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周报:流感发病率超3年同期,医药产业升级加速

医药行业周报:流感发病率超3年同期,医药产业升级加速

研报

医药行业周报:流感发病率超3年同期,医药产业升级加速

  1.流感发病率超过去3年同期,检测、治疗和预防产业链关注度提升   根据《流感检测周报》,截止11月26日,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2023年第47周,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7.1%,高于前一周水平(6.1%),高于2020-2022年同期水平(2.5%、2.8%和2.5%),对比新冠疫情前5年,目前流感检测阳性率依然最高。流感、RSV等呼吸道传染病已伴随人类历史有百年时间,新冠疫情管控只是短期减弱其传播,放开后依然形成感染的高峰。美国CDC跟踪RSV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在2022年形成感染高峰之后,2023年RSV的发病率依然提升。全球多地海关已要求加强对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检测,12月2日国家卫健委联防联控会议也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加强保护。   2.出口突破陆续落地,创新药+生物类似物+高值耗材值得持续关注   君实生物、百奥泰、亿帆医药品种先后获得FDA上市许可强化中国药企出海的信心,从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美国市场定价的溢价率来看,海外规范市场拥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和弹性,2024年进入销售的验证阶段,其销售弹性值得期待。未来海外模式探索的成功,对于在研储备海外上市的临床阶段品种,其价值也有望逐步发掘。对于ADC、CAR-T、双抗等创新药平台,部分中国企业已获得全球领先,单品种海外授权的落地也有望迎来平台的价值重估。   3.2023年医保谈判结果将发布,自我造血实现价值突破   2023年医保谈判已于11月20日正式落下帷幕,最终结果预计12月发布。分析历年新进医保谈判的品种的情况,大部分品种纳入医保后销量放量增长,虽然价格下降了,但商业化价值加速,尤其是对Biotech类企业的现金流改善非常显著。在目前医药投融资受限的背景下,依靠医保增量,能实现自我造血的Pharma公司或者即将转入盈亏平衡的biotech公司更具有发展优势。   4.双通道和门诊共济下,药店的渠道价值提高   近年来线下零售药店一直受到线上渠道的挤压,购药人群被分流,O2O等补贴政策也导致部分品类价格下降,虽然头部连锁药店依然保持稳健增长,主要是行业集中度提升推动。DTP药房和慢病用药是药店获得客流增长的主要来源,是线下药店维持客流的主要支撑。在门诊统筹政策下,药店购药的医保支付从个人账户转向统筹账户,我们认为更能有效吸引购药通道从等级医院转向零售药房,一是更为便捷的购药方式,二是更高报销比例,价格更划算;三是更多品种品牌供选择。综合医院和药店的统筹支出,零售药店接入统筹,加上个人账户分担,更有效平抑医保总费用支出增速。同时,医保部门的出发点并非只有单一的控费目标,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资金分配的调整,更重要的目标充分利用结余惠及更多人群。短期统筹品种价格调整,影响了药店的部分利润,但零售药店在居民健康中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在人口老龄化阶段,线下药房分担了更多健康服务的功能,也体现出渠道价值的提升。   5.拓展重磅新药的范畴,更多即将落地的品种值得期待   GLP-1、AD是目前全球新药研发的热点,其中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已具备超重磅品种的潜力,国产双靶点GLP-1已有进入临床的品种,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糖尿病II期临床研究结果发布,减重降糖双达标,进一步增加对国产创新的信心。AD检测方面,国内首个PET显像剂已于2023年10月获批上市。实际中国对新药的研发追赶在多个领域突破,而其中抗流感药物、带状疱疹疫苗、自免疾病药物等重点领域已有国产药物上市或者即将申报上市,其市场空间也具备培育过十亿品种的潜力。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402

  • 发布机构: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2-04

  • 页数:

    3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1.流感发病率超过去3年同期,检测、治疗和预防产业链关注度提升

  根据《流感检测周报》,截止11月26日,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2023年第47周,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7.1%,高于前一周水平(6.1%),高于2020-2022年同期水平(2.5%、2.8%和2.5%),对比新冠疫情前5年,目前流感检测阳性率依然最高。流感、RSV等呼吸道传染病已伴随人类历史有百年时间,新冠疫情管控只是短期减弱其传播,放开后依然形成感染的高峰。美国CDC跟踪RSV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在2022年形成感染高峰之后,2023年RSV的发病率依然提升。全球多地海关已要求加强对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检测,12月2日国家卫健委联防联控会议也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加强保护。

  2.出口突破陆续落地,创新药+生物类似物+高值耗材值得持续关注

  君实生物、百奥泰、亿帆医药品种先后获得FDA上市许可强化中国药企出海的信心,从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美国市场定价的溢价率来看,海外规范市场拥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和弹性,2024年进入销售的验证阶段,其销售弹性值得期待。未来海外模式探索的成功,对于在研储备海外上市的临床阶段品种,其价值也有望逐步发掘。对于ADC、CAR-T、双抗等创新药平台,部分中国企业已获得全球领先,单品种海外授权的落地也有望迎来平台的价值重估。

  3.2023年医保谈判结果将发布,自我造血实现价值突破

  2023年医保谈判已于11月20日正式落下帷幕,最终结果预计12月发布。分析历年新进医保谈判的品种的情况,大部分品种纳入医保后销量放量增长,虽然价格下降了,但商业化价值加速,尤其是对Biotech类企业的现金流改善非常显著。在目前医药投融资受限的背景下,依靠医保增量,能实现自我造血的Pharma公司或者即将转入盈亏平衡的biotech公司更具有发展优势。

  4.双通道和门诊共济下,药店的渠道价值提高

  近年来线下零售药店一直受到线上渠道的挤压,购药人群被分流,O2O等补贴政策也导致部分品类价格下降,虽然头部连锁药店依然保持稳健增长,主要是行业集中度提升推动。DTP药房和慢病用药是药店获得客流增长的主要来源,是线下药店维持客流的主要支撑。在门诊统筹政策下,药店购药的医保支付从个人账户转向统筹账户,我们认为更能有效吸引购药通道从等级医院转向零售药房,一是更为便捷的购药方式,二是更高报销比例,价格更划算;三是更多品种品牌供选择。综合医院和药店的统筹支出,零售药店接入统筹,加上个人账户分担,更有效平抑医保总费用支出增速。同时,医保部门的出发点并非只有单一的控费目标,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资金分配的调整,更重要的目标充分利用结余惠及更多人群。短期统筹品种价格调整,影响了药店的部分利润,但零售药店在居民健康中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在人口老龄化阶段,线下药房分担了更多健康服务的功能,也体现出渠道价值的提升。

  5.拓展重磅新药的范畴,更多即将落地的品种值得期待

  GLP-1、AD是目前全球新药研发的热点,其中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已具备超重磅品种的潜力,国产双靶点GLP-1已有进入临床的品种,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糖尿病II期临床研究结果发布,减重降糖双达标,进一步增加对国产创新的信心。AD检测方面,国内首个PET显像剂已于2023年10月获批上市。实际中国对新药的研发追赶在多个领域突破,而其中抗流感药物、带状疱疹疫苗、自免疾病药物等重点领域已有国产药物上市或者即将申报上市,其市场空间也具备培育过十亿品种的潜力。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流感发病率的上升、医药出口的突破、医保谈判结果的发布、双通道和门诊共济政策的实施以及重磅新药的研发进展,共同推动医药产业升级加速。报告维持医药行业“推荐”评级,并基于以上因素,推荐了多个细分领域的投资标的,涵盖诊断试剂、创新药、医保受益品种、零售药店以及原料药等。

流感高发推动产业链关注度提升

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发展潜力巨大

主要内容

1. 医药行业观点

本节从流感发病率、医药出口、医保谈判、双通道政策以及新药研发五个方面分析了医药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1 流感发病率超过去三年同期,检测、治疗和预防产业链关注度提升

报告指出,2023年流感发病率显著高于过去三年同期,这将提升流感检测、治疗和预防产业链的关注度。 美国CDC的数据也显示,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在疫情后依然持续上升。国家卫健委也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加强保护。

1.2 出口突破陆续落地,创新药+生物类似物+高值耗材值得持续关注

君实生物、百奥泰、亿帆医药等公司产品获得FDA上市许可,增强了中国药企出海信心。海外市场拥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未来海外模式探索的成功将提升在研储备海外上市品种的价值。ADC、CAR-T、双抗等创新药平台也值得关注。

1.3 2023年医保谈判结果将发布,自我造血实现价值突破

2023年医保谈判结果即将发布,历年经验表明,大部分品种纳入医保后销量增长,商业化价值加速,这对于Biotech类企业现金流改善尤为显著。在医药投融资受限的背景下,依靠医保增量实现自我造血的企业更具发展优势。

1.4 双通道和门诊共济下,药店的渠道价值提高

双通道和门诊共济政策下,药店渠道价值提升,DTP药房和慢病用药是药店获得客流增长的主要来源。门诊统筹政策将购药医保支付从个人账户转向统筹账户,这将吸引更多患者从医院转向零售药房。

1.5 拓展重磅新药的范畴,更多即将落地的品种值得期待

GLP-1、AD是目前全球新药研发的热点,国产双靶点GLP-1、AD检测方面均取得进展,抗流感药物、带状疱疹疫苗、自免疾病药物等重点领域也具备市场潜力。

2.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本节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推荐了多个投资标的,并给出了相应的投资逻辑。

2.1 呼吸道疾病高发相关标的

推荐关注具有多联检测优势的英诺特、国内渠道优势的万孚生物,奥司他韦治疗相关的东阳光长江药业、葵花药业,新一代流感药物相关的众生药业、健康元、济川药业,以及流感疫苗相关的金迪克和华兰生物。

2.2 受益创新药外部环境向好及出口突破的企业

推荐百奥泰、亿帆医药、君实生物和康方生物。

2.3 2023年医保谈判受益品种

推荐九典制药和益方生物,关注亿帆医药相关产品。

2.4 门诊统筹政策受益的零售药店

推荐老百姓,关注漱玉平民、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

2.5 合成生物学及原料药产业链相关标的

建议关注健友股份、昂利康、美诺华和普利制药。

2.6 中成药OTC市场相关标的

推荐健民集团,关注以岭药业、特一药业和济川药业。

2.7 布局重磅创新领域及相关产业链的标的

推荐众生药业、信达生物、美好医疗、翰宇药业、诺泰生物、人福医药、诺思兰德、百克生物和智飞生物。

2.8 创新药研发服务业相关标的

推荐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康诺亚-B、百诚医药、普蕊斯、凯莱英、博腾股份、毕得医药和皓元医药。

2.9 国产心血管及医疗器械相关标的

推荐百洋医药,关注佰仁医疗、祥生医疗、春立医疗和迪瑞医疗,关注翔宇医疗。

3.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本节列出了重点关注公司的代码、名称、投资评级、股价以及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EPS和PE预测数据。

4. 风险提示

本节列出了五项主要的投资风险: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性风险以及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5. 医药行情跟踪

本节通过图表和数据,展示了医药行业一周涨跌幅、一月涨跌幅、子行业涨跌幅、医药板块个股周涨跌幅以及子行业相对估值等信息。

6. 医药板块走势与估值

本节分析了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的走势和估值情况,指出医药生物行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7. 医药覆盖跟踪

本节列出了股票池最近一周涨幅排序。

8. 团队近期研究成果

本节列出了华鑫医药团队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和点评报告的清单。

9. 行业重要政策和要闻

本节总结了近期重要的行业政策和要闻,包括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文件以及医药行业的重要新闻事件。

总结

本报告基于流感高发、医药出口突破、医保谈判、双通道政策以及创新药研发等多方面因素,对医药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维持“推荐”评级。报告中推荐的投资标的涵盖多个细分领域,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并注意报告中提到的风险提示。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数据库和公开信息,力求客观准确,但不能保证其绝对完整性和准确性,仅供参考。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