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供给端和需求端持续向好,血制品行业稳健增长趋势突显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供给端和需求端持续向好,血制品行业稳健增长趋势突显

券商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供给端和需求端持续向好,血制品行业稳健增长趋势突显

  血制品具有高政策壁垒特点,随着行业并购整合加速以及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凸显,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血制品属于刚需性药品,整个行业是持牌业务,决定其天然的高政策壁垒特点。近年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并购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内血制品行业现仅存28家企业。目前已形成天坛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华兰生物、派林生物为行业第一梯队千吨级大型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格局。随着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逐渐凸显,行业整合将继续加速,血制品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处于稳健发展期,未来血制品成长空间广阔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处于稳健发展期,据统计,2016年国内血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为268亿元,之后持续扩容,2022年达512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CAGR为11.39%。和国外相比,我国人均用量血制品远低于发达国家,白蛋白、静丙和凝血因子Ⅷ的人均用量分别约为美国的50%、10%和7%,我国各品种的人均量均有大幅提升空间。此外,国外能够生产20多种产品,我国目前主要血液制品企业共能生产15种产品,血浆利用率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新产品的市场空白依然存在。适应症方面,国内血制品如静丙等的应用相对局限,适应症范围有待拓展。综合看来,我国血制品成长空间仍然广阔。   国内政策支持供给端向好,疫情拉动国内需求端持续增长,供需同步提升,驱动行业长期发展   供给端,随着国内政策的支持重视,“十四五”等浆站规划逐步落地,浆站建设加快,我国采浆规模将持续提升,2023年采浆量超12079吨,相比2022年增长超过18.6%。   需求端,白蛋白、静丙等主流品种在国内长期供不应求,各品种在医院端销售额规模持续增长,国内样本医院销售数据显示,白蛋白、静丙、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和纤维蛋白原2019-2023年期间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CAGR分别达到12.0%、13.8%、15.8%和22.4%。疫后血制品销售仍保持增长,提示疫情将医生和患者对血制品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同步提升,将驱动血制品行业长期发展。   集采政策温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陆续获批有助于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经营利润   终端价格方面,由于血制品的稀缺属性和目前国内产能不足,血液制品虽然已经历三轮集采,价格降幅总体温和。同时,随着国产重组因子Ⅷ、10%高浓度静丙等高毛利品种的陆续获批,有助于优化现有的产品结构,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和经营利润。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行业评级:血制品的行业属性具有独特优势,随着行业整合加速以及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未来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供给端作为关键环节,新浆站建设加快,采浆规模持续增长,形势逐渐趋好;需求端白蛋白、静丙等重要品种处于供不应求,销售规模持续增长的趋势,疫后民众对血制品的需求在走向新的阶段;血制品消费结构和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但在不断完善中,静丙和因子类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提升,高附加值产品陆续上市,未来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驱动力。因此,我们判断血制品行业呈现稳健向上的趋势,给予“推荐”评级。   投资策略:采浆规模、血浆综合利用率、血浆盈利能力是核心因素,采浆规模直接决定企业规模,现有品种数量以及在研产品是判断血浆综合利用率、血浆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战略和股东的赋能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的研发能力有助于不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因此,综合各项因素,推荐派林生物(000403.SZ)、博雅生物(300294.SZ),建议重点关注天坛生物(600161.SH)、上海莱士(002252.SZ)、华兰生物(002007.SZ)、卫光生物(002880.SZ)、博晖创新(300318.SZ)和神州细胞(688520.SH)。   风险提示   浆站获批和建设不及预期风险、血制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和上市不及预期风险、产品安全性风险、医药行业集采等政策风险、推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737

  • 发布机构: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6-07

  • 页数:

    60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血制品具有高政策壁垒特点,随着行业并购整合加速以及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凸显,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血制品属于刚需性药品,整个行业是持牌业务,决定其天然的高政策壁垒特点。近年来,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并购整合加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内血制品行业现仅存28家企业。目前已形成天坛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华兰生物、派林生物为行业第一梯队千吨级大型血液制品企业的竞争格局。随着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逐渐凸显,行业整合将继续加速,血制品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处于稳健发展期,未来血制品成长空间广阔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处于稳健发展期,据统计,2016年国内血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为268亿元,之后持续扩容,2022年达512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CAGR为11.39%。和国外相比,我国人均用量血制品远低于发达国家,白蛋白、静丙和凝血因子Ⅷ的人均用量分别约为美国的50%、10%和7%,我国各品种的人均量均有大幅提升空间。此外,国外能够生产20多种产品,我国目前主要血液制品企业共能生产15种产品,血浆利用率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新产品的市场空白依然存在。适应症方面,国内血制品如静丙等的应用相对局限,适应症范围有待拓展。综合看来,我国血制品成长空间仍然广阔。

  国内政策支持供给端向好,疫情拉动国内需求端持续增长,供需同步提升,驱动行业长期发展

  供给端,随着国内政策的支持重视,“十四五”等浆站规划逐步落地,浆站建设加快,我国采浆规模将持续提升,2023年采浆量超12079吨,相比2022年增长超过18.6%。

  需求端,白蛋白、静丙等主流品种在国内长期供不应求,各品种在医院端销售额规模持续增长,国内样本医院销售数据显示,白蛋白、静丙、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和纤维蛋白原2019-2023年期间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CAGR分别达到12.0%、13.8%、15.8%和22.4%。疫后血制品销售仍保持增长,提示疫情将医生和患者对血制品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同步提升,将驱动血制品行业长期发展。

  集采政策温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陆续获批有助于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经营利润

  终端价格方面,由于血制品的稀缺属性和目前国内产能不足,血液制品虽然已经历三轮集采,价格降幅总体温和。同时,随着国产重组因子Ⅷ、10%高浓度静丙等高毛利品种的陆续获批,有助于优化现有的产品结构,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和经营利润。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行业评级:血制品的行业属性具有独特优势,随着行业整合加速以及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未来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供给端作为关键环节,新浆站建设加快,采浆规模持续增长,形势逐渐趋好;需求端白蛋白、静丙等重要品种处于供不应求,销售规模持续增长的趋势,疫后民众对血制品的需求在走向新的阶段;血制品消费结构和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但在不断完善中,静丙和因子类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提升,高附加值产品陆续上市,未来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驱动力。因此,我们判断血制品行业呈现稳健向上的趋势,给予“推荐”评级。

  投资策略:采浆规模、血浆综合利用率、血浆盈利能力是核心因素,采浆规模直接决定企业规模,现有品种数量以及在研产品是判断血浆综合利用率、血浆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战略和股东的赋能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的研发能力有助于不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因此,综合各项因素,推荐派林生物(000403.SZ)、博雅生物(300294.SZ),建议重点关注天坛生物(600161.SH)、上海莱士(002252.SZ)、华兰生物(002007.SZ)、卫光生物(002880.SZ)、博晖创新(300318.SZ)和神州细胞(688520.SH)。

  风险提示

  浆站获批和建设不及预期风险、血制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和上市不及预期风险、产品安全性风险、医药行业集采等政策风险、推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60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