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2023年1月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额达7778亿元人民币,美国2022年新增太阳能装机超过20GW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2023年1月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额达7778亿元人民币,美国2022年新增太阳能装机超过20GW

研报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2023年1月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额达7778亿元人民币,美国2022年新增太阳能装机超过20GW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Wind新材料指数收报4423.81点,环比下跌2.4%。其中,涨幅前五的有奥来德(12.52%)、华特气体(11.57%)、中环股份(10.2%)、彤程新材(9.25%)、上海新阳(9.17%);跌幅前五的有硅宝科技(-7.89%)、博迁新材(-7.66%)、双星新材(-6.88%)、山东赫达(-6.69%)、凯赛生物(-6.12%)。六个子行业中,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7218.21点,环比上涨3.51%;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1047.27点,环比下跌2.69%;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8878.49点,环比下跌4.22%;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3339.85点,环比下跌4.12%;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3511.36点,环比下跌3.03%;Wind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2013.11点,环比下跌0.27%。   2023年1月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额达7778亿元人民币。3月7日,根据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金额高达7,778亿人民币(含台湾地区),新能源产业持续保持较高投资态势。2023年1月中国(含台湾地区)新能源行业内投资资金主要流向风电光伏,金额约为3,167亿元人民币,占比约为40.7%;锂电池投资总金额2,637亿元人民币,占比约为33.9%;储能投资总额1,637亿元人民币,占比约为21.1%;氢能投资总额198亿元人民币,占比约为2.5%。《“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据国家能源局在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发布的能源工作八大重点任务,其中一项为着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具体包括加强风电太阳能建设、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等工作。就能源结构调整的量化目标,国家能源局具体提出,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4.3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9亿千瓦左右。(资料来源:CINNO)   美国2022年新增装机超过20GW。3月9日,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发布2022美国太阳能市场洞察年度报告,去年全年美国新增太阳能发电20.2GW,尽管比2021年下降了16%,但大大好于此前的各种预期。尽管2022年度差强人意,但最终结果已经远远高于此前预期。SEIA认为,2023年美国太阳能光伏装机市场将强劲恢复增长。新增装机量有望比2022年增长41%,达到28.4GW。SEIA和WoodMac在报告中称,其基本前景展望显示,到2033年,美国累计太阳能装机量将超过700GW,相比2022年底增加560GW,年均增长50.9GW。而近期增长会更快,到2027年平均增长19%,然后从2028年到2033年放缓至7%。随着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和电网容量变得更加有限,增长放缓。2033年美国太阳能新增装机将达到60-70GW,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柱。(资料来源:全球光伏)   重点标的推荐: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特气方面,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不断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建议重点关注华特气体。电子化学品方面,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建议重点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凭借康泰股份,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打造第二增长点,建议重点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EVA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59

  •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3-13

  • 页数:

    1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Wind新材料指数收报4423.81点,环比下跌2.4%。其中,涨幅前五的有奥来德(12.52%)、华特气体(11.57%)、中环股份(10.2%)、彤程新材(9.25%)、上海新阳(9.17%);跌幅前五的有硅宝科技(-7.89%)、博迁新材(-7.66%)、双星新材(-6.88%)、山东赫达(-6.69%)、凯赛生物(-6.12%)。六个子行业中,申万三级行业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7218.21点,环比上涨3.51%;申万三级行业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1047.27点,环比下跌2.69%;中信三级行业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8878.49点,环比下跌4.22%;中信三级行业碳纤维指数收报3339.85点,环比下跌4.12%;中信三级行业锂电指数收报3511.36点,环比下跌3.03%;Wind概念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2013.11点,环比下跌0.27%。

  2023年1月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额达7778亿元人民币。3月7日,根据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金额高达7,778亿人民币(含台湾地区),新能源产业持续保持较高投资态势。2023年1月中国(含台湾地区)新能源行业内投资资金主要流向风电光伏,金额约为3,167亿元人民币,占比约为40.7%;锂电池投资总金额2,637亿元人民币,占比约为33.9%;储能投资总额1,637亿元人民币,占比约为21.1%;氢能投资总额198亿元人民币,占比约为2.5%。《“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50%。据国家能源局在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发布的能源工作八大重点任务,其中一项为着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具体包括加强风电太阳能建设、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等工作。就能源结构调整的量化目标,国家能源局具体提出,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4.3亿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9亿千瓦左右。(资料来源:CINNO)

  美国2022年新增装机超过20GW。3月9日,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发布2022美国太阳能市场洞察年度报告,去年全年美国新增太阳能发电20.2GW,尽管比2021年下降了16%,但大大好于此前的各种预期。尽管2022年度差强人意,但最终结果已经远远高于此前预期。SEIA认为,2023年美国太阳能光伏装机市场将强劲恢复增长。新增装机量有望比2022年增长41%,达到28.4GW。SEIA和WoodMac在报告中称,其基本前景展望显示,到2033年,美国累计太阳能装机量将超过700GW,相比2022年底增加560GW,年均增长50.9GW。而近期增长会更快,到2027年平均增长19%,然后从2028年到2033年放缓至7%。随着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和电网容量变得更加有限,增长放缓。2033年美国太阳能新增装机将达到60-70GW,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柱。(资料来源:全球光伏)

  重点标的推荐: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迅猛,看好头部企业产业红利优势最大化。光刻胶板块为我国自主可控之路上关键核心环节,看好彤程新材在进口替代方面的高速进展。特气方面,华特气体深耕电子特气领域十余年,不断创新研发,实现进口替代,西南基地叠加空分设备双重布局,一体化产业链版图初显,建议重点关注华特气体。电子化学品方面,下游晶圆厂逐步落成,芯片产能有望持续释放,建议关注:安集科技、鼎龙股份。下游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革新,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国内持续推进制造升级,高标准、高性能材料需求将逐步释放,新材料产业有望快速发展。国瓷材料三大业务保持高增速,有条不紊打造齿科巨头,新能源业务爆发式增长,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打造新材料巨擘,建议重点关注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国瓷材料。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提升离不开高分子助剂,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珠海新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凭借康泰股份,进军千亿润滑油添加剂,打造第二增长点,建议重点关注国内抗老化剂龙头利安隆。碳中和背景下,绿电行业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量逐渐攀升,建议关注上游原材料金属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EVA粒子技术行业领先的联泓新科、拥有三氯氢硅产能的新安股份以及三孚股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