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化工出口链行业报告:海外有望进入补库周期,化工需求拐点向上

化工出口链行业报告:海外有望进入补库周期,化工需求拐点向上

研报

化工出口链行业报告:海外有望进入补库周期,化工需求拐点向上

  主要观点:   宏观:海外补库周期有望开启,全球制造业触底回升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维持较高的贸易顺差,但是环比来看出口增速逐步下滑,整体呈现疲态,2024年由于中美关系逐步缓和,各经济体逐步制定积极的经济增长目标,海外有望逐步进入补库周期。2024年主要关注:(1)美国降息周期与主动补库共振带来的结构性机会。从消费端看,美国消费在加息期间总体承压但仍显示出充分的韧性,降息周期的到来将刺激居民消费复苏,带动上游零售补库。从地产看,美国降息将带动住房需求复苏,进而拉动整个地产链需求。(2)全球制造业景气回升,拉动中国出口。随着美国降息周期临近,欧洲、澳洲等主要经济体有望同步跟随开启降息。全球制造业PMI触底回升,将为全球贸易带来较大增长机会。中国出口端将显著受益。   地产链:   未来美国降息,海外地产景气度有望修复。我国作为全球地产基建后周期端的主要材料生产基地,受益于成本及规划的优势,地产链材料出口量维持高位,从2022年开始,美国地产受加息影响,地产景气度逐步回落,未来随着美国开始降息周期,预计海外地产将迎来修复,有利于中国地产链材料的出口。   MDI:全球聚合MDI下游消费结构中有51%和地产相关,而中国作为全球MDI最大的生产基地,2023年,中国聚合MDI出口量达到104.37万吨,其中出口到美国聚合MDI量为23.01万吨,占比为22.05%,纯MDI出口量达到12.10万吨,中国MDI出口量和海外地产的景气度息息相关,未来随着美国降息开启,美国地产逐步修复,中国MDI出口有望更上一台阶。   钛白粉:全球钛白粉下游消费结构中,建筑涂料占比达到23.78%,海外钛白粉产能维持稳定,而中国在成本及规模化上具有优势,是全球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基地。2021-2023年,国内钛白粉出口量占比分别为34.50%、39.13%、41.07%,出口占比逐年提升,钛白粉出口增速超过产量增速,未来随着国内钛白粉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未来钛白粉出口高增长的状况将进一步维持。   功能性硅烷:中国是全球功能性硅烷主要生产地,近年来开工率较低。产能压力下,供应端进入整合阶段,硅烷企业将朝着大型化、一体化和区域化的趋势发展。出口端方面,自2020年开始,出口量拐点向上,净出口量持续回升;美国竣工端回暖带动建筑建材领域硅烷类产品出口需求。   纤维素醚:纤维素醚具有溶液增稠性、黏合性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医药、食品等诸多领域,我国纤维素醚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已在建材级形成了较大产业规模和本土优势,基本实现了进口替代。2023年,我国纤维素醚产量67.6万吨,出口量15.2万吨,出口产品占总量的22.5%,海外市场开拓潜力巨大。随着国内地产需求调整和海外地产景气程度上升,海外市场将进一步打开纤维素醚增长空间。   农业及食品链:   我国是全球农业和食品产业最大的出口国之一,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有望迎来补库周期,海外农业及食品需求持续上升,将带动农业及食品上游产业持续发展。   代糖:代糖主要代替原糖作为食品添加剂,由于减糖、无糖的健康饮食理念在全球的兴起,代糖市场迅速成长。代糖品类繁多,中国代糖产品约5成以上用于出口。传统的高倍甜味剂三氯蔗糖处于产能清退阶段,价格处于底部区间静待反弹;天然糖醇系列产品出口价格稳定,海外市场拓展迅速;其他新型甜味剂如阿洛酮糖等市场前景广阔。终端消费复苏+海外补库周期的开启将提振代糖出口,中国代糖企业将有望受益。   农药:农药具有刚需属性,全球农药市场已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其中草甘膦是体量最大的农药单品。我国是全球主要草甘膦生产国,草甘膦全球产能约118.3万吨,其中81.3万吨产能都集中在中国。巴西、美国、阿根廷是全球草甘膦用量前三消费国,2019年,全球草甘膦需求量达到73.84万吨,前三消费国使用量占全球总用量的45.2%。目前巴西、美国和阿根廷陆续去库结束,有望逐步进入补货期,草甘膦海外需求有望回暖。   氨基酸及维生素:海外饲料需求稳定增长,国内氨基酸和维生素出海需求旺盛。氨基酸和维生素下游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我国是氨基酸和维生素净出口国,但在蛋氨酸等部分品种上仍需要进口。目前海外农牧业稳定发展,饲料需求稳步增长,随着国产替代和国内生产技术迭代,国产氨基酸和维生素有望发力海外市场,蛋氨酸等品种有望转为净出口。   纺服链:中国是世界纺织制造中心,海外需求刚性   我国是全球纺织产业链主要原料供应国家。纺服行业出口占全球接近30%,主要出口流向欧美等国家,这些国家对于服装需求强劲,带动上游化工品出口需求增长。   涤纶长丝:涤纶长丝产品凭借着其良好的强度、耐磨性和耐久性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家纺产品的制造。2023年涤纶长丝新增产能421万吨,进入2024年之后,涤纶长丝产能预期增速或将明显放缓,而国内需求复苏势头强劲,供需格局将明显改善。2023年国内涤纶长丝出口量为335.41万吨,处于历史高位,直接出口量占消费比值为10.46%,且通过下游纺织服装间接出口占比超过30%,预期2024年海外将迎来补库周期。   尼龙66:关键原料国产化突破带动需求,丝布市场及工程塑料前景广阔。随着2019年以来国内己二腈、己二胺技术接连取得突破,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尼龙66项目,在国内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富余产能有望打开海外市场。随着户外运动、轮胎用帘子布、新能源汽车等应用领域飞速发展,有望带动PA66在相关领域需求大幅提升。   汽车链:新能源革命浪潮下,汽车链产品出海需求强劲   新能源革命浪潮下,汽车链产品出海需求强劲。汽车制造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比重较大。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正在深度推进,在新能源革命浪潮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各国重点发力方向。   轮胎:全球轮胎为万亿级别市场,市场空间巨大。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近全球总需求量的一半。在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外贸市场占比越来越大、市场微利竞争矛盾升级背景下,国产轮胎厂商逐渐走向海外进行全球化布局。   润滑油添加剂:全球润滑油添加剂需求稳定增长,预期2025年需求量570万吨。我国添加剂产业抓住国内润滑油行业快速发展的契机,不断增长实力,提升产品质量,扩张产能,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2023年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进口量下降至20.3万吨,出口量增至20.8万吨,进口依赖度有所下降,我国成为润滑油添加剂净出口国。   电解液:随着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取代旧能源的进程加速,全球范围内电解液的需求将持续上升。据EVtank数据,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达到131.2万吨,同比增长25.8%,其中中国电解液出货量为113.8万吨,同比增长27.7%,中国电解液出货量的全球占比继续提升至86.7%。   陶瓷材料:全球特种陶瓷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下游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汽车工业、消费电子、新能源等行业。我国陶瓷材料产业以每年不低于10%的速度增长,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对关键应用领域的支撑作用逐渐凸显。受制于认证门槛,蜂窝陶瓷行业日美巨头占据全球90%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六标准全面落地及国内厂商技术不断突破,我国蜂窝陶瓷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有望逐步走向海外市场。电子陶瓷、生物陶瓷等赛道国内企业产能逐步扩张,优化产品迭代,逐步打通海外市场头部客户供应体系,推进完善全球化布局。   投资建议   我们持续看好化工2024年出口链投资机会。   地产链建议关注万华化学、龙佰集团、晨光新材、江瀚新材、山东赫达等。   农业及食品链建议关注金禾实业、华康股份、百龙创园、润丰股份、新和成、华恒生物等。   纺服链建议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神马股份、台华新材等。汽车链建议关注赛轮轮胎、瑞丰新材、新宙邦、国瓷材料等。   风险提示   (1)地缘局势动荡带来的全球需求萎缩的风险;   (2)各国央行宽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3)海外主要经济体经济下行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520

  •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2-26

  • 页数:

    8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主要观点:

  宏观:海外补库周期有望开启,全球制造业触底回升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维持较高的贸易顺差,但是环比来看出口增速逐步下滑,整体呈现疲态,2024年由于中美关系逐步缓和,各经济体逐步制定积极的经济增长目标,海外有望逐步进入补库周期。2024年主要关注:(1)美国降息周期与主动补库共振带来的结构性机会。从消费端看,美国消费在加息期间总体承压但仍显示出充分的韧性,降息周期的到来将刺激居民消费复苏,带动上游零售补库。从地产看,美国降息将带动住房需求复苏,进而拉动整个地产链需求。(2)全球制造业景气回升,拉动中国出口。随着美国降息周期临近,欧洲、澳洲等主要经济体有望同步跟随开启降息。全球制造业PMI触底回升,将为全球贸易带来较大增长机会。中国出口端将显著受益。

  地产链:

  未来美国降息,海外地产景气度有望修复。我国作为全球地产基建后周期端的主要材料生产基地,受益于成本及规划的优势,地产链材料出口量维持高位,从2022年开始,美国地产受加息影响,地产景气度逐步回落,未来随着美国开始降息周期,预计海外地产将迎来修复,有利于中国地产链材料的出口。

  MDI:全球聚合MDI下游消费结构中有51%和地产相关,而中国作为全球MDI最大的生产基地,2023年,中国聚合MDI出口量达到104.37万吨,其中出口到美国聚合MDI量为23.01万吨,占比为22.05%,纯MDI出口量达到12.10万吨,中国MDI出口量和海外地产的景气度息息相关,未来随着美国降息开启,美国地产逐步修复,中国MDI出口有望更上一台阶。

  钛白粉:全球钛白粉下游消费结构中,建筑涂料占比达到23.78%,海外钛白粉产能维持稳定,而中国在成本及规模化上具有优势,是全球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基地。2021-2023年,国内钛白粉出口量占比分别为34.50%、39.13%、41.07%,出口占比逐年提升,钛白粉出口增速超过产量增速,未来随着国内钛白粉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未来钛白粉出口高增长的状况将进一步维持。

  功能性硅烷:中国是全球功能性硅烷主要生产地,近年来开工率较低。产能压力下,供应端进入整合阶段,硅烷企业将朝着大型化、一体化和区域化的趋势发展。出口端方面,自2020年开始,出口量拐点向上,净出口量持续回升;美国竣工端回暖带动建筑建材领域硅烷类产品出口需求。

  纤维素醚:纤维素醚具有溶液增稠性、黏合性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医药、食品等诸多领域,我国纤维素醚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已在建材级形成了较大产业规模和本土优势,基本实现了进口替代。2023年,我国纤维素醚产量67.6万吨,出口量15.2万吨,出口产品占总量的22.5%,海外市场开拓潜力巨大。随着国内地产需求调整和海外地产景气程度上升,海外市场将进一步打开纤维素醚增长空间。

  农业及食品链:

  我国是全球农业和食品产业最大的出口国之一,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有望迎来补库周期,海外农业及食品需求持续上升,将带动农业及食品上游产业持续发展。

  代糖:代糖主要代替原糖作为食品添加剂,由于减糖、无糖的健康饮食理念在全球的兴起,代糖市场迅速成长。代糖品类繁多,中国代糖产品约5成以上用于出口。传统的高倍甜味剂三氯蔗糖处于产能清退阶段,价格处于底部区间静待反弹;天然糖醇系列产品出口价格稳定,海外市场拓展迅速;其他新型甜味剂如阿洛酮糖等市场前景广阔。终端消费复苏+海外补库周期的开启将提振代糖出口,中国代糖企业将有望受益。

  农药:农药具有刚需属性,全球农药市场已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其中草甘膦是体量最大的农药单品。我国是全球主要草甘膦生产国,草甘膦全球产能约118.3万吨,其中81.3万吨产能都集中在中国。巴西、美国、阿根廷是全球草甘膦用量前三消费国,2019年,全球草甘膦需求量达到73.84万吨,前三消费国使用量占全球总用量的45.2%。目前巴西、美国和阿根廷陆续去库结束,有望逐步进入补货期,草甘膦海外需求有望回暖。

  氨基酸及维生素:海外饲料需求稳定增长,国内氨基酸和维生素出海需求旺盛。氨基酸和维生素下游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我国是氨基酸和维生素净出口国,但在蛋氨酸等部分品种上仍需要进口。目前海外农牧业稳定发展,饲料需求稳步增长,随着国产替代和国内生产技术迭代,国产氨基酸和维生素有望发力海外市场,蛋氨酸等品种有望转为净出口。

  纺服链:中国是世界纺织制造中心,海外需求刚性

  我国是全球纺织产业链主要原料供应国家。纺服行业出口占全球接近30%,主要出口流向欧美等国家,这些国家对于服装需求强劲,带动上游化工品出口需求增长。

  涤纶长丝:涤纶长丝产品凭借着其良好的强度、耐磨性和耐久性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家纺产品的制造。2023年涤纶长丝新增产能421万吨,进入2024年之后,涤纶长丝产能预期增速或将明显放缓,而国内需求复苏势头强劲,供需格局将明显改善。2023年国内涤纶长丝出口量为335.41万吨,处于历史高位,直接出口量占消费比值为10.46%,且通过下游纺织服装间接出口占比超过30%,预期2024年海外将迎来补库周期。

  尼龙66:关键原料国产化突破带动需求,丝布市场及工程塑料前景广阔。随着2019年以来国内己二腈、己二胺技术接连取得突破,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尼龙66项目,在国内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富余产能有望打开海外市场。随着户外运动、轮胎用帘子布、新能源汽车等应用领域飞速发展,有望带动PA66在相关领域需求大幅提升。

  汽车链:新能源革命浪潮下,汽车链产品出海需求强劲

  新能源革命浪潮下,汽车链产品出海需求强劲。汽车制造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比重较大。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正在深度推进,在新能源革命浪潮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各国重点发力方向。

  轮胎:全球轮胎为万亿级别市场,市场空间巨大。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近全球总需求量的一半。在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加剧、外贸市场占比越来越大、市场微利竞争矛盾升级背景下,国产轮胎厂商逐渐走向海外进行全球化布局。

  润滑油添加剂:全球润滑油添加剂需求稳定增长,预期2025年需求量570万吨。我国添加剂产业抓住国内润滑油行业快速发展的契机,不断增长实力,提升产品质量,扩张产能,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2023年我国润滑油添加剂进口量下降至20.3万吨,出口量增至20.8万吨,进口依赖度有所下降,我国成为润滑油添加剂净出口国。

  电解液:随着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取代旧能源的进程加速,全球范围内电解液的需求将持续上升。据EVtank数据,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达到131.2万吨,同比增长25.8%,其中中国电解液出货量为113.8万吨,同比增长27.7%,中国电解液出货量的全球占比继续提升至86.7%。

  陶瓷材料:全球特种陶瓷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下游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汽车工业、消费电子、新能源等行业。我国陶瓷材料产业以每年不低于10%的速度增长,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对关键应用领域的支撑作用逐渐凸显。受制于认证门槛,蜂窝陶瓷行业日美巨头占据全球90%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六标准全面落地及国内厂商技术不断突破,我国蜂窝陶瓷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有望逐步走向海外市场。电子陶瓷、生物陶瓷等赛道国内企业产能逐步扩张,优化产品迭代,逐步打通海外市场头部客户供应体系,推进完善全球化布局。

  投资建议

  我们持续看好化工2024年出口链投资机会。

  地产链建议关注万华化学、龙佰集团、晨光新材、江瀚新材、山东赫达等。

  农业及食品链建议关注金禾实业、华康股份、百龙创园、润丰股份、新和成、华恒生物等。

  纺服链建议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神马股份、台华新材等。汽车链建议关注赛轮轮胎、瑞丰新材、新宙邦、国瓷材料等。

  风险提示

  (1)地缘局势动荡带来的全球需求萎缩的风险;

  (2)各国央行宽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3)海外主要经济体经济下行的风险。

好的,我已阅读您提供的文档,并理解了您的需求。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生成的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化工出口链行业,并着重强调了以下几个核心观点:

  • 海外补库周期启动在即: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和主要经济体有望进入降息周期,海外市场有望迎来补库需求,这将显著提振中国化工产品的出口。
  • 多条产业链受益出口增长: 地产链、农业及食品链、纺服链和汽车链等多个化工下游产业链将受益于海外补库周期,相关化工产品的出口有望实现增长。
  • 看好化工出口链投资机会: 报告建议关注在各产业链中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有望在出口增长的背景下实现业绩提升。

主要内容

欧美经济韧性强于预期,海外补库周期有望开启

  • 美国经济展现韧性,补库周期可期: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消费需求稳定,制造业景气度触底反弹,预示着补库周期即将到来。
  • 全球制造业回暖,中国外贸压力缓解: 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回升,供应链压力减轻,为中国外贸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产链:受益于降息来临,美国地产将迎来景气回升

  • MDI 供给格局稳定,出口有望回升: 全球MDI产能集中度高,中国是主要的MDI生产国,随着美国降息和地产市场修复,中国MDI出口有望增长。
  • 钛白粉攻击格局稳定,海外出口维持高增长: 全球钛白粉需求稳定增长,中国钛白粉企业在成本和规模上具有优势,出口占比逐年提升。
  • 功能性硅烷:美国竣工端回暖带动建筑建材领域硅烷类产品出口需求: 美国竣工端回暖带动建筑建材领域硅烷类产品需求,中国是全球功能性硅烷主要生产地,出口量拐点向上。
  • 纤维素醚:海外需求空间巨大: 纤维素醚在建材、医药、食品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国内地产需求调整和海外地产景气程度上升,海外市场将进一步打开纤维素醚增长空间。

农业及食品链:贸易总额整体增长,消费复苏有望提振出口

  • 代糖:周期底部已至,减糖趋势推动升级: 代糖市场受益于减糖趋势,中国代糖产品主要用于出口,随着终端消费复苏和海外补库周期开启,代糖出口有望增长。
  • 农业:价格位于底部区间,24年海外补库需求有望修复: 我国是全球主要草甘膦生产国,巴西、美国、阿根廷等主要消费国陆续去库结束,有望逐步进入补货期,草甘膦海外需求有望回暖。
  • 氨基酸及维生素:氨基酸出口稳定增长,维生素价格触底反弹: 海外饲料需求稳定增长,国内氨基酸和维生素出海需求旺盛,随着国产替代和国内生产技术迭代,国产氨基酸和维生素有望发力海外市场。

纺服链:中国是世界纺织制造中心,海外需求刚性

  • 涤纶长丝:行业资本开支下降,2024年海外需求预期增长: 涤纶长丝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和家纺产品,随着行业资本开支下降和海外需求预期增长,涤纶长丝出口有望增加。
  • 尼龙66:国产化突破带动需求和出口放量: 随着己二腈、己二胺技术接连取得突破,尼龙66产能扩张,在国内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富余产能有望打开海外市场。

汽车链:万亿市场,加速海外建厂节奏

  • 轮胎:万亿市场,加速海外建厂节奏: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和市场竞争升级,国产轮胎厂商逐渐走向海外进行全球化布局。
  • 滑油添加剂:出口量稳步提升,国产替代正当时: 全球润滑油添加剂需求稳定增长,我国添加剂产业抓住国内润滑油行业快速发展的契机,不断增长实力,提升产品质量,扩张产能,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
  • 电解液:需求持续走高,产能出海正当时: 随着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取代旧能源的进程加速,全球范围内电解液的需求将持续上升,中国电解液出货量的全球占比继续提升。
  • 陶瓷材料:需求空间成长快速,国产替代正当时: 全球特种陶瓷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下游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汽车工业、消费电子、新能源等行业。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化工行业基本面的分析,认为海外补库周期将为中国化工出口带来增长机遇。地产链、农业及食品链、纺服链和汽车链等多个产业链将受益于出口增长,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中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同时,报告也提示了地缘政治风险、央行政策变动和海外经济下行等潜在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8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