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控费趋势愈发明显,底层创新+全球化型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控费趋势愈发明显,底层创新+全球化型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控费趋势愈发明显,底层创新+全球化型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上周(03.06-03.10日),A股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下跌1.57%,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2.39pct,跑赢创业板综指0.58pct。在SW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4位。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上涨3.89%,跑赢恒生指数1.10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1位。   本周观点:医保控费趋势愈发明显,底层创新+全球化型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3月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医保基金累计结余继续增长,集采+DRG推行力度不断加强;彰显医保局控费普惠决心坚定不移,未来底层创新+全球化销售有望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驱动引擎,我们认为依赖销售推动的单品型公司生存空间将愈发狭小。   医保结余增速显著,控费效果显现。2022全年医保基金支付核酸检测费用43亿元,2021-2022年,全国累计结算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1500余亿元。在承担巨额核酸检测、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的压力下,2022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仍收大于支,年末基金累计结存42540.73亿元,同比增长17.66%。我们认为除因疫情多点散发影响诊疗量外,医保控费也是重要因素,其成果已初步显现。   集采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提速扩面下马太效应凸显。2022年,医保局共开展1批化学药和1批高值医用耗材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覆盖60种药品和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平均降价幅度分别为48%和84%;2018年以来,已累计开展7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采购294种药品,平均降幅超50%;开展3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纳入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和脊柱类骨科耗材,平均降幅超80%。我们认为,未来在集采大浪下,医疗制造企业有望从以下三个方向谋求出路:1)降本增效,主动降价,在集采中胜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2)凭借性价比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业绩天花板;3)契合临床,持续推动产品更新迭代。优胜劣汰,强者恒强。   医保支付改革逐步推进,创新医疗器械有望豁免DRG。2022年,我国206个统筹地区实现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实际付费;实际付费地区中,按DRG/DIP付费的定点医疗机构达到52%,病种覆盖范围达到78%,按DRG/DIP付费的医保基金支出占统筹地区内医保基金住院支出比例达到77%。DRG/DIP通过打包收费的形式,倒逼医院降成本,控耗材;但随着改革日渐深入,政策针对创新器械传递利好信号。2023年3月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3298号建议的答复》,明确进一步支持创新医疗器械豁免“DRG”,并点名列举北京模式及邯郸模式。我们认为未来极具临床价值的创新器械在院内市场仍存在放量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随着医改步入深水区,控费趋势更加明显,有望加速出清行业内依赖渠道销售的产品结构单一的医药企业,拥有底层自主创新能力、全球化销售能力的国产企业,有望在此背景下脱颖而出。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奕瑞科技、华大基因、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聚光科技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669

  • 发布机构: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3-13

  • 页数:

    2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上周(03.06-03.10日),A股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下跌1.57%,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2.39pct,跑赢创业板综指0.58pct。在SW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4位。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上涨3.89%,跑赢恒生指数1.10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1位。

  本周观点:医保控费趋势愈发明显,底层创新+全球化型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3月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医保基金累计结余继续增长,集采+DRG推行力度不断加强;彰显医保局控费普惠决心坚定不移,未来底层创新+全球化销售有望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驱动引擎,我们认为依赖销售推动的单品型公司生存空间将愈发狭小。

  医保结余增速显著,控费效果显现。2022全年医保基金支付核酸检测费用43亿元,2021-2022年,全国累计结算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1500余亿元。在承担巨额核酸检测、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的压力下,2022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仍收大于支,年末基金累计结存42540.73亿元,同比增长17.66%。我们认为除因疫情多点散发影响诊疗量外,医保控费也是重要因素,其成果已初步显现。

  集采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提速扩面下马太效应凸显。2022年,医保局共开展1批化学药和1批高值医用耗材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覆盖60种药品和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平均降价幅度分别为48%和84%;2018年以来,已累计开展7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采购294种药品,平均降幅超50%;开展3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纳入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和脊柱类骨科耗材,平均降幅超80%。我们认为,未来在集采大浪下,医疗制造企业有望从以下三个方向谋求出路:1)降本增效,主动降价,在集采中胜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2)凭借性价比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业绩天花板;3)契合临床,持续推动产品更新迭代。优胜劣汰,强者恒强。

  医保支付改革逐步推进,创新医疗器械有望豁免DRG。2022年,我国206个统筹地区实现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实际付费;实际付费地区中,按DRG/DIP付费的定点医疗机构达到52%,病种覆盖范围达到78%,按DRG/DIP付费的医保基金支出占统筹地区内医保基金住院支出比例达到77%。DRG/DIP通过打包收费的形式,倒逼医院降成本,控耗材;但随着改革日渐深入,政策针对创新器械传递利好信号。2023年3月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3298号建议的答复》,明确进一步支持创新医疗器械豁免“DRG”,并点名列举北京模式及邯郸模式。我们认为未来极具临床价值的创新器械在院内市场仍存在放量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随着医改步入深水区,控费趋势更加明显,有望加速出清行业内依赖渠道销售的产品结构单一的医药企业,拥有底层自主创新能力、全球化销售能力的国产企业,有望在此背景下脱颖而出。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奕瑞科技、华大基因、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聚光科技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医保控费趋势日益显著,这将加速淘汰依赖渠道销售、产品结构单一的医药企业。而具备底层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球化销售能力的国产医药企业,则有望在这一趋势下脱颖而出。

医保控费趋势加剧,行业洗牌加速

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医保基金累计结余持续增长,集采和DRG支付方式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体现了医保局坚定不移的控费普惠决心。2022年医保基金仍收大于支,年末累计结存42540.73亿元,同比增长17.66%。虽然疫情多点散发影响了诊疗量,但医保控费的成效已初步显现。 这预示着未来医药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资源将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中。

底层创新和全球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集采常态化、制度化的背景下,医疗制造企业需要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降本增效、主动降价以在集采中胜出;凭借性价比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业绩天花板;持续推动产品更新迭代,契合临床需求。 医保支付改革的逐步推进,特别是创新医疗器械有望豁免DRG的政策利好,也为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因此,拥有底层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球化销售能力的企业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主要内容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A股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下跌1.57%,跑赢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综指;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3.89%,跑赢恒生指数。A股方面,生物制品板块跌幅最小,化学原料药板块跌幅最大;个股方面,润达医疗涨幅最大(24.23%),维力医疗跌幅最大(-12.35%)。港股方面,超人智能涨幅最大(20.93%),云顶新耀-B跌幅最大(-22.00%)。

行业要闻与最新动态

报告详细总结了国内外医药上市公司及行业动态,包括:

  • 国内: 多家公司发布了融资计划、新药研发进展、专利获得等公告,例如贝达药业的PB-101双抗注射液获批临床试验,艾德生物获得肺癌多重基因突变试剂盒发明专利证书等。
  • 国外: 报告梳理了多家国际医药公司在研发、临床试验、新药申请等方面的进展,涵盖了庞贝病、多发性硬化、传染性软疣、前列腺癌、结直肠癌、阿尔茨海默病、软骨发育不全等多种疾病的创新疗法。 这些信息体现了全球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多项创新疗法取得积极的临床数据,并获得FDA或其他监管机构的批准或受理,预示着未来医药市场将涌现更多创新药物。

沪深港通资金流向更新

报告提供了陆股通和港股通资金在医药行业持股变化的详细数据,分析了资金流向的趋势,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行业核心数据库更新

报告更新了疫情数据、一致性评价及注册信息、核心原料药价格等数据,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行业信息。 其中,全国流感阳性率持续上升,这将对相关医药产品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原料药价格方面,部分维生素和抗生素原料药价格持平,部分原料药价格出现波动。

医药公司融资情况更新

报告列出了近期医药板块定向增发和可转债预案的更新情况,反映了企业融资活动和市场资金流动情况。

本周重要事项公告

报告总结了本周医药股的股东大会信息和解禁信息,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总结

本报告基于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2年医保基金统计快报以及上周医药市场表现和行业动态,分析了医保控费趋势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报告认为,医保控费的持续推进将加速行业洗牌,淘汰竞争力不足的企业,而拥有底层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球化销售能力的企业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赢家。 报告还提供了上周医药市场回顾、行业要闻、资金流向、核心数据库更新以及公司融资和公告信息,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行业分析和投资参考。 然而,投资者仍需注意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