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GLP-1药物:推动减重市场持续扩容
下载次数:
1274 次
发布机构: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8-11
页数:
50页
减重市场有望快速放量。肥胖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研究预测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合并患病人数达到8.1亿人,65%以上人群可能面临肥胖困扰。传统减重药物减重效果有限且存在安全性问题,对疗效更好且安全的减重疗法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根据摩根士丹利及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30年全球减重药物市场规模有望增至540亿美元,2024至2030年CAGR为35%;中国减重药物市场规模有望于2030年达到149亿元。
GLP-1RA不断迭代,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更好。天然GLP-1半衰期短,分子修饰后的GLP-1RA开发侧重于提升半衰期。利拉鲁肽为全球首款上市的GLP-1减重药物,与天然GLP-1同源性高达97%,半衰期延长至13小时,需每日一次注射3.0mg;临床疗效看,试验组与安慰组体重减轻比例差值达到5%以上,减重效果明显。司美格鲁肽为新一代减重明星产品,半衰期进一步延长至一周左右,仅需每周给药2.4mg;临床疗效看,试验组体重减轻比例与安慰组相差10%以上,减重疗效数据亮眼。
国内GLP-1单靶点创新研发火热。减重适应症领域,目前国内仅有奥利司他、利鲁平(利拉鲁肽类似药)及贝那鲁肽(创新药)获批。国内在研GLP-1单靶点药物方面,除了布局利拉鲁肽及司美格鲁肽外,其他进入临床阶段的GLP-1单靶点创新研发管线近30项,其中减重适应症领域研发进展居前的为恒瑞医药的诺利糖肽及先为达生物的Ecnoglutide,其余处于早期阶段。
多靶点药物有望成为下一重磅减重产品。多靶点药物通过将GIP、GCGR及GLP-1靶点结合,最大限度提高代谢效率,减少副作用。目前多靶点药物关于减重适应症进展最快的三款产品均处于临床Ⅲ期,其中替尔泊肽作为全球首款上市的GIPR/GLP-1R双重激动剂,与安慰剂相比72周15mg减重22.5%,88周(含12周生活干预)减重26.6%;玛仕度肽为信达生物与礼来合作研发的GCGR/GLP-1R双重激动剂,与安慰剂相比24周6mg减重11.57%;瑞他鲁肽为礼来布局的GCGR/GIPR/GLP-1R多重激动剂,与安慰剂相比48周12mg减重24.2%。
建议关注GLP-1靶点深度布局及上游多肽原料药药企。建议关注华东医药、恒瑞医药、信达生物、信立泰、丽珠集团、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翰宇药业、昊帆生物。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一致性评价未通过风险、研发失败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减重药物市场,特别是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市场,正经历快速扩张,并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潜力。这一增长主要源于肥胖症患病率的持续上升、传统减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局限性,以及GLP-1RA及其多靶点药物的不断迭代和技术进步。报告建议关注GLP-1靶点深度布局的药企以及上游多肽原料药企业。
中国肥胖症患病率持续攀升,预计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合并患病人数将达8.1亿,超过65%的人群可能面临肥胖困扰。肥胖引发的健康问题和巨额医疗费用,凸显了减重治疗的迫切需求。传统减重药物疗效有限且存在安全性问题,例如成瘾性、肺动脉高压风险、神经系统副作用及致癌风险等,市场亟需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的减重疗法。根据摩根士丹利和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30年全球减重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40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35%;中国减重药物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149亿元。
GLP-1RA药物通过延长天然GLP-1的半衰期来提高疗效。利拉鲁肽作为全球首款上市的GLP-1减重药物,其半衰期延长至13小时,每日一次注射3.0mg即可达到显著的减重效果(试验组与安慰组体重减轻比例差值超过5%)。司美格鲁肽作为新一代减重明星产品,半衰期进一步延长至一周左右,每周仅需给药2.4mg,其减重疗效数据更为亮眼(试验组与安慰组体重减轻比例差值超过10%)。
多靶点药物,例如结合GIP、GCGR和GLP-1靶点的药物,通过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代谢效率并减少副作用,有望成为下一代重磅减重产品。目前,替尔泊肽(GIPR/GLP-1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GCGR/GLP-1R双重激动剂)和瑞他鲁肽(GCGR/GIPR/GLP-1R多重激动剂)等多靶点药物的减重适应症均处于临床III期,并展现出优异的临床疗效数据。
本报告按照目录结构,对减重药物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减重市场有望快速放量: 详细阐述了中国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减重药物市场需求。数据显示,中国肥胖症患病率持续上升,对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的减重药物的需求日益增长。报告预测了中国及全球减重药物市场的未来规模。
GLP-1RA不断迭代,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更好: 分析了GLP-1RA药物的研发历程,重点介绍了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两种药物的特性、临床疗效和市场表现。数据对比显示,司美格鲁肽的减重效果更显著,患者依从性更高。
多靶点药物有望成为下一重磅减重产品: 探讨了多靶点药物的研发方向和临床进展,重点介绍了替尔泊肽、玛仕度肽和瑞他鲁肽三种药物的临床数据和市场潜力。数据显示,多靶点药物在减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建议关注GLP-1靶点深度布局及上游多肽原料药药企: 基于市场分析和公司调研,报告推荐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企业,包括华东医药、恒瑞医药、信达生物、信立泰、丽珠集团、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翰宇药业和昊帆生物等,并对这些企业的业务布局、研发进展和市场竞争力进行了简要分析。 提供了这些企业的盈利预测数据,并根据Wind一致预期进行了分析。
风险提示: 列举了减重药物行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行业政策风险、一致性评价未通过风险、研发失败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和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本报告对减重药物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肥胖症高发和传统减重药物的局限性共同驱动了减重药物市场的快速增长。GLP-1RA及其多靶点药物的研发进展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GLP-1靶点深度布局的药企以及上游多肽原料药企业,并提醒投资者注意行业潜在的风险。 报告中大量使用了数据和图表,对市场规模、药物疗效、公司业绩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专业的参考依据。 然而,报告也指出,减重药物市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谨慎决策。
业绩稳步增长,多元业务梯次推进
新股覆盖研究:威高血净
产品上行提振业绩,持续推进研发战略布局
合成树脂:COC/COP环烯烃聚合物前景广阔,国产替代提速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