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政策东风来,医械新机遇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政策东风来,医械新机遇

券商报告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政策东风来,医械新机遇

  投资要点:   多重因素影响下,板块走势疲弱。2024年年初,受到2023H1医疗反腐政策持续、DRG/DIP政策大面积落地以及大盘情绪面影响,行业走势疲软;2024年3月国内出台设备更新相关政策,行业情绪面回暖,板块走势向上,此后由于医疗设备招投标及新产品入院不及预期、耗材集采持续扩面、企业经营业绩不及预期等,板块持续下行;9月板块压制因素边际向好,美联储宣布了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市场流动性增加,同时,自9月底来,国内发布一揽子增量政策,市场情绪同步回暖,板块走势止跌回升。   设备更新带来行业新增量,医疗设备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拐点向上。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标志着设备更新政策的正式启动,该政策旨在到2027年实现包括医疗在内的多个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随后各省市迅速跟进,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医疗设备更新改造的重点方向和量化指标。中央财政通过财政贴息政策为设备更新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医疗机构融资成本,激发更新改造的积极性。随着相关资金政策落实,国内招投标数据回暖,部分项目逐步落地,此前医疗设备领域虽出现“采购犹豫”现象,但中长期总量需求不变,医疗设备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拐点向上。   消费刺激政策下,建议关注家用器械投资机会。家用医疗器械包括治疗仪器、检测器械、医疗康复器具等,其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因新冠疫情而加速成熟,人们更加注重日常健康监测和预防保健,主动购买家用医疗器械产品进行健康管理。同时,政策的支持也为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多地将血糖仪、血压计等家用医疗器械纳入个人医保账户支付范围,降低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增长,国产企业有望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受益,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实现快速发展。   全链条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创新器械迎来发展良机。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呈现全链条覆盖的趋势,从研发、生产到使用和支付环节均给予了明确的支持。审批端,自2014年实施特别审批程序以来,通过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的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审批时长也趋于稳定,反映出审批“绿色通道”的常态化。支付端,国家医保局在答复中明确指出,将指导各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创新医用耗材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对创新器械予以支持。此外,对于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的收费准入,国家提出了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核等措施,以满足不同创新层次的合理收费需求。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为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审批、使用和支付提供了系统性的支持,进一步激发了行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了产业升级,使得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长期受益。   集采政策逐步稳定,行业格局重塑带来投资机会。自2019年以来,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从地区试点逐步扩展至国家层面,覆盖了主流使用耗材。当前集采规则设计趋于合理和细化,核心目标是以价换量、合理竞争、稳定预期和稳定临床供应。带量比例的提升和梯度分量的实施体现了“以量换价”的逻辑,分组细化保证了企业竞争的充分性和公平性,价格组成纳入伴随服务价格考虑了企业经营成本。中选规则的核心是“稳市场、稳价格、稳临床保供应”,通过设置熔断机制和复活机制,避免恶意竞争,提升企业中选率。随着集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改善,对于行业估值的压制有望减弱,国产替代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增长机遇。   投资建议:在院内DRG/DIP政策落地、医疗反腐常态化及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们在政策引导方向中寻找投资机会;此外,集采全面铺开后,随着集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改善,对于行业估值的压制有望减弱。同时集采有助于国产替代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也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我们维持行业“领先大市”评级。具体投资建议如下:(1)设备更新有望带来行业新增量,近期国内招投标数据回暖,医疗设备板块有望迎来拐点,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国内医疗设备龙头企业。(2)消费刺激政策下,家用器械投资机会凸显。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因疫情加速成熟,多地将部分家用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推动市场增长,国产企业有望受益,建议关注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等国内家用医疗器械企业。(3)创新医疗器械获全链条政策支持。审批端创新器械审批“绿色通道”常态化,医保支付端将符合条件的创新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收费准入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核,为创新器械各环节提供系统性支持,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建议关注心脉医疗、爱博医疗等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4)集采政策稳定,行业格局重塑,部分已集采赛道如骨科耗材等已过业绩低谷,建议关注大博医疗、春立医疗、三友医疗、威高骨科、爱博医疗等产线布局全面、集采影响消化、国际化业务顺利的国内企业。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供应链风险,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等风险。
报告标签:
  • 医疗器械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454

  • 发布机构: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01-24

  • 页数:

    27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多重因素影响下,板块走势疲弱。2024年年初,受到2023H1医疗反腐政策持续、DRG/DIP政策大面积落地以及大盘情绪面影响,行业走势疲软;2024年3月国内出台设备更新相关政策,行业情绪面回暖,板块走势向上,此后由于医疗设备招投标及新产品入院不及预期、耗材集采持续扩面、企业经营业绩不及预期等,板块持续下行;9月板块压制因素边际向好,美联储宣布了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市场流动性增加,同时,自9月底来,国内发布一揽子增量政策,市场情绪同步回暖,板块走势止跌回升。

  设备更新带来行业新增量,医疗设备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拐点向上。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标志着设备更新政策的正式启动,该政策旨在到2027年实现包括医疗在内的多个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随后各省市迅速跟进,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医疗设备更新改造的重点方向和量化指标。中央财政通过财政贴息政策为设备更新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医疗机构融资成本,激发更新改造的积极性。随着相关资金政策落实,国内招投标数据回暖,部分项目逐步落地,此前医疗设备领域虽出现“采购犹豫”现象,但中长期总量需求不变,医疗设备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拐点向上。

  消费刺激政策下,建议关注家用器械投资机会。家用医疗器械包括治疗仪器、检测器械、医疗康复器具等,其操作简单、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因新冠疫情而加速成熟,人们更加注重日常健康监测和预防保健,主动购买家用医疗器械产品进行健康管理。同时,政策的支持也为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多地将血糖仪、血压计等家用医疗器械纳入个人医保账户支付范围,降低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推动了市场的快速增长,国产企业有望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受益,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实现快速发展。

  全链条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创新器械迎来发展良机。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呈现全链条覆盖的趋势,从研发、生产到使用和支付环节均给予了明确的支持。审批端,自2014年实施特别审批程序以来,通过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的产品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审批时长也趋于稳定,反映出审批“绿色通道”的常态化。支付端,国家医保局在答复中明确指出,将指导各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创新医用耗材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对创新器械予以支持。此外,对于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的收费准入,国家提出了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核等措施,以满足不同创新层次的合理收费需求。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为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审批、使用和支付提供了系统性的支持,进一步激发了行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了产业升级,使得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长期受益。

  集采政策逐步稳定,行业格局重塑带来投资机会。自2019年以来,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从地区试点逐步扩展至国家层面,覆盖了主流使用耗材。当前集采规则设计趋于合理和细化,核心目标是以价换量、合理竞争、稳定预期和稳定临床供应。带量比例的提升和梯度分量的实施体现了“以量换价”的逻辑,分组细化保证了企业竞争的充分性和公平性,价格组成纳入伴随服务价格考虑了企业经营成本。中选规则的核心是“稳市场、稳价格、稳临床保供应”,通过设置熔断机制和复活机制,避免恶意竞争,提升企业中选率。随着集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改善,对于行业估值的压制有望减弱,国产替代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增长机遇。

  投资建议:在院内DRG/DIP政策落地、医疗反腐常态化及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们在政策引导方向中寻找投资机会;此外,集采全面铺开后,随着集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改善,对于行业估值的压制有望减弱。同时集采有助于国产替代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也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我们维持行业“领先大市”评级。具体投资建议如下:(1)设备更新有望带来行业新增量,近期国内招投标数据回暖,医疗设备板块有望迎来拐点,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国内医疗设备龙头企业。(2)消费刺激政策下,家用器械投资机会凸显。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因疫情加速成熟,多地将部分家用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推动市场增长,国产企业有望受益,建议关注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等国内家用医疗器械企业。(3)创新医疗器械获全链条政策支持。审批端创新器械审批“绿色通道”常态化,医保支付端将符合条件的创新医用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收费准入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核,为创新器械各环节提供系统性支持,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建议关注心脉医疗、爱博医疗等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4)集采政策稳定,行业格局重塑,部分已集采赛道如骨科耗材等已过业绩低谷,建议关注大博医疗、春立医疗、三友医疗、威高骨科、爱博医疗等产线布局全面、集采影响消化、国际化业务顺利的国内企业。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供应链风险,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等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7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