年的19%提高到2025年的23%,达到230万/月。这一增长受到政府对国内芯片行业投资增加等因素的推动。随着增长,中国大陆在12英寸晶圆厂产能方面正接近全球领先的韩国,并有望在明年超越中国台湾,目前位居第二。(资料来源:半导体前沿、SEMI中国等)

  广信材料拟设子公司,加速光刻胶布局。12月14日,广信材料发布公告称,公司为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加速公司微电子材料产业布局,拓展产品市场潜力,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于2022年12月14日与尤家栋及锦龙科技在江苏省江阴市签订《投资协议》。本次投资完成后,扬明微电将成为广信材料控股子公司,其将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广信材料表示,本次对外投资设立江西扬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目的为进行光刻胶及配套电子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尤家栋是国内资深的电子化学品专家、高级工程师,曾担任苏州市电子材料厂有限公司厂长、总经理、董事长,苏州瑞红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苏州晶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其参与了光刻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包括863计划),领导和主持承担了国家02重大专项(i线,248光刻胶产业化),为国内资深光刻胶产业领军人物。尤家栋先生目前为公司微电子材料事业部项目总监,全面主持公司微电子材料板块战略规划、项目设计、团队建设等工作。尤家栋先生及公司微电子材料事业部团队拥有光刻胶领域丰富的研发、生产和市场经验,为公司未来微电子材料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资料来源:半导体前沿、集微网)

  重点标的推荐: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特气方面,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不断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建议重点关注华特气体。电子化学品方面,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建议重点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凭借康泰股份,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打造第二增长点,建议重点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EVA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