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疗器械行业月度点评:疫情低位,关注医疗新基建及消费复苏受益标的
下载次数:
2772 次
发布机构: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07-21
页数:
14页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近两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2.69%,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11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幅为5.47%,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4位。截止2022年7月17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18.19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5位,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折价28.19%,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63.71%、30.75%。
BA.4、BA.5引发全球新冠新增病例有所回升,国内疫情处于低位波动状态。Omicron仍是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占比超92%。BA.5和BA.4感染率迅速增加,仅6月19日到25日,BA.5在GISAID序列占比就从37%上升到52%。截至7月10日,海外新冠新增病例较上月已连续五周回升,其中东地中海区域(+25%)、东南亚区域(+5%)、欧洲区域(+4%)和西太平洋区域(+28%)的周新病例数增加,而非洲区域(-33%)和美洲区域(-1%)的周新病例数减少;国内疫情稳定,整体处于低位波动状态。6月18日以来,全国每天报告感染者数均低于200例,但个别地区持续有零星的社会面感染,社区传播风险还存在,需警惕奥密克戎BA.4和BA.5境外输入传播,近期在境外输入病例中发现了BA.4和BA.5感染者,并且还有不断增加迹象。
投资建议:(1)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叠加暑期来临,医疗消费需求有望扩大,重点关注消费医疗板块。6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进一步实现精准防控,境外、密接等隔离时间大幅减少;6月29日,工信部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号”标记,以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建议重点关注在疫情期间受损后逐步恢复的行业,如消费属性较强的子板块。考虑到2022年H1国内疫情对消费医疗需求的压制作用,以及每年7-8月是传统的暑期医疗旺季,我们认为青少年近视防控、脱敏治疗等自费消费医疗需求将在暑期集中释放,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产品竞争格局较好的脱敏治疗龙头我武生物等。
(2)医疗新基建背景下,关注受益于国产替代+产业升级的标的。医疗新基建是大势所趋。从2020年开始,由于疫情暴露出的医疗短板,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和行政命令开启了医院建设,“十四五”规划强调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县级医院设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供给。后疫情时代,全球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顺应医疗新基建浪潮,也为国内医疗器械产品出海提供发展机遇,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我们看好自主创新、具备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南微医学、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惠泰医疗等;同时,我们也看好受益于下游药物研发高景气、国产替代的生命科学上游厂家,如诺唯赞、百普赛斯、纳维科技等。
风险提示:海内外疫情加剧,集采政策变化,医疗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在国内疫情处于低位波动,全球疫情出现反弹的背景下,医疗器械行业呈现出分化的态势。一方面,疫情防控措施的放松和暑期来临有望刺激医疗消费需求的复苏,消费医疗板块值得关注;另一方面,医疗新基建持续推进,国产替代和产业升级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自主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企业将受益。报告同时分析了近期行业行情、疫情数据、重点公司动态以及投资建议,并提示了相关风险。
本报告认为,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发展将受到医疗消费复苏和医疗新基建两大因素的驱动。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以及暑期旺季的到来,将释放被压抑的医疗消费需求,尤其是在眼科器械、脱敏治疗等领域。同时,国家持续推进医疗新基建,推动国产替代和产业升级,为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的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报告首先回顾了近两周医疗器械行业及相关板块的行情表现,医疗器械板块涨幅为-3.31%,跑输医药生物板块,但跑赢沪深300指数。 随后,报告详细跟踪了全球及国内的新冠疫情数据,指出全球疫情出现反弹,奥密克戎变异株BA.4和BA.5的比例迅速增加,而国内疫情总体处于低位波动状态,但仍需警惕境外输入风险。报告提供了大量图表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全球及中国主要地区的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数,以及BA.4和BA.5变异株的全球占比变化趋势。
报告基于对疫情形势和政策变化的分析,提出了两点核心投资建议:(1)关注消费医疗板块的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和脱敏治疗龙头企业;(2)关注受益于国产替代和产业升级的医疗新基建相关标的,看好自主创新、具备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以及受益于下游药物研发高景气、国产替代的生命科学上游厂家。
报告还总结了近期医疗器械行业的重点动态,包括:上海执行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开立医疗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东富龙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发布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微创脑科学港交所IPO上市;心脉医疗股东自愿延长限售股锁定期等。这些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经营状况的更深入了解。
本报告对医疗器械行业在疫情低位波动下的市场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指出,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和暑期消费旺季的到来将推动医疗消费需求的复苏,而医疗新基建的持续推进则为国产替代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消费医疗板块和医疗新基建相关标的,并提示了疫情加剧、集采政策变化以及医疗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等风险。报告还提供了大量数据图表和公司动态信息,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总而言之,报告认为医疗器械行业在当前环境下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进行投资。
利润增长超预期,产品管线进展积极
医疗器械行业月度点评:国家药监局发布征求意见稿,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应用场景丰富,提质增效显著,资源共享可期
成本红利延续下盈利弹性可期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