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周报:国产CGM重磅新品蓄势待发,行业加速扩容
下载次数:
760 次
发布机构: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3-27
页数:
10页
医药指数有所回调,跑输大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0.15%,跑输沪深300指数1.87pp,估计主要原因为TMT行业大涨,资金从医药板块外流。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3位,处于中下水平。从子板块来看,医疗研发外包、医疗耗材、医疗设备涨幅靠前,本周涨幅分别为6.22%、1.6%、1.09%;中药、医药流通、体外诊断跌幅靠前,本周跌幅分别为-4.12%、-2.54%、-1.36%。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泓博医药、南华生物、安必平、冠昊生物、迪安诊断;跌幅前五的公司为昆药集团、葵花药业、荣昌生物、百利天恒-U、诺泰生物。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从板块来看,医疗研发外包、诊断服务等上市公司涨幅靠前,因为前期跌幅较大,且CXO龙头公司发布的年报数据好,股价有明显上涨;前期涨幅较大的中药和医药流通个股跌幅较大,因为全行业基金持仓减少后流向AI相关概念板块。
国产CGM重磅新品蓄势待发,有望迎来行业加速扩容。2020年中国CGM市场规模1亿美元,据灼识咨询预测,预计将以34%的增速增长至2030年26亿美元,国内CGM市场将保持超高速发展。2020年CGM在中、美、欧盟五国的Ⅰ型糖尿病患者中渗透率分别6.9%、25.8%、18.2%,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渗透率分别为0.3%、2.8%、4.0%。与美国和欧盟五国相比,国内CGM系统渗透率较低,仍有很大的市场机会和增长潜力。国产产品端来看,2021年国内凯立特CGM产品CT-2、九诺医疗的GN-1、微泰医疗的AiDEXG7和硅基仿生的GS-1陆续获批上市,迎来国产CGM商业化元年。鱼跃医疗于23年3月15日宣布CGM新品CT-3上市,三诺革新化三代传感器技术产品iCan于3月12日在长沙召开新品发布会,预计二季度获批,国产重磅CGM新品接踵而至。随着未来各大厂商发力市场和渠道推广,CGM市场认知和接受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利好CGM产品快速放量,推动行业加速扩容。建议关注CGM细分领域相关公司,如三诺生物、鱼跃医疗和微泰医疗-B等。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中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2)医疗器械:三诺生物、鱼跃医疗、微泰医疗-B、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药康生物、百普赛斯、阿拉丁等;6)业绩高增长:西藏药业、九典制药、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变化、新冠疫情反复、疫情后医疗就诊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产持续血糖监测(CGM)系统市场蓄势待发,有望迎来行业加速扩容,同时医药行业整体处于估值低位,投资机会凸显。
中国糖尿病患者基数庞大且持续增长,而CGM系统渗透率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存在巨大增长潜力。国产CGM产品陆续获批上市,标志着行业进入商业化元年,未来随着市场推广和认知度的提升,将推动CGM产品快速放量。
目前医药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公募基金持仓比例也相对较低,且2022年医保集采政策相对温和,这些因素共同表明医药行业投资价值正在显现。
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0.15%,跑输沪深300指数1.87个百分点;本月则下跌4.71%,跑输沪深300指数3.67个百分点。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3位(本周)和第24位(本月),处于中下水平。
本周医疗研发外包、医疗耗材、医疗设备板块涨幅靠前,分别为6.22%、1.6%、1.09%;而中药、医药流通、体外诊断板块跌幅靠前,分别为-4.12%、-2.54%、-1.36%。 这种分化主要源于前期涨跌幅的差异以及资金流向的变化,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在本周出现回调,而前期跌幅较大的板块则出现反弹。CXO龙头公司发布的年报数据良好也推动了相关板块的上涨。
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泓博医药、南华生物、安必平、冠昊生物、迪安诊断;跌幅前五的公司为昆药集团、葵花药业、荣昌生物、百利天恒-U、诺泰生物。 板块和个股的涨跌幅反映了市场资金的短期波动和对不同细分领域的偏好。
全球及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且持续增长,为CGM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潜在需求。 CGM系统相比传统血糖监测方法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提供连续的血糖信息,有效解决临床痛点。
2020年,CGM在中、美、欧盟五国的Ⅰ型糖尿病患者渗透率分别为6.9%、25.8%、18.2%,Ⅱ型糖尿病患者渗透率分别为0.3%、2.8%、4.0%。 中国CGM渗透率显著低于欧美国家,市场增长空间巨大。预计2020年至2030年,中国CGM市场规模将以3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从1亿美元增长至26亿美元。
2021年,凯立特、九诺医疗、微泰医疗和硅基仿生等公司的CGM产品陆续获批上市,标志着国产CGM进入商业化元年。2023年,鱼跃医疗和三诺生物也相继发布了新的CGM产品。 这些新产品的上市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并推动CGM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医药行业目前处于估值、持仓和股价的底部区域,投资机会凸显。 2022年医保集采政策相对温和,降低了市场风险。 新冠疫情常态化后,医疗需求有望快速复苏,推动行业整体增速提升。
报告建议关注以下几类公司:1)中药;2)医疗器械;3)服务消费;4)创新药;5)创新产业链上游;6)业绩高增长公司。 具体公司名单在报告中已列出。
报告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医保控费政策变化、新冠疫情反复以及疫情后医疗就诊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投资者需谨慎评估这些风险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本报告分析了医药行业,特别是CGM领域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中国CGM市场潜力巨大,国产产品的崛起将推动行业加速扩容。 同时,医药行业整体估值处于低位,投资机会显现,但投资者也需关注潜在的风险因素。 报告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但投资者应独立判断并承担投资风险。
业绩稳步增长,多元业务梯次推进
新股覆盖研究:威高血净
产品上行提振业绩,持续推进研发战略布局
合成树脂:COC/COP环烯烃聚合物前景广阔,国产替代提速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