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政策行业点评:配置证调整落地,行业供给端扩容加速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政策行业点评:配置证调整落地,行业供给端扩容加速

研报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政策行业点评:配置证调整落地,行业供给端扩容加速

  事件: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与2018年版目录相比,管理品目由10个调整为6个,其中,甲类由4个调减为2个,乙类由6个调减为4个。此外,还包括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由甲类调整为乙类;64排及以上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调出管理品目等内容。   配置证放开力度超预期,行业迎来供给端扩容。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全部调出管理目录,我们预计在除三甲外高端设备渗透率较低的机构有望迎来高端CT、MR采购、装机高峰;随着PET/MR调整为乙类、首次配置大型医疗器械纳入乙类管理目录的价格兜底提高到3000万,门槛降低有助促进更多中基层机构中高端设备需求释放。我们预计后续“十四五”配置证规划有望在PET/CT、PET/MR的放开力度方面继续超预期。   国家重视核医学发展,2018年以来审批制度持续优化。国家政策支持核医学发展,陆续出台政策优化配置证政策,为供给端扩容奠定政策基础:1)2018年,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年)》,与“十二五”时期对比,甲类管理目录由12个减至5个,乙类管理目录由5个调整为7个,需要许可设备的数量减少65%(按“十二五”配置量计算)。2)2023年新许可管理目录出台,管理品目进一步由10个调整为6个,市场需求较大的PET/MR设备纳入乙类管理。我们认为,2023年管理目录从管理品目、兜底条件等方面进一步优化配置证管理制度,底层审批政策支撑有望持续利好核医学设备数量增加。   政策明确规划配置量,供给端扩容带动装机量快速增长。2020年7月,卫健委发布《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数量分布表》,质子放射治疗系统、PET/MR、PET/CT、手术机器人等设备2018-2020年规划新增数分别增加6、49、174、71台,分别增幅60%、175%、46.2%、46.1%。政策利好加速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下发及装机量提升,截至2022年6月,累计下发PET/CT配置证335个,新增装机量累计达到215台,政策支持调动医疗机构配置积极性,供给端扩容带动装机量快速增长。   重庆“十四五”规划中配置证扩容力度加大,为全国确定性扩容趋势定锚点。2022年1月,重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中明确2025年全市各大型医疗设备规划目标,其中PET/CT、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手术机器人的2025年规划数分别达49、376、341、46台,对应2020年配置数增幅达444%、139%、105%、667%,其中PET/CT、手术机器人的扩容力度大。参考重庆配置证放松力度及结构变化,其中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配置证的扩容力度最大,我们认为在PET/CT、PET/MR保有率大幅低于发达国家的背景下,十四五有望复制“十三五”配置证的扩容节奏,进一步迎来配置证的放松。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后续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规划数量有望超预期。大型设备头部企业高端进口替代实力或将实质性最大受益于配置证放开,看好医学影像龙头联影医疗及相关产业链受益标的东诚药业,以及同样显著受配置证提振的微创机器人、国产放射设备新华医疗、CT、MR产品中高端升级的万东医疗、核心部件战略升级的奕瑞科技。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配置证政策扩容不及预期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医疗器械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423

  •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3-24

  • 页数:

    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事件: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与2018年版目录相比,管理品目由10个调整为6个,其中,甲类由4个调减为2个,乙类由6个调减为4个。此外,还包括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PET/MR)由甲类调整为乙类;64排及以上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1.5T及以上磁共振成像系统调出管理品目等内容。

  配置证放开力度超预期,行业迎来供给端扩容。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全部调出管理目录,我们预计在除三甲外高端设备渗透率较低的机构有望迎来高端CT、MR采购、装机高峰;随着PET/MR调整为乙类、首次配置大型医疗器械纳入乙类管理目录的价格兜底提高到3000万,门槛降低有助促进更多中基层机构中高端设备需求释放。我们预计后续“十四五”配置证规划有望在PET/CT、PET/MR的放开力度方面继续超预期。

  国家重视核医学发展,2018年以来审批制度持续优化。国家政策支持核医学发展,陆续出台政策优化配置证政策,为供给端扩容奠定政策基础:1)2018年,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年)》,与“十二五”时期对比,甲类管理目录由12个减至5个,乙类管理目录由5个调整为7个,需要许可设备的数量减少65%(按“十二五”配置量计算)。2)2023年新许可管理目录出台,管理品目进一步由10个调整为6个,市场需求较大的PET/MR设备纳入乙类管理。我们认为,2023年管理目录从管理品目、兜底条件等方面进一步优化配置证管理制度,底层审批政策支撑有望持续利好核医学设备数量增加。

  政策明确规划配置量,供给端扩容带动装机量快速增长。2020年7月,卫健委发布《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数量分布表》,质子放射治疗系统、PET/MR、PET/CT、手术机器人等设备2018-2020年规划新增数分别增加6、49、174、71台,分别增幅60%、175%、46.2%、46.1%。政策利好加速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下发及装机量提升,截至2022年6月,累计下发PET/CT配置证335个,新增装机量累计达到215台,政策支持调动医疗机构配置积极性,供给端扩容带动装机量快速增长。

  重庆“十四五”规划中配置证扩容力度加大,为全国确定性扩容趋势定锚点。2022年1月,重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中明确2025年全市各大型医疗设备规划目标,其中PET/CT、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手术机器人的2025年规划数分别达49、376、341、46台,对应2020年配置数增幅达444%、139%、105%、667%,其中PET/CT、手术机器人的扩容力度大。参考重庆配置证放松力度及结构变化,其中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配置证的扩容力度最大,我们认为在PET/CT、PET/MR保有率大幅低于发达国家的背景下,十四五有望复制“十三五”配置证的扩容节奏,进一步迎来配置证的放松。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后续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规划数量有望超预期。大型设备头部企业高端进口替代实力或将实质性最大受益于配置证放开,看好医学影像龙头联影医疗及相关产业链受益标的东诚药业,以及同样显著受配置证提振的微创机器人、国产放射设备新华医疗、CT、MR产品中高端升级的万东医疗、核心部件战略升级的奕瑞科技。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配置证政策扩容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3年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大幅放宽了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审批,这将显著扩大医疗设备行业的供给端,并对相关企业产生积极影响。

配置证政策调整力度超预期,行业供给端扩容加速

此次配置证政策调整的核心在于大幅减少了审批管理品目,并降低了准入门槛。具体而言,管理品目由2018年的10个减少到6个,甲类设备由4个减少到2个,乙类设备由6个减少到4个。 更重要的是,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等高端设备被调出管理目录,PET/MR由甲类调整为乙类,且首次配置大型医疗器械纳入乙类管理目录的价格兜底提高到3000万元。这些变化意味着更多中基层医疗机构能够采购和安装高端医疗设备,从而加速行业供给端的扩容。

政策持续优化,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国家对核医学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在2018年和2023年两次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的调整中。2018年版目录已将PET/CT等设备下调至乙类,简化了审批流程,减少了审批设备数量。2023年版目录则进一步放宽了限制,为行业供给端扩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持续优化的政策环境,将长期利好核医学设备数量的增加。

主要内容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调整落地,行业迎来供给端扩容

本节详细分析了2023年版《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与2018年版目录的差异,并对核心调整要点进行了逐条解读。 重点阐述了PET/MR设备降级、高端CT和MR设备取消审批、以及兜底价格标准调整等对行业的影响。 报告认为,这些调整将显著降低医疗机构采购高端设备的门槛,从而释放市场需求,推动行业供给端扩容。

配置证审批制度演变过程及政策支持

本节回顾了自“十二五”以来配置证审批制度的演变过程,并详细分析了2018年和2023年两次目录调整对行业的影响。 通过数据对比,展示了历次调整中审批设备数量的减少以及审批门槛的降低。 报告指出,国家政策持续支持核医学发展,为行业供给端扩容提供了政策保障。 图表直观地展现了2018年版和2023年版目录的主要差异。

“十三五”规划及重庆“十四五”规划对配置证扩容的影响

本节分析了“十三五”期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数量,以及重庆市“十四五”规划中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规划目标。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PET/CT、PET/MR等设备的规划新增数量大幅增加,政策利好加速了设备配置证下发和装机量的提升。 重庆“十四五”规划中,PET/CT、高端CT和MR等设备的规划数量也大幅增长,这为全国范围内的配置证扩容趋势提供了参考和佐证。 图表清晰地展现了规划数量的增长以及增幅。

投资建议

本节提出了投资建议,认为大型医用设备头部企业将最大程度受益于配置证放开,并推荐了联影医疗、东诚药业、微创机器人、新华医疗、万东医疗和奕瑞科技等相关受益标的。 报告也指出了研发失败、行业竞争加剧以及配置证政策扩容不及预期等潜在风险。

总结

本报告基于2023年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政策调整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指出,此次政策调整力度超预期,将显著扩大医疗设备行业的供给端,并对相关企业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对政策演变过程、规划数量以及重庆“十四五”规划的分析,报告论证了配置证政策持续优化的趋势,并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应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报告中大量的数据和图表,清晰地展现了政策调整对行业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了专业的分析和参考。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