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从生物类似物到创新分子,中国药企出海皆胜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从生物类似物到创新分子,中国药企出海皆胜

研报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从生物类似物到创新分子,中国药企出海皆胜

  投资逻辑   结论:大分子重磅药FDA获批突破,成长重回主线。(1)中国原研创新药美国获批,百济、金斯瑞、君实、和黄、亿帆首开先河。从医药行业本身的进步来看,2023年,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突破的元年。随着中国首个创新药大分子,君实生物的PD-1特瑞普利单抗,于2023年10月在美国食药监局(FDA)获批上市,中国药企大分子重磅出海成功的序幕开启。中国医药行业的成长空间自此又跨出一大步,从低端原料药、高端注射剂、小分子创新药再到大分子生物创新药,都步入了全球主要医药市场。(2)监管革新,药企研发;国内创新项目,由引入转为授权出海,拐点已现。从监管、支付和研发投入的角度来看,国家新药审批提速、国谈集采降费降费过千亿、国内药企研发投入持续;因此,创新成果倍出,中国药企的全球合作(BD交易)从引入转为授权出海为主,药企出海拐点已现。(3)美元下行、诊疗修复、大单品催化,估值、业绩、未来空间三要素皆向上,成长重回主线。创新药板块的刚需与强成长属性,决定了中长期业绩向上的确定性和单品驱动爆发式成长性的高弹性。但是此前,整个板块遭遇三大制约因素:地缘风险对订单预期的打压、国谈集采降价对单品销售峰值的挤压、出海不确定性对成长空间的局限;如前所述,目前这三大医药创新领域的制约因素,皆已破局。   中国:大分子重磅FDA获批与数十亿美元创新项目授权海外大BD纷纷落地,开启创新药出海突破元年。(1)2022年及以前,仅百济神州、金斯瑞等少数国际化龙头的创新药,在美国获批。百济,泽布替尼4年突破40亿元;金斯瑞,西达基奥仑赛首年直逼10亿元。在2019年百济神州的第一款小分子创新药泽布替尼在美国获批之后,时隔3年才有金斯瑞生物科技的细胞治疗全球原研产品西达基奥仑赛与强生合作在美国获批上市。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获FDA批准上市,走出了中国药企国际化的第一步;此后4年,虽然在FDA获批的中国创新药凤毛麟角,但中国药企创新项目的全球授权已经风起云涌。(2)2023年,君实、亿帆、百奥泰,中国首个PD-1、融合蛋白与生物类似物FDA尽获批。2023年10月,君实生物中国首个上市的PD-1特瑞普利单抗也成为首个在FDA获批的中国PD-1,自从揭开中国大分子创新药步入国际舞台中央的帷幕。而随后亿帆生物(已与中国生物制药合作)和百奥泰的三代长效升白融合蛋白、托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也相继在FDA获批;之后我们将关注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和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在FDA获批的进展。(3)我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研发、生产、商业化,中国药企将皆入国际舞台中心。随着中国原料药、高难仿创药、CDMO及原研创新药等各类药企纷纷踏入欧美市场,中国医药行业的各细分子行业也将在国内构成更好产业集群效应,获得更加速的发展。   他山之石:日、韩、印,创新、工艺与制造,取所长者出海。(1)第一三共,新分子ADC原研创新,穿越牛熊。纵观全球医药行业,欧美是最大医药市场,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都是医药生产的大国。根据IQVIA预测,全球医药市场将由2022年的1.48万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1.9万亿美元;而美国医药市场将由2022年的6290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763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3成以上。而欧美发达国家又是相对高价市场,进入其中,是药企开拓空间的必由之路。(2)三星生物,大分子生产冉冉升起的新星。不同于日本药企以创新药研发走出国际化之路,韩国药企以其劳动力优势、生产工艺与规模走出一条CDMO(研发生产外包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的道路。其中,成立于2011年的三星生物是代表之一。(3)Aurobindo制药等,美国注射剂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当我们关注创新药的国际化,必然离不开产业工艺与生产能力;而除了韩国药企CDMO领域的快速进展,印度药企在注射剂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样值得中国药企关注与借鉴。以Aurobindo制药等老牌药企为代表的印度药企,占据着全球与欧美医药制造订单的重要位置;而中国药企也正在这一领域厚积薄发,中国药企中拥有最多美国FDA的注射剂批件数的健友股份,便是其中值得关注的重要标的。   投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建议关注2类标的:全球重磅大单品选择ADC、自免、GLP-1和AD(阿尔兹海默)等赛道的龙头恒瑞、翰森、信达、君实、百利天恒等;低估值创新药转型崛起的传统龙头类。(更多标的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   国际化相关的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波动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以及并购整合不达预期等风险。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624

  •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2-13

  • 页数:

    27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逻辑

  结论:大分子重磅药FDA获批突破,成长重回主线。(1)中国原研创新药美国获批,百济、金斯瑞、君实、和黄、亿帆首开先河。从医药行业本身的进步来看,2023年,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突破的元年。随着中国首个创新药大分子,君实生物的PD-1特瑞普利单抗,于2023年10月在美国食药监局(FDA)获批上市,中国药企大分子重磅出海成功的序幕开启。中国医药行业的成长空间自此又跨出一大步,从低端原料药、高端注射剂、小分子创新药再到大分子生物创新药,都步入了全球主要医药市场。(2)监管革新,药企研发;国内创新项目,由引入转为授权出海,拐点已现。从监管、支付和研发投入的角度来看,国家新药审批提速、国谈集采降费降费过千亿、国内药企研发投入持续;因此,创新成果倍出,中国药企的全球合作(BD交易)从引入转为授权出海为主,药企出海拐点已现。(3)美元下行、诊疗修复、大单品催化,估值、业绩、未来空间三要素皆向上,成长重回主线。创新药板块的刚需与强成长属性,决定了中长期业绩向上的确定性和单品驱动爆发式成长性的高弹性。但是此前,整个板块遭遇三大制约因素:地缘风险对订单预期的打压、国谈集采降价对单品销售峰值的挤压、出海不确定性对成长空间的局限;如前所述,目前这三大医药创新领域的制约因素,皆已破局。

  中国:大分子重磅FDA获批与数十亿美元创新项目授权海外大BD纷纷落地,开启创新药出海突破元年。(1)2022年及以前,仅百济神州、金斯瑞等少数国际化龙头的创新药,在美国获批。百济,泽布替尼4年突破40亿元;金斯瑞,西达基奥仑赛首年直逼10亿元。在2019年百济神州的第一款小分子创新药泽布替尼在美国获批之后,时隔3年才有金斯瑞生物科技的细胞治疗全球原研产品西达基奥仑赛与强生合作在美国获批上市。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获FDA批准上市,走出了中国药企国际化的第一步;此后4年,虽然在FDA获批的中国创新药凤毛麟角,但中国药企创新项目的全球授权已经风起云涌。(2)2023年,君实、亿帆、百奥泰,中国首个PD-1、融合蛋白与生物类似物FDA尽获批。2023年10月,君实生物中国首个上市的PD-1特瑞普利单抗也成为首个在FDA获批的中国PD-1,自从揭开中国大分子创新药步入国际舞台中央的帷幕。而随后亿帆生物(已与中国生物制药合作)和百奥泰的三代长效升白融合蛋白、托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也相继在FDA获批;之后我们将关注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和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在FDA获批的进展。(3)我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研发、生产、商业化,中国药企将皆入国际舞台中心。随着中国原料药、高难仿创药、CDMO及原研创新药等各类药企纷纷踏入欧美市场,中国医药行业的各细分子行业也将在国内构成更好产业集群效应,获得更加速的发展。

  他山之石:日、韩、印,创新、工艺与制造,取所长者出海。(1)第一三共,新分子ADC原研创新,穿越牛熊。纵观全球医药行业,欧美是最大医药市场,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都是医药生产的大国。根据IQVIA预测,全球医药市场将由2022年的1.48万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1.9万亿美元;而美国医药市场将由2022年的6290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763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3成以上。而欧美发达国家又是相对高价市场,进入其中,是药企开拓空间的必由之路。(2)三星生物,大分子生产冉冉升起的新星。不同于日本药企以创新药研发走出国际化之路,韩国药企以其劳动力优势、生产工艺与规模走出一条CDMO(研发生产外包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的道路。其中,成立于2011年的三星生物是代表之一。(3)Aurobindo制药等,美国注射剂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当我们关注创新药的国际化,必然离不开产业工艺与生产能力;而除了韩国药企CDMO领域的快速进展,印度药企在注射剂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样值得中国药企关注与借鉴。以Aurobindo制药等老牌药企为代表的印度药企,占据着全球与欧美医药制造订单的重要位置;而中国药企也正在这一领域厚积薄发,中国药企中拥有最多美国FDA的注射剂批件数的健友股份,便是其中值得关注的重要标的。

  投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建议关注2类标的:全球重磅大单品选择ADC、自免、GLP-1和AD(阿尔兹海默)等赛道的龙头恒瑞、翰森、信达、君实、百利天恒等;低估值创新药转型崛起的传统龙头类。(更多标的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

  国际化相关的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波动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以及并购整合不达预期等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创新药产业正经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国际化进程显著加速。这一转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创新药大分子药物获批FDA上市

君实生物的PD-1特瑞普利单抗率先在美国FDA获批,标志着中国大分子创新药正式进入国际市场,开启了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新纪元。此前,百济神州和金斯瑞等少数企业已取得突破,但君实的成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其他中国药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信心。

监管革新与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

中国政府持续推进新药审批加速,并积极应对医保国谈集采带来的挑战,为创新药企创造了更积极的政策环境。同时,国内药企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创新成果显著,BD交易模式也从引进转向授权出海,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宏观环境利好与单品催化

美元下行、诊疗修复以及创新药大单品催化等宏观环境因素,共同推动创新药板块估值、业绩和未来空间的三要素向上,使得创新药产业的成长重回主线。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从中国创新药出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结合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的经验,对中国创新药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创新药出海历程:从凤毛麟角到群雄逐鹿

报告首先回顾了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早期阶段,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和金斯瑞的西达基奥仑赛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整体而言,获批的中国创新药数量仍然有限。2023年,君实生物、亿帆生物和百奥泰等企业相继获得FDA批准,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出海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少数企业突破到多个企业共同参与竞争。

驱动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因素分析

报告深入分析了推动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几个关键因素:

监管环境的改善

中国政府持续优化新药审批流程,加快新药上市速度,为创新药企提供了更有利的政策环境。报告通过图表数据展示了新药上市加速评审方式、中国历年首次申请临床的创新药数量以及中美创新药企注册临床数量对比,说明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的提升和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小。

医保国谈集采的影响及应对

报告分析了医保国谈集采对创新药市场的影响,并指出“光脚型”创新药将受益于国谈集采放量的正面效应。报告通过图表数据展示了9次国采已纳入药品数量、医保国谈重点品种梳理以及部分创新药企业研发费用,说明创新药企在应对挑战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和BD交易模式的转变

报告指出,国内药企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创新成果倍出,BD交易模式也从引进转向授权出海,这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报告通过图表数据展示了国内药企创新项目授权海外的BD交易趋势以及国内药企创新项目从海外引入的BD交易趋势,说明中国创新药企正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拓展全球市场。

宏观环境的积极影响

报告分析了美元下行、诊疗修复以及大单品催化等宏观环境因素对创新药板块的影响,指出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创新药板块估值、业绩和未来空间的三要素向上,使得创新药产业的成长重回主线。报告通过图表数据展示了2016~2022年A股医药医疗上市公司业绩向上以及美元指数与港股生物技术指数负相关关系,说明宏观环境的积极变化为创新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他山之石:学习日韩印经验

报告借鉴了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在创新药研发、生产和制造方面的经验,为中国创新药企提供了参考。

日本第一三共的成功经验

报告以日本第一三共为例,分析了其通过强强联合、资源协同和原研创新驱动实现穿越牛熊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图表数据展示了第一三共发展三阶段分析、第一三共产品管线及其合作方以及德曲妥珠单抗年销售额,说明创新药研发和国际合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韩国三星生物的CDMO模式

报告分析了韩国三星生物通过CDMO模式快速发展的经验,并通过图表数据展示了药明生物vs三星生物近7年净利润快速增长以及三星生物订单客户与大品种,说明CDMO模式对中国创新药企的借鉴意义。

印度药企在注射剂领域的优势

报告指出,印度药企在注射剂领域占据着全球与欧美医药制造订单的重要位置,中国药企也正在这一领域厚积薄发,并通过图表数据展示了中国与印度收入10亿美元以上药企盈利对比以及近40多年美国注射剂ANDA格局变化,说明中国药企在注射剂领域的发展潜力。

投资策略建议

报告最后提出了投资策略建议,建议关注两类标的:

  • 全球重磅大单品: 关注ADC、自免、GLP-1和AD(阿尔兹海默)等赛道的龙头企业,例如恒瑞、翰森、信达、君实、百利天恒等。
  • 低估值创新药转型崛起的传统龙头: 关注具有国际化潜质、处于厚积薄发前夕的药企,例如健友股份等。

总结

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和行业分析,对中国创新药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中国创新药产业正经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国际化进程显著加速。报告分析了驱动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并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经验,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和投资策略建议。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国际化相关的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波动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以及并购整合不达预期等风险,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7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