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粤开医药月报】2023H1业绩分析,看好中药、线下药店等细分赛道
下载次数:
891 次
发布机构: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9-05
页数:
24页
月度观点: 2023H1 业绩分析,看好中药、线下药店等细分赛道
8 月受医药反腐等信息扰动,医药生物持续走低。我们认为医药反腐可能短期内影响药品、设备、耗材入院进度,但并不影响行业长期增长逻辑。未来,反腐加速出清促进形成合法合规发展环境,优质品种和公司获得更广阔成长机会。医药板块当前处于战略性底部,后市宜保持乐观,逢低布局。
1.2023H1 业绩分析,短期承压下看好中药、线下药店增长韧性和血液制品、医院板块困境反转。
A 股医药生物板块 2023H1 营业收入 12712.72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2%, 全行业扣非归母净利润 941.22 亿元,同比减少 24.56%。
中药保持高增长,清热解毒、益气强心、滋补营养等受益人群大的品种得到验证。 2023H1,中药板块营业收入 1962.32 亿元,同比增长 13.71%,扣非归母净利润 224.67 亿元,同比增长 34.66%。 2023 年上半年新冠肺炎与流感交替,清热解毒、止咳类产品销售大涨,部分公司取得较好业绩进展。同时,疫后营养滋补得到重视,补气血品种保持高景气度,东阿阿胶、九芝堂列阿胶系列补血产品位居全国零售市场前列。
医药商业平稳增长,线下药店基本恢复至疫情前增长水平。 医药商业全板块2023H1 营业收入 5145.59 亿元,同比增长 14.63%,扣非归母净利润 110.76亿元,同比增长 6.89%。线下药店基本恢复至疫情前增长水平,营业收入534.13 亿元,同比增长 20.90%,扣非归母净利润 29.31 亿元,同比增长24.82%。未来,随着处方外流、门诊统筹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实施,药店加快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增量空间。
化学制药增长放缓,原料药大幅拖累业绩表现。 化学制药全板块 2023H1 营业收入 2691.85 亿元,同比增长 4.90%,扣非归母净利润 208.91 亿元,同比减少 3.74%。随着全球疫情过去,药品储备与使用回归常态,预计化学制药全板块短期面临着终端去库存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原料药,上游需求大幅调整下, 2023 年 H1 营业收入、扣非归母净利润双下滑( -0.35%、 -22.47%)。
生物制品不及预期,血液板块经营业绩大幅修复。 生物制品 2023H1 营业收入达 806.12 亿元,同比增长 5.90%,扣非归母净利润达 61.73 亿元,同比减少 10.08%。疫苗业务伴随着新冠疫苗接种高峰过去,后续增长乏力,即便常规品种增长亦不能抵消新冠疫苗计提减值、退货带来的负面影响。血液板块复苏始于 2022 Q4,国内第一波大面积人群感染下,血液制品中免疫球蛋白、白蛋白需求大增,经营业绩大幅修复。预计随着医院恢复常态化诊疗,相关产品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医疗服务持续恢复过程中,医院板块业绩反转亮眼。 医疗服务板块 2023H1营业收入 904.88 亿元,同比减少 1.79%,扣非归母净利润 128.64 亿元,同比减少 14.93%。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较大的医院板块实现困境反转,尤其是眼科、口腔科、脑科、体检龙头业绩大幅增长。 CXO 板块增长稍弱,一方面新冠业务萎缩尚处于消化阶段,另一方面海外加息周期创新药开发处于融资严冬,龙头公司获取订单放缓。
医疗器械常规业务恢复,医疗设备板块高速成长。 2023H1 营业收入 1201.95亿元,同比减少 31.61%,扣非归母净利润 206.51 亿元,同比减少 61.78%。疫情相关的体外诊断、医疗耗材数据表现明显下滑。医疗设备受益于疫情以来新一轮医疗新基建,处于高速成长阶段, 2023H1 营业收入 577.02 亿元,同比增长 18.22%,扣非归母净利润 121.44 亿元,同比增长 22.69%。
2.医药反腐持续进行,关注核心品种需求、医疗信息化、创新药械、互联网医疗等细分赛道。
医疗反腐将进一步净化行业发展环境,加速一批合规意识薄弱、销售行为不规范的企业迅速出清,形成健康清新的良性生态,一批创新含量高、临床体验度好的药械品种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空间。建议关注以下四个方面投资机会。
一是关注核心品种需求放量,使用较为成熟的基药、麻醉药品、手术器械代表的刚需产品短期内不会被影响入院节奏,尤其是部分经过医保谈判、集采的品种,一定程度上具有反腐免疫。
二是关注反腐管理建设下医疗信息化管理相关软硬件设施渗透,如收费、药品等功能信息系统 HIS,临床信息系统 CIS,电子病历,医保信息化,以及医药供应链流通环节全程管理 SPD。尤其县级区域医疗信息化设施建设不完全,存在较大的不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要求下,或将迎来爆发机会。
三是关注长期反腐受益的高价值创新药械,随着一批临床疗效模糊、依靠带金销售的品种出清,科技含量高、诊疗效果好、临床受益明显的品种迎来更广阔的空间。
四是关注反腐后时代互联网医疗、民营医院等估值逻辑发生改变的赛道,如医生收入减少,互联网问诊、民营医院等多点执业平台或将加快兴起,优质医疗服务价值得到重视。
行情回顾
8 月医药生物指数因医药反腐重度受挫,下旬随着中报业绩验证、证监会利好政策企稳回暖,全月收跌 4.76%,位列申万 31 个子行业第 9 位,跑赢沪深300 指数 1.45 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医药生物累计下跌 10.87%,位列申万31 个子行业第 25 位,跑输沪深 300 指数 8.13 个百分点。 六大子板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受疫苗板块预期转弱、医疗耗材业绩承压等因素影响,生物制品、医疗器械跌幅最大,月跌 7.92%、 7.24%。因 CXO 板块逆势大涨,医疗服务全月跌幅最小,月跌 1.47%。个股方面,小市值领涨,科源制药、开开实业、金凯生科分别上涨 83.84%、 73.21%、 41.64%;受送转填权、业绩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跌幅前三赛托生物、万泰生物、欧普康视分别下跌37.57%、 27.96%、 22.42%。
资金成交额方面, 8 月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累计 14778.21 亿元,占全部 A股总成交额 7.80%,位列申万 31 个子行业第 4 位,总体交易活跃度居前。今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达到 103151 亿元,占全部 A 股总成交额6.98%。北向资金持股医药市值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 8 月31 日,陆股通近一月净流出 51.19 亿元,持股医药市值累计 1861.58 亿元,占医药行业流通市值 3.56%,相对 A股超配 0.30%。
截至 8 月 31 日,医药生物板块 PE-TTM 为 30.11X,环比( 7 月末)降低2.31%,处于 5 年来 23.08%历史分位,当前具备较高性价比。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商业估值上升 11.55%、 2.35%、 0.48%,其余子板块估值均下调。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上市及商业化失败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粤开医药】从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看生物创新药管线:关注ADC、双特异性抗体、细胞与基因治疗
医药行业2025年展望:【粤开医药】看好创新升级、并购重组与产业出海
医药行业2024年回顾:【粤开医药】整体承压,局部分化
【粤开医药】优化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的支付——医保数据共享是关键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