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周报:出海难度增加,大品种需大市场

医药行业周报:出海难度增加,大品种需大市场

研报

医药行业周报:出海难度增加,大品种需大市场

  医药行业观点   1.出海难度增加,寻找大市场仍是突破之路   5月14日美国宣布对注射器等低值耗材增加税收,增加税率从0%-50%不等,考虑到低值耗材行业的毛利率普遍在20%-40%之间,大幅加税会削弱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受中美关系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未来加税、限制名单等不确定因素会继续增加,中国医药企业出海面临的困难也将增加,但开拓国际市场是避免单一市场内卷,突破瓶颈的重要出路,中国企业仍会选择更有效的方式突破贸易障碍,如全球产业链布局,革新技术应用。5月16日,恒瑞医药公告对GLP-1实施对外授权,并获得授权方19.9%的股权,新的合作模式是中国企业探索出海的重要尝试,规避中国企业在欧美直接进行临床试验和上市推广的风险,虽然让渡了部分权益,但风险更为可控。对于减重、肿瘤等海外大市场,中国企业的研发产品线已开始获得国际NMC企业的认同,通过海外授权走向规范市场是大势所趋。   2.关注GLP-1RA国内临床进度,海外市场值得期待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GLP-1产品销售额为1467.55亿丹麦克朗,约合238.53亿美元,其中,GLP-1类糖尿病产品收入约为1231.32亿丹麦克朗(约合178亿美元),同比增长48%;肥胖护理产品收入约为416.32亿丹麦克朗(约合6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47%。礼来的替尔泊肽销售额也达到51.63亿美元,2024年Q1诺和诺德与礼来的GLP-1的均保持高速增长。国内GLP-1已陆续进入临床数据读出阶段,对比已上市的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国产GLP-1的早期临床数据在减重降糖给药次数展现更强的优势,未来海外授权值得期待。   临床进度方面,众生药业发布新药RAY1225的I期临床减重效果数据,肥胖受试者(12mg组),6周体重较基线平均下降7.90%,而安慰剂组仅下降0.37%。博瑞医药预计将公布Ⅱ期临床数据,降糖和减重效果均值期待。GLP-1RA上游产业链,中国企业也具备竞争优势。目前中国企业进入GLP-RA供应链主要是上游原料药的CDMO/CMO,目前已进入订单兑现期,翰宇药业持续获得海外订单,诺泰生物Q1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长。上游胰岛素注射笔等包材,国内已有企业组建自动化的生产线。   3.医药国企改革潜力持续,关注效率提升趋势   2023年年报和2024年1季报发布,医药国企整体增速显著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医药央国企,2023年扣非净利润依然保持了同比增长,同期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扣非增速为-26.11%,2024年Q1医药央企扣非增速为14.65%,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自2022年以来,医药央国企改革效率提升趋势已形成,考虑到医药央国企涉及细分领域包括医药商业、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等多系列领域,国药系资产整合仍在推进中,股权激励等措施尚未推出,未来的改革的潜力仍将持续释放,净利率水平有望继续提高。   4.关注合成生物学应用中实现从零到壹飞跃的品种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综合的工程学,在医药、化工、食品等多领域都具有应用的空间,但从技术开发到规模化量产需要经历不断的循环优化。量产的突破,可以促使原来化学合成困难或者生物表达量低的化合物实现大规模生物制造,推动产品的商业化应用。随着收率提升,效益的突破,成本上一旦低于传统制造方法,将革新原有的产业格局。随着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产品从贵到廉,将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打开市场空间。   5.关注部分原料品种的价格周期   2023年医药原料药出口整体承压,根据中国医保商会统计,出口额下降20.68%,出口均价单价下降24.7%,供给端过剩是导致价格承压的主要因素,但原料药各品种之间供需相对独立,依然有部分原料药品种供应格局优化,价格处于景气阶段,如硫氰酸红霉素等中间体,5月6日,有生产企业继续提升报价。2022-2023年,多数原料药品种处于降价和出清产能阶段,梳理主要的维生素品类中,VB1和VK3已经从2023年Q4开始涨价,2024年有望迎来供给的新变化,预计供给端会进一步收缩产能,提升价格;其他维生素品种近期企业停报或者提价的信息增加。需求方面,环保及安全事故可能会引起下游采购策略变化,助推价格上升。   6.呼吸道检测市场海外值得期待   国内企业万孚生物和九安医疗先后获得甲乙流+新冠的家庭快检试剂的FDA许可,2024年将是国内企业进军欧美呼吸道联检市场的重要开端,其产品平均定价有望高于国内,市场值得期待。国内市场方面,圣湘生物和英诺特已发布2024年1季报,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再次验证了检测渗透率的提升是支撑市场发展的核心因素,目前市场渗透率仍较低,未来增长具有延续性。竞争格局方面,快速增长的市场必然会吸引新企业加入,但联检产品对技术开发和临床试验的要求更高,未来呼吸道联检市场不会快速进入红海竞争阶段,而且先发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在满足医院筛查需求方面,更多样化的检测项目组合更能切换医保控费和呼吸道流行疾病谱变化。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950

  • 发布机构: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5-20

  • 页数:

    3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医药行业观点

  1.出海难度增加,寻找大市场仍是突破之路

  5月14日美国宣布对注射器等低值耗材增加税收,增加税率从0%-50%不等,考虑到低值耗材行业的毛利率普遍在20%-40%之间,大幅加税会削弱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受中美关系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未来加税、限制名单等不确定因素会继续增加,中国医药企业出海面临的困难也将增加,但开拓国际市场是避免单一市场内卷,突破瓶颈的重要出路,中国企业仍会选择更有效的方式突破贸易障碍,如全球产业链布局,革新技术应用。5月16日,恒瑞医药公告对GLP-1实施对外授权,并获得授权方19.9%的股权,新的合作模式是中国企业探索出海的重要尝试,规避中国企业在欧美直接进行临床试验和上市推广的风险,虽然让渡了部分权益,但风险更为可控。对于减重、肿瘤等海外大市场,中国企业的研发产品线已开始获得国际NMC企业的认同,通过海外授权走向规范市场是大势所趋。

  2.关注GLP-1RA国内临床进度,海外市场值得期待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GLP-1产品销售额为1467.55亿丹麦克朗,约合238.53亿美元,其中,GLP-1类糖尿病产品收入约为1231.32亿丹麦克朗(约合178亿美元),同比增长48%;肥胖护理产品收入约为416.32亿丹麦克朗(约合6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47%。礼来的替尔泊肽销售额也达到51.63亿美元,2024年Q1诺和诺德与礼来的GLP-1的均保持高速增长。国内GLP-1已陆续进入临床数据读出阶段,对比已上市的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国产GLP-1的早期临床数据在减重降糖给药次数展现更强的优势,未来海外授权值得期待。

  临床进度方面,众生药业发布新药RAY1225的I期临床减重效果数据,肥胖受试者(12mg组),6周体重较基线平均下降7.90%,而安慰剂组仅下降0.37%。博瑞医药预计将公布Ⅱ期临床数据,降糖和减重效果均值期待。GLP-1RA上游产业链,中国企业也具备竞争优势。目前中国企业进入GLP-RA供应链主要是上游原料药的CDMO/CMO,目前已进入订单兑现期,翰宇药业持续获得海外订单,诺泰生物Q1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长。上游胰岛素注射笔等包材,国内已有企业组建自动化的生产线。

  3.医药国企改革潜力持续,关注效率提升趋势

  2023年年报和2024年1季报发布,医药国企整体增速显著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医药央国企,2023年扣非净利润依然保持了同比增长,同期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扣非增速为-26.11%,2024年Q1医药央企扣非增速为14.65%,继续保持领先优势。自2022年以来,医药央国企改革效率提升趋势已形成,考虑到医药央国企涉及细分领域包括医药商业、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等多系列领域,国药系资产整合仍在推进中,股权激励等措施尚未推出,未来的改革的潜力仍将持续释放,净利率水平有望继续提高。

  4.关注合成生物学应用中实现从零到壹飞跃的品种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综合的工程学,在医药、化工、食品等多领域都具有应用的空间,但从技术开发到规模化量产需要经历不断的循环优化。量产的突破,可以促使原来化学合成困难或者生物表达量低的化合物实现大规模生物制造,推动产品的商业化应用。随着收率提升,效益的突破,成本上一旦低于传统制造方法,将革新原有的产业格局。随着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产品从贵到廉,将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打开市场空间。

  5.关注部分原料品种的价格周期

  2023年医药原料药出口整体承压,根据中国医保商会统计,出口额下降20.68%,出口均价单价下降24.7%,供给端过剩是导致价格承压的主要因素,但原料药各品种之间供需相对独立,依然有部分原料药品种供应格局优化,价格处于景气阶段,如硫氰酸红霉素等中间体,5月6日,有生产企业继续提升报价。2022-2023年,多数原料药品种处于降价和出清产能阶段,梳理主要的维生素品类中,VB1和VK3已经从2023年Q4开始涨价,2024年有望迎来供给的新变化,预计供给端会进一步收缩产能,提升价格;其他维生素品种近期企业停报或者提价的信息增加。需求方面,环保及安全事故可能会引起下游采购策略变化,助推价格上升。

  6.呼吸道检测市场海外值得期待

  国内企业万孚生物和九安医疗先后获得甲乙流+新冠的家庭快检试剂的FDA许可,2024年将是国内企业进军欧美呼吸道联检市场的重要开端,其产品平均定价有望高于国内,市场值得期待。国内市场方面,圣湘生物和英诺特已发布2024年1季报,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再次验证了检测渗透率的提升是支撑市场发展的核心因素,目前市场渗透率仍较低,未来增长具有延续性。竞争格局方面,快速增长的市场必然会吸引新企业加入,但联检产品对技术开发和临床试验的要求更高,未来呼吸道联检市场不会快速进入红海竞争阶段,而且先发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在满足医院筛查需求方面,更多样化的检测项目组合更能切换医保控费和呼吸道流行疾病谱变化。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证券研究报告生成的 Markdown 格式内容:

中心思想

出海与创新:医药行业突破瓶颈的关键

  • 出海难度增加,大市场是突破口: 面对国际贸易摩擦,医药企业应积极探索全球产业链布局和技术革新,通过海外授权等方式进入规范市场,尤其关注减重、肿瘤等海外大市场。
  • 国内创新加速,海外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GLP-1RA药物临床数据表现出优势,海外授权值得期待。同时,关注合成生物学应用和原料药价格周期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 国企改革深化,效率提升是主旋律: 医药国企改革潜力持续释放,通过资产整合和股权激励等措施,有望进一步提高净利率水平。

主要内容

医药行业观点

出海难度增加,寻找大市场仍是突破之路

受国际关系和贸易摩擦影响,中国医药企业出海面临的困难增加。但开拓国际市场是避免内卷、突破瓶颈的重要途径。企业应探索更有效的突破贸易障碍的方式,如全球产业链布局和革新技术应用。恒瑞医药对外授权GLP-1的合作模式值得借鉴,对于减重、肿瘤等海外大市场,中国企业的研发产品线已开始获得国际认可。

关注GLP-1RA国内临床进度,海外市场值得期待

GLP-1市场增长迅速,国内GLP-1药物已进入临床数据读出阶段,早期临床数据在减重降糖给药次数上展现出优势,未来海外授权值得期待。众生药业和博瑞医药的临床数据值得关注。中国企业在上游原料药CDMO/CMO和胰岛素注射笔等包材方面也具备竞争优势。

医药国企改革潜力持续,关注效率提升趋势

医药国企整体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医药央国企。自2022年以来,医药央国企改革效率提升趋势已形成,未来的改革潜力仍将持续释放,净利率水平有望继续提高。

关注合成生物学应用中实现从零到壹飞跃的品种

合成生物学在医药、化工、食品等多领域具有应用空间。量产的突破可以促使原来化学合成困难或者生物表达量低的化合物实现大规模生物制造,推动产品的商业化应用,革新原有的产业格局。

关注部分原料品种的价格周期

2023年医药原料药出口整体承压,但各品种之间供需相对独立,部分原料药品种供应格局优化,价格处于景气阶段。VB1和VK3已从2023年Q4开始涨价,2024年有望迎来供给的新变化。

呼吸道检测市场海外值得期待

国内企业万孚生物和九安医疗获得甲乙流+新冠的家庭快检试剂的FDA许可,2024年将是国内企业进军欧美呼吸道联检市场的重要开端。国内市场方面,圣湘生物和英诺特收入保持快速增长,验证了检测渗透率的提升是支撑市场发展的核心因素。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2024年是医药行业实现驱动切换的关键时期,依靠新技术应用和出海开发新市场逐步走出供给端“内卷”。维持医药行业“推荐”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聚焦大品种及配套产业链的出海突破: * GLP-1创新药方向:推荐众生药业,关注博瑞医药、甘李药业。 * 上游GLP-1原料产业链:推荐诺泰生物和凯莱英,关注圣诺生物和翰宇药业。 * GLP-1注射用包材的国产化落地:推荐美好医疗。 2)医药国企改革的增长潜力有望继续释放: * 化学制药类国企:推荐国药现代,关注华润双鹤。 * 医药流通类国企:建议关注国药一致。 * 器械类国企:推荐迪瑞医疗,关注新华医疗。 * 血液制品类国企:推荐博雅生物。 3)原料药行业关注部分品种景气周期变化和合成生物学应用: * 推荐天新药业,关注金城医药,关注富祥药业和川宁生物。 4)呼吸道检测市场场在2024年1季度业绩中持续验证: * 推荐英诺特和圣湘生物,关注万孚生物。 5)血液制品景气维持,行业进入加速整合阶段: * 推荐派林生物,关注博雅生物、博晖创新、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 6)创新产品的商业化探索,biotech类企业实现自我造血扭亏: * 推荐吉贝尔和百洋医药,关注微芯生物。 7)海外创新药专利陆续到期,为原料药市场提供机遇: * 推荐诺泰生物,关注翰宇药业、同和药业。 8)仿制药产业链CXO有望形成自我驱动: * 推荐百诚医药,关注阳光诺和和万邦医药。 9)难仿制剂和复杂制剂在仿制药中具有更高的研发壁垒: * 推荐九典制药,建议关注健康元,关注甘李药业和通化东宝。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 派林生物
  • 博雅生物
  • 九典制药
  • 美好医疗
  • 天坛生物
  • 济川药业
  • 诺泰生物
  • 英诺特
  • 圣湘生物
  • 吉贝尔
  • 众生药业
  • 诚益通
  • 百洋医药
  • 百诚医药
  • 通化东宝
  • 上海谊众
  • 祥生医疗

风险提示

  1. 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
  2.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3. 竞争加剧风险
  4. 政策性风险
  5. 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总结

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出海、创新与改革

本报告分析了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指出在国际贸易摩擦背景下,医药企业应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产业链布局实现突破。同时,国内GLP-1RA药物的研发进展和合成生物学的应用也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此外,医药国企改革的深化将持续释放增长潜力。建议关注具备出海能力、创新能力和改革潜力的企业,以及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