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聚焦创新药产业链,静待消费医疗改善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聚焦创新药产业链,静待消费医疗改善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聚焦创新药产业链,静待消费医疗改善

  投资要点:   行业回顾:2024年,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4.05%,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1位,明显跑输沪深300指数。截至2024年12月27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整体法)均值为26.95倍,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位,位于自2012年以来后19.80%分位数。   创新药产业链:有望成为“医药投资主线”,重点关注研发能力强、具备出海预期的创新药企。考虑到:(1)美国通胀压力减弱,美联储开始降息,以DCF估值为基础的创新药资产有望迎来估值修复;(2)创新药是新质生产力,中央与地方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3)国产创新药迎来收获期,创新药NDA数量不断增多,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的“真创新”药企业绩增长强劲;(4)国产创新药的创新质量获国际认可,对外授权项目数量及金额、海外获批上市数量明显增多;(5)受益于海外需求持续回暖,CXO企业新签订单良好,经营业绩有望改善;我们认为“创新药产业链”有望成为医药生物板块的投资主线。   消费医疗板块:经济刺激政策持续发力下,经营业绩有望改善。零售药店板块,药品比价、医保检查等政策影响相对可控,头部药店医药零售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毛利率水平相对稳定。监管政策趋严,将推动零售药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医学检测方面,受益于中央政府对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高度重视、医疗机构资金压力缓解等,医学检测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款有望改善。在经济刺激政策持续发力、应收账款回款有望改善、行业政策预期趋于稳定等综合影响下,第三方医学检测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望改善。医院板块,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仍不足,口腔、眼科等领域的治疗率相比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医院诊疗人次保持稳健增长,次均住院费用初步显现企稳迹象,伴随着经济刺激政策不断落地,医院板块经营业绩有望改善。   风险提示:耗材、药品集采价格降幅超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风险等。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756

  • 发布机构: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01-21

  • 页数:

    2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行业回顾:2024年,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4.05%,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1位,明显跑输沪深300指数。截至2024年12月27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整体法)均值为26.95倍,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位,位于自2012年以来后19.80%分位数。

  创新药产业链:有望成为“医药投资主线”,重点关注研发能力强、具备出海预期的创新药企。考虑到:(1)美国通胀压力减弱,美联储开始降息,以DCF估值为基础的创新药资产有望迎来估值修复;(2)创新药是新质生产力,中央与地方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3)国产创新药迎来收获期,创新药NDA数量不断增多,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的“真创新”药企业绩增长强劲;(4)国产创新药的创新质量获国际认可,对外授权项目数量及金额、海外获批上市数量明显增多;(5)受益于海外需求持续回暖,CXO企业新签订单良好,经营业绩有望改善;我们认为“创新药产业链”有望成为医药生物板块的投资主线。

  消费医疗板块:经济刺激政策持续发力下,经营业绩有望改善。零售药店板块,药品比价、医保检查等政策影响相对可控,头部药店医药零售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毛利率水平相对稳定。监管政策趋严,将推动零售药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医学检测方面,受益于中央政府对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高度重视、医疗机构资金压力缓解等,医学检测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款有望改善。在经济刺激政策持续发力、应收账款回款有望改善、行业政策预期趋于稳定等综合影响下,第三方医学检测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望改善。医院板块,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仍不足,口腔、眼科等领域的治疗率相比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医院诊疗人次保持稳健增长,次均住院费用初步显现企稳迹象,伴随着经济刺激政策不断落地,医院板块经营业绩有望改善。

  风险提示:耗材、药品集采价格降幅超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风险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4年医药生物板块整体表现疲软,跑输沪深300指数,但创新药产业链和消费医疗板块有望在2025年迎来改善。

创新药产业链:投资主线

政策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国产创新药迎来收获期,国际化进程加快,CXO企业订单增长良好,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创新药产业链成为医药投资主线。

消费医疗板块:业绩有望改善

经济刺激政策持续发力,零售药店、医学检测和医院板块的经营业绩有望改善,但仍需关注政策风险和行业竞争。

主要内容

1 行业回顾

1.1 市场表现

2024年医药生物板块(申万)整体下跌4.05%,跑输沪深300指数。原料药、医药流通和化学制剂板块表现较好,而线下药店、诊断服务和其它医疗服务板块表现较差。

1.2 行业估值

截至2024年12月27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整体法)均值为26.95倍,位于历史低位,相对沪深300的溢价率也处于近十年低位。

1.3 经营回顾

2024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持平,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7%。中西药品类社会零售额增长放缓,但医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6.6%。三季度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业绩增长承压,但创新药械和CXO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2 创新药产业链

2.1 创新药

第十批仿制药集采规则趋严,但创新药获得全链条政策支持,国家医保支付也向创新药倾斜。国产创新药迎来收获期,“真创新”药企业业绩增长强劲,创新质量获得国际认可,国际化成效初显。

2.2 CXO

海外客户收入增长稳健,新签订单增长良好,但国内市场增长承压。2025年全球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有望改善,为CXO企业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3 消费医疗

3.1 零售药店

药品比价和医保检查政策影响相对可控,头部药店保持稳健增长,毛利率相对稳定。行业集中度提升有望加速,线上渠道冲击边际减弱。

3.2 医学检测

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长,减值损失拖累业绩,但政策支持下,回款有望改善,2025年业绩改善可期。

3.3 医院

诊疗人次保持稳健增长,次均住院费用初步企稳,政策刺激下业绩有望改善。

4 投资策略

建议重点关注创新药产业链和消费医疗板块的投资机会,维持医药生物板块“领先大市”评级。具体关注方向包括:研发能力强、具备出海预期的创新药企;销售合规、成本优势明显、运营管理能力强的头部零售药店;应收账款回款有望改善的头部医学检测公司;以及具备差异化服务优势的医院。

5 风险提示

耗材、药品集采价格降幅超预期;创新药研发失败;行业政策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中美贸易摩擦等。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的市场表现、估值水平和经营状况,并对创新药产业链和消费医疗板块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报告认为,尽管2024年医药生物板块整体表现不佳,但创新药产业链和消费医疗板块有望在2025年迎来改善,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提示。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财信证券、国家统计局、米内网、医药魔方、动脉网等公开资料,投资者需谨慎参考。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