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周报:减重国内市场有望复制海外放量逻辑
下载次数:
820 次
发布机构: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8-14
页数:
9页
投资要点
医药行业指数表现较强,跑赢大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1.48%,跑赢沪深300指数1.91pp,主要系减肥药及SDP相关概念股活跃。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位。从子板块来看,医疗研发外包、医药流通、原料药涨幅靠前,本周涨幅分别为2.45%、1.57%、0.68%;医疗设备、医院、疫苗跌幅靠前,本周跌幅分别为-4.25%、-3.43%、-2.97%。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科源制药、港通医疗、金凯生科、塞力医疗、五洲医疗;跌幅前五的公司为一品红、欧普康视、汉商集团、维力医疗、健康元。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从板块来看,原料药、医疗研发外包、医药流通等细分领域上市公司涨幅靠前,主要系礼来业绩超预期,诺和诺德公布司美格鲁肽相关积极试验结果后带动减肥药相关概念股持续大涨;另外在医疗反腐风暴背景下,SPD业务模式受到较高关注。
本周我们发布了GLP-1行业深度:减重市场有望快速放量。研究预测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合并患病人数达到8.1亿人,65%以上人群可能面临肥胖困扰。目前对疗效更好且安全的减重疗法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中国减重药物市场规模有望于2030年达到149亿元。国内GLP-1单靶点创新研发火热。国内在研GLP-1单靶点药物方面,除了布局利拉鲁肽及司美格鲁肽外,其他进入临床阶段的GLP-1单靶点创新研发管线近30项。多靶点药物有望成为下一重磅减重产品。目前多靶点药物关于减重适应症进展最快的三款产品均处于临床Ⅲ期,其中替尔泊肽作为全球首款上市的GIPR/GLP-1R双重激动剂,与安慰剂相比72周15mg减重22.5%,88周(含12周生活干预)减重26.6%;玛仕度肽为信达生物与礼来合作研发的GCGR/GLP-1R双重激动剂,与安慰剂相比24周6mg减重11.57%;瑞他鲁肽为礼来布局的GCGR/GIPR/GLP-1R多重激动剂,与安慰剂相比48周12mg减重24.2%。
投资建议:当前板块处于筑底阶段,无论从估值角度、涨跌幅角度等都处于低位。行业基本面需求端稳定向好,行业生态不断优化,长期建议关注:1)中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2)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贝达药业、信达生物、诺诚健华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药康生物、百普赛斯、阿拉丁等;6)业绩高增长:西藏药业、九典制药、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减重药物市场潜力巨大,有望复制海外市场放量逻辑,GLP-1类药物及多靶点药物研发成为行业热点,医药行业整体处于估值和股价底部,长期投资价值值得关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合并患病人数高达8.1亿,市场需求巨大。目前,对疗效更好且安全的减重疗法需求尚未得到满足,预计2030年中国减重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49亿元人民币。这预示着中国减重药物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复制海外市场的成功经验。
国内GLP-1单靶点创新研发如火如荼,除了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外,还有近30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研发管线。同时,多靶点药物有望成为下一代重磅减重产品,目前已有三款产品处于临床III期,展现出显著的减重效果。
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1.48%,跑赢沪深300指数1.91个百分点,排名31个一级行业中的第4位;本月申万医药指数下跌2.61%,跑赢沪深300指数0.64个百分点,排名第8位。 这表明医药行业整体表现强于大盘,尤其在减肥药及SPD相关概念股的推动下。
本周涨幅靠前的子板块为医疗研发外包(2.45%)、医药流通(1.57%)、原料药(0.68%);跌幅靠前的子板块为医疗设备(-4.25%)、医院(-3.43%)、疫苗(-2.97%)。 这反映出市场资金对不同细分领域的关注度存在差异,减肥药概念的火热带动了原料药、医疗研发外包和医药流通板块的上涨,而医疗反腐则对医疗设备、医院等板块造成一定影响。
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科源制药、港通医疗、金凯生科、塞力医疗、五洲医疗;跌幅前五的公司为一品红、欧普康视、汉商集团、维力医疗、健康元。 个股涨跌幅与所属板块表现密切相关,也受到公司自身基本面和市场情绪的影响。
本周重点资讯主要围绕GLP-1类药物的研发进展和业绩发布展开,包括诺和诺德收购Inversago Pharma、发布二季度财报及司美格鲁肽临床试验结果,以及礼来公布二季度财报,均显示出GLP-1类药物市场前景广阔。此外,Vistagen公司宣布其在研鼻喷剂治疗社交焦虑症的临床三期试验达到主要终点,也为医药行业带来新的关注点。
本周多家医药公司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或上半年的财务业绩报告,例如再鼎医药、信达生物、维力医疗、南微医学、花园生物、翔宇医疗等。这些公告反映了不同公司在不同细分领域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此外,康宁杰瑞制药、石药集团、康诺亚等公司也发布了董事会会议公告,预示着即将公布中期业绩。加科思公司自主研发的KRAS G12C抑制剂获得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也为公司发展带来利好。
目前医药行业处于估值和股价底部,PE-TTM为37.48倍,低于过去10年的最低点20.31倍,申万医药指数自2022年9月底部上涨约6%。 医药反腐将推动行业生态优化,支付端向优质创新药倾斜,长期看好创新药发展空间。
报告建议关注以下几类公司:1)中药;2)医疗器械;3)服务消费;4)创新药;5)创新产业链上游;6)业绩高增长公司。 具体公司名单在报告中已列出。
报告指出了医药行业面临的风险,包括政策不确定性风险(集采、医保目录调整等)、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投资者需谨慎评估这些风险,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
本报告通过对医药行业周行情的回顾、重点资讯及公告的解读,以及对行业投资策略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减重药物市场潜力巨大,GLP-1类药物及多靶点药物研发成为行业热点,医药行业整体处于估值和股价底部,长期投资价值值得关注。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关注政策不确定性、研发风险等因素。 报告中提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独立判断并承担投资风险。
业绩稳步增长,多元业务梯次推进
新股覆盖研究:威高血净
产品上行提振业绩,持续推进研发战略布局
合成树脂:COC/COP环烯烃聚合物前景广阔,国产替代提速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