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海外CXO三季报总结,行业增速边际出现提升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海外CXO三季报总结,行业增速边际出现提升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海外CXO三季报总结,行业增速边际出现提升

  本周观点   10月底至11月上旬,海外头部CXO企业陆续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其中赛默飞实现营收106.77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7.63%,每股收益为5.08美元,超出市场预期5.39%;Catalent(2023财年Q1)实现营收10.22亿美元,若不计收购和剥离因素影响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1%,调整后EBITDA为1.87亿美元,若扣除收购和资产剥离等项目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28%;IQVIA实现营收35.62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10.5%,如扣除新冠业务影响增速达+14%,CRO板块前三季度营收为58.63亿美元,按实际汇率计算同比+4.5%,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7.1%;LabCorp实现营收36.06亿美元,同比-11.18%,扣除新冠业务,按固定汇率计算Q3同比+1.4%,归母净利润为3.53亿元,同比-39.93%,2022年全年非新冠业务营收指引从5-7.5%调整为3-4%,新冠业务从下滑50-60%调整为下滑57-59%;ICON实现营收19.42亿美元,经调整后同比+3.9%,按固定汇率计算为+7.4%,非新冠业务增速超14%,调整后EBITDA为3.80亿美元,同比+16.90%;查尔斯河实现营收9.89亿美元,同比+10.4%,剔除汇率、并购和资产剥离等因素影响同比+15.3%,每股收益为2.63美元,同比-2.6%,其中DSA业务营收为6.2亿美金,同比内生增长20.8%;Medpace实现营收3.84亿美元,同比+29.8%,按固定汇率计算+31.9%,按固定汇率计算EBITDA同比+41.5%,净利润为6,600万美金,同比+35.9%,截至Q3在手订单22亿美元,同比+20.9%;Syneos实现营收13.4亿美元,同比-0.9%,按固定汇率计算+2.2%,不计可报销费用,同比+6.9%,其中临床项目营收10亿美元,同比-3.5%,按固定汇率计算仅下降0.2%,不计可报销费用后,同比+6.9%,调整后EBITDA为2.1亿美元,同比+3.7%,利润率为15.7%,同比+70pp,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23美元,同比+0.8%。总结来看,虽然部分企业下调了全年的收入指引,但这也是由短期利率提升和美元持续走强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仍有部分企业上调了其收入和业绩指引,所以,总体看今年下半年海外CXO企业将有望迎来持续的强劲内生增长阶段。   从海外机构对主要CXO企业的评级调整来看,对8家上市公司共19篇评级报告,上调两家,下调一家,其余均保持维持现有评级状态。   重点推荐   本周医药受疫情防控边际放松的催化,多空分歧明显加大。从交易量来看,仍维持千亿以上水平,甚至还有所放大,筹码交换持续,后市上涨空间值得期待。板块内部配置来看,也出现了一定轮动效应,新冠药、疫苗、创新药和抗原检测等子版块受政策落地因素影响,周五出现大幅杀跌,前期走势偏弱的医疗新基建、CXO和原料药则在本周开始活跃。在本周美国CPI超预期下滑的背景下,美元指数持续上涨已难以为继,接下来港股和A股医药将有望迎来全球资本再平衡下的流动性支撑,受此影响,我们认为医药板块景气度仍将维持较高水平。我们短期仍旧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市场流动性支撑所带来的机构提仓位动作下,偏白马标的的投资机会:   医疗消费——疫情防控持续放松,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卫健委本周五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内防控政策或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部分民营医院和血制品企业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天坛生物*(600161)、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2020-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面积同比大幅增长。当前医疗新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同时,国家出台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大型设备的采购力度,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等。   原料药——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海运价格逐步回归疫情前和美元Q3以来走强汇兑损益及收入端提升的背景下,整个板块业绩有望在Q3出现快速反转,beta效应叠加部分个股的短期催化或引领整个板块走出低谷。重点推荐:同和药业(300636)等。   创新药——Q3在美元指数不断推升的背景下,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18A均出现快速的回撤,但美国XBI指数却受美元资产回流而表现相对较好。因此,我们看好在9月底美元指数见顶后的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18A的补涨行情,尤其看好在配置初期,市场研究较为深入的且临床、产品上市和BD进展皆较为顺利,尤其是核心管线已被充分验证的标的。建议关注:荣昌生物-B*(9995)、康方生物-B*(9926)、康宁杰瑞制药-B*(9966)等。   CRO/CDMO——前期受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不断兑现,以及近期海外部分CRO企业全年业绩指引上调等事件催化,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昭衍新药(603127)、药明康德*(603259)、泰格医药*(300347)等。(其中,标注*的暂未深度覆盖)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防控政策超预期。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545

  • 发布机构: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1-14

  • 页数:

    1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本周观点

  10月底至11月上旬,海外头部CXO企业陆续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其中赛默飞实现营收106.77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7.63%,每股收益为5.08美元,超出市场预期5.39%;Catalent(2023财年Q1)实现营收10.22亿美元,若不计收购和剥离因素影响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1%,调整后EBITDA为1.87亿美元,若扣除收购和资产剥离等项目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28%;IQVIA实现营收35.62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10.5%,如扣除新冠业务影响增速达+14%,CRO板块前三季度营收为58.63亿美元,按实际汇率计算同比+4.5%,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7.1%;LabCorp实现营收36.06亿美元,同比-11.18%,扣除新冠业务,按固定汇率计算Q3同比+1.4%,归母净利润为3.53亿元,同比-39.93%,2022年全年非新冠业务营收指引从5-7.5%调整为3-4%,新冠业务从下滑50-60%调整为下滑57-59%;ICON实现营收19.42亿美元,经调整后同比+3.9%,按固定汇率计算为+7.4%,非新冠业务增速超14%,调整后EBITDA为3.80亿美元,同比+16.90%;查尔斯河实现营收9.89亿美元,同比+10.4%,剔除汇率、并购和资产剥离等因素影响同比+15.3%,每股收益为2.63美元,同比-2.6%,其中DSA业务营收为6.2亿美金,同比内生增长20.8%;Medpace实现营收3.84亿美元,同比+29.8%,按固定汇率计算+31.9%,按固定汇率计算EBITDA同比+41.5%,净利润为6,600万美金,同比+35.9%,截至Q3在手订单22亿美元,同比+20.9%;Syneos实现营收13.4亿美元,同比-0.9%,按固定汇率计算+2.2%,不计可报销费用,同比+6.9%,其中临床项目营收10亿美元,同比-3.5%,按固定汇率计算仅下降0.2%,不计可报销费用后,同比+6.9%,调整后EBITDA为2.1亿美元,同比+3.7%,利润率为15.7%,同比+70pp,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23美元,同比+0.8%。总结来看,虽然部分企业下调了全年的收入指引,但这也是由短期利率提升和美元持续走强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仍有部分企业上调了其收入和业绩指引,所以,总体看今年下半年海外CXO企业将有望迎来持续的强劲内生增长阶段。

  从海外机构对主要CXO企业的评级调整来看,对8家上市公司共19篇评级报告,上调两家,下调一家,其余均保持维持现有评级状态。

  重点推荐

  本周医药受疫情防控边际放松的催化,多空分歧明显加大。从交易量来看,仍维持千亿以上水平,甚至还有所放大,筹码交换持续,后市上涨空间值得期待。板块内部配置来看,也出现了一定轮动效应,新冠药、疫苗、创新药和抗原检测等子版块受政策落地因素影响,周五出现大幅杀跌,前期走势偏弱的医疗新基建、CXO和原料药则在本周开始活跃。在本周美国CPI超预期下滑的背景下,美元指数持续上涨已难以为继,接下来港股和A股医药将有望迎来全球资本再平衡下的流动性支撑,受此影响,我们认为医药板块景气度仍将维持较高水平。我们短期仍旧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市场流动性支撑所带来的机构提仓位动作下,偏白马标的的投资机会:

  医疗消费——疫情防控持续放松,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卫健委本周五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内防控政策或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部分民营医院和血制品企业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天坛生物*(600161)、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2020-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面积同比大幅增长。当前医疗新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同时,国家出台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大型设备的采购力度,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等。

  原料药——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海运价格逐步回归疫情前和美元Q3以来走强汇兑损益及收入端提升的背景下,整个板块业绩有望在Q3出现快速反转,beta效应叠加部分个股的短期催化或引领整个板块走出低谷。重点推荐:同和药业(300636)等。

  创新药——Q3在美元指数不断推升的背景下,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18A均出现快速的回撤,但美国XBI指数却受美元资产回流而表现相对较好。因此,我们看好在9月底美元指数见顶后的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18A的补涨行情,尤其看好在配置初期,市场研究较为深入的且临床、产品上市和BD进展皆较为顺利,尤其是核心管线已被充分验证的标的。建议关注:荣昌生物-B*(9995)、康方生物-B*(9926)、康宁杰瑞制药-B*(9966)等。

  CRO/CDMO——前期受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不断兑现,以及近期海外部分CRO企业全年业绩指引上调等事件催化,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昭衍新药(603127)、药明康德*(603259)、泰格医药*(300347)等。(其中,标注*的暂未深度覆盖)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防控政策超预期。

中心思想

海外CXO业绩回暖与市场信心提振

本报告核心观点指出,尽管面临短期利率上升和美元走强等宏观挑战,海外头部CXO企业在2022年第三季度普遍展现出强劲的内生增长势头,部分企业甚至上调了全年业绩指引。这表明行业基本面稳健,市场对CXO板块的信心正在恢复,机构评级调整也以维持为主,预示着该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的阶段。

政策利好驱动医药板块结构性机会

国内医药市场在疫情防控政策边际放松的催化下,多空分歧加大但交易量活跃,显示出资金持续交换和后市上涨潜力。报告强调,在全球资本再平衡和流动性支撑下,医药板块景气度将维持较高水平。短期投资策略应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效应,尤其关注医疗消费、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原料药、创新药以及CRO/CDMO等细分领域的白马标的,这些领域受益于政策支持、成本改善或估值修复。

主要内容

海外CXO三季报深度解析与行业展望

本报告详细梳理了10月底至11月上旬海外8家头部CXO企业2022年第三季度(或其对应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揭示了行业在宏观逆风下的韧性与结构性增长。

  • 赛默飞 (Thermo Fisher): 实现营收106.77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7.63%;每股收益5.08美元,超出市场预期5.39%。其中,实验室产品和生物制药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2.3%至55.9亿美元。公司上调了全年营收指引至438亿美元(原为431.5亿美元)。
  • Catalent (2023财年Q1): 营收10.22亿美元,同比略有下滑,若不计收购和剥离因素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下滑1%。调整后EBITDA为1.87亿美元,同比下滑26%。非新冠业务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超过20%,主要得益于细胞和基因治疗及临床开发服务。公司下调了全年营收指引至46.25-48.75亿美元(原为49.75-52.25亿美元)。
  • IQVIA: 营收35.62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0.5%,若扣除新冠业务影响增速达14%。研发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9.79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0.7%,扣除新冠业务影响固定货币下增长18%。CRO板块前三季度营收58.63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7.1%,扣除新冠业务收入端增长19%。公司略微下调了全年营收指引至143.25-144.25亿美元(原为144-145.5亿美元)。
  • LabCorp: 营收36.06亿美元,同比下滑11.18%;归母净利润3.53亿元,同比下滑39.93%。扣除新冠业务,按固定汇率计算Q3同比+1.4%。诊断业务同比增长4%,新药研发业务受新冠和俄乌危机影响同比持平。公司下调了2022年全年非新冠业务营收指引至3-4%(原为5-7.5%),新冠业务下滑指引调整至57-59%(原为50-60%)。
  • ICON: 营收19.42亿美元,经调整后同比增长3.9%,按固定汇率计算为+7.4%,非新冠业务增速超14%。调整后EBITDA为3.80亿美元,同比增长16.90%。截至Q3在手订单202亿美元,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9%。公司全年营收指引保持不变。
  • 查尔斯河 (Charles River): 营收9.89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剔除汇率、并购和资产剥离等因素影响同比+15.3%。每股收益2.63美元,同比下降2.6%。DSA业务营收6.2亿美元,内生增长20.8%。公司上调了全年营收指引至10-11%(原为9-11%)。
  • Medpace: 营收3.84亿美元,同比增长29.8%,按固定汇率计算+31.9%。按固定汇率计算EBITDA同比增长41.5%,净利润6600万美元,同比增长35.9%。截至Q3在手订单2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公司上调了全年营收指引至14.4-14.6亿美元(原为14.05-14.35亿美元)。
  • Syneos: 营收13.4亿美元,同比下滑0.9%,按固定汇率计算+2.2%。临床项目营收10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仅下降0.2%。调整后EBITDA为2.1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公司下调了全年营收指引至53-53.6亿美元(原为54.4-55.4亿美元)。

总体来看,尽管部分企业因短期利率提升和美元走强等客观因素下调了全年收入指引,但仍有部分企业上调了指引,显示海外CXO企业在2022年下半年有望迎来持续的强劲内生增长。海外机构对8家CXO上市公司的19篇评级报告中,上调2家,下调1家,其余均保持维持现有评级状态,反映了市场对该板块的谨慎乐观态度。

国内医药市场表现、政策与资金流向

本周国内医药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活跃的交易态势和结构性轮动机会。

  • 市场表现与投资策略: 本周医药板块下跌0.43%,跑输沪深300指数0.99个百分点。然而,受疫情防控边际放松的催化,交易量维持千亿以上水平并有所放大,筹码交换持续,后市上涨空间值得期待。板块内部出现轮动效应,前期走势偏弱的医疗新基建、CXO和原料药开始活跃,而新冠药、疫苗、创新药和抗原检测等子板块受政策落地影响出现大幅杀跌。报告认为,在美国CPI超预期下滑背景下,美元指数持续上涨难以为继,港股和A股医药有望迎来全球资本再平衡下的流动性支撑,医药板块景气度将维持较高水平。短期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投资策略,关注偏白马标的。
  • 重点推荐细分领域:
    • 医疗消费: 受疫情防控持续放松和政策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影响,民营医院和血制品企业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国际医学、爱尔眼科等。
    •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 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目前已进入后周期阶段,景气度从前端土建扩散至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国家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大型设备采购。建议关注迈瑞医疗、华康医疗、康众医疗、祥生医疗等。
    • 原料药: 受上游原材料成本下降、海运价格回归疫情前以及美元走强带来的汇兑损益和收入提升影响,Q3业绩有望快速反转。建议关注同和药业等。
    • 创新药: Q3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18A快速回撤,但美国XBI指数表现较好。看好9月底美元指数见顶后的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18A的补涨行情,尤其关注临床、产品上市和BD进展顺利、核心管线充分验证的标的。建议关注荣昌生物-B、康方生物-B、康宁杰瑞制药-B等。
    • CRO/CDMO: 前期受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估值快速回撤。随着优质公司业绩兑现及海外部分CRO企业全年业绩指引上调,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昭衍新药、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
  • 行业概览与公司动态:
    • 本周行业表现: 医药生物二级子行业中,医疗新基建(6.12%)、原料药(2.11%)和医药外包(1.92%)表现居前;医疗设备(-5.16%)、医疗耗材(-4.83%)和体外诊断(-2.38%)表现居后。个股方面,龙津药业(31.70%)、特一药业(30.26%)、众生药业(29.30%)涨幅居前;微电生理(-15.80%)、迪哲医药-U(-13.18%)、康希诺(-13.14%)跌幅居前。
    • 公司动态: 阳光诺和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朗研生命100%股权;海思科创新药HSK16149胶囊上市申请获受理;万孚生物拟募资不超过10亿元用于知识城生产基地等项目;贝达药业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Ⅱ/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疗效优于埃克替尼;神州细胞新冠疫苗SCTV01E获临床试验批件;键凯科技注射用聚乙二醇伊立替康Ⅱ期临床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百济神州Q3营收68.69亿元,同比增长10.31%,归母净利润亏损104.34亿元;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HLX208联合斯鲁利单抗注射液等用于治疗BRAF V600E或BRAF V600突变阳性晚期实体瘤获临床试验批准。
  • 行业动态: 八省二区第四批20个品种开始带量采购;Keytruda治疗早期高危三阴性乳腺癌在华获批上市;甘肃省拟对44个品种进行集采;国家集采药品中选结果11月在北京执行,药价平均降幅预计超50%;阿斯利康公布2022前三季度业绩,总营收331亿美元(+37%);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 估值跟踪: 截至11月11日收盘,医药行业整体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3.64倍,相对于整体A股剔除金融行业的溢价率为28.90%。
  • 沪深港通资金持仓: 沪深港通资金持股数占比变动前十中,乐普医疗、昆药集团、京新药业等增幅居前;博瑞医药、百洋医药、司太立等减幅居前。沪港通资金持仓比例前十中,益丰药房(16.64%)、泰格医药(15.67%)、山东药玻(15.45%)位列前三。
  • 原材料价格及海外新冠药物分发:
    • 主要原材料价格: 缬沙坦、泛酸钙、对乙酰氨基酚价格一月内有所上涨,地塞米松磷酸钠一年内涨幅显著(58.23%)。布洛芬、饲用维生素、维生素A等价格一月或一年内有所下降。中药材价格指数一月内略有下降,一年内有所上涨。
    • 美国新冠口服药周分发量: 截至11月13日当周,Paxlovid (Standard and Renal) 分发量为612,060疗程,Lagevrio (molnupiravir) 为48,240疗程,Bebtelovimab和Evusheld分发量为0。总计分发量为660,300疗程,其中Paxlovid占比(剔除Evusheld)高达92.69%。近几周Paxlovid和Lagevrio的分发量保持相对稳定。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2022年11月7日至11月13日期间医药生物行业的市场动态与投资机会。海外CXO企业在第三季度展现出强劲的内生增长,尽管面临宏观经济逆风,但多数企业业绩稳健,部分上调全年指引,机构评级以维持为主,预示着行业基本面良好,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国内医药市场在疫情防控政策边际放松的催化下,交易活跃,资金轮动明显。报告建议投资者短期内关注板块β投资策略,重点布局医疗消费、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原料药、创新药以及CRO/CDMO等受益于政策利好、成本改善或估值修复的白马标的。同时,报告也详细梳理了本周行业及公司层面的重要动态,包括药品集采、新药审批、企业融资并购等,并提供了医药生物行业估值、沪深港通资金流向、主要原材料价格及美国新冠口服药分发量等关键数据,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而专业的市场分析。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