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辅助生殖有望纳入医保支付,行业渗透率提升在即
下载次数:
1643 次
发布机构: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2-13
页数:
23页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上周(02.06-02.10日,下同),A股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下跌0.65%,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0.20pct,跑赢创业板综指0.70pct。在SW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23位,整体表现较差。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下跌5.66%,跑输恒生指数3.49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2位。
本周观点:辅助生殖有望纳入医保支付,行业渗透率提升在即
辅助生殖技术有望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近期,国家医保局集中回复了关于建议将辅助生殖相关技术费用纳入医保的提案。国家医保局表示,将逐步把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并鼓励中医医院开设优生优育门诊,提供不孕不育诊疗服务。实际上,在生育支持药物方面,符合条件的相应药物早已被纳入医保目录,比如促排卵药物(溴隐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提升了部分患者的用药保障水平。
政策加码利好辅助生殖行业,多地试点积极出台支持政策。早在2022年2月,北京市医保局出台政策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同月,湖南省医保局称,将逐步探索将医保能承担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年5月份,浙江省医保局也提出适时将辅助生殖相关技术医疗服务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国家层面来看,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指导地方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在此背景下,2022年11月,杭州市和荆门市都出台了辅助生殖有关项目的专项补贴或项目报销政策,分别最高可获得3千元、1万元的相关费用补贴。
不孕不育率攀升叠加生育政策催化,我国辅助生殖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受生活节奏加快、晚婚晚育、人工流产、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等因素影响,2021年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经攀升至约12%-18%。辅助生殖技术是帮助不孕不育群体进行生育的方法之一,主要分为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和体外受精(IVF)两种,体外受精(IVF)俗称试管婴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治疗不育症最有效辅助生殖技术,其已经衍生出第三代技术。根据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IVF-ET临床妊娠率在50%左右。尽管目前,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我们认为由于其较高支出费用等因素,导致我国整体辅助生殖渗透率较低,据锦欣生殖招股说明书引用沙利文数据预测2023年我国辅助生殖渗透率约为9.2%,远低于同期美国33.0%渗透率。随着辅助生殖技术逐步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叠加“三胎”政策背景下,各地配套方案的陆续推出,我们认为辅助生殖行业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锦欣生殖、固生堂、国际医学、贝康医疗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I制药高速发展,BD合作热度持续
2025年医药生物行业中期策略报告:坚定信心,向“新”而行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地缘冲突不确定性加剧,原油、纯苯、液化气涨幅居前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DA大会拉开帷幕,关注GLP-1赛道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