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2023年三季报总结:板块分化,看好医药结构性行情
下载次数:
1014 次
发布机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11-08
页数:
146页
核心观点
我们选取了330家医药上市公司(包含科创板),2023前三季度收入总额16668亿元(+7.6%);归母净利润1584亿元(+2.2%);扣非归母净利润1462亿元(+1.3%),分别占申万医药全成分比例是:89.6%、99.5%、102.9%,主要剔除了在2020-2023前三季度提取巨额商誉减值损失的企业、收入为负和2023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剔除新冠相关业务数据,2023前三季度收入总额15808亿元(+8.6%),归母净利润总额1389亿元(+8.8%)。2023前三季度实现收入正增长的公司有212家,占比64%;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有190家,占比58%。2023Q3收入5344亿元(+0.2%);归母净利润576亿元(-5%),受政策环境影响和疫情相关产品同期基数高影响,23Q3单季度略有承压。
血制品、部分高值耗材、医疗服务等板块保持较快增长。2023前三季度收入及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排名前三的子行业为医疗服务、血制品、零售药店。创新药及制剂板块前三季度受外部环境影响,板块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但受益于销售费用减少,盈利能力稳中有升。板块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605亿元(+5.9%),归母净利润331.5亿元(+12.3%)。医疗器械板块由于23Q1疫情压制常规需求,23Q2-Q3受到22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导致板块承压。部分高值耗材保持较快增长,包括眼科、心脑血管高耗等。血制品2023年需求旺盛,部分产品供给能力强、库存储备丰富的企业业绩端受益明显。前三季度收入总额约为165亿元(+18.4%),归母净利润总额约43亿元(+18.1%)。生命科学上游2023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板块新冠产品去年基数较高。利润体量下降主要各企业加大费用投,扩充品类所致,以及部分企业存在新冠产品资产减值。医疗服务疫后行业快速修复,收入和利润端快速增长,规模效应凸显,2023前三季度收入465亿元(+21.6%),归母净利润50.8亿元(+83.6%)中药板块收入和利润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感冒呼吸类用药在上半年增速较好。零售药店23Q1受流感、疫情反复影响,发烧感冒药、抗原检测盒以及防疫物资的需求量增厚明显,2023前三季度实现收入768.4亿元(+16.9%),归母净利润40.7亿元(+18.7%)。CXO2023前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商业化大订单逐步消化致使利润端整体承压明显。疫苗收入主要贡献为HPV疫苗,但以智飞生物代理的9价HPV疫苗为主,以及百克生物带状疱疹疫苗销售放量。医药分销板块上半年业绩增长亮眼,疫后复苏明显,Q3由于医药政策环境影响,分销板块短期承压,部分中小分销商出清,长期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原料药板块2023前三季度原料药板块收入端略降,在行业去库存周期、非法规市场价格竞争影响下盈利能力下滑。制药装备及耗材板块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有所下滑,主要系收入结构变化、行业竞争等因素。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政策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本报告基于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对330家医药上市公司(包含科创板)2023年前三季度财报的统计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2023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整体表现稳健,收入和利润均实现正增长,但不同板块表现差异巨大。部分板块如医疗服务、血制品和零售药店保持较快增长,而创新药及制剂、医疗器械等板块则受到外部环境和政策影响,增速放缓甚至下滑。 剔除新冠相关业务后,行业整体增速更为乐观。
报告指出,医药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创新药、高值耗材、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展现出较强的增长潜力。 建议投资者关注这些领域的龙头企业,并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和市场动态。
本报告按照行业细分板块,对2023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整体表现及各细分板块的业绩进行详细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报告首先对330家医药上市公司(包含科创板)2023年前三季度整体业绩进行概述,数据显示:收入总额16668亿元(+7.6%);归母净利润1584亿元(+2.2%);扣非归母净利润1462亿元(+1.3%)。剔除新冠相关业务后,收入总额为15808亿元(+8.6%),归母净利润总额为1389亿元(+8.8%)。 报告还分析了收入和利润正增长的公司占比,以及2022年各季度与2023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对比,指出2023年第三季度单季度业绩增速承压,主要受政策环境和疫情相关产品同期基数高等影响。 报告还详细分析了各子板块在全行业收入和利润中的占比,并对2017-2023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整体表现进行了回顾。
本节分析了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数据和PDB样本医院药品销售额数据,指出2023年前三季度医药制造业整体表现偏弱,但随着反腐影响逐渐淡化,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整体增速将持续回暖。 报告强调了创新药、创新器械和医药消费品成为行业主要增长动力的趋势。
本节对创新药及制剂、医疗器械、血制品、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医疗服务、中药、零售药店、CXO、疫苗、医药分销、原料药和制药装备及耗材等十二个细分行业分别进行了业绩分析,内容包括:
分析了59家创新药及制剂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利润、毛利率、净利率和四费率,并对各季度业绩进行了细致的拆解。 重点关注了国产新药海外放量和License out的进展,以及政策对创新药商业化的影响。 最后,报告给出了投资建议,并列举了重点关注的企业。
分析了84家医疗器械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并剔除了新冠相关业务数据后重新进行了分析。 报告指出,2023年初疫情和医疗反腐政策对板块造成承压,但高值耗材部分领域保持较快增长。 报告展望了2023年第四季度,指出创新、复苏、出海和AI医疗是核心方向,并提出了四大投资机会:自主可控/创新器械、后集采时代下的“两低赛道”及复苏、出海和AI赋能。
分析了6家血制品公司(剔除华兰生物疫苗业务)2023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并对各季度业绩进行了拆解。 报告指出,血制品2023年需求旺盛,部分企业业绩受益明显,并分析了Q3单季度业绩增速环比提升的原因。
分析了8家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并对各季度业绩进行了拆解。 报告指出,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新冠产品去年基数较高,利润下降则与加大费用投入、扩充品类和新冠产品资产减值有关。
分析了13家医疗服务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并对各季度业绩进行了拆解。 报告指出,疫后行业快速修复,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规模效应凸显,并分析了眼科赛道经营韧性以及政策对民营医疗服务的影响。
分析了62家中药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并对各季度业绩进行了拆解。 报告指出,收入和利润高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感冒呼吸类用药在上半年增速较好。
分析了7家零售药店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并对各季度业绩进行了拆解。 报告指出,2023年第一季度受流感和疫情反复影响,需求量增厚明显,而第二、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并分析了其原因,包括库存消化、医保门诊统筹政策影响和消费力疲软等。
分析了20家CXO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并剔除了新冠大订单贡献后重新进行了分析。 报告指出,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主要由于新冠大订单交付进入尾声,并分析了其盈利能力和未来展望。
分析了9家疫苗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并剔除了新冠疫苗影响后重新进行了分析。 报告指出,收入主要贡献为HPV疫苗,但利润端下降主要系传统疫苗受医疗反腐和新生儿出生率下滑影响。
分析了18家医药分销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并对各季度业绩进行了拆解。 报告指出,2023年第三季度由于医药政策环境影响,分销板块短期承压,但长期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分析了39家原料药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并对各季度业绩进行了拆解。 报告指出,收入端略降,盈利能力下滑主要系行业去库存周期和非法规市场价格竞争的影响。
分析了5家制药装备及耗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并对各季度业绩进行了拆解。 报告指出,收入稳健增长,但利润有所下滑,主要系收入结构变化和行业竞争等因素。
本报告对医药行业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揭示了行业整体稳健增长与板块分化并存的现状。 报告详细分析了各个细分行业的业绩表现、驱动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报告中提到的投资建议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医药行业周报:AI医疗利好消息频现,建议持续关注AI医疗+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临床审评有望加速,持续关注AI医疗+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关注AI医疗和创新药
医药行业周报:基座医疗大模型持续优化,关注AI医疗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