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行业跟踪报告:内镜降类迎机遇,国产替代正当时

内镜行业跟踪报告:内镜降类迎机遇,国产替代正当时

券商报告

内镜行业跟踪报告:内镜降类迎机遇,国产替代正当时

  报告要点:   2021H1 全球内镜行业显著恢复,国内厂商实现强劲增长2021 年上半年, 随着疫情影响减弱, 全球内镜市场迅速恢复, 国际龙头业绩显著反弹,2021H1 奥林巴斯医疗业务实现营收 208 亿元,同比增长 24.30%,其中中国区营收 27.76 亿元,同比增长 32.67%;波士顿科学内镜业务实现营收 67.95 亿元,同比增长 32.91%。国内厂商方面,开立医疗、澳华内镜与南微医学均实现 50%以上的营收增速,后疫情时代受益于内镜择期手术需求释放以及国产替代的逐步深入,国内龙头有望持续强劲增长,进一步缩小与进口品牌的差距。技术端来看,国产软镜有望在 3 年内完成光学放大、可变硬度等核心技术追赶,国产高端硬镜技术水平与进口已无明显差距,达到替代基础。   内镜降类加速研发兑现,国产替代硬镜先行   2020 年 12 月,国家药监局将光学内窥镜、电子内窥镜的管理类别由Ⅲ类调整为Ⅱ类, 这意味着厂商在申报常规内窥镜产品 (例如腹腔镜、电子胃肠镜)的注册证时不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原先 3 年左右的注册周期有望缩减至 1-2 年。 对于正处技术追赶期的国产内镜厂商来说,注册周期缩短有望显著加快产品的更新迭代,缩小与进口品牌的技术差距。2021 年 3 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 2021 年省级卫生健康机构进口产品目录清单的公示》 ,目录中硬镜产品仅剩经皮肾镜一种,相对于 2019 年减少了腹腔镜、宫腔镜、胸腔镜、关节镜等 8 种产品,这也意味着广东省级公立医院在政府采购除经皮肾镜以外的硬镜时,均需优先采购国产设备,国内硬镜厂商迎来发展良机。   内镜耗材化趋势显著,国内厂商有望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一次性内镜可避免交叉感染且无需洗消、维修, 2020 年在疫情催化下实现快速发展, 全球一次性内镜龙头 Ambu 销售量达到 109 万条。 美国自 2020 年开始积极探索一次性内镜医保政策,一次性十二指肠镜目前最高可获全额报销,进一步促进了临床使用。由于一次性内镜技术壁垒较低, 无需考虑复用性与稳定性,且国内内镜产业链配套齐全,关键部件国产化率高,因此供应链整合能力较强的国内厂商得到快速发展,凭借性价比与先发渠道优势,未来仍有望在全球一次性内镜市场中保持较强竞争力。   投资建议   内窥镜行业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产品牌渗透率较低,进口替代空间大,在产品高性价比优势以及鼓励国产替代等政策下,成长性强,因此我们给予行业推荐评级。重点推荐国内内镜诊疗器械龙头南微医学、国产软镜设备龙头开立医疗、荧光腹腔镜整机领先企业海泰新光。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疫情影响海外销售风险;产品研发注册不及预期风险;带量采购风险。
报告标签:
  • 医疗行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287

  • 发布机构: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1-09-15

  • 页数:

    3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报告要点:

  2021H1 全球内镜行业显著恢复,国内厂商实现强劲增长2021 年上半年, 随着疫情影响减弱, 全球内镜市场迅速恢复, 国际龙头业绩显著反弹,2021H1 奥林巴斯医疗业务实现营收 208 亿元,同比增长 24.30%,其中中国区营收 27.76 亿元,同比增长 32.67%;波士顿科学内镜业务实现营收 67.95 亿元,同比增长 32.91%。国内厂商方面,开立医疗、澳华内镜与南微医学均实现 50%以上的营收增速,后疫情时代受益于内镜择期手术需求释放以及国产替代的逐步深入,国内龙头有望持续强劲增长,进一步缩小与进口品牌的差距。技术端来看,国产软镜有望在 3 年内完成光学放大、可变硬度等核心技术追赶,国产高端硬镜技术水平与进口已无明显差距,达到替代基础。

  内镜降类加速研发兑现,国产替代硬镜先行

  2020 年 12 月,国家药监局将光学内窥镜、电子内窥镜的管理类别由Ⅲ类调整为Ⅱ类, 这意味着厂商在申报常规内窥镜产品 (例如腹腔镜、电子胃肠镜)的注册证时不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原先 3 年左右的注册周期有望缩减至 1-2 年。 对于正处技术追赶期的国产内镜厂商来说,注册周期缩短有望显著加快产品的更新迭代,缩小与进口品牌的技术差距。2021 年 3 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 2021 年省级卫生健康机构进口产品目录清单的公示》 ,目录中硬镜产品仅剩经皮肾镜一种,相对于 2019 年减少了腹腔镜、宫腔镜、胸腔镜、关节镜等 8 种产品,这也意味着广东省级公立医院在政府采购除经皮肾镜以外的硬镜时,均需优先采购国产设备,国内硬镜厂商迎来发展良机。

  内镜耗材化趋势显著,国内厂商有望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一次性内镜可避免交叉感染且无需洗消、维修, 2020 年在疫情催化下实现快速发展, 全球一次性内镜龙头 Ambu 销售量达到 109 万条。 美国自 2020 年开始积极探索一次性内镜医保政策,一次性十二指肠镜目前最高可获全额报销,进一步促进了临床使用。由于一次性内镜技术壁垒较低, 无需考虑复用性与稳定性,且国内内镜产业链配套齐全,关键部件国产化率高,因此供应链整合能力较强的国内厂商得到快速发展,凭借性价比与先发渠道优势,未来仍有望在全球一次性内镜市场中保持较强竞争力。

  投资建议

  内窥镜行业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产品牌渗透率较低,进口替代空间大,在产品高性价比优势以及鼓励国产替代等政策下,成长性强,因此我们给予行业推荐评级。重点推荐国内内镜诊疗器械龙头南微医学、国产软镜设备龙头开立医疗、荧光腹腔镜整机领先企业海泰新光。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疫情影响海外销售风险;产品研发注册不及预期风险;带量采购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