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交易创新高,关注临床数据发布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交易创新高,关注临床数据发布

研报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交易创新高,关注临床数据发布

  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同比增加34%,交易总金额同比增加222%,中国已成为全球医药交易的重要引擎。金额总额增速显著高于项目数量增速,主要是大项目比例的提升,2025年Q1,中国超10亿美元的交易11笔,在全球范围内占比将近一半,其中6笔上榜全球交易TOP10榜单,如和铂医药、联邦制药、恒瑞医药从MNC获得合作订单的总金额均超过了19亿美元。近年来,中国创新药的研发效率和质量得到迅速提升,据DealForma数据显示,2024年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而且从合作项目的临床阶段来看,合作的项目偏向早期,中国企业可以凭借效率优势持续补充新的分子,为持续合作创造机遇。在不断补充研发管线的同时,中国创新药企业也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发布临床上的最新数据,增进与MNC的沟通。根据医药魔方统计,2025年ASCO大会上,中国专家的发言数量再创新高,共有71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入选口头发言环节(Oral Abstract Session),其中有11项研究将以重磅研究(LBA)形式公布。根据2024年数据,在目前授权合作的客户中,有一半来自美国,但由于专利授权是主要的方式,受到关税影响有限。   2.关注痛风和降尿酸巨大的潜力市场和中国企业的机遇   痛风是全球性疾病,目前我国痛风的疾病负担尤其严重,患病率约为0.86%~2.20%,且患者呈逐步年轻化趋势。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存在紧密联系,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人数为9.3亿人,预计203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群体数将达到14.2亿人;2020年中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为1.7亿人,预计2030年将达到2.4亿人,痛风治疗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由于现有痛风治疗用药的安全性不足,目前治疗的依从性和达标率均较差,血尿酸达标诊次占比仅为7.01%,治疗后关节疼痛VAS评分>3分占比约40%,疼痛控制不佳,亟需更好更安全的药物上市。目前以URAT1为靶点新药已有多个品种进入关键的临床阶段,其中恒瑞医药的自主研发的SHR4640片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一品红的AR882已开始Ⅲ期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在2024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大会上,AR882的溶解痛风石临床试验成果亮相已展现出Best in Class潜力,预计2025年EULAR大会上,AR882预计将展示更具潜力的临床数据。   3.ADC与双抗对现有药物的超越在路上   ADC与双抗是大分子药物研发的重要突破,虽然目前主要在肿瘤的充当二线用药,但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发布,其优势正逐步被认知,未来有望成为临床的一线用药。4月21日,阿斯利康宣布其和第一三共合作开发的Enhertu(德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联合治疗方案在III期DESTINY-Breast09研究中,相较于当前一线标准治疗方案(紫杉烷+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HP),显著改善了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虽然关键次要终点总生存期(OS)在计划进行中期分析时尚不成熟,但已展现出有利的早期趋势。2024年Enhertu销售额达到37.54亿元,同比增长46%,已成为全球肿瘤药销售TOP20的品种。4月26日,康方生物和Summit宣布依沃西单抗(PD-1/VEGF双抗)与K药头对头的中期临床数据。HARMONi-2试验中期分析结果:与K药相比,依沃西单抗将死亡风险降低了22.3%(风险比HR=0.777),尽管HARMONi-2试验未达到预设的统计学显著性,但中期数据显示的22.3%死亡风险降低仍体现了双抗药物的潜力。   4.口服减重药物市场即将开启,关注中国企业的机会   4月22日,据FirstWord Pharma报道,诺和诺德已向FDA提交申请,寻求批准其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片剂用于减重。根据诺和诺德发布的减重III期OASIS4数据,口服司美格鲁肽组受试者在经过64周治疗后,体重下降了13.6%,而安慰剂组这一比例为2.2%。与诺和诺德路径不同,目前礼来等多数企业采用口服小分子GLP-1的路径,4月17日,礼来宣布其首个口服GLP-1小分子药物Orforglipron取得三期临床的积极结果,其高剂量组40周减重7.9%,而且安全性良好,并无观察到肝毒性,预计2025年年底礼来将向FDA递交Orforglipron的上市许可。对于恐针的人群和维持体重的人群,小分子GLP-1凭借口服和成本优势展示巨大的潜力。目前在减重领域,中国企业布局早,研发突破迅速,并在多个方向实现出海。2025年3月24日,诺和诺德与联邦制药,签订协议,获得三靶点GLP-1的授权。在口服小分子GLP-1,默沙东、阿斯利康已落地和中国企业的合作。虽然辉瑞的失败,小分子的安全性问题是个不确定要素,但是对MNC来说,小分子产业链布局容易,扩产弹性大,中国biotech在小分子GLP-1上持续迭代,部分分子具备成为BIC的潜力,为MNC提供了更多合作可能。   5.原料药近期提价活跃,进入关税影响观察期   4月22日台州海盛饲料级维生素D3报价600元/kg,海外报价75美元/kg,相较于此前220~240元/kg的报价,有大幅提升。2025年提价活跃的原料药品种还有泰乐菌素、金霉素等兽用抗生素品种,4月报价均比较年初有大幅提升,目前提价品种,供给端具有更强的价格话语权,供给段竞争关系的变化是催化价格提升的重要因素。美国是中国原料药出口的第二大市场,虽然美国豁免了大部分的原料药和品种,当仍有部分品种尚未豁免,如布洛芬等原料药。对于非豁免品种,目前需要承担的关税税率超过了120%,虽然53%以上部分属于报复性关税,后续大概率会下调,但短期客户仍会观望暂停甚至取消订单。预计4月份部分被加税企业的收入将受到影响。针对医药的行业关税,我们认为中国原料药和配套产业优势,具备全球竞争力,不仅在于成本的优势上,而且在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的竞争力,待关税逐步明朗后,相应订单将逐步恢复。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完善创新药价格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支付体系,创新药的国内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同时海外临床数据陆续发布,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创新价值兑现加速,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关注合作出海和产品对外授权,技术平台价值凸显,推荐【益方生物】,关注【一品红】、【三生制药】、【和铂医药-B】、【百奥赛图-B】、【复宏汉霖】、【加科思-B】。   2)减重领域关键临床数据发布和对外合作出海,推荐【众生药业】,关注【来凯医药-B】、【联邦制药】、【歌礼制药-B】。   3)医保目录品种放量,政策加码拓宽市场天花板,推荐【上海谊众】,关注【云鼎新耀】、【艾力斯】。   4)关注国内biotech企业经营扭亏,内销上量和出海突破,建议关注【诺诚健华】和【信达生物】。   5)连锁药店供给逐步出清,政策支持补贴消费提升,推荐【益丰药房】、【老百姓】。   6)原料药产业升级,从尼古丁原料延伸至烟袋等终端产品,推荐【金城医药】,泰乐菌素价格变化,关注【鲁抗医药】。   7)关注通用型CAR-T技术的突破和实体瘤CAR-T进入上市阶段,建议关注【科济药业-B】、【永泰生物-B】。   8)AI与器械相结合,竞争力提升,附加值增加,推荐【安必平】、【祥生医疗】,关注【鱼跃医疗】。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2025-04-27EPS PE   公司代码名称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   医药生物技术壁垒高,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不能按计划开发出新产品,无法产业化。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091

  • 发布机构: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04-27

  • 页数:

    3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同比增加34%,交易总金额同比增加222%,中国已成为全球医药交易的重要引擎。金额总额增速显著高于项目数量增速,主要是大项目比例的提升,2025年Q1,中国超10亿美元的交易11笔,在全球范围内占比将近一半,其中6笔上榜全球交易TOP10榜单,如和铂医药、联邦制药、恒瑞医药从MNC获得合作订单的总金额均超过了19亿美元。近年来,中国创新药的研发效率和质量得到迅速提升,据DealForma数据显示,2024年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而且从合作项目的临床阶段来看,合作的项目偏向早期,中国企业可以凭借效率优势持续补充新的分子,为持续合作创造机遇。在不断补充研发管线的同时,中国创新药企业也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发布临床上的最新数据,增进与MNC的沟通。根据医药魔方统计,2025年ASCO大会上,中国专家的发言数量再创新高,共有71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入选口头发言环节(Oral Abstract Session),其中有11项研究将以重磅研究(LBA)形式公布。根据2024年数据,在目前授权合作的客户中,有一半来自美国,但由于专利授权是主要的方式,受到关税影响有限。

  2.关注痛风和降尿酸巨大的潜力市场和中国企业的机遇

  痛风是全球性疾病,目前我国痛风的疾病负担尤其严重,患病率约为0.86%~2.20%,且患者呈逐步年轻化趋势。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存在紧密联系,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人数为9.3亿人,预计203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群体数将达到14.2亿人;2020年中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为1.7亿人,预计2030年将达到2.4亿人,痛风治疗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由于现有痛风治疗用药的安全性不足,目前治疗的依从性和达标率均较差,血尿酸达标诊次占比仅为7.01%,治疗后关节疼痛VAS评分>3分占比约40%,疼痛控制不佳,亟需更好更安全的药物上市。目前以URAT1为靶点新药已有多个品种进入关键的临床阶段,其中恒瑞医药的自主研发的SHR4640片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一品红的AR882已开始Ⅲ期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在2024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大会上,AR882的溶解痛风石临床试验成果亮相已展现出Best in Class潜力,预计2025年EULAR大会上,AR882预计将展示更具潜力的临床数据。

  3.ADC与双抗对现有药物的超越在路上

  ADC与双抗是大分子药物研发的重要突破,虽然目前主要在肿瘤的充当二线用药,但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发布,其优势正逐步被认知,未来有望成为临床的一线用药。4月21日,阿斯利康宣布其和第一三共合作开发的Enhertu(德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联合治疗方案在III期DESTINY-Breast09研究中,相较于当前一线标准治疗方案(紫杉烷+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HP),显著改善了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虽然关键次要终点总生存期(OS)在计划进行中期分析时尚不成熟,但已展现出有利的早期趋势。2024年Enhertu销售额达到37.54亿元,同比增长46%,已成为全球肿瘤药销售TOP20的品种。4月26日,康方生物和Summit宣布依沃西单抗(PD-1/VEGF双抗)与K药头对头的中期临床数据。HARMONi-2试验中期分析结果:与K药相比,依沃西单抗将死亡风险降低了22.3%(风险比HR=0.777),尽管HARMONi-2试验未达到预设的统计学显著性,但中期数据显示的22.3%死亡风险降低仍体现了双抗药物的潜力。

  4.口服减重药物市场即将开启,关注中国企业的机会

  4月22日,据FirstWord Pharma报道,诺和诺德已向FDA提交申请,寻求批准其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片剂用于减重。根据诺和诺德发布的减重III期OASIS4数据,口服司美格鲁肽组受试者在经过64周治疗后,体重下降了13.6%,而安慰剂组这一比例为2.2%。与诺和诺德路径不同,目前礼来等多数企业采用口服小分子GLP-1的路径,4月17日,礼来宣布其首个口服GLP-1小分子药物Orforglipron取得三期临床的积极结果,其高剂量组40周减重7.9%,而且安全性良好,并无观察到肝毒性,预计2025年年底礼来将向FDA递交Orforglipron的上市许可。对于恐针的人群和维持体重的人群,小分子GLP-1凭借口服和成本优势展示巨大的潜力。目前在减重领域,中国企业布局早,研发突破迅速,并在多个方向实现出海。2025年3月24日,诺和诺德与联邦制药,签订协议,获得三靶点GLP-1的授权。在口服小分子GLP-1,默沙东、阿斯利康已落地和中国企业的合作。虽然辉瑞的失败,小分子的安全性问题是个不确定要素,但是对MNC来说,小分子产业链布局容易,扩产弹性大,中国biotech在小分子GLP-1上持续迭代,部分分子具备成为BIC的潜力,为MNC提供了更多合作可能。

  5.原料药近期提价活跃,进入关税影响观察期

  4月22日台州海盛饲料级维生素D3报价600元/kg,海外报价75美元/kg,相较于此前220~240元/kg的报价,有大幅提升。2025年提价活跃的原料药品种还有泰乐菌素、金霉素等兽用抗生素品种,4月报价均比较年初有大幅提升,目前提价品种,供给端具有更强的价格话语权,供给段竞争关系的变化是催化价格提升的重要因素。美国是中国原料药出口的第二大市场,虽然美国豁免了大部分的原料药和品种,当仍有部分品种尚未豁免,如布洛芬等原料药。对于非豁免品种,目前需要承担的关税税率超过了120%,虽然53%以上部分属于报复性关税,后续大概率会下调,但短期客户仍会观望暂停甚至取消订单。预计4月份部分被加税企业的收入将受到影响。针对医药的行业关税,我们认为中国原料药和配套产业优势,具备全球竞争力,不仅在于成本的优势上,而且在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的竞争力,待关税逐步明朗后,相应订单将逐步恢复。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完善创新药价格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支付体系,创新药的国内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同时海外临床数据陆续发布,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创新价值兑现加速,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关注合作出海和产品对外授权,技术平台价值凸显,推荐【益方生物】,关注【一品红】、【三生制药】、【和铂医药-B】、【百奥赛图-B】、【复宏汉霖】、【加科思-B】。

  2)减重领域关键临床数据发布和对外合作出海,推荐【众生药业】,关注【来凯医药-B】、【联邦制药】、【歌礼制药-B】。

  3)医保目录品种放量,政策加码拓宽市场天花板,推荐【上海谊众】,关注【云鼎新耀】、【艾力斯】。

  4)关注国内biotech企业经营扭亏,内销上量和出海突破,建议关注【诺诚健华】和【信达生物】。

  5)连锁药店供给逐步出清,政策支持补贴消费提升,推荐【益丰药房】、【老百姓】。

  6)原料药产业升级,从尼古丁原料延伸至烟袋等终端产品,推荐【金城医药】,泰乐菌素价格变化,关注【鲁抗医药】。

  7)关注通用型CAR-T技术的突破和实体瘤CAR-T进入上市阶段,建议关注【科济药业-B】、【永泰生物-B】。

  8)AI与器械相结合,竞争力提升,附加值增加,推荐【安必平】、【祥生医疗】,关注【鱼跃医疗】。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2025-04-27EPS PE

  公司代码名称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

  医药生物技术壁垒高,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不能按计划开发出新产品,无法产业化。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医药行业交易额创新高,创新药研发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企业拥有发展机遇;ADC与双抗药物展现出超越现有药物的潜力;口服减重药物市场即将开启,中国企业具备竞争优势;原料药价格近期活跃,但受关税影响需持续关注。 报告维持医药行业“推荐”评级,并针对不同细分领域推荐了具体的投资标的。

中国医药行业蓬勃发展,国际合作日益频繁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同比增长34%,交易总金额同比暴增222%,远超项目数量增速,显示出大项目交易比例的显著提升。中国已成为全球医药交易的重要引擎,超10亿美元交易额占比接近全球一半,其中6笔跻身全球TOP10。这表明中国创新药研发效率和质量的快速提升,吸引了众多跨国药企(MNC)的合作。DealForma数据显示,2024年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且合作项目多集中于早期阶段,中国企业凭借效率优势持续补充新的分子,为长期合作创造机遇。 此外,中国专家在2025年ASCO大会上的发言数量再创新高,71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入选口头发言环节,其中11项为重磅研究,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创新药的国际影响力。

细分领域投资机遇分析

本报告对多个医药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相应的投资机遇: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治疗市场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数量庞大且持续增长,现有治疗药物安全性不足,依从性和达标率低,市场亟需更安全有效的药物。以URAT1为靶点的新药已有多个进入关键临床阶段,恒瑞医药的SHR4640片已获受理,一品红的AR882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并展现出Best in Class潜力。

ADC与双抗药物

ADC与双抗药物作为大分子药物研发的重大突破,虽然目前主要用于肿瘤二线治疗,但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发布,其优势逐渐被认知,未来有望成为一线用药。阿斯利康的Enhertu联合治疗方案在III期临床试验中显著改善了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展现出巨大潜力;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中期临床数据也显示出降低死亡风险的潜力,尽管未达到预设的统计学显著性。

口服减重药物市场

诺和诺德和礼来等公司积极推进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减重的研发和上市申请,展现出该领域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企业在该领域布局较早,研发突破迅速,并已实现多个方向的出海,与MNC开展合作。

原料药市场

近期原料药价格活跃上涨,部分兽用抗生素品种价格大幅提升,供给端具有更强的价格话语权。但美国对部分原料药实施的关税政策对中国原料药出口造成短期影响,需持续关注关税政策变化。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医药行业观点: 报告从创新药交易、痛风治疗市场、ADC与双抗药物、口服减重药物市场以及原料药价格五个方面,对医药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每个方面都结合了具体的市场数据、临床试验数据以及企业动态进行阐述。

  2.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报告根据对行业趋势的判断,推荐了多个投资标的,并对推荐理由进行了详细说明,涵盖了创新药、减重药物、医保目录品种、经营扭亏企业、连锁药店、原料药以及CAR-T和AI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3.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报告列出了重点关注公司的代码、名称、投资评级、股价以及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的EPS和PE预测数据。

  4. 风险提示: 报告明确指出了医药行业投资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研发失败、销售不及预期、竞争加剧、政策性风险以及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等。

  5. 医药行情跟踪: 报告提供了医药行业一周及一个月的涨跌幅数据,并与沪深300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医药板块及子行业的走势和估值情况,包括个股的周涨跌幅以及子行业的相对估值。

  6. 团队近期研究成果: 报告列出了华鑫医药团队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和点评报告,涵盖了多个医药细分领域。

  7. 行业重要政策和要闻: 报告总结了近期重要的行业政策和新闻事件,包括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的通知,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的实施方案等。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医药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市场数据、临床数据以及企业动态,对多个细分领域的投资机遇进行了探讨。报告维持医药行业“推荐”评级,并提供了具体的投资标的建议,但同时也提示了潜在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报告数据翔实,分析透彻,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未来,持续关注临床数据发布、政策变化以及市场竞争格局将对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