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辅助生殖行业报告:从产业链视角探索辅助生殖行业发展逻辑

辅助生殖行业报告:从产业链视角探索辅助生殖行业发展逻辑

研报

辅助生殖行业报告:从产业链视角探索辅助生殖行业发展逻辑

  我国不孕不育率持续增加,政策利好为行业发展原动力。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机制日趋完善,人们的婚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晚婚晚育、经济压力乃至生育政策逐步宽松等因素综合作用下,近年我国不孕不育率有所提升。据北京市卫健委、柳叶刀数据,中国的不孕不育率从2007年前的12%提升到2020年的18%。2022年7月北京市医保局为全国首个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省份/直辖市,中国辅助生殖医疗逐步踏入医保支付时代。随后广西、甘肃、内蒙古、新疆、江西、山东、上海及江苏也陆续将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也意味着政策推动下辅助生殖需求有望快速释放,产业链发展有望提速。   生育健康检测具备刚需性,国产产品逐步丰富增强竞争力。根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中国目前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其中遗传性疾病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相关政策持续出台,出生缺陷防治关口前移,将有助于提升基因检测市场的渗透率。目前在生育健康领域较为代表性的应用有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国外代表企业包括Natera、Myriad Genetics、Verinata(Illumina)、Sequenom(LabCorp)等,华大基因等国产企业近年来,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国内和全球市场的渗透率。   药物:促排卵药物治疗为辅助生殖重要手段,剂型升级有望加速国产替代。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功能异常将导致排卵障碍进而产生不孕症,促排卵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克罗米芬、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Gn)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等。临床上卵巢刺激用药方案遵循个性化原则,一般需Gn、GnRH类药物联用,相关药物应用历史较久,药物迭代方向包括提高纯度、活性以及患者依从性。国内市场方面,以卵泡刺激素为例,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早年由默克等外资厂商占据,近年来随着国产重组促卵泡素粉针剂、水针剂陆续获批上市,同外资厂商的剂型差距持续缩小,看好剂型升级持续驱动相关药物国产替代。   医疗服务:政策出台助力行业景气度提升,强竞争力终端机构有望突围。1)需求: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患者支付压力降低,存量及新增需求快速释放。通过观测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落地较早的北京和广西,我们发现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生殖医学科门诊量及后续取卵周期数实现高增。借鉴海外经验,2004年1月澳大利亚引入了医疗保险安全网,为ART治疗服务支付的MBS补助金增加了57%,次年澳大利亚辅助生殖取卵周期数同比+12.03%。有理由认为,随国内相关补助支持政策逐步落地,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2)供给:由于辅助生殖医疗服务受到政策强监管,技术难度较高,行业具有强竞争壁垒。此外,成功率也为患者选择终端机构的重要衡量标准,先获证机构可以通过优先积累经验逐步建立品牌口碑,形成正循环,有竞争力的龙头机构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投资建议   考虑旺盛的潜在需求和医保政策的积极支持,我们看好辅助生殖行业景气度提升所带来的全产业链机遇。建议关注检测领域国产基因检测产品逐步丰富,进一步增强国内厂家竞争力;药物领域促排卵药物治疗为辅助生殖重要手段有望受益于辅助生殖需求增加而放量;医疗服务领域政策出台减小患者支付压力,辅助生殖周期数有望快速提升。   建议关注:锦欣生殖、丽珠集团、长春高新、仙琚制药、华大基因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集采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280

  •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7-14

  • 页数:

    2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我国不孕不育率持续增加,政策利好为行业发展原动力。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保障机制日趋完善,人们的婚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晚婚晚育、经济压力乃至生育政策逐步宽松等因素综合作用下,近年我国不孕不育率有所提升。据北京市卫健委、柳叶刀数据,中国的不孕不育率从2007年前的12%提升到2020年的18%。2022年7月北京市医保局为全国首个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省份/直辖市,中国辅助生殖医疗逐步踏入医保支付时代。随后广西、甘肃、内蒙古、新疆、江西、山东、上海及江苏也陆续将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也意味着政策推动下辅助生殖需求有望快速释放,产业链发展有望提速。

  生育健康检测具备刚需性,国产产品逐步丰富增强竞争力。根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中国目前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其中遗传性疾病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相关政策持续出台,出生缺陷防治关口前移,将有助于提升基因检测市场的渗透率。目前在生育健康领域较为代表性的应用有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国外代表企业包括Natera、Myriad Genetics、Verinata(Illumina)、Sequenom(LabCorp)等,华大基因等国产企业近年来,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国内和全球市场的渗透率。

  药物:促排卵药物治疗为辅助生殖重要手段,剂型升级有望加速国产替代。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功能异常将导致排卵障碍进而产生不孕症,促排卵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克罗米芬、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Gn)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等。临床上卵巢刺激用药方案遵循个性化原则,一般需Gn、GnRH类药物联用,相关药物应用历史较久,药物迭代方向包括提高纯度、活性以及患者依从性。国内市场方面,以卵泡刺激素为例,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早年由默克等外资厂商占据,近年来随着国产重组促卵泡素粉针剂、水针剂陆续获批上市,同外资厂商的剂型差距持续缩小,看好剂型升级持续驱动相关药物国产替代。

  医疗服务:政策出台助力行业景气度提升,强竞争力终端机构有望突围。1)需求: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患者支付压力降低,存量及新增需求快速释放。通过观测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落地较早的北京和广西,我们发现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生殖医学科门诊量及后续取卵周期数实现高增。借鉴海外经验,2004年1月澳大利亚引入了医疗保险安全网,为ART治疗服务支付的MBS补助金增加了57%,次年澳大利亚辅助生殖取卵周期数同比+12.03%。有理由认为,随国内相关补助支持政策逐步落地,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2)供给:由于辅助生殖医疗服务受到政策强监管,技术难度较高,行业具有强竞争壁垒。此外,成功率也为患者选择终端机构的重要衡量标准,先获证机构可以通过优先积累经验逐步建立品牌口碑,形成正循环,有竞争力的龙头机构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投资建议

  考虑旺盛的潜在需求和医保政策的积极支持,我们看好辅助生殖行业景气度提升所带来的全产业链机遇。建议关注检测领域国产基因检测产品逐步丰富,进一步增强国内厂家竞争力;药物领域促排卵药物治疗为辅助生殖重要手段有望受益于辅助生殖需求增加而放量;医疗服务领域政策出台减小患者支付压力,辅助生殖周期数有望快速提升。

  建议关注:锦欣生殖、丽珠集团、长春高新、仙琚制药、华大基因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集采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不孕不育率持续上升,叠加国家积极的生育支持政策,为辅助生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该行业全产业链均有望受益,包括基因检测、促排卵药物和医疗服务等领域。 报告重点分析了政策利好、市场需求、行业竞争格局以及相关上市公司投资机会,并指出了潜在的风险。

中国不孕不育率上升及政策利好驱动行业发展

中国不孕不育率持续攀升,从2007年前的12%上升至2020年的18%,庞大的潜在需求为辅助生殖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包括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范围(北京、广西等地率先实施),以及一系列支持生育健康的政策文件(例如《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这些政策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并推动了出生缺陷防治关口前移,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的释放。 澳大利亚的经验也表明,医疗保险政策的调整与辅助生殖周期数密切相关,政策支持力度越大,周期数增长越显著。

行业全产业链分析及投资机会

本报告对辅助生殖行业全产业链进行了深入分析,涵盖检测、药物和医疗服务三个主要环节:

基因检测:国产替代加速

生育健康基因检测市场具备刚需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市场尤其引人注目,其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8.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52.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接近60%。 虽然国外企业如Natera、Myriad Genetics等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国产企业如华大基因等近年来发展迅速,国产产品逐步丰富,竞争力不断增强,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江苏省医保局发布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带量采购方案也预示着价格下降和普及率提升的趋势。

促排卵药物:剂型升级驱动国产替代

促排卵药物是辅助生殖的重要手段,市场需求的增加将直接利好相关药物的销售。 目前市场上主要药物包括克罗米芬、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Gn)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等。 药物迭代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纯度、活性以及患者依从性,例如从粉剂到注射液、短效到长效、人源到重组的剂型升级。 国产重组促卵泡素粉针剂、水针剂的陆续获批上市,正在加速国产替代进程,缩小与外资厂商(如默克)的剂型差距。

医疗服务:强竞争力终端机构突围

辅助生殖医疗服务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政策监管门槛,这使得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医保政策的落地降低了患者的支付压力,将进一步释放存量和新增需求,推动辅助生殖周期数快速提升。 北京和广西的经验表明,医保政策落地后,生殖医学科门诊量和取卵周期数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具备强竞争力的龙头机构,凭借其技术优势、品牌口碑和运营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公立医院凭借科研实力和医生团队优势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民营机构凭借灵活的扩张模式和品牌建设能力,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总结

中国辅助生殖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孕不育率的上升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为行业提供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全产业链均存在投资机会,尤其是在基因检测国产替代加速、促排卵药物剂型升级以及医疗服务领域强竞争力机构突围等方面。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关注药品/耗材集采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政策进度不及预期等潜在风险。 本报告建议关注锦欣生殖、丽珠集团、长春高新、仙琚制药、华大基因等相关上市公司。 但最终投资决策应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判断。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