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多因素驱动,低值耗材行业增长空间广阔
下载次数:
1358 次
发布机构: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12-28
页数:
11页
行情回顾: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3.33%,在申万32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2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跌幅为-2.6+%,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1位,跑赢医药生物(申万)0.64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1.40百分点。截止2023年12月22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31.31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1,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溢价16.38%,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229.62%、148.92%。
多因素驱动,低值耗材行业增长空间广阔,未来龙头企业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我国药械消费结构的调整、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疗保费覆盖率上升、居民支付能力提升,低值耗材行业随之快速发展,国内低值耗材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2023年国内低值耗材市场规模约为155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213亿元,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高端产品仍为进口主导,国内产品有望凭借价格、服务等优势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推进国产替代;当前国内市场竞争格局高度分散,随着未来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必将面临优胜劣汰的过程,马太效应下市场将逐渐集中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手中,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维力医疗、振德医疗、英科医疗、可孚医疗等国产低值耗材企业。
投资建议:集采规则趋于温和成熟,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市场份额、供应与配套服务等,充分考虑医疗机构使用习惯、给予临床更大选择空间、稳定临床使用格局;创新激励机制不断完善,集采方案尊重创新,给予高临床价值产品一定溢价,医保支付向创新药械倾斜;整体来看,集采非绝对“唯低价论”,中选价格核心决定因素为产品竞争格局与内在临床价值。我们认为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可在集采下快速放量,国产品牌有望凭借供应链优势、性价比与本土临床创新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并实现集中度提升,我们看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心脉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同时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家用器械企业鱼跃医疗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利润增长超预期,产品管线进展积极
医疗器械行业月度点评:国家药监局发布征求意见稿,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应用场景丰富,提质增效显著,资源共享可期
成本红利延续下盈利弹性可期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