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碳纤维行业深度:新能源高景气等推动需求高增,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加速国产替代

碳纤维行业深度:新能源高景气等推动需求高增,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加速国产替代

研报

碳纤维行业深度:新能源高景气等推动需求高增,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加速国产替代

  2022 年下半年碳纤维原料成本走低,价格波动下滑。风电叶片、光伏热场等新能源领域碳纤维需求预计迎来高增速,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等领域碳纤维需求有望稳健增长,未来碳纤维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国内企业大规模扩产,生产技术不断突破,受下游需求拉动以及进口受限影响,碳纤维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光威复材等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支撑评级的要点   碳纤维是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国家战略性新材料。 碳纤维由丙烯腈聚合、碳化制得,具有低密度、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抗疲劳、震动衰减性高、电及热导性高、热及湿膨胀系数低、 X 光穿透性高、非磁体但有电磁屏蔽效应等特点, 可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碳/碳复材、航空航天、压力容器、休闲体育等领域。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 2021 年全球、中国碳纤维市场规模分别为 34.0亿美元、 15.9 亿美元, 2015-2021 年 CAGR 分别为 4.8%、 23.1%。   新能源等领域带动碳纤维需求高速增长。 根据广州赛奥《2021 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 2021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为 11.8 万吨,下游主要应用领域风电叶片、体育休闲、航空航天、压力容器、碳/碳复材需求量分别为 3.30 万吨、1.85 万吨、 1.65 万吨、 1.10 万吨、 0.85 万吨,占比分别为 28.0%、 15.7%、 14.0%、9.3%、 7.2%。双碳背景下风电加速增长,风电叶片大型化和轻量化要求有望推动碳纤维渗透率提升。光伏新增装机量持续增长,单晶硅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单晶拉制炉需求走高,光伏热场碳/碳复材有望扩大份额。军机更新换代、国产大飞机批产提升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需求。随着经济好转以及人均消费力提升, 我们预计体育休闲碳纤维市场长期将平稳增长。 我们预计 2025 年我国碳纤维需求将达到 13.2 万吨, 2022-2025 年 CAGR 为 21.7%; 2025 年我国碳纤维市场规模将达到 29.2 亿美元, 2022-2025 年 CAGR 为 16.0%。   国产替代正当时,碳纤维供需短期偏紧、中长期或趋于宽松。 全球碳纤维市场受国际巨头垄断, 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数据, 小丝束方面 2020 年日本东丽全球产能占比约为 26%,大丝束方面 2020 年美国赫氏全球产能占比约为 58%。近年来我国碳纤维行业产能建设加快, 根据广州赛奥《2021 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 2021 年国内碳纤维运行产能为 6.3 万吨,成为全球运行产能最大的地区。 另一方面, 日本与美国加大对碳纤维出口的管控, 政策助力、 技术突破加速碳纤维国产替代进程。根据公开项目统计,我们预计 2025 年我国碳纤维产量将达到 12.5 万吨, 2022-2025 年 CAGR 为 38.2%。短期来看,我国碳纤维行业供需仍旧偏紧。中长期来看,未来随着我国碳纤维产能快速释放,供需缺口有望改善,碳纤维价格有望下降。   国内碳纤维企业蓬勃发展。 光威复材:技术沉淀持续创新,军品民品双重驱动业绩增长;中复神鹰:民用碳纤维龙头,干喷湿纺工艺领先者;吉林化纤:粘胶长丝龙头,转型前景可期;吉林碳谷:原丝产业化龙头,独创 DMAC 两步湿法工艺;中简科技:专注高附加值领域,超级订单助力业绩增长;恒神股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前瞻布局新兴领域。   投资建议   看好国内碳纤维行业中长期发展。 需求端:风电叶片、光伏热场等新能源领域碳纤维需求快速增长,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等领域碳纤维需求稳健增长,未来碳纤维总体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供给端:国内企业打破技术垄断,国产替代正当时。国内企业大规模扩产,生产技术不断突破,受下游需求拉动以及进口受限影响,碳纤维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成本端:碳纤维行业规模效应显著,原料价格回落,生产成本长期有望下降。供需两端双轮驱动,我们预计碳纤维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向上。碳纤维行业技术和资金壁垒较高,生产成本长期有望下降,未来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高集中度、上下游全产业链平台化布局,碳纤维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推荐光威复材,建议关注中复神鹰。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行业产能扩张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国产化不及预期、技术升级迭代风险、环保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694

  • 发布机构: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1-29

  • 页数:

    50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2022 年下半年碳纤维原料成本走低,价格波动下滑。风电叶片、光伏热场等新能源领域碳纤维需求预计迎来高增速,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等领域碳纤维需求有望稳健增长,未来碳纤维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国内企业大规模扩产,生产技术不断突破,受下游需求拉动以及进口受限影响,碳纤维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光威复材等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支撑评级的要点

  碳纤维是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国家战略性新材料。 碳纤维由丙烯腈聚合、碳化制得,具有低密度、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抗疲劳、震动衰减性高、电及热导性高、热及湿膨胀系数低、 X 光穿透性高、非磁体但有电磁屏蔽效应等特点, 可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碳/碳复材、航空航天、压力容器、休闲体育等领域。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 2021 年全球、中国碳纤维市场规模分别为 34.0亿美元、 15.9 亿美元, 2015-2021 年 CAGR 分别为 4.8%、 23.1%。

  新能源等领域带动碳纤维需求高速增长。 根据广州赛奥《2021 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 2021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为 11.8 万吨,下游主要应用领域风电叶片、体育休闲、航空航天、压力容器、碳/碳复材需求量分别为 3.30 万吨、1.85 万吨、 1.65 万吨、 1.10 万吨、 0.85 万吨,占比分别为 28.0%、 15.7%、 14.0%、9.3%、 7.2%。双碳背景下风电加速增长,风电叶片大型化和轻量化要求有望推动碳纤维渗透率提升。光伏新增装机量持续增长,单晶硅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单晶拉制炉需求走高,光伏热场碳/碳复材有望扩大份额。军机更新换代、国产大飞机批产提升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需求。随着经济好转以及人均消费力提升, 我们预计体育休闲碳纤维市场长期将平稳增长。 我们预计 2025 年我国碳纤维需求将达到 13.2 万吨, 2022-2025 年 CAGR 为 21.7%; 2025 年我国碳纤维市场规模将达到 29.2 亿美元, 2022-2025 年 CAGR 为 16.0%。

  国产替代正当时,碳纤维供需短期偏紧、中长期或趋于宽松。 全球碳纤维市场受国际巨头垄断, 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数据, 小丝束方面 2020 年日本东丽全球产能占比约为 26%,大丝束方面 2020 年美国赫氏全球产能占比约为 58%。近年来我国碳纤维行业产能建设加快, 根据广州赛奥《2021 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 2021 年国内碳纤维运行产能为 6.3 万吨,成为全球运行产能最大的地区。 另一方面, 日本与美国加大对碳纤维出口的管控, 政策助力、 技术突破加速碳纤维国产替代进程。根据公开项目统计,我们预计 2025 年我国碳纤维产量将达到 12.5 万吨, 2022-2025 年 CAGR 为 38.2%。短期来看,我国碳纤维行业供需仍旧偏紧。中长期来看,未来随着我国碳纤维产能快速释放,供需缺口有望改善,碳纤维价格有望下降。

  国内碳纤维企业蓬勃发展。 光威复材:技术沉淀持续创新,军品民品双重驱动业绩增长;中复神鹰:民用碳纤维龙头,干喷湿纺工艺领先者;吉林化纤:粘胶长丝龙头,转型前景可期;吉林碳谷:原丝产业化龙头,独创 DMAC 两步湿法工艺;中简科技:专注高附加值领域,超级订单助力业绩增长;恒神股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前瞻布局新兴领域。

  投资建议

  看好国内碳纤维行业中长期发展。 需求端:风电叶片、光伏热场等新能源领域碳纤维需求快速增长,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等领域碳纤维需求稳健增长,未来碳纤维总体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供给端:国内企业打破技术垄断,国产替代正当时。国内企业大规模扩产,生产技术不断突破,受下游需求拉动以及进口受限影响,碳纤维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成本端:碳纤维行业规模效应显著,原料价格回落,生产成本长期有望下降。供需两端双轮驱动,我们预计碳纤维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向上。碳纤维行业技术和资金壁垒较高,生产成本长期有望下降,未来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高集中度、上下游全产业链平台化布局,碳纤维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推荐光威复材,建议关注中复神鹰。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行业产能扩张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国产化不及预期、技术升级迭代风险、环保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碳纤维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益于新能源(风电、光伏)等下游领域的高速增长和国家政策支持,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短期内,行业供需偏紧,价格波动较大;中长期来看,随着国内产能的快速释放,供需格局将趋于宽松,价格有望下降。报告推荐光威复材,建议关注中复神鹰。

新能源高景气驱动需求,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中国碳纤维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纤维市场。2021年,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为34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达15.9亿美元,占比近50%。 新能源领域(风电叶片、光伏热场)对碳纤维的需求高速增长,是推动市场扩张的主要动力。同时,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等领域的需求也保持稳健增长。 受国际巨头垄断和出口限制的影响,中国碳纤维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内企业大规模扩产,技术不断突破。

成本下降与规模效应,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碳纤维生产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随着产能扩大,生产成本有望持续下降。丙烯腈等原材料价格的回落也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未来行业竞争格局将趋向高集中度,上下游全产业链平台化布局将成为主流,龙头企业将从中受益。

主要内容

碳纤维:性能卓越的战略性新材料

本节详细介绍了碳纤维的特性、分类(原丝类型、丝束规格、力学性能)、产业链以及生产工艺(原丝生产、碳化)。 数据显示,PAN基碳纤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小丝束碳纤维主要应用于高端领域,大丝束碳纤维则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原丝生产和碳化是碳纤维生产的关键环节,原丝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1%。 规模效应显著,万吨级生产线成本可降低30%左右。

需求端分析:新能源等领域驱动高速增长

本节分析了碳纤维在不同下游领域的应用及需求增长情况,包括:

风电叶片领域

风电叶片是碳纤维最大的应用领域,大型化和轻量化趋势推动碳纤维渗透率提升。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量为3.3万吨,占比28%。 维斯塔斯核心专利的到期,将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空间。 报告预测,2025年我国风电叶片领域碳纤维需求将达4.3万吨,市场规模将达6.1亿美元。

光伏热场领域

碳/碳复合材料逐渐替代高纯石墨,成为光伏热场系统中的关键材料。 单晶硅片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推动了光伏热场碳/碳复材需求的增长。 报告预测,2025年我国光伏热场碳/碳复材碳纤维需求将达0.5万吨,市场规模将达1.0亿美元。

压力容器领域

氢燃料电池车产业的扩张带动储氢瓶需求增长,而储氢瓶主要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 报告预测,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碳纤维需求将达1.1万吨,市场规模将达2.4亿美元,其中储氢瓶碳纤维需求将达0.3万吨。

航空航天领域

碳纤维是航空航天领域的理想材料,军民两用领域的需求持续提升。 国产大飞机C919的投产将显著增加碳纤维需求。 报告预测,2025年我国航空航天碳纤维需求将达0.8万吨,市场规模将达5.1亿美元。

体育休闲领域

高强度、高模量的特性使碳纤维在体育休闲领域的需求稳步增长。 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体育休闲碳纤维需求将达到2.25万吨。

供给端分析:国产替代正当时

本节分析了全球和中国碳纤维产能的扩张情况,以及国产替代的进程。

全球碳纤维产能

全球碳纤维市场主要被日本和美国企业垄断。 日本企业在小丝束碳纤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美国企业则在大丝束碳纤维领域占据优势。

中国碳纤维产能

中国碳纤维产能快速扩张,已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国家。 然而,产能利用率较低,仍有提升空间。 国内企业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干喷湿纺技术日趋成熟,部分产品性能已超越国际巨头。

国产替代进程

日本和美国对碳纤维出口的管控,为中国碳纤维国产替代提供了机遇。 报告预测,2025年我国碳纤维产量将达到12.5万吨,国产化率将显著提高。

国内主要碳纤维企业分析

本节对光威复材、中复神鹰、吉林化纤、吉林碳谷、中简科技和恒神股份等主要碳纤维企业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其技术优势、产品特点、市场地位、发展战略以及财务状况等。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报告推荐光威复材,建议关注中复神鹰。 并对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进行了提示,包括行业产能扩张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国产化不及预期、技术升级迭代风险和环保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和行业分析,对中国碳纤维行业进行了深入的市场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碳纤维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下游需求旺盛,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报告推荐光威复材,并建议关注中复神鹰,同时提醒投资者关注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50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