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前沿技术行业研究:RNA疗法前景广阔,核酸药物有望开启第三代药物浪潮
下载次数:
2566 次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1-04
页数:
36页
投资逻辑
疫情催化,RNA疗法快速发展,兑现期将至。(1)RNA疗法是基于RNA分子调节生物途径来治疗或者预防疾病。RNA疗法相关药物从开发之初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早期因为安全性、递送效率差等问题,研发进度受阻,后因化学修饰以及新型递送系统的出现,再次推动行业向前发展。根据贝恩咨询数据显示,RNA疗法相关临床在2019-2021年迅速增加,且并购逐渐活跃,资本助力加速RNA疗法相关的成果转化,尤其是针对新冠疫情的mRNA疫苗的研制成功,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到RNA疗法的潜力,有望成为继小分子药、抗体药物后,第三大药物类型。(2)小核酸药物具有以下优势:①靶点范围广,理论上可以转录过程中所涉及的RNA为靶点,较以蛋白质为靶点的药物的成药性大大提高。②相对安全,不会整合到自身的基因组。③设计灵活,可替换某些序列进行模块化开发。(3)市场格局:现阶段全球一共有13种小核酸药物上市,销量最高的是来自Ionis/Biogen的Nusinersen,2021年销售额超20亿美金,也是中国唯一获批的小核酸药物。目前,尚无国产核酸药物上市。
核酸药物适应症范围正在逐渐从罕见病扩展至慢病,肿瘤领域潜力初现。已上市的小核酸药物类型主要是靶向核酸的ASO(反义寡核苷酸)和siRNA(小干扰RNA),自1998年第一个小核酸药物获批以来,适应症多为像杜氏肌营养不良症、遗传性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的罕见病;2020年,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Inclisiran获批,将小核酸药物拉到更为广阔的慢病领域,市场潜力打开。除Inclisiran外,APO-APOC3、Olezarsen、Volanesorsen已经进入三期临床阶段,临床研究显示其降脂效果不亚于单抗药物。乙肝“功能性治愈”是小核酸药物在慢病领域另一大热门且已有初步数据显示治疗潜力,核酸药物Vir-2218联用中和抗体Vir-3434显示出了较好的HBsAg降低。更长远维度,小核酸药物在肿瘤领域的探索不乏有失败案例,但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Silenseed、Bio-path、圣诺医药的候选肿瘤药物的Ⅱ期临床展现了初步疗效。我们认为,若在肿瘤领域有药品成功推出,将会是小核酸药物又一里程碑式跨越。以Ionis和Alnylam为代表的核酸药物公司的发展路径已经展现出小核酸药物的治疗潜力。Ionis和Alnylam分别是ASO和siRNA的代表龙头,Ionis因其在小核酸领域的高度敏感性,多个靶点、适应症率先立项,后有大型MNC跟随;Alnylam在ATTR领域深度布局,不断革新技术提高技术壁垒,2012-2022年间市值已翻30倍,尤其是公司研制出的GalNAc递送技术克服了siRNA脱靶的问题,已成为众多递送系统研发的基石。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核酸药物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研制上市十余款药物已证明其成药性,随着新型的化学修饰、递送系统的推出,核酸药物的开发成功率有望提升。核酸药物不再仅局限于罕见病领域,已成功进军慢病市场,肿瘤市场亦有突破可能,市场空间大大提升,血脂异常和乙肝“功能性治愈”是两大具备潜力的细分领域。我们建议关注,拥有自主研发的核酸递送技术平台,以慢病、传染病、肿瘤为重点布局领域的新兴Biotech公司圣诺医药、瑞博医药、腾盛博药、中美瑞康、海昶生物。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技术迭代的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RNA疗法,特别是小核酸药物,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拐点。疫情催化了该领域的投资和研发,新型化学修饰和递送系统的突破显著提升了药物的成药性,市场空间也从罕见病扩展至慢病和肿瘤领域,潜力巨大。投资建议关注拥有自主研发核酸递送技术平台,并重点布局慢病、传染病和肿瘤领域的新兴Biotech公司。
RNA疗法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有多款药物上市,并购活动日益活跃,资本投入显著增加。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催化了该领域的发展,mRNA疫苗的成功研制提升了投资者对RNA疗法的关注度。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20-2021年间,与RNA相关的并购金额飙升至32亿美元,远超2010-2019年的4.87亿美元。小核酸药物具有靶点范围广、相对安全、设计灵活等优势,有望成为继小分子药、抗体药物后,第三大药物类型。
目前全球共有13种小核酸药物上市,主要集中在罕见病领域,其中Nusinersen销售额最高,超过20亿美元。中国市场尚无国产小核酸药物上市。然而,小核酸药物的适应症范围正在不断扩展,已成功进军慢病市场(如高胆固醇血症),并在肿瘤领域展现出初步疗效。 Ionis和Alnylam作为ASO和siRNA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发展路径证明了小核酸药物的治疗潜力,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如Alnylam的GalNAc递送技术)不断提升技术壁垒。 血脂异常和乙肝“功能性治愈”是两个极具潜力的细分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报告详细阐述了RNA疗法的历史发展,从早期受限于安全性及递送效率,到如今借助新型化学修饰(如硫代修饰、2’-O-甲基修饰、2’-氟修饰等)和递送系统(如脂质体纳米颗粒、GalNAc共轭连接递送系统等)的突破,实现了显著的进步。报告对各种RNA疗法(ASO、siRNA、mRNA等)的作用机制、研发步骤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图表形式清晰地展现了不同类型RNA在不同疾病领域的应用情况。
报告系统地梳理了小核酸药物在罕见病、慢病和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在罕见病领域,已有数种药物上市,但市场规模有限;在慢病领域,以Inclisiran为代表的降血脂药物的成功上市,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肿瘤领域,虽然尚无药物获批,但部分候选药物的早期临床数据显示出积极的疗效,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报告还特别关注了小核酸药物在乙肝“功能性治愈”和眼科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报告对Ionis和Alnylam两家核酸药物龙头企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分别从其技术平台、产品管线、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分析了其发展战略和竞争优势。此外,报告还介绍了圣诺医药、瑞博医药、腾盛博药、中美瑞康、海昶生物等中国新兴Biotech公司在小核酸药物领域的研发进展和技术特点,并对这些公司的技术平台、产品管线和市场竞争力进行了评估。
本报告对RNA疗法,特别是小核酸药物的市场现状、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投资机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新型化学修饰和递送系统的突破,以及市场对小核酸药物需求的不断增长,为该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虽然新药研发存在风险,但小核酸药物在罕见病、慢病和肿瘤领域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值得投资者关注。 建议关注拥有自主研发核酸递送技术平台,并重点布局慢病、传染病和肿瘤领域的新兴Biotech公司。 未来,小核酸药物有望成为继小分子药、抗体药物后,第三大药物类型,并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拟定增收购威高普瑞,产品+渠道珠联璧合
现金储备充裕,战略布局有望蓄力长期发展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AI大厂资本开支大幅提升,带动上游需求持续提升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跟踪已出海创新药临床进展,关注医保谈判投资机遇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