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POE系列报告(一):N型电池带来趋势性增长,国产化即将启程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POE系列报告(一):N型电池带来趋势性增长,国产化即将启程

研报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POE系列报告(一):N型电池带来趋势性增长,国产化即将启程

  N型电池放量助力POE需求趋势性增长,25年光伏级需求预计在60-100万吨:POE是光伏封装胶膜的优质材料,在N型电池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下,电池对抗PID等性能需求大幅提升,POE是非极性材料,具备高水汽透过率、高体积电阻率、耐腐蚀等特点,可解决P型双玻、N型电池PID效应、对酸性环境和水汽敏感的痛点,需求将随N型电池放量而趋势性增长,在下游组件不同的封装方案假设下,我们预计到25年全球光伏级POE粒子的需求在60-100万吨。   POE海外高度垄断,海外光伏需求趋紧:目前海外POE产能约160万吨,产能集中在陶氏、埃克森美孚、三井、LG、SSNC(SK-SABICJV)、北欧化工六家企业,目前仅LG在23年有10万吨投产规划。在需求端,全球21年POE在TPO终端、聚合物改性、电线电缆领域的需求分别为69万吨、39万吨、14万吨,我们选取当前较为典型的胶膜厂封装方案对POE的需求预测,23-25年POE在光伏胶膜的全球需求量预计分别为43、52、63万吨,考虑到未来海外160-170万吨的POE产能和POE在汽车、鞋材和电线电缆领域的较刚性需求,在不考虑国内供给的前提下,全球光伏用POE在23-25年将逐年趋紧。   POE工业化需突破三大壁垒,国产化最早预计24年落地:POE的生产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对乙烯和α-烯烃的聚合反应进行催化,聚合技术以陶氏开发的溶液法聚合工艺和埃克森美孚开发的高压聚合技术为主,其中高碳α-烯烃、茂金属催化剂和高温溶液聚合技术是POE生产的主要壁垒,国外对相关关键技术封锁垄断,国内POE产业化只有走自研道路,目前国内企业对上述三大壁垒均有所突破,工业化POE装置有望2024年落地:21年9月,万华化学完成POE千吨级中试,2*20万吨装置预计24-25年投产;22年8月,荣盛石化对外公告将新建2*20万吨POE装置;22年9月,东方盛虹800吨POE中试线投产,规划产能50万吨;22年12月,鼎际得宣布40万吨POE项目规划;23年3月,卫星化学1000吨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开车成功,此外,京博石化、茂名石化、诚志股份、惠生新材等企业均有POE中试线或投产规划,总产能规划合计230万吨,预计24年以后国内POE供应将逐步起量。   自产1-辛烯的POE生产成本约1.1万/吨,产业链一体化为降本关键:当前POE价格在2.4-2.5万元/吨,处于2018年以来的高点,未来,POE的价格下降将仰赖于国产供给释放以及产业链一体化的建设,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自产1-辛烯生产POE,2023年以来的生产成本约1.1万元/吨,其中1-辛烯成本约为3600元/吨,如果企业按照当前2.5万元/吨的价格外采1-辛烯,则POE的生产成本将因此上升3773元/吨,增幅达34%,因此,产业链一体化对于POE的降本至关重要,也是国内企业可以对海外形成成本优势的关键。   投资建议   目前国内规划中的POE产能约230万吨,综合考虑POE及其上游产业链的生产壁垒、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未来POE产品的供需格局,在POE领域布局较早,具备上游α-烯烃和相关催化剂以及溶液聚合技术配套的企业将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卫星化学、鼎际得、东方盛虹、岳阳兴长等。   风险提示   国内POE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光伏组件广泛采用替代POE的胶膜方案,下游光伏需求放缓,海外POE供给放量,海外企业针对国产POE进行价格战
报告标签:
  • 化学原料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725

  •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4-06

  • 页数:

    2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N型电池放量助力POE需求趋势性增长,25年光伏级需求预计在60-100万吨:POE是光伏封装胶膜的优质材料,在N型电池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下,电池对抗PID等性能需求大幅提升,POE是非极性材料,具备高水汽透过率、高体积电阻率、耐腐蚀等特点,可解决P型双玻、N型电池PID效应、对酸性环境和水汽敏感的痛点,需求将随N型电池放量而趋势性增长,在下游组件不同的封装方案假设下,我们预计到25年全球光伏级POE粒子的需求在60-100万吨。

  POE海外高度垄断,海外光伏需求趋紧:目前海外POE产能约160万吨,产能集中在陶氏、埃克森美孚、三井、LG、SSNC(SK-SABICJV)、北欧化工六家企业,目前仅LG在23年有10万吨投产规划。在需求端,全球21年POE在TPO终端、聚合物改性、电线电缆领域的需求分别为69万吨、39万吨、14万吨,我们选取当前较为典型的胶膜厂封装方案对POE的需求预测,23-25年POE在光伏胶膜的全球需求量预计分别为43、52、63万吨,考虑到未来海外160-170万吨的POE产能和POE在汽车、鞋材和电线电缆领域的较刚性需求,在不考虑国内供给的前提下,全球光伏用POE在23-25年将逐年趋紧。

  POE工业化需突破三大壁垒,国产化最早预计24年落地:POE的生产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对乙烯和α-烯烃的聚合反应进行催化,聚合技术以陶氏开发的溶液法聚合工艺和埃克森美孚开发的高压聚合技术为主,其中高碳α-烯烃、茂金属催化剂和高温溶液聚合技术是POE生产的主要壁垒,国外对相关关键技术封锁垄断,国内POE产业化只有走自研道路,目前国内企业对上述三大壁垒均有所突破,工业化POE装置有望2024年落地:21年9月,万华化学完成POE千吨级中试,2*20万吨装置预计24-25年投产;22年8月,荣盛石化对外公告将新建2*20万吨POE装置;22年9月,东方盛虹800吨POE中试线投产,规划产能50万吨;22年12月,鼎际得宣布40万吨POE项目规划;23年3月,卫星化学1000吨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开车成功,此外,京博石化、茂名石化、诚志股份、惠生新材等企业均有POE中试线或投产规划,总产能规划合计230万吨,预计24年以后国内POE供应将逐步起量。

  自产1-辛烯的POE生产成本约1.1万/吨,产业链一体化为降本关键:当前POE价格在2.4-2.5万元/吨,处于2018年以来的高点,未来,POE的价格下降将仰赖于国产供给释放以及产业链一体化的建设,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自产1-辛烯生产POE,2023年以来的生产成本约1.1万元/吨,其中1-辛烯成本约为3600元/吨,如果企业按照当前2.5万元/吨的价格外采1-辛烯,则POE的生产成本将因此上升3773元/吨,增幅达34%,因此,产业链一体化对于POE的降本至关重要,也是国内企业可以对海外形成成本优势的关键。

  投资建议

  目前国内规划中的POE产能约230万吨,综合考虑POE及其上游产业链的生产壁垒、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未来POE产品的供需格局,在POE领域布局较早,具备上游α-烯烃和相关催化剂以及溶液聚合技术配套的企业将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卫星化学、鼎际得、东方盛虹、岳阳兴长等。

  风险提示

  国内POE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光伏组件广泛采用替代POE的胶膜方案,下游光伏需求放缓,海外POE供给放量,海外企业针对国产POE进行价格战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N型电池的放量将驱动POE(聚烯烃弹性体)需求趋势性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级POE粒子需求将达到60-100万吨。然而,POE产业目前高度依赖海外垄断企业,国产化进程面临茂金属催化剂、α-烯烃和溶液聚合工艺三大壁垒。尽管国内企业积极布局,但国产化进度存在不确定性,下游光伏需求放缓、替代方案涌现以及海外企业潜在的价格战都构成市场风险。产业链一体化是降低POE生产成本的关键,具备上游α-烯烃和相关催化剂以及溶液聚合技术配套的企业将拥有显著竞争优势。

N型电池驱动POE需求增长

N型电池凭借其更高的效率和对PID效应的更好抵抗能力,正在逐步取代P型电池成为市场主流。双面双玻组件的普及进一步加剧了对POE的需求。POE作为一种非极性材料,具有高水汽透过率、高体积电阻率和耐腐蚀等特性,能够有效解决P型双玻和N型电池中PID效应以及对酸性和水汽敏感的问题,使其成为光伏封装胶膜的优质材料。

POE市场供需格局分析

目前,全球POE产能主要集中在陶氏、埃克森美孚、三井、LG、SSNC和北欧化工等少数几家海外企业手中,产能约为160万吨。而2023-2025年全球光伏级POE需求量预计分别为43万吨、52万吨和63万吨,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内市场完全依赖进口,国产化进程迫在眉睫。

主要内容

POE材料特性及应用

POE是乙烯与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弹性体,兼具橡胶的高弹性和热塑性树脂的可塑性,并具有优良的耐水蒸气性、耐老化性、耐腐蚀性和耐热性。其广泛应用于汽车、包装、电线电缆、医疗器械、家用电器以及光伏领域。与EVA相比,POE在光伏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抑制PID效应。

N型电池技术及市场趋势

P型电池逐渐以双面结构为主,双玻组件有望成为主流。N型电池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双面率,其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不同类型的N型电池(TOPCon、HJT、IBC)对封装材料的要求有所差异,但POE因其优异的性能,成为多种N型电池封装方案的首选。

POE国产化进程及挑战

POE的生产涉及茂金属催化剂、α-烯烃和高温溶液聚合工艺三大核心技术,目前被海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正积极突破这些技术壁垒,预计2024年将有工业化POE装置落地。然而,国产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技术研发、产能爬坡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其发展速度。

POE成本分析及产业链一体化

目前POE价格高企,产业链一体化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自产1-辛烯能够显著降低POE生产成本,预计可降至1.1万元/吨左右。而外采1-辛烯则会大幅提高成本。因此,具备一体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将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具备上游α-烯烃和相关催化剂以及溶液聚合技术配套的企业将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卫星化学、鼎际得、东方盛虹、岳阳兴长等企业。然而,国内POE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下游光伏需求放缓、替代方案涌现以及海外企业潜在的价格战等风险均需关注。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POE在光伏领域的市场需求、供需格局、国产化进程以及成本结构。N型电池的快速发展将驱动POE需求持续增长,但POE产业高度依赖海外技术和产能,国产化进程面临诸多挑战。产业链一体化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投资者需关注国产化进程、下游需求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带来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