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周报:我国卫生健康支出有望继续增加,基层市场具备增长潜力

医药行业周报:我国卫生健康支出有望继续增加,基层市场具备增长潜力

研报

医药行业周报:我国卫生健康支出有望继续增加,基层市场具备增长潜力

  近期,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 2022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分别对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基层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病人医药费、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妇幼卫生与健康老龄化、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人口家庭发展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共和阐述。本报告通过对中国医疗事业的近几年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未来医药行业依旧会继续扩容,保持增长,有理由对医药行业的未来保持乐观。   新增人口减少,老龄化时代来临,必然加重医疗负担。 2022 年中国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出生人口首次低于千万级别。对于个人,医疗支出集中在 65 岁之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导致医疗支出增加,医疗负担加重。   中国卫生总费用增加,占 GDP 比重再创新高。 2022 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 GDP 的比重是 7%, 近些年中国卫生费用支出占 GDP 比重有上升的趋势, 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可以预见,未来这个差距将逐渐缩小。   卫生资源逐步向基层倾斜,未来基层市场会是重要的增量市场。 医疗资源有向基层倾斜的趋势, 近年来,新增医疗机构在所有新增的医疗机构中的比重维持在 95%左右。 可以预见,未来创新药也将惠及更多的患者,承担着保基本任务的仿制药也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整体上会促进整个医药市场的扩容。   药占比有下降趋势,说明支付方对于药价的强势支配地位近期不会改变。 人均门诊治疗费用和人均住院治疗费用中,药品所占的比重都在下降,说明过去几年,医保谈判和集采的成效比较显著。药企必须习惯这种这种药物低利润的新常态,而用积极的态度争取进医保和集采的公司会得到回报。   相关标的: 医药是整个医疗消费市场占比最多的板块,我们重点推荐创新药研发能力强和布局首仿药的企业: 恒瑞医药、 君实生物、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石药集团、百奥泰、 复宏汉霖、中国生物制药、科伦药业等。   行情回顾: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在所有板块中排名第三。 本周( 10月 23 日-10 月 27 日)生物医药板块上涨 4.49%,跑赢沪深 300 指数3.02pct,跑赢创业板指数 2.75pct,在 30 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三。   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均上涨。其中,化学制剂和中成药涨幅较大,分别上涨 4.91%和 4.78%。   投资建议: 三季报集中披露期,建议关注反腐影响较小、业绩保持稳定增长的领域   ( 1)市场格局好、产品及价格均有竞争优势,且反腐影响有限的电生理厂家: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   ( 2)持续技术迭代、媲美外资产品,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的医疗设备标的: 迈瑞医疗、 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 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   ( 3) 政策助力国产化率提升,叠加自身经营不断强化的体外诊断企业:新产业、 亚辉龙、 九强生物、迪瑞医疗等;   ( 4) 生物类似药临床研究成功概率高,出海逻辑于近期得到验证,关注布局美国市场的标的:百奥泰、复宏汉霖等;   ( 5)部分制药/科研上游标的,正相继进入基期新冠影响出清的阶段,短期表观增速改善,长期项目推进、新市场拓展逻辑不变:奥浦迈、键凯科技、海尔生物等。   风险提示: 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336

  • 发布机构: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0-31

  • 页数:

    2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近期,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 2022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分别对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基层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病人医药费、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妇幼卫生与健康老龄化、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人口家庭发展等九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共和阐述。本报告通过对中国医疗事业的近几年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未来医药行业依旧会继续扩容,保持增长,有理由对医药行业的未来保持乐观。

  新增人口减少,老龄化时代来临,必然加重医疗负担。 2022 年中国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出生人口首次低于千万级别。对于个人,医疗支出集中在 65 岁之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然导致医疗支出增加,医疗负担加重。

  中国卫生总费用增加,占 GDP 比重再创新高。 2022 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 GDP 的比重是 7%, 近些年中国卫生费用支出占 GDP 比重有上升的趋势, 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可以预见,未来这个差距将逐渐缩小。

  卫生资源逐步向基层倾斜,未来基层市场会是重要的增量市场。 医疗资源有向基层倾斜的趋势, 近年来,新增医疗机构在所有新增的医疗机构中的比重维持在 95%左右。 可以预见,未来创新药也将惠及更多的患者,承担着保基本任务的仿制药也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整体上会促进整个医药市场的扩容。

  药占比有下降趋势,说明支付方对于药价的强势支配地位近期不会改变。 人均门诊治疗费用和人均住院治疗费用中,药品所占的比重都在下降,说明过去几年,医保谈判和集采的成效比较显著。药企必须习惯这种这种药物低利润的新常态,而用积极的态度争取进医保和集采的公司会得到回报。

  相关标的: 医药是整个医疗消费市场占比最多的板块,我们重点推荐创新药研发能力强和布局首仿药的企业: 恒瑞医药、 君实生物、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石药集团、百奥泰、 复宏汉霖、中国生物制药、科伦药业等。

  行情回顾: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在所有板块中排名第三。 本周( 10月 23 日-10 月 27 日)生物医药板块上涨 4.49%,跑赢沪深 300 指数3.02pct,跑赢创业板指数 2.75pct,在 30 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三。

  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均上涨。其中,化学制剂和中成药涨幅较大,分别上涨 4.91%和 4.78%。

  投资建议: 三季报集中披露期,建议关注反腐影响较小、业绩保持稳定增长的领域

  ( 1)市场格局好、产品及价格均有竞争优势,且反腐影响有限的电生理厂家: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

  ( 2)持续技术迭代、媲美外资产品,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的医疗设备标的: 迈瑞医疗、 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 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

  ( 3) 政策助力国产化率提升,叠加自身经营不断强化的体外诊断企业:新产业、 亚辉龙、 九强生物、迪瑞医疗等;

  ( 4) 生物类似药临床研究成功概率高,出海逻辑于近期得到验证,关注布局美国市场的标的:百奥泰、复宏汉霖等;

  ( 5)部分制药/科研上游标的,正相继进入基期新冠影响出清的阶段,短期表观增速改善,长期项目推进、新市场拓展逻辑不变:奥浦迈、键凯科技、海尔生物等。

  风险提示: 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卫生健康支出有望继续增加,基层市场具备巨大增长潜力。这一趋势主要源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资源下沉以及医疗服务承载力提升等因素。 报告同时分析了医药行业整体市场表现,并对部分细分领域,如创新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等,提出了投资建议,强调关注三季度业绩保持稳定增长的领域,并推荐了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中国老龄化与医疗支出增长

中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65岁以上人口占比持续上升,这将显著增加医疗负担,推动卫生健康支出持续增长。2022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7%,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未来差距将逐渐缩小,卫生健康支出有望继续增加。医保基金作为中国医疗最大的支付方,其收支平衡面临挑战,未来医保控费仍将是重要主题。

医疗资源下沉与基层市场潜力

近年来,中国医疗资源持续向基层倾斜,新增医疗机构中基层医疗机构占比维持在95%左右,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这不仅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也为医药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基层市场增长空间。未来,创新药和仿制药在基层市场都将拥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主要内容

一、我国卫生健康支出有望继续增加,基层市场具备增长潜力

(一) 中国老龄化的趋势对医保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022年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老龄化程度加深,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4.9%,这将导致医疗支出大幅增加,对医保基金造成巨大压力。报告通过图表数据展示了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人口结构等变化,并分析了其对医保基金收支的影响。

(二) 中国卫生医疗资源下沉,医疗资源可及性增加

医疗资源下沉趋势明显,基层医疗机构数量持续增加,新增医疗机构中基层医疗机构占比长期维持在95%左右。同时,民营医疗机构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提高。报告用数据说明了医疗机构数量、床位数、诊疗人次等方面的变化,并分析了医疗资源下沉对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医疗资源可及性的影响。

(三) 医疗服务承载力变大,门诊药费占比提升

尽管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就诊人次略有下降,但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增加,显示医疗服务体系正在转型升级。同时,医院次均门诊费用药费占比上升,住院费用药费占比下降,这反映了医保谈判和集采的成效,也预示着药企需要适应低利润的新常态。报告通过图表数据分析了门诊和住院费用中药品占比的变化趋势。

二、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三季度业绩保持稳定增长的领域

报告建议关注三季度业绩保持稳定增长的领域,包括市场格局好、产品及价格均有竞争优势的电生理厂家;持续技术迭代、媲美外资产品的医疗设备标的;政策助力国产化率提升的体外诊断企业;生物类似药临床研究成功概率高的企业;以及部分制药/科研上游标的。报告还对创新药产业链、创新器械、先进制造、疫后复苏和中药板块等细分领域进行了分析,并推荐了一些重点标的。

三、板块行情

(一)本周板块行情回顾:板块上涨,在所有板块中排名第三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跑赢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三。各个子板块均上涨,化学制剂和中成药涨幅较大。报告提供了本周医药板块指数走势、子板块涨跌幅以及部分个股涨跌幅的数据。

(二)沪港通资金持仓变化:医药北向资金增加

北向资金持续流入A股医药股,持股市值增加,部分子板块占比上升。南下资金在H股医药股的投资也出现变化。报告提供了北上资金和南下资金在医药板块的持仓变化数据,并分析了资金流向对医药板块的影响。

总结

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对中国医药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中国老龄化加剧、医疗资源下沉以及医疗服务承载力提升等因素将推动卫生健康支出持续增长,基层市场潜力巨大。报告还对医药行业整体市场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细分领域提出了投资建议,推荐了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然而,报告也提示了行业监管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研发风险等潜在风险。 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做出独立的投资决策。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