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粤开医药月报】看好消费医疗业绩修复和创新药高成长性
下载次数:
1449 次
发布机构: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6-01
页数:
23页
行情回顾
5月医药生物指数收跌2.50%,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10位,跑赢沪深300指数3.22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医药生物累计下跌1.12%,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15位,跑赢沪深300指数0.77个百分点。六大子板块延续分化,中药再度上涨3.90%,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分别下跌6.36%、5.76%、3.11%、2.96%、1.74%。个股方面,涨幅前三为三博脑科、爱朋医疗、创新医疗,分别上涨232.40%、67.65%、56.57%,跌幅前三*ST紫鑫、康乐卫士、皓元医药,分别为-61.90%、-51.20%、-42.94%。资金成交方面,5月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累计12648.53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6.82%,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5位。分日期看,日成交额总体均衡,交易活跃度居前。今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达到67845.72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7.37%。北向资金持股医药市值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5月31日,陆股通近一月净流入20.94亿元,持股医药市值累计2085.52亿元,占医药行业流通市值3.69%,行业配置比例达到9.01%。截至5月31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为33.10X,环比(4月末)降低3.83%,处于5年来31.03%历史分位,后市仍然具备较大的修复空间。除中药估值环比修复3.63%外,其余子板块估值均下调,化学制药、医疗服务估值下调-9.38%、-6.05%。
月度观点:布局业绩修复和高成长赛道,把握消费医疗和创新药优质机会5月以来,国内新一轮新冠疫情隐有抬头之势,但从感染规模、症状以及恢复时间来看,整体影响远低于2022年年底。展望6月,我们认为,疫情影响将进一步退散,即便短期之内发生一定规模二次感染,对生产生活影响亦十分有限,建议布局业绩修复赛道的同时,把握好高成长赛道机会,看好消费医疗和创新药板块。
(1)创新药:未来十年是国内创新药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全行业蕴含优质配置机会。一是传统pharma转型,重点关注具有仿制药时代累积优势,在资金供给、技术储备以及研发经验方面都具备先天条件的大型制药公司,密切跟踪新上市品种上市放量及在研品种研发进展。二是新兴biotech发展,推荐资金获取(自身盈利及外界支持)、对外合作(交易并购)、专业团队(顶级科学家和商业化拓展团队)已经得到验证的优质标的。三是创新药CXO订单驱动,部分公司已经具备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和一流的服务水准,重点推荐具有规模效应、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一体化布局的龙头公司。
(2)消费医疗:兼具医疗与消费双重属性,短期看好业绩修复,长期拥抱高成长空间。专科医疗方面,眼科、口腔科民营品牌崛起,服务水平和能力大幅提高,看好龙头公司专业服务+舒适环境综合竞争力;医疗美容方面,非手术轻医美趋势形成,单次价格低、创伤程度小、恢复时间短项目受众可期;健康保健方面,疾病预防及检后管理多元化需求增长,看好等基因测序、癌症早筛等风险预警窗口提前类项目。
(3)中药:中药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保持较好的增长韧劲,部分独家优势品种和中华老字号品牌备受推崇和好评,线上线下需求强劲。建议重点关注中医药资源雄厚、具有独家优势品种和特色品牌的行业龙头公司,推荐清热解毒、益气强心、滋补营养等受益人群大的品种放量。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上市及商业化失败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3年5月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下跌,但分化明显,中药板块逆势上涨。展望6月,建议投资者布局业绩修复和高成长赛道,重点关注消费医疗和创新药板块。消费医疗板块在疫情影响消退后有望迎来业绩修复,创新药板块则长期看好其高成长性。中药板块在政策支持下也保持增长韧劲。
5月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50%,跑赢沪深300指数3.22个百分点。年初至今累计下跌1.12%,跑赢沪深300指数0.77个百分点。六大子板块分化严重,中药上涨3.90%,而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药商业、医疗器械板块则分别下跌6.36%、5.76%、3.11%、2.96%、1.74%。个股方面涨跌幅度也较大。5月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达12648.53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的6.82%,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5位。北向资金持股医药市值相对稳定,5月31日陆股通净流入20.94亿元。
截至5月31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为33.10X,环比下降3.83%,处于五年来31.03%的历史分位,仍有较大修复空间。除中药估值环比上涨3.63%外,其他子板块估值均下调。
本节回顾了5月份医药生物行业的市场表现、资金流向和行业估值情况。数据显示,5月份医药生物行业整体表现低迷,但板块内部分化严重,中药板块逆势上涨,而其他板块则普遍下跌。资金方面,行业成交额较大,北向资金流入相对稳定。估值方面,整体估值有所下降,但仍有修复空间。
本节提出了6月份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建议投资者布局业绩修复和高成长赛道,重点关注消费医疗和创新药板块。报告分析了消费医疗板块的增长前景和业绩修复潜力,以及创新药板块的长期高成长性。同时,报告也指出中药板块在政策支持下将保持增长韧劲。
消费医疗市场规模巨大,增长前景广阔,细分赛道包括专科医疗(眼科、口腔科等)、医疗美容和健康保健。民营机构的崛起促进了行业竞争,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疫情影响逐渐消退,消费医疗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修复,尤其是在二季度旺季。
报告对ASCO年会进行了前瞻性分析,认为其将成为创新药板块的利好催化剂。建议关注优质创新药品种的临床数据,包括传统药企转型和新兴生物技术公司的发展。
报告总结了对创新药、消费医疗和中药三个板块的投资建议,并分别阐述了投资逻辑。
本节总结了5月份与医药行业相关的政策,包括医药类、医疗类和医保类政策。这些政策涵盖了中药材GAP、药品管理、医疗器械监管、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保基金监管等多个方面,对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节介绍了5月份国内外重要的医药产品上市和临床进展情况,包括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物等,这些进展体现了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活力。
本报告对2023年5月医药生物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行业整体表现低迷但板块内部分化严重,中药板块逆势上涨。展望6月,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消费医疗和创新药板块的投资机会,并对中药板块保持谨慎乐观态度。报告还对5月份的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和重要产品进展进行了总结,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报告强调了消费医疗板块的业绩修复潜力和创新药板块的长期高成长性,并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投资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提到的所有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进行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粤开医药】从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看生物创新药管线:关注ADC、双特异性抗体、细胞与基因治疗
医药行业2025年展望:【粤开医药】看好创新升级、并购重组与产业出海
医药行业2024年回顾:【粤开医药】整体承压,局部分化
【粤开医药】优化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的支付——医保数据共享是关键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