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口服司美格鲁肽国内获批上市,关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机会
下载次数:
1756 次
发布机构: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2-02
页数:
8页
行情回顾
上周(2024年1月22日-1月26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下跌2.73%,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4.69pct,跑输创业板综指数0.76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医药板块周涨跌幅排名为第28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3.96%,板块整体跑输恒生指数8.16pct。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医疗保健行业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2位。
核心观点
口服司美格鲁肽国内获批上市。援引金融界新闻报道,1月26日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片(商品名:诺和忻)获批上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疗,这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早在2019年9月,口服司美格鲁肽就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用于结合饮食和运动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商品名为Rybelsus,是全球首个获批的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2023年1月,在美获批的口服司美格鲁肽(7mg、14mg)适应症扩围,能用于治疗既往未接受过糖尿病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此外,口服司美格鲁肽也在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及地区获批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口服司美格鲁肽有望助推GLP-1市场扩容。据华尔街见闻报道,司美格鲁肽属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类降糖药。GLP-1是一种肠促胰素,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同时还有延缓胃排空的作用,因此司美格鲁肽除了能完成降糖本职之外,兼有抑制食欲的作用,使减肥成为其第二适应证。参考界面新闻报道,司美格鲁肽片是司美格鲁肽的口服剂型,在原有司美格鲁肽分子的肽链基础上加入了吸收促进剂SNAC,从而保护进入胃内的司美格鲁肽分子减少被胃蛋白酶降解,增加口服给药途径的生物利用度。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司美格鲁肽口服剂型的减肥适应症仍在三期临床阶段,我们认为如若后期顺利获批减肥适应症,国内GLP-1产业链有望迎来发展良机。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口服司美格鲁肽国内获批上市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建议关注:翰宇药业、凯莱英、诺泰生物等。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聚焦于诺和诺德口服司美格鲁肽(商品名:诺和忻)在中国获批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其不仅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更预示着GLP-1市场将迎来显著扩容。报告强调,此次获批有望带动整个GLP-1产业链上下游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其减肥适应症若能顺利获批后,将为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遇。尽管当前医药生物板块整体表现承压,但创新药物的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口服司美格鲁肽的上市,为行业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和投资亮点。
在2024年1月22日至1月26日期间,A股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和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均呈现下跌态势,整体表现跑输大盘,反映出市场对医药板块的谨慎情绪。A股医药板块周涨跌幅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28位,港股医疗保健行业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12位,显示出行业面临的普遍压力。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口服司美格鲁肽的获批上市显得尤为突出,它代表了医药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实现突破的潜力,为投资者指明了在挑战中寻找结构性增长机会的方向。
在2024年1月22日至1月26日的交易周内,中国A股和香港股市的医药生物板块均呈现出显著的下跌趋势,整体表现不佳。具体来看,A股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了2.73%,这一跌幅使其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4.69个百分点,同时也跑输创业板综指数0.76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医药板块的周涨跌幅排名位列第28位,表明其在同期市场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港股市场方面,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同样表现疲软,下跌了3.96%。该板块整体跑输恒生指数8.16个百分点,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医疗保健行业的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2位,显示出与A股市场相似的低迷态势。这些数据共同描绘了医药生物行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所面临的普遍压力和挑战。
尽管整体板块承压,但个股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在A股申万医药生物行业中,上周涨幅前五位的公司分别为:开开实业(+38.23%)、中科美菱(+16.07%)、怡和嘉业(+13.9%)、江苏吴中(+12.43%)和泓博医药(+10.56%)。这些公司的显著上涨可能得益于特定的公司消息、市场热点或资金青睐。
与此同时,跌幅后五位的公司则包括:药康生物(-19.89%)、一品红(-15.01%)、美迪西(-14.92%)、普蕊斯(-14.46%)和康龙化成(-13.92%)。这些公司的下跌可能与业绩预期、市场竞争、政策变化或特定负面消息有关。
港股方面,涨幅前五位的公司为:高视医疗(+25.42%)、乐普生物-B(+11.38%)、3D MEDICINES(+8.3%)、微创脑科学(+7.22%)和国药控股(+6.08%)。跌幅后五位的公司则包括:荣昌生物(-29.66%)、乐普生物-B(-26.58%)、康诺亚-B(-23.92%)、维亚生物(-22.83%)和梅斯健康(-21.19%)。值得注意的是,乐普生物-B同时出现在涨幅和跌幅榜单中,这可能反映了其股价在周内经历了剧烈波动。这种两极分化的个股表现,凸显了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投资者对不同公司基本面和未来预期的差异化判断。
2024年1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信息,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片(商品名:诺和忻)正式获批在中国上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的治疗。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医药市场迎来了首个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口服剂型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用药的便利性和依从性,有望改变现有糖尿病治疗格局。
从全球视角来看,口服司美格鲁肽的研发和上市已有一段历史。早在2019年9月,该药物就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商品名为Rybelsus,用于结合饮食和运动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随后,在2023年1月,其在美国的适应症进一步扩围,可用于治疗既往未接受过糖尿病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此外,口服司美格鲁肽也已在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及地区获批上市,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和市场基础。
司美格鲁肽作为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类降糖药,其作用机制独特且多效。GLP-1是一种肠促胰素,能够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糖素分泌,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GLP-1还具有延缓胃排空的作用,这不仅有助于血糖控制,也带来了额外的益处。
正是由于其延缓胃排空和抑制食欲的作用,司美格鲁肽除了其核心的降糖功能外,还兼具抑制食欲的潜力,使其具备了减肥的第二适应证。目前,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司美格鲁肽口服剂型的减肥适应症仍在三期临床阶段。如果未来该适应症能够顺利获批,将极大地拓宽司美格鲁肽的市场应用范围,并有望助推国内GLP-1产业链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口服剂型相较于注射剂型,在患者接受度和依从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对于扩大GLP-1药物在糖尿病和潜在减肥市场的渗透率至关重要。司美格鲁肽片在原有司美格鲁肽分子的肽链基础上加入了吸收促进剂SNAC,通过保护进入胃内的司美格鲁肽分子减少被胃蛋白酶降解,从而显著增加了口服给药途径的生物利用度,是其实现口服化的关键技术突破。
鉴于口服司美格鲁肽在国内获批上市的重大意义及其对GLP-1市场的潜在推动作用,报告认为这将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发展。因此,建议投资者关注在GLP-1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报告中明确提及的建议关注标的包括:翰宇药业、凯莱英、诺泰生物等。这些公司可能在多肽药物研发、CDMO服务或原料药生产等领域与GLP-1产业链存在关联。
然而,投资伴随着风险。报告也提示了多项潜在风险,包括:1)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这可能源于市场竞争加剧、推广策略不当或患者接受度低于预期;2)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医药行业受到严格监管,政策变化(如医保谈判、集采等)可能对产品定价和市场准入造成重大影响;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随着GLP-1类药物市场的扩大,可能会有更多同类产品或替代疗法上市,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2024年1月22日至1月26日期间,多家医药生物公司发布了重要的公告,涵盖了产品研发、注册审批、一致性评价及国际市场准入等多个方面,反映出行业持续的创新活力和市场拓展努力。
在融资动态方面,奥锐特(605116.SH)的可转债发行方案已通过发审委审核,计划发行规模为8.1212亿元,发行期限6年。益丰药房(603939.SH)的可转债发行方案已获得证监会核准,计划发行规模为17.9743亿元,发行期限同样为6年。这些融资活动将为相关公司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此外,报告还列举了多家具备股东大会和解禁动态的公司。在股东大会方面,金陵药业、赛升药业、普利制药、白云山、欧普康视、九典制药、东星医疗、汉商集团、美年健康、凯莱英、达嘉维康、科源制药、纳微科技等公司在报告期内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各项议案。在解禁动态方面,泽璟制药-U、港通医疗、诺思兰德、荣昌生物等公司在报告期内有部分股份解禁,涉及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首发机构配售股份、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及股权激励一般股份等类型,解禁数量和市值较大,可能对市场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例如,泽璟制药-U有9,660.69万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解禁市值达414,250.39万元。这些资本市场活动反映了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的变化。
本周医药生物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洞察在于,尽管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整体表现低迷,但诺和诺德口服司美格鲁肽在国内获批上市,为行业注入了强劲的创新动力和增长潜力。作为国内首个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其在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以及未来在减肥适应症上的巨大市场潜力,预示着GLP-1市场将迎来显著扩容,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机遇。报告建议关注翰宇药业、凯莱英、诺泰生物等相关产业链公司。同时,报告也提醒投资者需警惕销售不及预期、医药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此外,多家公司在产品研发、注册审批、一致性评价及国际市场准入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以及融资和资本市场活动,共同构成了当前医药生物行业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全景图。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诺和诺德、礼来披露年报,减肥药市场持续增长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开标,国内外主流产品普遍中选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药审中心发布濒危动物类中药材人工制成品相关试行稿,产业迎来新机遇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上海市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出台,利好科研仪器和试剂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