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周报:ADC积极进展,发光集采好于预期
下载次数:
1974 次
发布机构: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12-11
页数:
15页
投资要点
医药行业指数表现较弱,跑输大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2.60%,跑输沪深300指数0.21pp。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位。从子板块来看,医疗设备、血液制品、化学制剂表现靠前,本周变动分别为1.37%、0.17%、-0.6%;医疗研发外包、医院、线下药店表现靠后,本周变动分别为-9.34%、-5.06%、-4.67%。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通化金马、艾力斯、上海谊众、奕瑞科技、英科医疗;跌幅前五的公司为英诺特、欧林生物、采纳股份、华厦眼科、凯莱英。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科创板创新药相关个股表现靠前;受药明生物下调收入利润预期影响,医疗研发外包子板块表现较差。
国内在研ADC管线逐步进入收获期。本周国内ADC在研管线迎来积极进展:科伦博泰SKB264(TROP2ADC)上市申请已获NMPA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其定位国内首款国产TROP2ADC,差异化优势明显。迈威生物9MW2821(Nectin-4ADC)临床Ⅲ期已获CDE同意,其研发进度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与全球首款上市的Padcev相比,组分更均一、结构更稳定、肿瘤递送能力更优,已在多个癌种中观察到具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ADC具有相较于单药抗体、化疗等疗法的临床优势,尤其是DS8201优秀临床数据出现后更是激发ADC研发热情,且ADC联用疗法前景广阔。建议关注布局新一代ADC技术平台、ADC在研进度/商业化靠前创新药企,如荣昌生物、科伦博泰、迈威生物等。
化学发光集采好于市场预期,有望加速国产产品放量。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21年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中免疫诊断占比最高,市场份额达38%。我国的免疫诊断市场过去5年整体保持约20%的增速,未来随着免疫诊断技术革新及检测项目扩增,有望带动免疫诊断行业持续增长。目前,免疫诊断细分市场来看,化学发光因准确性及仪器自动化程度较高等优势成为主要检测技术,据德勤《中国免疫诊断市场现状于未来展望》报告中数据统计,2021年化学发光占据中高通量免疫诊断市场约87%的市场份额。我国化学发光市场规模预计2022年达到401亿,2018-2022年CAGR为22%,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化学发光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占据超70%以上市场份额,国产化率不足30%,进口替代空间巨大。2023年12月8日,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2号和第3号),公布了联盟上报的意向采购量和最高有效申报价格。此次安徽化学发光集采限价较为温和,好于市场预期,同时,国产厂家多种品类项目报量居前,有望借助集采契机实现快速放量,加速化学发光领域进口替代,建议关注国产化学发光头部企业安图生物、新产业、迈瑞医疗、亚辉龙、迈克生物等。
投资建议:当前板块处于筑底阶段,无论从估值角度、涨跌幅角度等都处于低位。行业基本面需求端稳定向好,行业生态不断优化,长期建议关注:1)中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2)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贝达药业、信达生物、诺诚健华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药康生物、百普赛斯、阿拉丁等。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业绩稳步增长,多元业务梯次推进
新股覆盖研究:威高血净
产品上行提振业绩,持续推进研发战略布局
合成树脂:COC/COP环烯烃聚合物前景广阔,国产替代提速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